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8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全科护理意识在基层医院综合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效果。 方法: 在我院 2018 年 4 月至 2019 年 7 月收治的 患者 中抽取 162 例,将患者均分为采用 全科护理的 实验组与仅采用 常规护理 的对照组,每组 81 例,在护理结束后对两组患者 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进行 比较。 结果: 实验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的 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有明显的提升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在基层医院中进行施行全科护理的方法,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护理质量,增加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品管圈管理法 住院 留置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与监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改善监测效率和准确性。方法:通过对照组和观察组的设计,分别选取若干基层医疗机构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按照现行程序进行药品不良反应的记录与报告,维护现有监测体系的正常运作。观察组引入新设计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与监测方法,并培训基层医务人员确保新方法的正确实施。在一定的实验时间段内,收集、记录药品使用情况和不良反应报告。结果:观察组相对于对照组,在实验时间段内表现出更高的报告率和更快的报告时效,明显改善了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效果。结论:通过引入新设计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与监测方法,并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支持,可以显著提高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准确性和效率。这为进一步优化基层医疗体系中药品安全监管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依据。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护士对急救技能培训的真实认识和感受,为基层医院急救能力培训方法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2名应急护理小分队护士进行深入访谈,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原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提炼主题。结果 归纳出多样化学习方法可提高培训效果、脱产学习有利于集中精力培训、知识更新与分享交流的机会增加、培训与考核周期的可商榷性、培训场地与设备的局限性、考评方式的待统一性、护士在院内轮转进修的必要性、师资力量在培训中的影响性8个主题。结论 基层医院在急救技能培训实践中存在多种困难,护理管理者应因地制宜,不断完善急救技能培训方法,在实践中逐步建立适合基层医院实际情况的培训体系。

  • 标签: 护士 急救技能 认知 体验 质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基层医院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并分析其护理措施。方法:采取资料回顾性分析法,选出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间的800例手术患者为样本,总结手术切口感染情况。结果:800例手术中感染共计2例,总占比0.25%。结论:基层医院手术中切口感染因素较多,和操作者、患者本身、手术物品、环境均有关,因此必须要落实针对性护理对策,以尽可能减低切口感染率,提升护理工作质量。

  • 标签: 基层医院 手术 切口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与医院各科室的治疗或护理工作相比,医疗废物处理工作常常备受冷落,因此不少医院的医疗废物处理工作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分析了基层医院医疗废物处理工作中存在基础设施、垃圾分类、素质意识、制度流程四个方面的不足,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对策,以供医院参考。

  • 标签: 基层医院 医疗废物处理 现状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ervqual模型应用于基层医院护理服务质量改进的效果;方法:采用类实验性研究方法,根据入院前后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实行改进后的护理方案;结果:两组患者在有形性、可靠性、反应性和移情性四个维度SQ值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通过Servqual模型的应用,从患者角度发现护理服务的薄弱环节,针对性地改进,提高基层医院护理质量。

  • 标签: Servqual模型 基层医院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了解基层医院护士核心能力、职业认同的现状,并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整体抽样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护士职业认同量表和中国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基层医院护士核心能力处于中等水平,职业认同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与核心能力呈显著正相关(P

  • 标签: 基层医院护士 核心能力 职业认同 相关性
  • 简介:摘 要 目的:探讨微信群在基层医院外来器械交接沟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微信群辅助基层医院供应室外来器械的交接和沟通工作。结果:应用微信群后,外来器械交接的差错率减少,使用后返回医院消毒供应室清洗率提高,手术室供应室双方配合的满意度上升,工作效率和质量提高。结论:微信群在基层医院外来器械交接沟通中的应用,可以有效降低交接的差错率,提高了供应室的工作质量和效率,提升满意度,保障手术的安全。

  • 标签: 外来器械 微信群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科护理意识在基层医院综合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并进一步研究讨论其价值所在。方法:本次选取2020年至2021年期间我院收治的3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组样本按照数字随机法将所有患者平均分成常规组和研究组,根据实施护理方式的差异性,对比两组患者在院期间护理满意度、护理人员能力、并发症发生率,同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应用效果。结果:经数据分析,研究组临床应用效果显优,期间护理满意度较为理想,护理人员能力相对有所提升,进而使得并发症发生率减少,组间数值P<0.05,说明存在对比性。结论:临床实施全科护理意识,在医院综合护理中,其实施效果显著,可提升护理人员能力的同时,有效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临床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全科护理意识 基层医院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卫生院进行产后访视护理工作对母婴健康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的5月至10月,在某基层卫生院生产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为其提供产后访视护理,并将其命名为访视组;另选择2021年1月至2021年5月,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的100例产妇进行回顾性研究,作为对照组。通过对产妇、新生儿的健康状况进行对比,观察基层卫生院实施产后访视护理工作的效果。结果:对访视组和对照组产妇的情况进行对比,可以发现,访视组产妇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为9%,明显低于对照组28%,同样,访视组新生儿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为2%,明显低于对照组28%,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基层卫生院实施产后访视护理工作,可以对产妇进行持续性的护理指导,有效降低母婴发生不良事件的几率,进一步提升护理质量,保障母婴健康。

  • 标签: 基层卫生院 产后访视 母婴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对持续质量改进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对本院实施的护理质量管理进行总结分析,其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的人员作为实验组,未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的人员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人员在基础护理质量、消毒隔离质量、药物管理质量、病房管理质量、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沟通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等方面的评分情况。结果:实验组在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在各方面的评分都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基层卫生院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进行中,社会市场化为人们带来了物质享受同时,但也会导致精神文明的退化与削弱。与此同时,人们对医疗的服务质量也有着相应更高的精神文明需求。患者对护理工作,尤其是人文关怀式护理要求水平越来越高。然而基层医院的护士对人文关怀护理的知识人之相对比较匮乏、人员学历低、工作任务较为繁重、沟通难以及医疗硬件条件设施简陋,都会成为阻碍人文关怀护理发展因素。那么加强对基层人员的素质培养、合理分配工作任务、增强医护人员与患者的沟通能力、对护理人员实行人文关怀护理就尤为重要。不仅能提高服务水平和操作技能,还能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更能促进基层医院的经济发展,造福人民。

  • 标签: 基层医院 人文关怀护理 困难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南平市第二医院肿瘤相关科室护士化疗药物职业防护知识掌握现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对本院肿瘤相关科室护士共234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对化疗药物防护知识和防护行为进行自评。结果 234名肿瘤科护士对化疗药物认知及防护知识得分与工作年限越长、职称越高、学历越高掌握程度越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肿瘤科护士职业防护行为自评结果,掌握程度最差的前3位分别是药物暴露上报(9.83%)、正确佩戴双层手套(11.97%)和正确暴露后处理(32.91%)。结论南平市第二医院肿瘤相关科室护士化疗药物防护知识掌握较差、化疗药物配制操作缺乏规范性。

  • 标签: 肿瘤相关科室 化疗药物 职业防护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进行院前急救护理后,对他们的预后产生的效果。方法:选取了在本院急诊抢救的60名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入选时间为2021年1月到2022年9月,使用奇偶法将患者分成了两组,每组分别纳入30名患者。在这两组中,对照组接收了院内急救,而干预组的患者接收了院前急救护理,将两组中的患者诊断和检查时间、心功能分级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确诊、急诊、检查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更短,Ⅲ~ Ⅳ级心功能比例(3.33%)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院前急诊护理方式可以有效缩短确诊和检查时间,改善其预后效果,应该在临床上得到推广。

  • 标签: 急救护理 不稳定型心绞痛 预后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延伸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常规教育基础上进行延伸护理干预。结果出院后6个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知识问卷得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8.77±3.70)分和(14.17±4.02)分,观察组生活质量评估量表得分低于对照组,出院后6个月内因疾病急性发作再住院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延伸护理干预提高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护理 干预 生活质量
  • 简介:总结43例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护理要点是术前积极控制合并症,术后加强生命体征的观察、引流管护理、疼痛护理、并发症的护理,重视康复护理及出院指导。术后75-120d,39例能独立行走,4例需扶单拐行走;术后1年,Harris髋关节评分79-95分。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人工关节置换术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多层次沟通与情感支持在提升新护士职业稳定性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建立导师、护士长、科护士长、护理部四层次沟通模式,疏导新护士工作困惑,开展创新性互动平台,激发新护士工作热情,落实情感性支持,提高新护士工作认同感。[结果]有效改善了新护士的工作精神面貌,降低因不良心理而导致的工作失误;稳定了新护士的思想,能够根据个人能力参与相关专业方面的学习;2011年新护士中因工作压力大而选择辞职或离岗人数为3人,较2010年下降6.6%。[结论]多层次沟通和情感支持能帮助护理管理者及时了解新护士的思想动态,实施个性化干预,有利于提升新护士的职业稳定性、稳固护理队伍。

  • 标签: 新护士 多层次沟通 情感支持 职业稳定
  • 简介:稳定型心绞痛(UA)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中间型心肌缺血状态,指心绞痛的发作次数、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增加,引起发作的阈值降低,应用硝酸甘油后不能使疼痛立即或完全消除.UA反映了冠状动脉的病变多累及左前降支或多支冠脉,预后差,可发展为急性透壁性心肌梗死或猝死,部分患者实际上可能已发生较小的非穿透性散在心内膜下心肌梗死,AMI死亡率较高,约占10%~15%,所以对UA及时给予正确的处理是十分重要的.1997年2月至2000年10月我院共收治UA40例,根据UA减轻心脏负担、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及抗凝治疗原则,制订了相应的护理对策.除1例发展为非穿透性心肌梗死,1例在静脉滴注硝酸甘油时猝死,余均好转出院,现将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 标签: 发展心肌梗死 心绞痛发展 心肌梗死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