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紫杉醇联合卡铂化疗卵巢癌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分析对象为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卵巢癌患者,以化疗用药的不同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卡铂进行化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紫杉醇联合卡铂进行化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77.5%,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52.5%,观察组的数值结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紫杉醇联合卡铂化疗卵巢癌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紫杉醇 卡铂 卵巢癌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取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后的效果展开分析。 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 2017 年 3 月— 2020 年 1 月期间院内收治的 58 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性质随机分 2 组, 29 例单纯化疗(对照组), 29 例(化疗 + 艾迪注射液),对比两种治疗方式下患者的近期疗效以及骨髓抑制程度。 结果 研究组中近期实体瘤得到缓解的概率( 55.1% ),高于对照组( 41.3% ),存在差异,但差异不显著 P > 0.05 ;研究组中患者治疗后骨髓抑制程度低于对照组, P < 0.05. 结论 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取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后能够有效提高实体瘤缓解情况,同时能够降低骨髓抑制度,疗效显著。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艾迪注射液 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在子宫内膜癌合并卵巢癌病患的治疗中采用手术联合放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子宫内膜癌合并卵巢癌治疗的病患6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给予单一的手术治疗设为手术组,另一组给予手术联合化疗设为联合组,每组各30例病患,对两组病患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术后对病患随访一年,比较两组病患的复发率。结果在经过不同的治疗方式后,联合组病患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66.6%,手术组病患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40%,联合组的总体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手术组,联合组的复发率为6.6%,手术组的复发率为26.6%,联合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手术组。结论在子宫内膜癌合并卵巢癌病患的治疗中采用手术联合放疗,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且显著改善了病患的预后情况,值得在临床上推行。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手术治疗 卵巢癌 放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阿帕替尼联合化疗对宫颈癌抗肿瘤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10月至我院进行中晚期宫颈癌治疗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同步放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给予甲磺酸阿帕替尼片,4周为1个疗程,共计3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3个疗程后临床疗效以及肿瘤直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5.00%,对照组为65.00%,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肿瘤直径治疗前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所减小,而观察组减少的更为显著(P<0.05)。结论阿帕替尼联合化疗具有很好的抗癌作用,能够增强患者放化疗的临床疗效,缩小患者的肿瘤,可于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阿帕替尼 放化疗 宫颈癌
  • 简介:摘要 : PD-1免疫抑制剂联合化疗方案是如今治疗肿瘤疾病的流行方案,在治疗上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但是无论是 PD-1免疫抑制剂还是化疗,都会引起较多不良反应,会给治疗带来较大阻碍。因此在治疗阶段,需要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加以干预,用以保障治疗效果。 本文即对联合治疗方案展开论述,分析其护理措施。

  • 标签: 肿瘤 PD-1 免疫抑制剂 化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复方斑蝥胶囊联合化疗弥漫大 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效果。 方法: 在本院 2018 年 10 月至 2019 年 10 月收治的 弥漫大 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抽取 60 例,以随机抽签法实施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均为 30 例,对照组患者予以 化疗,观察组患者予以 复方斑蝥胶囊联合化疗。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3 年生存情况 。 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P < 0.05 );观察组患者 1 年、 2 年、 3 年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 P < 0.05 )。 结论: 复方斑蝥胶囊联合化疗弥漫大 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效果明显,利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可在 弥漫大 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治疗中予以应用 。

  • 标签: 复方斑蝥胶囊 联合 化疗 治疗 弥漫大 B细胞淋巴瘤 临床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威麦宁联合深部热疗和化疗晚期肺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科98例晚期肺腺癌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对照组(50例),两组均行化疗,观察组在化疗基础上给予威麦宁联合深部热疗治,对比两组治疗后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对照组近期疗效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在肝肾功能损害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威麦宁联合深部热疗和化疗可提高晚期肺腺癌的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威麦宁胶囊 热疗 晚期肺腺癌 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安罗替尼联合化疗不可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平滑肌肉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2019年间本中心接受安罗替尼联合化疗的晚期平滑肌肉瘤患者的客观缓解率、生存率及不良反应。化疗分为DE方案(达卡巴嗪+表柔比星)和非DE方案,后者包括表柔比星、吉西他滨、多西他赛和异环磷酰胺等。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1.1版评估近期疗效,同时还记录了不良事件。结果共入组患者43例,其中男6例,女37例,中位年龄51岁;一线治疗34例,二线治疗9例。中位随访时间16个月。客观缓解率为19%,疾病控制率为88%,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8.8个月,24周无进展生存率为65%,1年总生存率为86%。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原发部位、FNCLCC分级、一线或二线治疗、DE方案与非DE方案对中位无进展生存期无影响(均P>0.05)。常见不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恶心、呕吐、高血压和口腔黏膜炎等,以1~2级为主,4例出现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无治疗相关死亡。结论安罗替尼联合化疗晚期平滑肌肉瘤的客观缓解率未见明显提高,但疾病控制率和近期生存率令人满意,不良反应可耐受,值得进一步开展前瞻性临床研究。

  • 标签: 平滑肌肉瘤 化学治疗 靶向治疗 安罗替尼
  • 简介:目的对于孤立性肾上腺转移瘤的治疗现仍存在争议。传统研究认为其不可治愈,但有研究报道表明手术切除孤立的肾上腺转移瘤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本研究旨在探讨手术联合化疗孤立性肺癌肾上腺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169医院和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5年6月至2010年9月22例于原发肿瘤完整切除后发现并手术切除孤立性肾上腺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给予辅助性化疗,其中男性19例,女性3例。诊断为肾上腺同时转移的10例,异时12例。22例患者中9例接受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13例接受了开放的肾上腺切除术。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31.5个月,22例患者的2年及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8.7%和18.2%。其中转移瘤出现间期(DFI)大于6个月的异时转移的患者其总生存率明显好于小于6个月或同时转移的患者(35.6%VS0.0%,P〈0.001)。对比开放手术,腹腔镜肾上腺转移瘤切除并不会增加患者局部复发、切缘阳性的风险。结论手术联合化疗肺癌肾上腺转移疗效肯定,尤其是对于6个月以后再复发的患者疗效较好。

  • 标签: 肾上腺转移瘤 肺癌 手术 辅助性化疗 生存时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放射性125↑Ⅰ粒子组织间植入联合静脉化疗对Ⅲb期、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Ⅲb期、Ⅳ期NSCLC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联合组(n=43)125↑Ⅰ粒子植入3天后,联合TP(紫杉醇+顺铂)方案或GP(吉西他滨+顺铂)方案化疗;对照组(n=47)仅接受TP或GP方案化疗。比较2组治疗有效率、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期。结果联合组和对照组Ⅲb期患者的近期局部总有效率分别为84.00%、48.28%,Ⅳ期患者有效率为72.22%、33.3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联合组和对照组Ⅲb期患者1、2年生存率分别为67.80%、36.00%和37.90%、13.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5.7个月、8.6个月;联合组和对照组Ⅵ期患者,1、2年生存率分别44.44%、16.70%和22.22%、11.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8.9个月、6.o个月。结论125↑Ⅰ粒子组织间植入联合静脉化疗对Ⅲb期、Ⅳ期NSCLC患者的近期疗效良好,对于Ⅲb期NSCLC患者,联合治疗方案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 标签: 非小细胞肺 125↑Ⅰ粒子 近距离放射疗法 联合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联合常规化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入选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实际治疗情况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采用复方肺积散加NP化疗方案,对照组30例单纯化疗,连用两个周期,观察患者的瘤体大小,生活质量,血液毒性。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瘤体大小、KPS评分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WBC与PLT水平在治疗后有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WBC水平降低更为明显(P<0.05)。结论复方肺积散联合NP化疗方案能有效提高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近期疗效,生存质量,减轻毒性反应。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中西医结合
  • 简介:目的:观察夏枯草消瘤合剂联合化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予TP或GP方案化疗,治疗组同时加服夏枯草消瘤合剂。21d为1个周期,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观察并比较两组的实体瘤疗效及中医证候积分、Karnofsky(KPS)评分、肿瘤标记物水平及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实体瘤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33.3%和3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及KP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KP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癌胚抗原(CEA)、鳞癌相关抗原(SCC)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CEA、SC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4治疗过程中,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毒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6.7%和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夏枯草消瘤合剂联合化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与单纯采用化疗比较,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存质量,减轻化疗的毒副作用。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夏枯草消瘤合剂 化疗 中西医结合疗法
  • 简介:摘要结直肠癌是临床上一种比较严重的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率比较高,为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三位,并且近几年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1-3。结直肠癌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出现症状时往往病情已经恶化,据有关数据统计60%以上的患者初次诊断时已经发现有转移,给临床诊断及治疗带来较大的困难4-5。临床治疗结直肠癌主要采用手术、放化疗的方法,但是仅仅采用这些治疗措施很难起到较好的效果,近几年临床上开始采用中医联合化疗的方法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患者生存率。下面我们就中医药联合化疗结直肠癌进行论述。

  • 标签: 中医药 放化疗 结直肠癌
  • 简介:摘要目的对保乳术联合辅助化疗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分析进行讨论。方法以120位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纯运用保乳术进行治疗,研究组在保乳术的基础上联合辅助化疗进行治疗。对于这两组患者的使用治疗前和使用治疗后的效果进行解析。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效果远远大于对照组且拥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评定表第Ⅰ、Ⅲ部分评分比治疗前有很大的改观,两者差异显著;对照组出现4例发烧2例疼痛,研究组未发现有任何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由此得出在保乳术的基础上联合辅助化疗进行治疗比单纯运用保乳术进行治疗乳腺癌有非常明显的临床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患者症状,提升了治疗效果,降低了不良反应,安全度高,非常值得进行分析与研究。

  • 标签: 乳腺癌 保乳手术 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国产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疗效及方法、不良反应观察。方法由原发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引起的恶性浆膜腔积液经病理组织学确认的50例恶性浆膜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第一组20例恶性胸水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10)和对照组(n=10)。第二组20例恶性腹水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10)和对照组(n=10)。第三组10例恶性胸水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5)和对照组(n=5)。50例恶性浆膜腔积液患者经B超定位后行心包、胸腹腔穿刺置管,引流积液后,实验组腔内每三天一次给予恩度针30mg灌注。对照组腔内每三天一次给予顺铂针30mg灌注。两组均联合吉西他滨单药化疗,21天一周期。结果实验组CR5例,PR16例,NR3例,PD1例,有效率(RR)84%.对照组CR0例,PR5例,NR8例,PD12例,有效率(RR)20%.两组有效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恩度腔内灌注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有非常好的疗效,且毒副反应轻,为控制恶性浆膜腔积液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

  • 标签: 恩度 恶性心包积液 恶性胸水 恶性腹水 腔内灌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新辅助化疗乳腺癌的疗效观察。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64例乳腺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新辅助化疗,对照组采用新辅助化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出现了癌细胞坏死、胶原碎裂等病理性病变情况,对照组出现了癌细胞坏死、间质纤维解离、淋巴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增加、胶原碎裂等病理性病变情况,两组治疗前后的形态学改变情况结果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方式对于提高乳腺癌患者临床疗效有着显著效果,能够明显的改善患者的影像检查结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高强度聚焦超声 新辅助化疗 乳腺癌 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