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4 个结果
  • 简介:随着国家“二孩”政策的开放以及人口老龄化改变,高龄有生育要求的女性越来越多。高龄患者在借助辅助生育技术实现生育目标时,面临卵巢功能下降导致的周期获卵数少等问题,如何选择科学合理的受精方式,提高仅有的卵母细胞受精率,成为目前临床医生关注的热点。本文结合高龄女性卵母细胞发育特点、单精子卵母细胞内注射的应用及其影响,对近年来高龄低反应患者受精方式选择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体外受精/单精子卵母细胞内注射 高龄 卵巢低反应 受精方式
  • 简介:目的:通过对宫腔填塞纱条法和改良B~Lynch缝合术在治疗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出血的对比应用,比较二者的止血效果。方法:回顾分析笔者2008年1月-2012年5月间所施行的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的病历资料,仅选择单纯性宫缩乏力出血的患者共47例,其中有29例行宫腔纱条填塞术作为对照组,从2009年开展B—Lynch缝合术后有18例行B-Lynch缝合术作为研究组,两组在年龄,孕龄及剖宫产指征方面无统计学差别。结果:研究组剖宫产术中平均出血量及产褥病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生素使用时间研究组少于对照组,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结论:针对宫腔乏力I}生出血的患者B—Lynch缝合术优于宫腔纱条填塞术,通过熟练掌握B—Lynch缝合术的方法和技巧后,笔者在治疗剖宫产术中宫腔乏力性出血基本行B—Lynch缝合术取代了宫腔纱条填塞术,正尝试把B—Lynch缝合术应用于多因素的产后出血。

  • 标签: 剖宫产术中 宫缩乏力性出血 宫腔纱条填塞术 改良B—Lynch缝合术
  • 简介:目的评价唑来膦酸与帕米膦酸二钠治疗乳腺癌骨转移性疼痛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所有病例均为乳腺癌骨转移患者,其中唑来膦酸组29例,帕米膦酸二钠组25例。给药方法:唑来膦酸4mg+生理盐水50ml静脉滴注15min;帕米膦酸二钠60mg+生理盐水500ml静脉滴注4h;均每4周1次,共3次。记录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疼痛缓解情况:唑来膦酸组完全缓解(CR)15例(51.7%),部分缓解(PR)9例(31.0%),临床获益[CR+PR+轻度缓解(MR)]93.0%;帕米膦酸二钠组CR11例(44.0%),PR7例(28.0%),临床获益88.0%。主要不良反应为发热、感冒样症状、低钙血症。结论唑来膦酸与帕米膦酸二钠对乳腺癌转移性骨痛有较好的疗效;两药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相似,但唑来膦酸使用更为方便。

  • 标签: 乳腺癌 骨转移 唑来膦酸 帕米膦酸二钠
  • 简介:目的:探讨复方异丙托溴铵与布地奈德联合氧驱动吸入对喘息型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将2010年06月至2011年6月我科收治的60例喘息型支原体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用阿奇霉素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布地奈德混悬液2ml,复方异丙托溴铵2.5ml氧驱动吸入,每日2次。对比观察两组患儿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治疗后的症状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其退热时间,喘息及咳嗽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日均明显缩短(P〈0.0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复方异丙托溴铵与布地奈德联合氧驱动吸入辅助治疗喘息型支原体肺炎疗效明显。

  • 标签: 复方异丙托溴铵 布地奈德 支原体肺炎
  • 简介:目的评价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laparoscopicovariandrilling,LOD)治疗枸橼酸氯米芬(clomifenecitrate,CC)抵抗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ovarysyndrome,PCOS)不孕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已经发表的有关LOD治疗CC抵抗型PCOS不孕患者疗效对比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对筛选后纳入的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对LOD及药物治疗后的排卵率、妊娠率进行荟萃分析。结果纳入9个研究共1362名CC抵抗型PCOS不孕患者,经统计,LOD与药物相比,治疗后排卵率(P=0.35,OR=0.88,95%CI0.67~1.16)、妊娠率(P=0.88,OR=0.98,95%CI0.78~1.23)均无明显差异;药物组多胎妊娠率高于LOD组(P=0.04)。结论LOD与药物治疗CC抵抗型PCOS不孕患者具有相似的临床效果。

  • 标签: 卵巢打孔术 枸橼酸氯米芬 多囊卵巢综合征 Mata分析
  • 简介:凶险性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常导致不可控制的大出血,增加切除子宫风险,甚至危及产妇生命。现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凶险性前置胎盘伴穿透性胎盘植入并侵及宫颈2例的成功治疗情况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1患者,女,35岁,足月剖宫产1次,人工流产2次,药流1次(G5P1A3),因“停经32+5周,胎盘植入”于2017年3月1日收入院。彩超诊断:中央型前置胎盘.

  • 标签: 胎盘植入 凶险性前置胎盘 球囊阻断 缝合技术
  • 简介:目的:应用负压引流术与外固定架相结合对合并患有严重软组织损伤的小腿骨折患者实施急诊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合并患有严重软组织损伤的小腿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0例。采用常规外科手术方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负压引流术与外固定架相结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小腿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小腿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治疗方案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负压引流术与外固定架相结合对合并患有严重软组织损伤的小腿骨折患者实施急诊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负压引流术 外固定架 严重软组织损伤 小腿骨折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急危重症病房(ICU)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早期应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58例入住我院ICUMOD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2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抗感染、对症、营养支持等),治疗组在接受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静脉滴注血必净注射液50mL+0.9%氯化钠注射液50mL静脉点滴,q12h,连用10天。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率(HR)、呼吸频率(RR)、体温(T)、血白细胞计数(WBC)及病死率。结果:治疗组T、RR、HR、WBC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病死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

  • 标签: 血必净注射液 急危重症病房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 简介:目的通过比较观察激素敏感的MCF-7细胞在体外干细胞培养和常规培养条件下雌激素受体(ER)变化及对内分泌治疗药物的敏感性变化,初步探讨肿瘤干细胞与内分泌耐药的关系。方法分别于常规培养及干细胞培养条件下(悬浮球培养)培养激素敏感的MCF-7细胞株,流式细胞仪检测分子表型CD44^+CD24^-/low与CD44+CD24+亚群细胞比例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法测定ERa和ERl3的表达变化,MTT法检测细胞对他莫西芬的敏感程度。分别以t检验、卡方检验、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细胞培养条件下CD44^+CD24^-/low亚群细胞的比例为(1.60±0.08)%,比常规培养条件下的(0.27±0.08)%显著增加(t=-12.10,P=0.00),而CD44+CD24+亚群细胞比例由(5.59±0.88)%增至(30.63±4.40)%(t=-5.58,P=0.00)。干细胞培养条件培养下ERα和ERβ表达率较常规培养下调,分别由85.27%和90.53%降至69.43%和7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4.64,P=0.00;χ^2=303.58,P=0.00),且对他莫西芬的敏感性降低,IC50值由(9.82±0.31)μmol/L升至(16.46±0.50)μmol/L,再次诱导分化后ER并未出现上调,对他莫西芬的敏感性仍旧降低(F=113.63,P=0.00)。结论与常规培养相比较,体外干细胞培养条件下可以培养出含高比例具有干细胞特性的CD44+CD24^-/low与CD44+CD24+亚群细胞的微球囊,其ER仍为阳性表达,但对他莫昔芬治疗敏感性减低,推测其可能是乳腺癌内分泌耐药的原因。

  • 标签: 乳腺肿瘤 干细胞 雌激素受体Α 雌激素受体Β CD44+CD24-/low细胞
  • 简介:目的观察孕三烯酮配伍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6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月经来潮第2天开始服孕三烯酮,2次/周,2.5mg/次,米非司酮1次/d,12.5mg/次,连服12周为1个疗程;同时加服保肝药;观察用药前后症状及体征,测定用药前后生殖激素水平及观察不良反应。结果64例月经得到控制,阴道无不规则性流血。缓解36例,占56.25%,改善23例,占35.94%;总有效率92.19%;用药前后生殖激素血清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hormone,FSH)、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hormone,LH)、催乳素(prolactin,PRL)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雌二醇(estradiol,E2)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6例(9.38%)出现谷丙转氨酶轻度升高,4例(6.25%)体重增加1.5~3.0kg。结论孕三烯酮配伍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小,值得推广。

  • 标签: 子宫内膜异位症 孕三烯酮 米非司酮
  • 简介:目的探讨DNA甲基化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地西他滨在内异症治疗中的可行性。方法根据大鼠自体移植方法构建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4周后2次开腹判断造模是否成功,用游标卡尺测量记录异位灶体积后将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12只)、PBS组(12只)和对照组(11只)。同时选取未造模的正常大鼠作为空白组(10只)。实验组大鼠腹腔注射5-氮-2’-脱氧胞苷(2.5mg/kg/d),PBS组注射等量PBS溶液,对照组未用药。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和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异位灶内DNA甲基转移酶1的表达情况。收集腹腔冲洗液用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含量。结果50只大鼠根据大鼠子宫内膜自体移植方法成功35只,造模成功率为70%(35/50)。实验组大鼠经药物处理后异位灶体积明显缩小(P〈0.05),PBS组及对照组异位灶体积无明显改变(P〉0.05)。实验组用药后异位内膜组织上皮细胞体积缩小,腺体萎缩,囊液分泌减少;异位灶组织中DNA甲基转移酶1的表达低于PBS组及对照组(P〈0.05),PBS组及对照组间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大鼠腹腔冲洗液中TNF-α含量较PBS组及对照组降低,造模组(实验组、PBS组、对照组)较空白组均升高(P〈0.05)。结论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能明显缩小异位灶体积,促进异位灶萎缩。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能抑制异位灶中DNA甲基转移酶表达,这可能是其抑制病灶生长的途径之一。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能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模型腹腔环境中TNF-α的含量。

  • 标签: 子宫内膜异位症 DNA甲基化 大鼠模型 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效果及对患者应激水平、卵巢功能的影响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的研究方法对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医院267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的诊治经进行研究分析,其中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150例(腹腔镜组)、开腹手术117例(开腹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显著的长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的的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的低于开腹组患者(P〈0.05);术后,腹腔镜组患者的FSH、LH水平显著的低于开腹组患者(P〈0.05),腹腔镜组患者的E2、窦卵泡个数显著的高于开腹组患者(P〈0.05),腹腔镜组患者的血清生长激素、皮质醇水平显著的低于开腹组患者(P〈0.05),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患者的血清生长激素、皮质醇较本组术前均显著的提高(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的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患者卵巢功能恢复快的优势。

  • 标签: 腹腔镜 开腹手术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应激水平 卵巢功能
  • 简介:目的探析促卵泡汤辨证加减治疗联合经阴道彩超监测卵泡发育及子宫内膜在不孕症妇女助孕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兰州市解放军第一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医院)2015年9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不孕症妇女,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两组,各50例。均采用促卵汤泡辨证加减治疗,接受阴道彩超监测卵泡发育及子宫内膜为观察组,未接受阴道彩超监测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6个月经周期后受孕率。结果观察组受孕率为72.0%,高于对照组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促卵泡汤辨证加减治疗联合经阴道彩超监测卵泡发育及子宫内膜有助于提高不孕症妇女受孕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促卵泡汤 经阴道彩超 卵泡发育 子宫内膜 不孕症
  • 简介:目的:分析文拉法辛缓释剂对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治疗无效的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抗抑郁治疗无效的抑郁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口服文拉法辛缓释剂单一治疗,对照组口服帕罗西汀合并丁螺环酮,分别在治疗后第2、4、6、8周末,由对患者不知情的主治医生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3)和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①文拉法辛缓释剂单一治疗治疗后第4、6、8周末的汉密顿抑郁量表的减分率与帕罗西汀合并丁螺环酮组接近,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文拉法辛缓释剂单一治疗治疗后第2周末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分值比帕罗西汀合并丁螺环酮组下降更显著,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多发生在治疗初期。结论:对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类抗抑郁剂治疗无效的抑郁症患者改用帕罗西汀合并丁螺环酮治疗和改用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效果相当,治疗副反应较轻。文拉法辛缓释剂和帕罗西汀合并丁螺环酮可以作为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类抗抑郁剂治疗无效的抑郁症的有效和安全的治疗方法。文拉法辛缓释剂较帕罗西汀合并丁螺环酮起效更快。

  • 标签: 抑郁症 文拉法辛缓释剂 抗抑郁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