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80 个结果
  • 简介:国内一种细粒级铁矿粉,经高压辊磨预加工后,对其造球性能以及干燥速率的变化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经过高压辊磨加工,此种铁矿粉生球的性能得以改善,表现为落下次数以及抗压强度得到提高,但生球团矿的干燥速率下降,不利于生球团后期的干燥。

  • 标签: 铁矿粉 高压辊磨 干燥速率
  • 简介:简要叙述了排土场基底承载力与变形通用算法,指出了出排土场基底破坏等效于排土场失稳从而来确定排土场极限高度方法在薄层表土基底条件下的缺陷。作者引入了临界表土层概念与算法,以此来判断厚层与薄层及进行相应后续处理。所作工作已成功用于厂坝铅锌矿七架沟土场400m高台阶建设与南芬露天矿庙儿沟排土场工程。土场基底表土作用机制研究也为厚层表土基底工程处理充实了依据。

  • 标签: 土场基底 表土 临界厚度 土场高度 承载力 沉降
  • 简介:不考虑缓冲剂的加入,各种电解技术参数,例如Ni离子浓度、pH值和电解液温度的差异可以广泛地影响纯硫酸体系中电积镍的物理外观和电流效率。质量好的电积镍板应该平整、光滑和具有很好的延展性,质量差的板面多为爆皮、卷曲、多氢气孔和有脆性。以上这些都是由三个影响因素的选择所决定的。良好的物理外观质量和高电流效率取决于较高Ni浓度和合适的电解液温度,在较低的pH值的情况下,电积镍的物理外观质量得到改善,但同时会使电解沉积的电流效率降低。沉积的晶核位向已确定,但没有特殊的趋向性。循环伏安法显示出物理外观和这些影响因素有一定关系,但是电流效率和它们没有直接关系。

  • 标签: 纯硫酸镍 电积 提取冶金 电解液温度
  • 简介:应用有限元ANSYS/LS-DYNA软件,建立了300mm可逆式冷轧机弯辊模型,模拟了在同一轧制条件下不同弯辊力对板形和工作辊弯曲变形的影响。通过对模拟结果的分析,给出了比较理想的弯辊力值,对以后的生产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带材 板形 弯辊力 有限元
  • 简介:主要针对连铸合结钢锻材A是否经过去应力退火的探伤缺陷对比进行研究,结合热处理相关理论,通过实验探究去应力退火对连铸合结钢锻材A探伤缺陷的影响

  • 标签: 连铸合结钢锻材A 探伤缺陷 去应力退火
  • 简介:8月12日,《每日经济新闻》刊出了《日企独霸钕铁硼专利10余中企欲联手反诉》报道后,中科三环高级副总裁胡伯平近日对本报记者表示,由于受专利保护,其他磁材企业欲诉日立金属,对已经获得专利许可的8家磁材中企不会造成影响。此案胜诉的可能性极小,并且日立金属为自身利益要控制国际市场规模,不太可能再授予更多企业专利使用权。

  • 标签: 专利保护 金属 日立 三环 市场规模 钕铁硼
  • 简介:通过XRD衍射及能谱分析发现:由于Sn对金刚石的润湿作用,会使青铜基砂轮胎体的熔化-溶解-析出机制加速完成,从而促进高温合金相Cu40.5Sn11迅速发生分解.而未加入金刚石时,熔化-溶解-析出和扩散-固溶两个烧结机制进行得都比较缓慢,导致高温合金相Cu40.5Sn11分解不充分,室温时还保留此相.

  • 标签: 金刚石 青铜基砂轮胎体 烧结机制
  • 简介:硅钢热轧卷板形质量(尤指单边浪和镰刀弯)的改善,不仅对提高冷轧工序成材率及生产效率至关重要,且对热轧工序减少废品,提高作业率也起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硅钢热轧过程中影响带钢板形的重要工艺因素-带坯温度不均而导致的变形抗力的差异分析,提出了针对性工艺措施,经实践验证可显著改善硅钢热轧卷板型质量。

  • 标签: 硅钢 板形 组织不均匀性 热轧 变形抗力
  • 简介:主要针对新疆哈密三道岭城郊生活区及已建拟建工业区厂址的环境空气中苯并(a)芘污染现状进行监测评价分析,分析中采用超声波对采样滤膜进行萃取,对萃取液采用氮吹浓缩,并且采用美国的EclipsePAHs4.60×250mm(5μm)高性能专用色谱分离柱控制技术。测试结果显示,空气中标苯并(a)芘含量都很低,均低于国家标准。

  • 标签: 三道岭 苯并(A)芘 环境空气 影响评价
  • 简介:采用Gleeble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不同轧制应变速率、不同终轧温度、不同轧后冷速对20CrMnTiH齿轮钢带状组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轧制应变速率0.05s-1、终轧温度940℃、轧后冷却速度0.8℃/s时,试验试样的铁素体带宽最窄。通过工业化试验,以Gleeble热模拟试验结果为指导并结合本钢特钢生产过程实际情况,使20CrMnTiH齿轮钢的带状组织级别控制在2.0级以下,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 标签: Gleeble热模拟 热轧工艺 20CRMNTIH齿轮钢 带状组织
  • 简介:研究了加入金属铝、锰、硅粉等及其复合添加剂对铝锆碳质浸入式水口的性能影响。加入适量的Mg粉、Al粉、Mn粉添加剂可有效改善Al2O3-ZrO2-C材料的显气孔率及体积密度,从而提高了材料抵抗氧化的性能。研究发现,Mn粉添加剂对试样的改善效果最好。从各性能指标看,Mn粉的加入不仅可以提高铝锆碳质浸入式水口的强度,而且对材料的抗氧化性和抗热震性有显著改善。

  • 标签: 浸入式水口 添加剂 抗氧化性
  • 简介:文章研究了对Mg-9Gd-4Y-0.6Zr合金在时效过程中的微观组织。在225℃时效初期硬度缓慢上升,之后硬度急剧上升,24h出现了明显的时效硬化峰,然后硬度开始下降。微观结构的分析结果表明,在初期(2h)产生了大量弥散分布的具有DO19结构的β″,而在峰值时(24h)出现具有bco的β′,在持续时效(384h)时出现亚稳相β1,而在后来的长时间时效(1000h)时出现既在原位转变的平衡相β。

  • 标签: Mg-9Gd-4Y-0.6Zr合金 时效硬化 沉淀相 微观组织
  • 简介:研究了终轧温度和在线冷却方式对X70级耐酸管线钢力学性能和抗HIC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层流冷却相对于在线空冷,钢板的强韧性有明显提高,两种工艺下钢板的硬度指标相当;在相同冷却工艺下,提高终轧温度有利于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的提高;抗HIC性能只与铸坯质量有关,与轧制工艺、组织状态、晶粒度大小无关。根据研究的结果进行了X70级别耐酸管线钢的工业试制,所得X70管线钢在强韧性满足标准要求的前提下,保持了良好的抗HIC性能。

  • 标签: X70耐酸管线钢 力学性能 抗HIC性能
  • 简介:在磁性材料生产中,氧化亚镍是制备高性能镍锌系软磁铁氧体材料的重要基础原料。不同品质,规格的氧化亚镍对镍锌系软磁铁氧体材料的性能有着极大的影响

  • 标签: 氧化亚镍 磁性材料 镍锌铁氧体
  • 简介:分别采用液-固和液-液掺杂方式向钼粉中引入氧化镧,用粉末冶金方法烧结出Mo合金。通过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研究了不同掺杂方式制备的Mo—La2O3材料中第二相颗粒的粒度分布、形貌,以及钼合金的断口形貌。试验结果表明液-液掺杂方法有利于细化、分散La2O3;液-液掺杂试样的断裂韧性优于液-固掺杂试样。并通过位错塞积理论讨论了La2O3的粒度分布对钼合金性能的影响

  • 标签: 掺杂 断裂韧性 显微结构 掺杂粒子 Mo—La合金
  • 简介:通过电阻及回复特性的测定,研究了在冷热循环条件下NiTi形状记忆合金记忆效应的稳定性问题。实验结果表明:对不同的NiTi合金固溶处理后,冷热循环对其形状记忆效应均产生影响。但时该合金在再结晶温度下时效处理或退火,冷热循环对其相变温度几乎均不产生影响。同时对产生以上规律的内在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 标签: 形状记忆合金 冷热循环 马氏体相变 形状记忆效应
  • 简介:利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等分析研究含铈镁合金AZ91D(0.25%Ce、0.7%Ce、0.95%Ce)的显微组织,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同时与不含铈镁合金AZ91D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加入一定量Ce后的镁合金AZ91D形成杆状化合物Al4Ce,被推移到生长界面,阻碍枝晶的自由生长,从而细化合金显微组织;Ce能提高镁合金AZ91D抗拉强度和硬度,而对其屈服强度和延伸率影响不大;加入0.7%Ce的AZ91D镁合金晶粒细化效果和综合力学性能比较理想。

  • 标签: AZ91D镁合金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 简介:研究了非离子型有机添加剂P强化铝酸钠溶液晶种分解过程的影响因素,同时引用XRD分析了不同晶种的活性。结果表明:添加剂P可有效提高分解率,显著改变产品的形貌,并具有一定增大产品粒度的作用;晶种性质极大影响添加剂的效用,特别是(002)晶面所对应的峰越强,晶种活性越好;研究了最佳工艺条件为在种分过程开始10h后加入100mg/L添加剂,保持晶种系数为3.39,最后于34h以后取出产品;晶种是分解过程的主要因素,添加剂仅能进行改善。

  • 标签: 晶种分解 添加剂 粒度 分解率 晶种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