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采用华盛顿大学的化学染色法,用3种不同色粉浓度和4种不同染布对再生沥青混合的拌和均匀性进行评价,并采用普渡大学的分段回收法来评价新沥青对旧沥青的软化效率。结果表明:化学染色法能较好地评价再生沥青混合的拌和均匀性,其可用于指导拌和设备的选择;分段回收法能较好地评价新沥青或再生剂对旧沥青的软化效率,其可用于指导新沥青或再生剂的选择。

  • 标签: 公路工程 再生沥青混合料 拌和效率 均匀性
  • 简介:对Domix沥青混合料及SBS改性沥青混合的高温、低温、疲劳性能进行对比试验,探讨2种混合在极端温度、重载下不发生车辙时的动稳定度控制标准,分析2种混合对其动稳定度控制标准的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沥青路面上面层的抗车辙性能对沥青路面整体的抗车辙性能影响最明显;Domix沥青混合低温性能及疲劳性能低于SBS改性沥青混合。为平衡Domix沥青混合低温及疲劳性能,基于其高温性能,提出Domix复掺改性的建议。

  • 标签: 沥青路面 Domix 动稳定度控制标准 弯曲应变能密度 疲劳性能
  • 简介:通过试验研究了直投式改性沥青混合的理论最大相对密度和体积指标的计算问题。结果表明,直投式改性剂参与计算后,沥青混合的理论最大相对密度和空隙率计算结果减小,矿间隙率和有效沥青饱和度计算结果增大。对掺用直投式改性剂的沥青混合,在配合比设计及体积指标计算时,直投式改性剂不宜忽略不计。

  • 标签: 直投式沥青改性剂 沥青混合料 体积指标
  • 简介:采用马歇尔试验、间接抗拉强度试验和回弹模量试验对添加改性水库淤泥的热拌沥青混合的路用性能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将淤泥用于热拌沥青混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添加改性水库淤泥后,沥青混合的稳定度有所提升,改性水库淤泥掺加比例越大,流值下降越多;对于添加改性水库淤泥的沥青混合而言,未添加淤泥时其间接抗拉强度值最大,添加淤泥后其间接抗拉强度有所减小;随着改性水库淤泥添加量的增加,沥青混合的回弹模量上升趋势显著。

  • 标签: 道路工程 沥青混合料 淤泥 资源利用
  • 简介:分别以水泥和磨细转炉石粉取代环氧砂浆中的部分环氧树脂,进行水泥混凝土构件的修补性能试验(抗弯试验和斜剪试验),分析研究水泥和磨细转炉石粉重量取代率对修补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磨细转炉石粉取代环氧树脂用量的20%及30%对剪切强度结果并没有太大的影响;水泥和磨细转炉石粉取代效果均逊于纯环氧树脂砂浆。

  • 标签: 环氧树脂砂浆 修补 混凝土
  • 简介:以添加Sasobit有机降粘剂的温拌沥青混合为研究对象,采用浸水马歇尔试验和改良罗特曼试验,对比研究温拌沥青混合(WMA)和传统热拌沥青混合(HMA)的抗水损害能力差异。研究结果表明,Sasobit有机降粘剂在高温时可降低沥青混合的粘度,低温时可提高混合的粘度;未经抗剥落处理的沥青混合,高温时其剥落较为严重;在温拌沥青混合料中添加熟石灰粉与水泥,能有效提高其抵抗水损害的能力;添加熟石灰粉的沥青混合,抗剥落效果最为明显,而添加水泥可明显提高沥青混合的稳定度和间接抗拉强度。

  • 标签: 道路工程 温拌沥青 热拌沥青 水敏感性
  • 简介:采用三种试验方法研究了PG82改性沥青混合的高温稳定性能。结果表明,对于PG82改性沥青混合,70℃车辙试验具备较好的区分能力,要求动稳定度≥3500次/mm;采用GTM试验时,GSF≥1.50,GSF≥1.05;采用单轴贯入试验时,中面层抗剪强度≥0.80MPa,上面层抗剪强度≥0.90MPa。工程实践表明,以上方法和控制指标合理。

  • 标签: 道路工程 PG82 试验研究 高温稳定性能 评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