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8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碳酸对使用酒精引起的精神和行为障碍患者攻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利培酮联合碳酸治疗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的治疗效果,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间收治的50例分裂情感性精神病患者,将50例患者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25例;医师采用利培酮联合碳酸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常规治疗的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的方法对对照组实施治疗,患者用药6周后对其实疗效评定。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显效18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2.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对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的治疗中,采用利培酮联合碳酸对患者实施用药,疗效显著,这种治疗方法方便实惠,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利培酮 碳酸锂 裂情感性精神病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了解氯氮平并小量碳酸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氯氮平平均剂量为(247±61mg)/d并碳酸0.75g/d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45例,疗程8周,治疗前后进行PANSS、BPRS评定。副反应主要根据临床观察,心电图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合并治疗8周后PANSS量表和BPRS量表的减分率有明显的下降,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氯氮平并小量碳酸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副反应少,安全性强,并可能减轻白细胞下降的程度,或减少白细胞降低的发生率。

  • 标签: 治疗 首发精神分裂症 氯氮平 碳酸锂 心电图 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MECT)合并利培酮、碳酸与单纯药物治疗双相躁狂在起效时间、疗效及住院天数、治疗费用方面的差异。方法将60例双相躁狂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予MECT合并利培酮、碳酸治疗及单纯利培酮、碳酸治疗。疗效评定依据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贝克躁狂量表(BRMS)评分。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BPRS和BRM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两组BRMS评分于治疗后2、3周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不同时点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研究组平均住院35.0天,对照组平均住院50.2天,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研究组平均治疗费7500.90元,对照组平均治疗费1200.30元,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研究组较对照组治疗双相躁狂患者疗效好,起效快,减少了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

  • 标签: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利培酮 碳酸锂治疗 双相躁狂
  • 简介:采用12-羟基硬脂酸和4种不同碳数的二元酸(己二酸、壬二酸、癸二酸、十二烷二酸)制成了复合基润滑脂,测定了润滑脂的滴点,考察了复合基润滑脂滴点随稠化剂体系中二元酸碳数的变化规律。采用分子模拟技术,建立了不同二元酸制成的复合皂的分子结构模型,计算了不同二元酸制成的复合皂的分子间键长和分子体积模量,结果表明,复合皂的分子体积模量越大,对应的复合基润滑脂的滴点越高,反之亦然;复合皂的分子内形成氢键的概率也会影响复合基润滑脂的滴点,形成氢键的概率越大,复合基润滑脂的滴点越高。

  • 标签: 锂基润滑脂 十二烷二酸 体积模量 分子模拟技术 硬脂酸锂 稠化剂
  • 简介:目的探讨碳酸合并阿立哌唑治疗急性躁狂症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急性躁狂症患者50例,对其进行8周联用药碳酸合并阿立哌唑治疗.结果:治疗前后的BRMS评定结果显示第2周为(19±7.8),第4周(11±4.1),第6周(5±2.9),第8周(2±1.9).治疗前后两组长数据相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显效率达到86.00%;其不良反应主要集中于轻度恶心、头痛、失眠、焦虑等.结论:碳酸合并阿立哌唑联合治疗急性躁狂症,可以明显的改善其病症状,疗效显著.

  • 标签: 碳酸锂 阿立哌唑 急性躁狂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躁狂症治疗的过程中,使用碳酸与氯氮平联合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照组狂躁症患者使用碳酸治疗,观察组使用碳酸与氯氮平联合治疗。结果治疗前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改善更加明显;两组患者副反应评分从治疗后1周开始即表现出差异,直至治疗2个月后,其组间差异明显。结论碳酸与氯氮平联合治疗躁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更高,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碳酸锂 氯氮平 躁狂症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阿立哌唑与碳酸联合在双相Ⅰ型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精神科门诊2014年12月至2017年1月诊治双相Ⅰ型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碳酸,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立哌唑。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相Ⅰ型障碍患者使用阿立哌唑联合碳酸治疗,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少,用药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 标签: 阿立哌唑 碳酸锂 双相Ⅰ型障碍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碳酸联合阿立哌唑治疗双相障碍抑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研究患者为我院收治的双相障碍抑郁患者80例,将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40例,应用碳酸联合阿立哌唑治疗,对照组40例,单独应用碳酸治疗,在治疗前后对患者的HAMD-17进行治疗,并评定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72.5%,对照组总有效率70.0%,两组患者的总有效比较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AMD-17评定结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第1周后,观察组的HAMD-17评定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在治疗第2、4周后观察组的HAMD-17评定结果始终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在治疗第8周后两组患者的HAMD-17评定结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碳酸联合阿立哌唑治疗双相障碍抑郁的临床效果与单独应用碳酸无差异,但是联合治疗后患者显效时间较短,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碳酸锂 阿立哌唑 双相障碍抑郁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探讨碳酸联合131I治疗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效果。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62例,经碳酸联合131I治疗,131I量为甲状腺质量4.44~7.03MBq/g,碳酸0.25g,3次/日,共10天,随访观察3~12个月。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131I治疗l2个月后甲状腺功能亢进治愈率62.3%(38/62),有效率87.1%(54/62),无效12.9%(8/62),结节性甲状腺肿痊愈32.3%(20例),显效40.3%(25例),有效19.4%(12例),无效8.1%(5例)。碳酸联合131I治疗结节较小的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安全、简便、有效。

  • 标签: 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 结节性甲状腺肿 甲状腺功能亢进 放射性疗法 碘放射性同位素 药物疗法 碳酸锂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性躁狂症应用碳酸与阿立哌唑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接诊的30例急性躁狂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抽签法将其平均分为参照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5例,对参照组给予碳酸与氯氮平联合治疗,对实验组给予碳酸与阿立哌唑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TESS评分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7d末、14末BRMS明显低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两组治疗28d末、56d末BRM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躁狂症应用碳酸与阿立哌唑联合治疗,不仅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急性躁狂症 碳酸锂 阿立哌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碳酸与丙戊酸镁缓释片在狂躁症上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医院于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82例狂躁症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碳酸治疗,观察组给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36%,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7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8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7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狂躁症的治疗中,不论是采用碳酸还是丙戊酸镁缓释片,所取得的临床疗效是基本相同的,但丙戊酸镁缓释片在临床上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碳酸锂 丙戊酸镁缓释片 躁狂症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国产喹硫平、奥氮平联合碳酸治疗双相躁狂发作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4例双相躁狂发作患者分成两组,分别予喹硫平、奥氮平分别联合碳酸治疗,以治疗第6周末为观察期限;以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评定治疗期间的总分变化,以副反应量表(TESS)和相关检查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BRMS评分均明显下降,显效率达87%以上,两组显效、痊愈例数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程度较轻,未出现严重反应,但奥氮平组在体重增加较喹硫平组明显。结论国产喹硫平与奥氮平分别联合碳酸治疗双相躁狂发作疗效相似,不良反应均较轻,依从性较好,但奥氮平在导致体重增加较喹硫平更为明显。

  • 标签: 喹硫平 奥氮平 碳酸锂 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碳酸、喹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研究组给予喹硫平治疗,对照组提供碳酸治疗。结果两组经不同药物治疗后BRMS评分均较之前显著改善(P<0.05),但两组治疗前、治疗后BRMS量表评分结果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应用喹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相较于碳酸可获得更为理想的临床疗效。

  • 标签: 双相情感障碍 躁狂发作 喹硫平 碳酸锂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持续增长,辉石矿的开采变得越来越关键。本文对大直径深孔阶段矿房嗣后充填采矿技术在辉石矿的开采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我们首先介绍了这种采矿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然后详细描述了其在辉石矿开采中的具体应用,以及与传统采矿方法相比的优势。通过一系列的实地测试和数据分析,我们发现这种技术不仅可以提高矿石的回收率,还可以减少地表塌陷和其他环境问题。结论部分强调了这种技术在未来辉石矿开采中的潜在应用,以及其对可持续矿业发展的重要性。

  • 标签: 深孔 充填采矿技术 锂辉石矿 矿房 开采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对齐拉西酮,氯氮平合并碳酸治疗躁狂症的临床效果展开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8月-2020年8月期间收治的64例躁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后观察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用齐拉西酮与碳酸对患者展开联合治疗,对照组用氯氮平与碳酸对患者展开联合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对比发现观察组精神病量表评分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治疗效果更好,(P<0.05),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也略高于对照组。结论 同氯氮平联合碳酸的治疗方式相比,齐拉西酮与碳酸的联用能够在保证药物使用安全性的基础上保证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临床应用效果 齐拉西酮 氯氮平 碳酸锂 躁狂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急性躁狂症的临床用药模式。方法 选择90例已确诊急性躁狂症病患,均给予碳酸治疗;将其中45例归为观察组并联合阿立哌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病情好转情况及认知能力差异。结果 用药2周及6周时观察组BRMS评分分别为(23.88±2.31)分及(20.47±1.62)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结束时观察组WAIS-RC评分中语言智力、操作智力、总体智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联合用药可更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并提升认知水平,具有应用价值。

  • 标签: 急性躁狂症 BRMS评分 认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