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胰岛泵与诺和笔在糖尿病强化降糖疗效中的差异及护理方法。方法将糖尿病患者分成两组,A组26例,采用胰岛泵,将胰岛分基础量和餐前大剂量注入体内。B组26例采用诺和笔,将胰岛于三餐前皮下注射。结果两组相比,在血糖达标所用时间、胰岛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使用胰岛泵的降糖效果优于使用诺和笔注射,胰岛泵治疗更符合生理胰岛分泌,可更快更有效地控制高血糖。

  • 标签: 胰岛素泵 诺和笔 糖尿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老年糖尿病患者降糖治疗中联合应用甘精胰岛与阿卡波糖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分组应用阿卡波糖与阿卡波糖联合甘精胰岛进行降糖治疗,观察患者用药治疗前后餐前、餐后2h血糖浓度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浓度,统计患者治疗期间低血糖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餐前、餐后2h血糖浓度及HbAlc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用药治疗后2组患者餐前、餐后2h血糖浓度及HbAlc水平均有不同程度明显下降,研究组患者血糖下降程度更明显,p<0.05。治疗期间2组患者发生低血糖事件几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老年糖尿病患者降糖治疗中,联合应用阿卡波糖与甘精胰岛,降糖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老年糖尿病 阿卡波糖 甘精胰岛素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26例应用胰岛泵进行强化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6例在我院接受胰岛泵强化治疗糖尿病的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均分至A、B两组。其中,A组采用基本常规护理,B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干预护理手段。研究并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与采用基础常规护理手段的A组相比,采用饮食、心理等干预护理手段的B组无论在各项检测指标还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优于A组。结论较之基础常规护理方法,采用饮食、心理等干预护理手段能有效提高胰岛泵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护理手段。

  • 标签: 胰岛素泵 强化治疗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糖尿病是由于多种病因及诱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以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为临床表现的一种代谢紊乱综合症。如不及时控制血糖可引起多个系统的并发症,致死及致残率较高,目前已经成为影响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有效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进展,已经成为各国卫生机构面临的重要问题。

  • 标签: 糖尿病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治疗的教育指导内容,分析护理干预后的效果,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方法对75例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要点包括疾病知识指导、使用胰岛治疗的相关知识指导、规范性用药指导、用药效果的观察与记录;分析对比护理前后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75例患者对疾病、胰岛治疗认知和用药依从性3项指标护理前后比较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使用胰岛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认知和用药依从性,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护理干预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磁共振成像在临床胰岛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试验对象选自我院60例胰岛瘤患者,对所有患者首次进行多层螺旋CT,在进行磁共振成像检测,对两种检测结果进行诊断分析。结果60例患者由临床病理学结果确诊为胰岛瘤,CT检测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分别为59%、77%、64%、73%、71%;磁共振成像检测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分别为85%、86%、83%、90%、88%。结论磁共振成像对胰岛瘤敏感性、准确率等较高,有利于提高胰岛瘤的临床检测率。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胰岛素瘤 应用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加强置泵前、置泵时、置泵后的护理,保证胰岛泵治疗最佳效果。方法选择糖尿病患者266例,运用海创胰岛泵进行强化治疗。结果266例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过程中,没有出现局部感染或因胰岛泵功能障碍而导致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有5例患者护肤膜过敏,经局部处理后,未影响胰岛泵的使用。结论胰岛泵使用过程中护理是至关重要的,是保证最佳治疗效果的关键。

  • 标签: 海创胰岛素泵 护理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病人胰岛泵治疗时采用中医养生学观点进行健康宣教患者的作用。方法将48例病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常规宣教(对照组),比较干预前后7d病人的血糖控制情况及糖化检测。结果接受中医养生学健康宣教的病人与对照组相比较,患者对饮食、起居等注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血糖控制情况及糖化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养生学对糖尿病胰岛泵强化治疗患者的日常生活有着明显的指导意义,能达到辅助调节血糖的作用。

  • 标签: 胰岛素置泵患者 中医养生学 血糖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岛皮下注射时运用注射定位卡规律轮换注射部位与注射时疼痛、血糖控制情况及肌肉萎缩、局部红肿、皮下硬结等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将100例需强化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皮下注射胰岛时运用注射定位卡规律轮换注射部位,对照组随机轮换注射部位,两组各注射2800次,观察两组疼痛、血糖控制情况与并发症。结果实验组50例均无肌肉萎缩,血糖控制稳定,疼痛强度、局部红肿、皮下硬结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进行胰岛强化治疗时,运用注射定位卡规律轮换注射部位,既可以减轻注射时疼痛,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又不易导致血糖波动。

  • 标签: 糖尿病 胰岛素 注射定位卡 皮下注射 规律轮换
  • 简介:摘要胰岛泵目前是相对比较理想的糖尿病治疗技术,通过基础胰岛与餐时胰岛相结合注入体内,以此模拟胰岛在体内生理性合成模式。本次现将胰岛泵强化糖尿病治疗的护理措施,主要内容包括预防低血糖、注意对穿刺皮肤的护理、强化保健意识等,做好护理措施,有利于糖尿病病情发展,尽快恢复患者健康。

  • 标签: 胰岛素泵 糖尿病 护理 研究进展
  • 简介:目的探讨传统高热量供给、胰岛严格控制血糖治疗重度烧伤的缺点。方法介绍控制热量摄入、合理应用胰岛的营养平衡疗法成功救治53例重度烧伤病人的经验。结果53例病人都抢救成功,并且并发症明显减少。结论重度烧伤病人的营养平衡支持疗法应该根据重度烧伤后的保护性代谢改变特点来制定。2006年的全国ICU年会首次否定了高热量的营养支持疗法,2009年的全国ICU年会又指出严格控制血糖的胰岛强化治疗会增加ICU病人的死亡率,这些观点是借鉴国外ICU大量统计学分析、前瞻性研究和循证医学资料得出的结论,这与国内传统高热量供给、胰岛严格控制血糖治疗重度烧伤的观点有很大的区别,其中“创伤控制程序”等理论非常值得烧伤界借鉴,目前国内相关的文章很少,笔者结合临床,对比总结出传统高热量供给、胰岛严格控制血糖治疗重度烧伤的危害。

  • 标签: 重度烧伤 创伤控制程序 营养支持 胰岛素 允许性高血糖
  • 简介:摘要肌肉是体内胰岛作用下利用葡萄糖的主要器官,也是产生外周性胰岛抵抗(IR)的重要部位。因此,研究肌肉与IR的关系尤为重要。相关研究表明肌肉中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SPARC)、糖原合成酶3(GSK-3)及核糖体S6蛋白激酶(P70S6K)等物质表达增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胰岛受体底物1(IRS-1)蛋白等表达减少都可能通过各种机制参与IR的发生,这将为研发针对性的药物和方法治疗糖尿病提供了新思路。

  • 标签: 肌肉 胰岛素抵抗 2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护理路径在2型糖尿病胰岛注射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择45例于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间在我院进行糖尿病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20例,观察组25例,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在此护理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胰岛注射中进行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能够推动治疗过程的顺利进行。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注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岛泵治疗的疗效。方法分析我院自2001年2月至2013年2月间785例胰岛泵治疗患者的效果。结果胰岛泵治疗可以在较短时间达理想水平。结论胰岛泵治疗对糖尿病顽固性高血糖临床疗效好。

  • 标签: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胰岛治疗依从性的情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96例需要使用胰岛治疗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部分患者因胰岛治疗费用太高负担不起,对糖尿病及胰岛知识的缺乏,心理上对使用胰岛存在顾虑,胰岛注射程序复杂且引起疼痛,胰岛注射困难及生理因素等原因而不能主动配合正确使用胰岛,甚至拒绝使用胰岛,本调查中仅20例患者能够积极接受并主动配合胰岛治疗。

  • 标签: 糖尿病 胰岛素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探讨短期胰岛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磺脲类继发失效患者β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2型糖尿病磺脲类继发失效患者31例。停用原口服药后予以胰岛强化治疗,疗程2周。通过检测治疗前后糖代谢参数,计算β细胞分泌功能和胰岛抵抗状况等。结果胰岛强化治疗后血糖达标时间为4.4±2.1d,胰岛剂量平均为48.6±19.2u.d-1,未出现显著不良反应。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β细胞分泌功能和胰岛抵抗均显著改善(p<0.01)。结论短期胰岛强化治疗,可改善2型糖尿病磺脲类继发性失效患者的β细胞分泌功能和胰岛抵抗。

  • 标签: 2型糖尿病 磺脲类药物 胰岛素 继发性失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联合持续皮下胰岛输注(CSII)疗法(“双C”疗法)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与护理。方法对50例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CGMS连续监测72h血糖和持续皮下胰岛输注,同时给予心理护理、“双C”应用护理、皮肤护理、饮食运动指导、疗效监测、健康宣教等护理。结果50例患者7-10d后血糖均达理想水平,胰岛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在实施科学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动态血糖监测联合胰岛泵治疗2型糖尿病降糖效果快、使用方便。

  • 标签: 动态血糖监测 胰岛素泵 糖尿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糖尿病尿毒症老年患者透析日胰岛用量与调整。方法将2015年0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30例糖尿病尿毒症患者纳入到本组研究中,将患者胰岛减量分为三个方案,为透析日上午注射原常规量减量50%(A组)、减量25%(B组)和不减胰岛(C组),检测时间共两周。如周一三五透析患者,第一周周一、周三胰岛量减量50%,周五、下周一胰岛减量25%,下周三、周五胰岛正常用量。结果三组组患者尿素氮、血肌酐、白蛋白、三餐前血糖、睡前血糖均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上述数据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B组与C组的透析中低血糖发生率更高,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糖尿病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为了降低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在透析当日建议注射常规量减量50%的胰岛并且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血糖变化情况。

  • 标签: 糖尿病尿毒症老年患者 透析日胰岛素用量 调整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分析利拉鲁肽联合胰岛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1月-9月间收治的84例2型肥胖糖尿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分别对其联合治疗与常规治疗,评价联合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糖、血脂以及体重指数变化情况,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肥胖2型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期间,采用利拉鲁肽联合胰岛的治疗方法可以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能够在短时间内改善患者的血糖血脂情况,对于改善患者预后的意义重大,因此值得推广。

  • 标签: 利拉鲁肽 胰岛素 肥胖2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岛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科收住的1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胰岛强化治疗,并对比分析进行治疗前后的血糖、胰岛和C-肽水平的变化。结果经胰岛强化治疗的患者,多数患者的血糖水平恢复至正常。结论采取胰岛强化治疗的初发2型糖尿病,能使患者胰岛分泌增加,使患者的血糖水平恢复正常,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胰岛素 强化治疗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