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48 个结果
  • 简介:以1982-2015年期间的5期10景辽河三角洲滨海湿地LandsatMSS/TM/OLI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下,通过景观指数和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间的转移矩阵,对辽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景观格局及变化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5个时期(1982年、1989年、2000年、2010年和2015年)辽河三角洲滨海湿地都以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淡水沼泽和水田为主要景观,芦苇淡水沼泽以大斑块分布在研究区的西部平原地带,水田以大斑块分布在研究区的东部。湿地类型之间的转变主要表现为自然湿地向人工湿地和人工景观转变。湿地景观破碎化程度加剧,优势度下降,趋于各斑块均匀分布。人类活动是导致辽河三角洲滨海自然湿地丧失和退化的主要原因。

  • 标签: 滨海湿地 景观格局 驱动因素 辽河三角洲
  • 简介:以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选取不同的湿地类型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和实验分析的方法,计算出保护区湿地植被的固碳量和土壤固碳量;运用碳税法,对保护区湿地固碳功能价值进行估算。结果表明,研究区湿地总固碳量为596.41Gg,其固碳价值为7.41×10。元,直观的经济价值为该区域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及维持湿地生态系统的固碳功能提供了有利的依据,也为中国湿地固碳功能价值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作用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生态服务功能 价值评估 固碳量 固碳价值 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
  • 简介:以大庆龙凤湿地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支持下,以1990-2011年多时相、长时间序列的LandsatTM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研究1990-2011年间研究区土地利用的分布特征及其格局变化,采用地学信息图谱分析方法,定量获取、分析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模式,旨在为快速城市化区域的湿地保护提供基础数和决策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呈现出以沼泽、湖泊为主、居民工矿用地和耕地等镶嵌周围的土地利用格局;对比3个时期研究区的土地利用状况发现,沼泽、湖泊面积在不断减少,沙地和居民工矿用地面积持续增加,沼泽是耕地用地的主要来源;在图谱变化模式中,稳定型图谱单元面积最大,最大面积图谱模式为"沼泽—沼泽—沼泽",其面积为35.6km2;反复变化型图谱单元面积最小,最大面积图谱模式为"耕地—盐碱地—耕地",其面积为2.35km2;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导致城市沼泽退化,而人类活动是是研究区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 标签: 城市湿地 图形信息 龙凤湿地 城市化进程 大庆
  • 简介:以炉渣、木块、砾石和木块、炉渣、砾石两组基质配置方式,构建无植物水平折流式潜流人工湿地,在不同水力停留时间(2d、3d和5d)条件下,比较两组湿地系统(HB1和HB2)对模拟生活污水中氮、磷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同时分析优化的基质配置方式和水力停留时间。结果表明,当水力停留时间为3d时,人工湿地系统的总氮去除率为71%~77%,当水力停留时间增加到5d时,其去除率为79%~80%,提高不明显;当水力停留时间为3d时,其总磷去除率达到最高值50%,继续增加水力停留时间,其去除率反而下降。因此,无植物水平折流式潜流人工湿地的最佳水力停留时间为3d。在进水端的前1/3基质区,HB1炉渣区和HB2木块区的氨氮质量浓度分别为13~17mg/L和18~19mg/L,硝态氮质量浓度为5.9~9.1mg/L和0.4~2.8mg/L。可见,炉渣能提高氨氮的去除率,木块有利于硝态氮的去除。HB1对氮污染物(尤其是氨氮)去除效果好于HB2,其基质配置方式为炉渣、木块和砾石;对磷的去除效果两种基质组合方式差别不大,木块、炉渣和砾石组合效果略好。

  • 标签: 水平折流式潜流人工湿地 基质配置 水力停留时间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对于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有了新的认知。发展中国家的水环境问题特别突出,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建成了各种污水处理设施来应对各类废水排放量的日益增加。但经过处理的水仍不能满足排放标准,排放进河流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以及藻类的大面积爆发,对水体中的鱼类等动物造成不可避免的伤害。人工湿地以其净化效率高、投资省、出水水质稳定等优点得到广泛应用。

  • 标签: 人工湿地 小城市污水处理 应用
  • 简介:涞源白石山国家地质公园于2001年12月10日由国土资源部国地资发[2001]388号文件批准成立。地质公园位于河北省涞源县的南部,它包括涞源县的拒马源泉域及白石山。白石山大理岩构造峰林的原始风韵、十瀑峡的飞瀑幽潭、拒马源的绿茵珠泉构成了地质公园三大主景区,园区总面积60km2。2006年9月,白石山国家地质公园作为北京房山地质公园的一个园区成功晋升为世界地质公园

  • 标签: 国家地质公园 国土资源部 白石山 科普基地 世界地质公园 涞源县
  • 简介:地质公园具有地质遗迹保护、旅游、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四大主体功能。对于如何更好地发挥这四大功能,本文以安徽境内的广德太极洞国家地质公园为例,在梳理和分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 标签: 地质公园 功能 思考
  • 简介:摘要: 立足于实际,对生态修复技术的工业遗产公园化改造中的应用要点进行分析。首先探讨了生态修复技术以及应用现状,其次在论述工业遗产公园化改造生态修复技术应用要点的同时,对该技术的应用过程进行深入分析。希望论述之后,可以给相关工程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 标签: 生态修复技术 工业遗产 公园化改造 应用与实践
  • 简介:2004年2月1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出首批28处世界地质公园,我国安徽黄山、江西庐山、河南云台山、云南石林、广东丹霞、黑龙江五大连池、河南嵩山等八家地质公园名列其中。其中黄山成为全球少有的同时拥有世界文化、自然双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同三顶桂冠的世界名山。举世闻名的风景名山黄山是地质作用造化而形成的奇山,是独特的地质遗迹,是一座天然地质博物馆。建立黄山世界地质公园使人们在游览大自然美景的同时,也了解黄山的形成和演化,增长科学知识,激发科学探索精神,淡化地质现象的神

  • 标签: 地质公园 黄山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也质作用
  • 简介:摘 要;海绵城市是近些年我国根据城市发展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雨水排放问题提出的城市建设的新理念,对于城市的开发建设和雨水管理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海绵城市的相关要求对城市公园建设中适宜使用的一些低影响雨水开发设施进行了分析,旨在通过这些设施在城市公园中的应用起到降低雨水径流总量、消减峰值流量、净化和利用雨水、降低城市内涝风险的作用。

  • 标签: 海绵城市 城市公园 低影响雨水开发
  • 简介:摘要对于现代城市建设与发展而言,公园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其对于改善城市景观,丰富居民日常生活具有关键性的影响意义。在公园的设计中,花卉的应用于配置时十分重要的一个问题,只有结合城市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花卉植物,并通过合理的配置才能够确保公园价值得以最大化的体现。本文我们将主要针对花卉组合在公园中的应用与配置进行了全面详细的探讨。

  • 标签: 公园 花卉 应用 组合 宿根植物
  • 简介:本文在分析韶山地质公园地质背景的基础上,对园区内的地质遗迹进行了分类。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地质遗迹的价值进行了评价,提出了地质遗迹的旅游资源等级,为公园地质遗迹资源的保护、开发以及公园的规划和管理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 标签: 渑池韶山 地质遗迹 价值评价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园林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园林绿化施工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公园园林绿化工程对于美化环境效果起到了非常突出的作用。在今后的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重视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并制定出优化措施,确保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质量满足人们的生活要求。

  • 标签: 城市园林 绿化工程 管理问题 措施
  • 简介:摘要:保护绿地、管理城市公园属于系统性的工程,是反反复复的,也是复杂的、琐碎的,它要求比较高的技术水平。不仅要对绿地公园提前设计、保障施工,后期还需要人们去维护、管理好已有的绿地;不仅需要提升管理方面的技术,还需要注意不间断地加强施工、维护力度。在管理一个城市的园林的绿化过程中,相关的管理人员务必要把养护、管理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善于发现其中隐藏的各种问题,并善于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这样才能养护好、管理好城市园林的绿化工程,让园林绿化为良好的生态系统的建成发挥应有的作用,构建一个良好的城市生态系统。只有全面地、系统地保护、管理,园林才能真正地变成绿色的园林,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也会越来越高,生活的环境才能越来越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城市中的园林公园成为美化生态环境和促进生态效益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而伴随着城市园林公园绿化面积的增加,如何对其进行养护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俗话说“三分种七分养”,对于园林公园来说,后续的养护才是公园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之路。本文以此为重点进行研究,总结出园林公园绿化养护管理的有效方法,有效提高城市绿化质量。

  • 标签: 园林公园 绿化 养护管理
  • 简介: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国家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的提高,对于生活质量方面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以传统公园为基础融合生态学和生态文化建立的生态公园,为城市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优质的生活环境,同时也降低了由于工业生产和人们日常生活产生的环境污染,将植物保护、植被保护融入生态公园的建设中,优化施工技术,从而改善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提高社会的生态效益,实现生态公园生物多样性的同时,推动整个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 标签: 生态公园园林设计 施工技术
  • 简介:摘要:随着城市化不断推进,城市中高楼林立、道路纵横交错、车辆川流不息,由于这一系列城市化的建设已经造成空气、噪音、光、热等等污染。生态环境的破坏给人类环境带来的这些负面影响,让环境失去了自然状态的平衡,同时也造成了资源短缺的问题。因此人类面临着一方面要建设更现代化的城市环境,另外一方面面临着保护自然环境的巨大任务。本文对新时期生态公园园林设计及施工技术的重点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 标签: 生态公园 园林设计 施工技术
  • 简介:摘要:城市公园作为人们日常休闲的首选,是一切活动的第一准则,是实现“以人为本”的基础。然而,我国城市公园的发展缺乏科学论证和长远规划,设计水平、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管跟不上城市发展的速度,是由于设计不合理造成的大量各种安全问题,施工质量和安全管理不善等因素。通过对城市公园实际案例的分析,得出城市公园安全问题的解决方案,为今后确保城市公园设计和规划的安全提供参考。

  • 标签: 城市 公园景观设计 治安安全 管理应用
  • 简介:摘要:城市公园作为人们日常休闲的首选,是一切活动的第一准则,是实现“以人为本”的基础。然而,我国城市公园的发展缺乏科学论证和长远规划,设计水平、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管跟不上城市发展的速度,是由于设计不合理造成的大量各种安全问题,施工质量和安全管理不善等因素。通过对城市公园实际案例的分析,得出城市公园安全问题的解决方案,为今后确保城市公园设计和规划的安全提供参考。

  • 标签: 城市 公园景观设计 治安安全 管理应用
  • 简介:摘要:本论文旨在探讨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城市公园规划与设计研究。首先,我们讨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其在城市公园规划设计中的重要性。接着,我们分析了当前城市公园规划与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系列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城市公园规划与设计策略,包括促进生态可持续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优化能源使用、提升社会公正性等方面的措施。

  • 标签: 可持续发展 城市公园 规划 设计 生态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