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外科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的影响因素及其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收治老年外科手术患者139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入选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收集,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因素回归分析法对老年外科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和护理干预。结果肝胆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发生14例(53.85%),泌尿系统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发生21例(48.84%),胃肠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发生23例(47.92%),肺与食道手术术中低体温发生13例(59.09%);术中低体温发生总例数为71例(51.08%);单因素结果分析显示,年龄、日运动时间、手术时间、输液量、灌注液量均为影响老年外科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发生的相关因素(均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理情况、灌注量、手术时间均为老年外科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发生的独立因素。结论心理情况、灌注量、手术时间均为术中低体温发生的危险因素。

  • 标签: 老年外科手术 术中低体温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泌尿外科围手术期低体温的危害及相关护理对策。方法选取60例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泌尿外科患者,将其平均分成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的则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归纳围手术期各环节保温护理措施,总结相关护理对策。结果实验组低温发生率(43.34%)明显低于对照组低温发生率(16.67%),且实验组无体温所导致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67%),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在围手术期对患者采取保温措施可显著降低患者低体温的发生率,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使患者顺利康复。

  • 标签: 泌尿外科 围手术期 低体温 危害及相关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术中保温护理对剖宫产术后低体温寒颤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在一段时间内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200例剖宫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14年1月前行剖宫产择期手术的10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将2014年2月后行剖宫产择期手术的100例产妇作为观察组。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的剖宫产护理,观察组产妇进行术中术后保温护理。比较两组产妇低体温寒颤的发生率及程度,出院前采用自填问卷调查方式对护士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对照组的寒颤发生率为22%,观察组为6%,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寒颤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满意度为98%,对照组为91%,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保温护理能有效预防剖宫产术后低体温寒颤的发生及减轻寒颤程度,增加产妇舒适度,提高产妇术后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剖宫产 产妇 术中寒颤 术后寒颤 术后低体温寒颤 保温措施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综合保温护理对老年患者术中低体温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32例老年术中低体温及术后并发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病例选取时间为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对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保温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保温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满意程度与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87.5%,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50%(p<0.05),两者差异明显,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远远大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率。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2.5%,相比之下,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保温护理对老年患者术中低体温及术后并发症的缓解和康复有明显效果,通过综合保温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体温,提高患者免疫力,提高工作效率,可以作为临床的一项重要护理方式。

  • 标签: 综合保温护理 术中低体温 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低体温与新生儿腹泻的关系,提出相应的临床护理对策,并分析护理干预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在我院接诊的45例腹泻且低体温的新生儿,其接受综合护理干预,设为观察组。另外,随机抽取同期我院接诊的44例腹泻且低体温的新生儿,其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设为对照组,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观察两组患者的止泻效果,并分析新生儿低体温与腹泻之间的联系。结果在接受不同护理情况下,两组腹泻且低体温的新生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对比差异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新生儿腹泻且低体温临床治疗效果,止泻效果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低体温 新生儿腹泻 关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体温对成人麻醉恢复期的影响与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 2018年 12月至 2019年 11月 900例成人麻醉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患者姓氏拼音首字母先后顺序编号,随机分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 4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前者基础上强化保温处理,比较两组并发症率、恢复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并发症率为 1.11%、 1.78%、 0.89%、 1.11%、 1.33%,低于对照组 4.22%、 4.44%、 3.78%、 4.67%、 4.22%, P<0.05;试验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为 98.00%高于对照组 91.11%(P<0.05)。结论:低体温会影响成人麻醉恢复情况,若控制不当会延迟苏醒,增加不良反应率,影响患者安全,开展有效保温措施更利于患者恢复。

  • 标签: 低体温 成人麻醉恢复期 影响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前列腺电切患者术中体温的影响。方法将干预前2015年7~9月的35例前列腺电切患者作为对照组,干预后2015年10-12月的3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主动保温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术前体温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体温对照组(34.62±0.35)℃,观察组(36.66±0.36)℃;术后体温对照组(36.01±0.32)℃,观察组(37.52±0.36)℃,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34例(97.14%)高于对照组30例(85.71%),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预防前列腺电切患者术中低体温的发生,同时对改善护患关系有着良好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前列腺电切 低体温 护理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 】目的:分析在腔镜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预防中护理干预方法所展现出来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 2019 年 6月份至 2020年 6月份在医院中进行腔镜手术的患者共 76例,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成两组,每组各 38 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给予患者护理干预方法。 结果:手术室时、手术开始时两组体温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术中 45min、手术完成时、麻醉苏醒时体温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腔镜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护理中应用护理干预方法,在术中低体温预防中效果显著,应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腔镜手术 低体温 满意度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低体温护理措施于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随机抽取 64例行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治疗的患者纳入实验研究范围,其均于 2017年 12月 -2019年 12月入我院接受诊治,应用等量数字随机方式分组,分别应用低体温护理(实验组, n=32)及常规护理方式(对照组, n=32)进行干预,分析护理效果。 结果 实验组患者手术半小时的鼻咽温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 结论 低体温护理于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的干预,能够优化患者的鼻咽温度,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 标签: 低体温护理 腹腔镜 直肠癌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时间长,要求严格,患者要经过保温、降温、复温三个过程,所以体温护理在手术中显得尤为重要方法手术过程中留意手术进程,进行准确及时的体温护理结果患者保温、降温、复温顺利,未发生冻伤等不良事件,及时复温保护心脏功能结论合理的术中体温护理能减少对患者的损伤,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 标签: 体外循环 心脏瓣膜置换 体温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术中低体温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03月—2017年0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行腹腔镜直肠癌术患者为分析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40)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n=40)给予低体温护理模式,观察两种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结果麻醉开始时两组患者鼻咽温度相差不大(P>0.05),手术进行30min时观察组患者鼻咽温度以及手术结束时观察组患者鼻咽温度均比对照组患者的优(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要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术中低体温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是一种理想的护理方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行。

  • 标签: 腹腔镜直肠癌术 低体温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低体温在手术室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研究导致患者低体温的原因、影响因素,有针对性的给予外科手术患者多种保温措施。结果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应采取综合保温措施,病人能保持正常的体温,避免低体温、寒战、躁动、苏醒延迟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术中积极的采用多种保温措施,使患者的体温保持相对的恒定,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促进病人术后康复。

  • 标签: 腹腔镜直肠癌手术 低体温 手术室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保温护理干预对腹部大手术体温、术后麻醉及恢复的影响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5年6月在我院进行腹部大手术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n=60)和对照组(n=60),干预组给予保温毯、输液加温仪、术中用37℃盐水等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的体温的发生率、术中出血量、术前、术后24小时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术毕拔管时间、术后寒战评分。结果干预组的各项手术情况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保温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腹部大手术的患者术后低体温、寒战的发生率、降低术中出血量,有利于患者术后麻醉的恢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保温式护理在肠癌手术中预防低体温发生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9月间在我院进行肠癌手术的2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其中14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术中护理;其余14例为实验组,执行保温式护理。对比两组术中低体温发生率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术中低体温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保温式护理能显著降低肠癌手术中低体温发生率,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保温式护理 肠癌手术 低体温发生率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强化护理对预防术中体温过低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100例术中体温过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给予手术室强化护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在低体温发生率上明显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我院对术中体温过低患者护理中,采用手术室强化护理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手术室强化护理 预防术中 体温过低
  • 简介:摘 要 目的:探讨综合保温护理对麻醉复苏期患者术后低体温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我院全麻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保温护理。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的体温及低体温发生率。结果:两组入复苏室即刻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入复苏室15min、30 min体温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体温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综合保温护理可预防麻醉复苏期患者术后低体温,值得推广。

  • 标签: 综合保温护理 麻醉复苏期 低体温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干预性护理在手术室患者低体温中的预防价值。方法 本次将我院在2021年1-12月收治的78例手术室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按随机盲选法分成两组,对照组39例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39例采取干预性护理方法,进一步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1)观察组术中低体温、术后低体温发生率分别为2.56%、2.56%,均分别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38%、20.51%,两组数据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7.69%,与对照组的20.51%比较明显更低,两组数据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手术室患者,采取干预性护理方法,可降低术中、术后低体温发生率,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值得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干预性护理 手术室患者 低体温 预防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对老年患者术中低体温预后干预作用。方法:纳入84例于本院就诊并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分配在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分配在观察组的患者给予围手术期优质护理。观察并比较护理效果,包括:术中体温水平、术后康复情况。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中体温水平更优(P<0.05);术后康复情况更优(P<0.05)。结论:对于老年患者术中低体温情况,给予围手术期优质护理更具优势,在提高患者术中体温水平、术后康复情况上优于常规护理

  • 标签: 围手术期优质护理 术中低体温 术中体温水平 术后康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