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认知干预对实施胸腰椎骨折手术患者性情及疼痛的影响。方法将60例胸腰椎骨折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认知干预,记录两组患者术前心率、血压、SAS评分、SDS评分、VAS评分,术后的SAS评分、SDS评分、VA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心率、血压、SAS评分、SDS评分、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术前SAS、SDS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SAS、SD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和术后的SAS评分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前和术后的SDS评分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前和术后的SDS评分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干预可有效减轻胸腰椎骨折手术患者的焦虑、抑郁等性情,能够缓解疼痛,降低临床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认知疗法 脊柱骨折 焦虑 抑郁 疼痛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协同护理模式对肺癌患者的性情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在2016年1月至12月期间接收的肺癌患者中随机的抽取80例参与研究,并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将80例肺癌患者等分为两组,一组患者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另一组患者设为观察组给予协同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每组各为40例患者。让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进行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肺癌患者经过护理后,SAS、SDS评分情况较对照组肺癌患者更佳,且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协同护理能够改善肺癌患者的负面情绪,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荐。

  • 标签: 协同护理 肺癌患者 负性情绪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干预改善卵巢癌手术患者性情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 2017 年 10 月 ~2018 年 5 月在本院收治、实施卵巢 癌手术患者 93 例,依照差异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把所有研究患者分为研究组、对比组,研究组有患者 45 例,对比组有 48 例患者 。对比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比组的基础上开展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情绪变化情况。 结果:研究组患者的 SDS( 抑郁自评量表 ) 评分是( 38.7±4.3 )分, SAS( 焦虑自评量表 ) 评分是( 45.1±7.1 )分,对比组 SDS 评分是( 56.1±4.8 )分, SAS 评分是( 63.7±7.0 )分,研究组比对比组低 ( P > 0.05 ) ,研究组和对比组展开比较,低于对比组评分 ( P > 0.05 ) 。结论:优质护理干预改善卵巢癌手术患者性情的临床效果比较明显,可以改善患者的性情,缓解其焦虑、抑郁的情绪,建议临床上开展深入探究 。

  • 标签: 优质护理干预 临床效果 卵巢癌手术患者 负性情绪
  • 简介:目的探讨床旁护理对产妇产后性情的影响,寻找能为产妇提供更优质、更有效的护理模式。方法对在本院妇产科待产的200例初产妇,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实验组产妇采取床旁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照组产妇则进行常规护理。两组产妇在住院当天、产后第1天和出院当天均分别发放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调查。结果(1)住院当天,两组产妇的SDS和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产后第一天及出院当天,实验组产妇的SDS和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实验组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7.0%)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床旁护理模式是一种人性化的护理新方法,可以显著降低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明显缓解产妇产后性情,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护理形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初产妇 床旁护理 抑郁 焦虑 产后抑郁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干预策略在小儿急性白血病化疗后性情中的作用。方法将2011年11月-2014年11月在我院进行化疗的78例急性白血病患儿随机分为2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9例,其中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患儿在其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负面情绪的改善情况。结果干预组患儿的负面情绪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化疗依从性明显提高,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白血病化疗患儿应用心理干预效果良好,能改善其不良情绪,提高其化疗效果。

  • 标签: 小儿急性白血病 化疗 负性情绪 心理干预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梅毒孕妇采取心理护理模式对于性情以及生活能力的临床影响。方法抽取我院于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90例梅毒孕妇进行对照分析,按照所采取的护理模式不同将其分为心理组和常规组,各组患者分别为45例。心理组采取心理护理模式,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并对比心理组和常规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以及护理前后生活能力(ADL)评分和情绪(SCL-90)评分。结果心理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91.12±5.04)分明显高于常规组(82.36±6.21)分,两组护理前的ADL评分和SCL-90评分均无十分显著的差异(P>0.05),护理后心理组的ADL评分和SCL-90评分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梅毒孕妇采取心理护理模式,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还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能力。

  • 标签: 心理护理模式 梅毒孕妇 负性情绪 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给予乳腺癌手术患者以综合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后性情预防的效果。方法以2017年05月-2018年05月我院收治并实施手术治疗的16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治疗的奇、偶顺序将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奇数组和偶数组),每组80人。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实验组患者“综合护理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得分及护理满意度,选择最佳的护理方式。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焦虑抑郁得分及护理满意度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对应指标,两组在上述两个维度内分别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乳腺癌手术患者以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焦虑抑郁得分,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因而应该在临床方面大力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乳腺癌 负性情绪 焦虑抑郁得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社区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性情的影响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50例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采取社区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的护理对患者的情绪影响效果与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给予社区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6.00%;给予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60.00%;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护理过程中明显改善患者的性情。结论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可以发挥积极的促进治疗作用,对临床症状和预后的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均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临床价值值得被认可。

  • 标签: 社区护理干预 冠心病心绞痛 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门诊护士生命意义感和性情的相关性。方法将本院30名门诊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属于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采用生命意义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调查30名门诊护士的生命意义感和性情存在情况,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30名门诊护士生命意义感评分处于较低水平,存在一定的轻度、中度焦虑和抑郁情绪,深入分析发现,生命意义感评分低的护士,其焦虑、抑郁程度越深。结论生命意义感和性情为负相关的关系,提高护士的生命意义感,有利于其在日常工作中树立严谨的工作态度,打造高技术的医疗队伍。

  • 标签: 生命意义感 负性情绪 门诊护士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对其性情的临床影响。方法入选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00例,根据出院后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50例患者予以电话随访护理作为对照组,另50例患者加用延续性护理作为研究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性情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出院时SDS评分和SA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半年后研究组SDS评分和SAS评分较出院时明显下降,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脑卒中后遗症予以延续性护理干预,有效改善患者性情,可在临床推广。

  • 标签: 脑卒中 后遗症 延续性护理 负性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放疗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 100例恶性肿瘤放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 5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心理护理干预。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 /抑郁 /护理满意度等。结果:研究组的 50例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在恶性肿瘤放疗患者中采用心理护理干预,不仅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负面情绪,而且还可以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理干预 恶性肿瘤放疗患者 负性情绪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膀胱灌注化疗期间联合心理干预对膀胱癌患者性情的影响。方法选择浅表性膀胱癌手术后的男性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导尿法灌注40mg吡柔比星+40ml生理盐水;观察组在常规灌注化疗基础上配合心理干预,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均进行SAS、SDS评分。结果干预前对照组SAS、SDS评分分别为(58.26±4.28)分和(59.22±4.24)分,观察组评分分别为(59.18±3.28.)分和(60.15±2.17)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SAS、SDS评分分别为(58.15±3.11)分和(58.22±4.20)分,观察组评分分别为(46.58±2.26)分和(49.35±2.28)分,观察组性情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癌患者在灌注化疗期间联合心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患者性情,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 标签: 膀胱癌 心理干预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细节化护理干预对于孕产妇的睡眠质量以及性情的作用。方法168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84例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84例在此基础上实施细节护理干预。结果干预后,两组SAS以及SDS评分均得以显著性降低(P<0.05),研究组降低情况显著性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睡眠质量均得到有效改善(P<0.05),研究组改善情况显著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孕产妇实施细节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睡眠质量,缓解消极情绪

  • 标签: 细节化护理 睡眠状况 负性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应用心理干预对患者性情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16年10月~2018年2月治疗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4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心理干预,比较两组焦虑、抑郁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分别为(46.2±3.7)分、(52.1±3.4)分;对照组SAS、SDS评分分别为(54.3±4.5)分、(57.8±5.5)分;P<0.05。观察组满意15例,占75%;基本满意4例,占20%;不满意1例,占5%;护理满意度为95%;对照组满意9例,占45%;基本满意7例,占35%;不满意4例,占20%;护理满意度为80%;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够改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性情,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心理干预 甲状腺功能减退 负性情绪
  • 简介:摘 要:新冠疫情下,师生和家长的生活、学习、工作的节奏被打乱,随之会产生恐惧、焦虑、烦躁等许多的性情。笔者运用系列心理微课来疏导他们的性情,明确了微课的三类受益对象,系统科学地设置了系列微课三个模块的内容,确定了微课的播放时长和播放渠道,及时收集微课播放的效果反馈。

  • 标签: 心理微课 负性情绪 疏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临床护理对甲亢患者生活质量及性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50例甲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护理结果,总结护理方法。结果经过治疗和护理后,48例患者的病情的得到有效的控制,2例患者死亡。患者持续接受治疗后顺利出院,治疗和护理有效率为96.0%。患者体温在短期内降至正常范围,生命体征平稳,未出现吸入性肺炎、压疮、腹泻等并发症,且有效地消除了患者的性情。结论对甲亢患者采用科学合理的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更好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有效地消除了患者的性情,有助于疾病的治疗。

  • 标签: 临床护理 甲亢患者 生活质量 负性情绪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性情的积极影响。方法:80例艾滋病患者采用摸球法分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常规护理干预实施于对照组和观察组,心理护理干预单独实施于观察组,分析患者负面情绪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心理情绪更为稳定且生活质量更高(P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艾滋病患者 负面情绪 护理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