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 目的:探讨妇科肿瘤患者并发深静脉血栓时的临床特点和相应的护理办法对改善患者预后方面发挥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入我院就诊治疗的 40 例妇科肿瘤并发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护理措施。结果: 40例妇科肿瘤手术治疗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患者经抗凝溶栓治疗和有效的护理后,病情均有效改善,血栓消失。结论:妇科肿瘤患者易并发静脉血栓,所以在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应做好相关预防,配合有效的护理,提高静脉血栓治疗效果,构建随访机制,消除相关致病因素,有助于提高患者临床治疗和护理的水平。

  • 标签: 妇科肿瘤 恶性肿瘤 深静脉血栓 临床特点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PICC在妇科肿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到2015年12月所收治的96例妇科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了PICC穿刺置管并采取了相对应的护理措施。结果96例患者中一次置管成功的患者人数有92例,其余4例患者二次置管成功。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药物外渗以及导管并发症。结论在对妇产肿瘤患者进行PICC的应用是非常有效的,相关医疗机构必须加强对其的重视与应用。

  • 标签: PICC 妇科肿瘤 化疗
  • 简介:摘要根据国家癌症中心2016年数据,乳腺癌居全部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一位。相关专家表示,我国乳腺癌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增速高于欧美,这与现有的经济发展、生活方式改变有关;本文主要提倡加强乳腺癌科普、筛查,并提出如何鉴别和正确诊治乳腺癌妇科恶性肿瘤的有效方法。

  • 标签: 科普 筛查 预防 乳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妇科良性肿瘤微创治疗中的护理体会。方法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年12月到2014年12月医治的妇科良性肿瘤患者100例,为了便于对比和研究,将其划分为甲组和乙组,其中甲组(50人)主要选择常规的妇科护理方法,而乙组(50人)则是在甲组患者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其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有效性。结果在护理后,乙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和对护理的满意度皆高于甲组患者,且并发症的发生率和住院时间比甲组低,数据对比有显著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妇科良性肿瘤微创治疗中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护理效果显著,不仅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而且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微创治疗的质量,保障患者的健康,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妇科 良性肿瘤 微创治疗 护理措施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妇科肿瘤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并观察其效果。方法:观察患者为妇科治疗肿瘤68例,观察开始于2020年12月,观察结束于2022年12月,并且将患者分成一组与二组,一组采取优质护理,二组使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一组和二组护理效果对比中,一组护理满意度为97.05%,二组护理满意度为82.35%;一组不良反应为5.88%,二组不良反应为17.64%;(x2=11.368,p=0.017),结果有差异。结论:妇科肿瘤患者治疗时采取优质护理效果优良,可推广。

  • 标签: 妇科肿瘤 护理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分子病理学的飞速发展,为肿瘤的诊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进步。妇科肿瘤分子病理学研究及应用也日益受到临床及病理医师的重视。部分妇科肿瘤的分子分型、靶向治疗相关基因检测等正逐渐从研究走向临床,开辟了妇科肿瘤诊断和治疗的新局面。本文简要评述了子宫内膜癌、子宫间叶性肿瘤、卵巢癌及卵巢性索-间质肿瘤、宫颈癌等妇科肿瘤在分子病理学研究方面的进展和应用现状。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妇科肿瘤患者围术期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妇科肿瘤患者2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围手术期间同时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状况的改善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术后2h、6h、24h的疼痛评分以及排气时间与初次下床时间。结果两组不同时间心率、平均收缩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2h、6h、24h对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排气及下地时间早于对照组(P<O.05)。结论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妇科肿瘤患者术前的应激反应,促进术后恢复

  • 标签: 妇科肿瘤患者 围手术期 个性化心理护理 实施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PICC留置时间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4月—2011年11月置管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都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了护理干预,对两组病人的PICC的留置时间进行比较(x2=60.36,P<0.025)和置管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x2=12.38,P<0.01)。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导管留置时间长,留置导管期间的并发症明显减少,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的差异性,延长了导管的使用寿命。

  • 标签: 护理干预 PICC 留置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在妇科肿瘤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妇科治疗妇科肿瘤患者70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有35例患者,观察组实施腹腔镜的手术治疗,对照组实施传统治疗。就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围术期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做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切口、手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手术后住院时间的统计数据,均要比对照组表现好,比较存在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高要高于观察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床治疗妇科肿瘤时,使用腹腔镜,治疗效果明显,并发症发生率低,可以说腹腔镜有着很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腹腔镜 妇科肿瘤 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经腹标准手术较长切口皮内缝合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同期经腹行标准手术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切口皮肤采用可吸收合成线皮内缝合50例,B组切口皮肤采用4号丝线间断缝合50例。结果A组Ⅱ/甲愈合率99.3%,B组9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组切口感染率0.7%,B组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结论与传统切口皮肤间断缝合方法比较,妇科恶性肿瘤较长腹部切口采用可吸收线皮内缝合效果满意。

  • 标签: 妇科恶性肿瘤 经腹手术 皮内缝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妇科肿瘤术后护理中应用心理干预的实际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130例患者的病历资料,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组与常规组,每组各65例患者,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入心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抑郁评分(SDS)及焦虑评分(SAS),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护理后的SDS及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且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92%)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84.62%),两组数据经统计学检验后得出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妇科肿瘤术后护理工作中应用心理干预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妇科护理 肿瘤术 心理干预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诊断在妇科盆腔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盆腔肿瘤患者16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例数相同的两组划分为参照组、实验组各82例,分别给予B超、CT检查,对比两种检查的诊断符合率、各类盆腔肿瘤的检出率。结果实验组诊断符合率92.68%明显高于参照组79.27%,两组总符合率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的分期符合率90.24%明显高于参照组71.95%(P<0.05)。结论CT应用妇科盆腔肿瘤诊断过程中,可提高诊断符合率以及分期符合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是一种诊断盆腔肿瘤的理想手段。

  • 标签: CT诊断 妇科 盆腔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对妇科肿瘤患者行 PETCT检查过程中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 2017年 1月 ~2018年 12月在我院行 PETCT检查的 96例妇科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 48例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 48例患者行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 SAS及 SDS评分均得到明显降低( 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妇科肿瘤患者行 PETCT检查过程中积极开展综合护理,可以提高诊断效果及患者的检查依从性,更容易被患者所接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妇科肿瘤 综合护理 PETCT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