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周边外交在顶层设计、机制建设、策略运筹、资源投入等方面实现较大进展,在中国外交全局中的地位和重要性不断提升。党的十九大提出未来数十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国家发展目标,并将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中心任务。在此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深化中国周边外交、促进周边命运共同体发展,成为亟待谋划的战略性课题。

  • 标签: 周边外交 命运共同体
  • 简介:鲜活丰满的国家形象有赖于一个个真实、具体且各具特色的地方形象,在国家的公共外交整体中,地区承担着极其重要的责任.地区通过国际友好城市、地方特色国际性文化节、交易会和国际论坛等渠道开展公共外交,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理和应对影响着国家的整体形象.在地区对外传播中,应该因地制宜、特色鲜明,充分依靠本地的社会发展基础和历史文化资源,挖掘地区特色.

  • 标签: 国家形象 整体形象 地区特色 突发公共事件 历史文化资源 公共外交
  • 简介: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民间外交就一直是中国外交的一大特色.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民间外交工作伴随着改革开放进程,从广度和深度上不断拓展,逐步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和社会各阶层广泛参与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间外交.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的主体性,坚持官民互补、润物无声,坚持统筹协调、立体化推进,坚持整合并优化配置资源,成为中国特色民间外交的主要特点.

  • 标签: 民间外交工作 中国特色 新中国成立以来 十一届三中全会 中国共产党领导 社会各阶层
  • 简介: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11月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提出,中国必须有自己特色的大国外交。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特别是习总书记本人在国际上开展了一系列重大外交活动,提出了一系列外交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身体力行践行着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从习总书记一系列外交论述和外交实践看,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具有以下要素、理念原则和政策思路。

  • 标签: 大国外交 外事工作 外交活动 政策思路 中央领导 中国特色
  • 简介:习主席2013年8月19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事关对外宣传工作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习主席指出,在全面对外开放的条件下,要加强话语体系建设,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宣传阐释好中国特色,在国际比较中坚定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增强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习主席的讲话为我们如何构建国防话语体系,更好地讲好中国军队故事,塑造军队良好形象指明了方向。

  • 标签: 话语体系 对外宣传工作 中国特色 中国军队 中国故事 中国声音
  • 简介:“和”是中华文化的精神实质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大力弘扬和创新“和”“合”精神,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关系理论-“和主义”.“和主义”包含了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与和谐世界三个层次,具备严谨的内在逻辑,是一个系统化的科学理论,并通过中国自身的实践不断得到验证.坚持和推广“和主义”,对于发展中外关系,促进世界和平与繁荣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国际关系理论 中国特色 主义 精神实质 新中国成立 中华文化
  • 简介:印度尼西亚蕴藏着丰富的海洋资源,近些年,印尼制定了新的海洋发展战略,推出多项政策措施,推动海洋经济发展,朝着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迈进。但印尼要实现发展海洋经济、打造海洋强国的目标面临多方面的挑战。中印尼应以联合开发海洋油气资源、海洋渔业、船舶制造、内海航运及相关产业为重点,深化两国的海洋经济合作。

  • 标签: 印度尼西亚 海洋经济 中印尼海洋经济合作 海洋生态环境 保护滨海旅游
  • 简介:《中国特色的民间外交》(赵可金主编,红旗出版社,2012年5月出版。)是中国民间外交研究基于理论中层化和实践化的新尝试,是推动中国民间外交研究从重要性研究向有效性研究、从回溯性研究向前瞻性研究、从方式方法研究向体制机制研究、从描述性研究向科学性研究转变的重要一步。

  • 标签: 民间外交 中国特色 实践化 红旗出版社 评介 有效性
  • 简介:中国的公共外交事业方兴未艾,对旅游外交、首脑外交、休闲外交等多种形式的公共外交均展开了研究并予践行。在这其中城市外交之地位日渐凸显,在当前全球化浪潮中跨文化交流愈发蓬勃之大背景下,城市作为对外交往主体的地位与功能得到前所未有之重视。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旧金山两市及周边地区注重发挥地区优势,城市外交屡结硕果,国际舞台绽放异彩,对于中国若干城市的相关工作颇具启迪。

  • 标签: 中的特色 加州洛杉矶 城市外交
  • 简介:长期以来,中智两国保持良好的外交关系,但双方关系也存在一些问题和障碍.商业领域互信的建立,除众所周知的产品质量、诚信、价格之外,双方关系好坏主要取决于四个方面:积极互动、互相理解的程度、身份认同、不成文规则的使用.本文从这四个方面具体阐述了中智两国在商业领域建立互信的途径.

  • 标签: 互信 经济领域 商业领域 双方关系 不成文规则
  • 简介:近年来,朝鲜在国际制裁日益严厉的背景下,依然连年实现经济增长,平壤呈现欣欣向荣的发展面貌。考察朝鲜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会发现其内生动力主要体现为"朝鲜式经济管理方法"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生产资料市场和消费品市场的扩大推动了商业发展和内需增加,对科技的重视与投入促进了技术进步。但是,由于朝鲜贸易投资环境恶劣,国际贸易与引进外资对朝鲜来说依然只是经济增长的外生变量。鉴于朝鲜产业结构的脆弱性和长期技术投入不足等问题,朝鲜只有将贸易引资等外生变量内生化,提高贸易开放度,扩大招商引资力度,才能充分发挥其技术外溢效应,真正实现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

  • 标签: 朝鲜经济 开放度 内生动力 外生变量
  • 简介:东盟经济共同体(AEC)的终极目标之一是建成“单一市场和生产基地”及“完全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的极具竞争力的经济区域”。除了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之外,吸收外国直接投资(FDI)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判断东盟一体化进程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本研究试图考察东盟经济共同体的发展与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趋势,探讨东盟经济共同体是否实现了成为具有竞争力生产基地的目标,并指出东盟经济共同体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阻碍因素。

  • 标签: 东盟经济共同体(AEC) 外国直接投资(FDI) 阻碍因素
  • 简介:在国内和区域市场以及贸易协定的相互推动下,东盟与中国的经济一体化正不断加强。尽管区域贸易协定已极大推进了中国跨国企业在东盟地区的参与,但一个重要问题是,东南亚国家的中小企业是否愿意参与并从这一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受益。本文主要考察了中国跨国企业在东盟与当地中小企业的互动。通过对奇瑞汽车的案例研究,本文发现,虽然中国跨国企业的业务受国家'走出去'战略与优惠的区域贸易协定的影响较大,但东道国的国家政策对外国企业的进入也有重要影响。奇瑞在马来西亚的经验显示,中国跨国企业在当地的联系与溢出效应有限,因为大多数企业都极大依赖于其当地伙伴企业的贸易网络。本文认为,奇瑞需调整其区域战略,使其在国际价值链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以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

  • 标签: 跨国企业 中小企业 地区经济一体化 中国—东盟关系
  • 简介: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是中国"一带一路"的两大重要支点。本文提出了中巴经济走廊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示范工程的战略意义,梳理了建设中巴经济走廊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面临的挑战,提出了防止两大经济走廊成为"一带一路"烂尾楼工程的观点。

  • 标签: “一带一路” 中巴经济走廊 孟中印缅经济走廊 “烂尾楼工程” 命运共同体
  • 简介:“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与中国的总体外交政策契合无间.实际上,它是习近平主席创新外交策略的具体体现.通过对习近平主席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关于执政思想和外交政策两篇重要演说的对比和综合分析,可以根据中国外交政策目标构建分析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组织性原则.

  • 标签: 中国外交政策 丝绸之路 经济带 习近平 组织性原则 执政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