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6 个结果
  • 简介:From1791to1792(the56thto57thyearoftheQianlongEmperor’sreign)duringtheQingDynasty,theGurkhasinvadedTibetforthesecondtime.Thefirstinvasionhadbeenin1788-1789.ThistimetheQingcourtsenttroopstoTibetandrepelledtheinvadersgoing

  • 标签: 侵藏战争 乾隆朝 卫藏 纪略 后藏 第二次
  • 简介:元至清末,今贵州省系西南重要土司集聚地之一。各土司领地内生息的民族群体,在中央王朝经营进程中,逐渐为内地官员、文人熟知,遂产生了《(康熙)贵州通志》《(乾隆)皇清职贡图》“百苗图”诸民族图志,内容涉及各民族群体经济、风俗、劳作诸情形,是研究元明清时期黔省土司区民族图像的重要文献。剖析此类资料内涵,对深化土司学研究领域有着积极意义。

  • 标签: 土司区 民族分布 民族图像
  • 简介:《孔氏家儀》是清人孔繼汾所撰的一部家族禮儀著作,因"字句悖逆"、内容與欽定禮典多有不合,於乾隆五十年遭到查禁,孔繼汾亦獲罪遣戍。以往學界對此問題的研究,主要從文字獄層面,揭示乾隆時期的文網嚴密程度,未免單一和片面。在史實叙述和史料運用方面,既有研究也存在諸多不足。本文立足於乾隆朝硃批奏摺、録副奏摺和孔府檔案等材料,將《孔氏家儀》禁毁案放在有清一代宏觀背景下,從"古禮"與"今俗"的衝突、清廷與孔府的矛盾等多維視角出發,對《孔氏家儀》案進行重新剖析和探討。以此研究,可以看到清代尤其乾隆時期的禮儀秩序重建、行政體制運作、官紳矛盾等多個面相,豐富對清代政治史的認知和理解。

  • 标签: 孔繼汾 《孔氏家儀》 乾隆帝 禮儀衝突 官紳矛盾
  • 简介:宝鸡古称陈仓,是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的故里,是周秦王朝的发祥地,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享有青铜器之乡、佛骨圣地和华夏文化摇篮的美誉,历史上“姜子牙钓鱼”、“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等典故都出自这里。今日宝鸡已成为陕西省第二大城市,是通向西南、西北的重要交通枢纽,拥有“全国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精神文明城市”等称号,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宝鸡地区修志传统由来已久,由于历史沧桑,宝鸡地区西汉至宋元的古志均毁或佚。明清时期修志呈鼎盛之势。

  • 标签: 历史文化遗产 社会经济发展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宝鸡地区 传承 做法
  • 简介:在教学清代“闭关锁国”政策与鸦片战争时,乾隆帝接见英国马戛尔尼使团的绘画图片被当作材料经常、广泛运用。笔者认为,乾隆帝接见英国马戛尔尼使团的绘画图片耐人寻味,从对这一材料的观察与分析角度看,可以说是一个被错用最普遍的材料,教学课件中错用最多,材料分析题与相关文章写作中也有错用的情况。

  • 标签: 马戛尔尼使团 图片材料 教学课件 乾隆帝 绘画 英国
  • 简介:(一)清代乌什局始设于乾隆三十一年,所铸钱币品种单一,只有小平钱一种版式,在版别上有大小和轻重之分。笔者1999年3月在莎车发现一枚乌什局乾隆通宝背上十穿下大月纹红钱与在和田发现的乌什局背上十红钱相对比多一个下大半月纹;乾隆通宝“通”字也不相同,和田的那枚为三角通。

  • 标签: 乌什局 “乾隆通宝” 叶尔羌局 “咸丰通宝” 形制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