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5 个结果
  • 简介:对采自东北地区保护地内38株黄瓜枯萎病病株8株未发病黄瓜植株根茎进行真菌分离与鉴定,共得到真菌11个属18个种,其中威尔士棒孢(Corynesporacambrensis)为中国新记录种。镰孢属(Fusarium)为优势属,分离到8个种变种。

  • 标签: 黄瓜枯萎病 威尔士棒孢 真菌 新记录种 分类
  • 简介:从野生霍山石斛(Dendrobiumhuoshanense)根中分离出1株内生真菌SH-01,纯化后以生物量为主要指标对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并将内生真菌SH-01与霍山石斛试管苗共生培养。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该菌株对石斛试管苗鲜重、株高分蘖都有促进作用,对株高增长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但对鲜重和分蘖促进作用不显著(P〉0.05)。在离体条件下,选择适当内生真菌与石斛共生培养可以促进石斛试管苗生长。

  • 标签: 霍山石斛 内生真菌 试管苗
  • 简介: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资料,对我国丝盖伞属凹孢亚属Inocybesubgen.Inosperma进行了分类学研究。确认该亚属8个分类群在中国分布,并编制了分种检索表,包括3个中国新记录种:新褐丝盖伞Inocybeneobrunnescens、淀粉味丝盖伞I.quietiodor、蜡盖丝盖伞I.lanatodisca。根据采集材料对此3种进行了形态学描述和绘图,并基于ITS序列,采用贝叶斯法分析了与之相近物种之间系统学关系。基于nLSU序列重建了我国丝盖伞属凹孢亚属系统发育树,进步分析和讨论了我国该亚属物种与欧洲和北美的近缘种之间区别和联系,初步认为裂盖组为非单系群。

  • 标签: 丝盖伞科 物种多样性 系统发育关系 新记录种
  • 简介:将毛头鬼伞菌丝体接种到不同栽培培养基上,分析了菌丝体对培养基中综纤维素、木质素以及淀粉利用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毛头鬼伞菌丝体对培养基中综纤维素、木质素以及淀粉都有较好利用,在淀粉含量高情况下,毛头鬼伞菌丝体对综纤维素、木质素利用表现出种延迟。另外,通过分析毛头鬼伞菌丝体对综纤维素、木质素利用比值,得出其对木质素利用比值高。因此,在毛头鬼伞稻草栽培培养基中添加适量木屑可行

  • 标签: 毛头鬼伞 菌丝体 栽培培养基 综纤维素 木质素 淀粉
  • 简介:采用MTT法研究了从黄盖鹅膏(AmanitasubjunquilleaS.Imai)子实体中分离纯化二羟鬼笔毒肽对胃癌细胞(SGC)和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体外抑制作用,并对H22荷瘤小鼠进行了体内抗肿瘤试验。结果表明:二羟鬼笔毒肽对SGC和SMMC-7721体外细胞增殖无抑制作用,但对H22荷瘤小鼠有明显抑瘤作用,剂量为0.3mg/kg时,抑瘤率可达65.15%。

  • 标签: 黄盖鹅膏 二羟鬼笔毒肽 MTT法 H22荷瘤鼠
  • 简介:以疏绵状嗜热丝孢菌(Thermomyceslanuginosus)为供试菌株,研究了菌龄、酶种类浓度、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和稳渗剂对原生质体制备影响稳渗剂对原生质体再生影响。结果表明,制备嗜热丝孢菌原生质体比较适宜条件为:PDB液体培养基培养28h,以0.7mol/LNaCl为稳渗剂,0.15mol/L溶壁酶,30℃酶解4h。原生质体再生以0.7mol/L蔗糖作稳渗剂为最佳。

  • 标签: 嗜热真菌 疏绵状嗜热丝孢菌 原生质体 制备 再生
  • 简介:对6种"桑黄"石油醚提取物进行了抗肿瘤体内试验,测定其对H22荷瘤小鼠抑瘤率、免疫器官指数、免疫因子含量和生存率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粗毛纤孔菌、鲍姆木层孔菌、火木层孔菌和瓦宁木层孔菌石油醚提取物高、低剂量(100,50mg/kg)以及黑壳目层孔菌石油醚提取物高剂量(100mg/kg)对肿瘤均具有定抑制作用,抑瘤率均〉40%;瓦宁木层孔菌石油醚提取物低剂量组(50mg/kg)抑瘤效果最佳,为76.82%,其脾指数、胸腺指数均明显高于阳性组(P〈0.01),IL2含量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和阳性组,能延长小鼠生存期;椭圆嗜蓝孢孔菌石油醚提取物也具有抑瘤效果,高、低剂量(100,50mg/kg)抑瘤率分别为39.30%和36.17%。

  • 标签: “桑黄” 火木层孔菌 鲍姆木层孔菌 瓦尼木层孔菌 椭圆嗜蓝孢孔菌 粗毛纤孔菌
  • 简介:分析原有食用菌实验教学中可能存在问题,提出食用菌科学试验课程任务,陈述在食用菌实验教学中进行科学试验具体内容和方法,讨论实验教学中进行科学试验目的意义。

  • 标签: 试验设计 统计学方法 回归分析 创新人才培养
  • 简介:对悬钩子皮下盘菌(Hypodermarubi)15个菌株进行RAID分析,从RAPD-PCR扩增结果得知此菌种内遗传多样性丰富。利用DPS软件,根据平均法(UPGMA)对各菌株构建遗传距离聚图。结果15个菌株在遗传距离4.84水平上被分为3大:第包括8个菌株,寄主相同菌株和采集地相同菌株分别优先聚在起;第二包含3个菌株,它们均采自同地点,亲缘关系相近菌株被优先聚;第三包括4个菌株,也是寄主相同菌株优先聚在起。该结果表明,寄主和采集地对悬钩子皮下盘菌种内亲缘关系均产生影响,且寄主影响较大。另外,菌株间差异与寄生部位无明显相关性。

  • 标签: 悬钩子皮下盘菌 遗传多样性 RAID分析
  • 简介:温故而知新。本文以历史进程为序,根据分类学中重大事件,粗线条勾画出个框架以反映分类学发展轨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古代至林奈之前生物分类;近代分类学科诞生;进化理论的确立与修正及其深远影响;分类学蓬勃发展(居群概念、新系统学与Biosystematics,细胞分类法与化学分类法,学派争鸣促进分类学繁荣);分子生物学为分类学注入强大活力。在讨论部分论述了坚持分类学完整概念,不宜将分类某个依据和方法理解和翻译为某个分类学,如chemotaxonomy,cytotaxonomy,DNAtaxonomy应理解和翻译为某个分类方法,而不是"化学分类学","细胞分类学","DNA分类学"等,说明了其理由和依据。对于林奈创立了二名法、将二名法理解为物种学名由属名+种名组成等些不确切说法给予了澄清。

  • 标签: 分类学 历史 林奈 进化论 居群 学派
  • 简介:对蝉拟青霉进行UV诱变处理,比较诱变前菌株3L和诱变后M1、M2、M3M4各个菌株对白粉虱致病性和菌生理特性变化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菌株几丁质酶活性、孢子萌发率生长势与致病性有密切相关性;而产孢量、蛋白质酶活性则与致病性关系不大.

  • 标签: 蝉拟青霉 诱变 致病性
  • 简介:在利用ISSR技术分析齿裂菌属和皮下盘菌属遗传多样性研究中,为获得条带清晰、重复性好ISSR扩增结果,对影响ISSR—PCR条件进行了筛选,确定了此类菌物ISSR—PCR反应最适宜条件:在15μLPCR反应体系中,10倍Taq酶缓冲液1.5μL,DNA模板8ng/μL,MgCl22.5mmol/L,dNTP0.15mmol/L,引物浓度0.4μmol/L,Taq酶1.00U,ddH2O9.0μL。最佳退火温度因不同引物而定,最佳循环次数为35次。

  • 标签: 齿裂菌属 皮下盘菌属 ISSR—PER反应条件 优化
  • 简介:采用土壤稀释平板法从采自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北坡森林土壤样品中分离纯化出较多弯颈霉属(Tolypocladium)真菌菌株,经形态观察鉴定出3个种,即雪白弯颈霉(T.niveum)、柱孢弯颈霉(T.cylindrospo-rum)地生弯颈霉(T.geodes),其中(T.cylindrosporum)和(T.geodes)为中国新记录种。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这3种真菌为喜冷真菌,表现出具有海拔分布特点。更多还原

  • 标签: 分类 弯颈霉属 中国新记录种
  • 简介:匍柄霉属(Stemphylium)重要无性丝孢真菌类群,多数种菌难以诱导产生适宜形态学分类研究分生孢子。以新西兰匍柄霉(Stemphyliumeturmiunum)为材料,经适宜培养后(PDA培养基,25℃培养3—4d),将双玻片斜插入生长适量菌丝平板,延续培养3—4周后,进行玻片制作和显微描述,结果发现双玻片插片诱导培养处理后,匍柄霉种菌易产生充分发育产孢细胞、产孢梗适量无性分生孢子。该技术方法简便易行,避免了选择性培养基诱导产生缺陷,适宜于匍柄霉及其近似属若干难以产生无性分类特征分类研究,为系统开展该类真菌系统分类研究提供技术借鉴。

  • 标签: 双玻片插片法 新西兰匍柄霉 分生孢子 菌丝挑取制片法
  • 简介:为改善毛头鬼伞子实体多糖性状,以粗多糖得率、多糖含量、吸潮性色素含量为指标,对乙醇沉淀制备多糖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子实体经提取后浓缩至浓缩比为1∶2,即m(物料干质量/g):V(提取液/mL)=1∶2时以60%乙醇沉淀,再以60%乙醇洗涤1次,经冷冻干燥所得粗多糖产品多糖含量较高、色浅,且吸潮性降低,性状得到明显改善.

  • 标签: 毛头鬼伞 多糖 吸潮性 乙醇沉淀
  • 简介:从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采集43份玉米病穗上共分离获得327株镰孢菌,根据形态特征鉴定属于7个种,其分离频率分别为半裸镰孢菌(Fusariumsemitectum)37.77%,尖孢镰孢菌(F.oxysporum)3.51%,拟轮枝镰孢菌(F.verticillioides)3.57%,克鲁克威尔镰孢菌(F.crookwellense)1.83%,茄病镰孢菌(F.solani)0.19%,木贼镰孢菌(F.equiseti)0.26%和弯角镰孢菌(F.camptoceras)1.48%。半裸镰孢菌分离频率最高,为优势菌群。

  • 标签: 玉米穗腐病 镰孢菌 菌落形态
  • 简介:Appropriatelyforamanwhosenameissocloselyassociatedwithaquaticfungi,JohnWebsterfirstcamemywayunderwater.Iquiteliterallybumpedintohimwhenhewasalargesemi-submergedobjectbarringmywayacrosstheswimmingpoolofahallofresidenceattheUniversityofSouthFlorida,Tampa.WewereboththereasdelegatestotheSec-

  • 标签: 约翰·韦伯斯特 植物病理学 个人 职业
  • 简介:采用显微观察和PCR检测分析了人工接种后稻曲病菌在水稻穗部增殖状况。结果表明:分生孢子萌发后产生菌丝首先附着在花粉上花丝上,柱头上未发现有菌丝附着;后期(接种后8d)在柱头上有附着菌丝花粉粒。显微观察和PCR检测结果表明:在不同小穗内菌丝增殖速度不同,该结果为进步研究该病发生规律提供了信息。

  • 标签: 稻曲病菌 人工接种 PCR 组织观察
  • 简介:报道了从凤尾蕨属井栏边草(Pterismultifida)根状茎中分离出内生真菌——菌株JJF006,对其形态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并用TLC对该菌株培养物进行了分析。初步结果表明:该真菌液体培养基中含有芦丁成分。

  • 标签: 凤尾蕨属 内生真菌 芦丁
  • 简介:根据GenBank上报道内生真菌Neotyphodiumcoenophialum和N.loliiNc25基因序列,设计了2对特异性引物FM1/R1和F3/R652,建立了套适合于从高羊茅和多年生黑麦草种子中检测内生真菌N.coenophialum和N.lolii常规PCR和巢式PCR方法。

  • 标签: 高羊茅 多年生黑麦草 内生真菌 分子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