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用非手术疗法与手术疗法的治疗效果。方法在我院收治的老年退行性腰椎管下狭窄症患者中选出138例随机分组,A组患者应用非手术疗法,B组患者应用手术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A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比B组短,P<0.05;A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JOA评分明显低于B组,且VAS评分高于B组,在SF-36量表的各个维度评分均低于B组,P<0.05。结论在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治疗中手术疗法的住院时间虽然长,但是患者术后恢复更快,生活质量高。但是对于合并多种内科疾病的老年DLSS患者,可先接受非手术疗法,在身体条件好转后再行手术治疗,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 标签: 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手术 非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经输尿管镜钬激光术治疗尿道狭窄并尿道结石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尿道狭窄并尿道结石患者70例,根据患者自愿选择手术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中患者35例,采取的是经输尿管镜钬激光术治疗,对照组中患者35例,采取的是电切镜冷刀术治疗;对两组手术方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其中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36.9±7.8),比对照组时间更长(p<0.05);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10.5±5.4),较对照组更少(p<0.05);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14%,高于照组患者的85.71%(p<0.05)。结论经输尿管镜钬激光术治疗尿道狭窄并尿道结石手术操作简便,并且创伤性和出血量更低,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输尿管镜 钬激光术 尿道狭窄 尿道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道内切开联合钬激光治疗尿道吻合术后尿道再狭窄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尿道吻合术后尿道再狭窄患者共78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钬激光联合尿道内切开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82.05%的有效率对比,观察组患者97.44%的有效率明显较高,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都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钬激光联合尿道内切开术在治疗尿道吻合术后尿道再狭窄中有着良好的疗效,患者治疗效果明显,可将其广泛地推广至临床治疗中。

  • 标签: 尿道内切开 钬激光 尿道吻合术尿道再狭窄 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肾积水患儿术后肾形态及功能恢复的情况。方法选择2013年1月30日至2016年6月30日湖南省儿童医院泌尿二科收治的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狭窄致肾积水并行手术治疗的患儿85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术后临床疗效及B超检测肾盂长径和前后径、肾体积、肾皮质厚度,检测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结果患儿患侧肾皮质厚度术后2周明显增加,术后24周趋于稳定,肾皮质厚度显著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肾体积术后2周明显缩小,术后8周趋于稳定,术后32周患侧肾体积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盂长径术后4周明显缩短,术后8周趋于稳定,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盂前后径术后逐渐缩短,术后32周趋于稳定,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积水患儿术后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5例患儿肾积水术后肾功能恢复总有效率为96.47%(82/85),恢复良好。结论肾积水患儿术后肾体积无变化,患肾皮质厚度、肾盂长径、肾盂前后径形态明显改善,且随着恢复时间的增加趋于稳定,术后6~8个月各项指标趋于稳定。术后患肾功能及形态恢复良好,手术效果显著。

  • 标签: 肾积水 术后 肾形态 肾功能恢复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瑞舒伐他汀预防治疗冠状动脉支架后再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接收的84例冠状动脉支架患者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使用瑞舒伐他汀展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率与再狭窄率。结果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普通支架再狭窄率、药物洗脱支架再狭窄率、总再狭窄率,观察组患者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炎性因子IL-6、血浆超敏C-蛋白,对照组患者均没有观察组患者效果好(P<0.05)。结论相对于常规方法治疗冠状动脉患者,使用瑞舒伐他汀可降低再狭窄率,同时还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瑞舒伐他汀 冠状动脉 再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的患者46例,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使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对比腰痛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进行术后腰痛ODI评分为(2.6±0.9)分,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能缓解疼痛度,提高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经皮椎间孔镜 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评价可降解镁支架(BMAS)与316L不锈钢支架对移植静脉吻合口再狭窄的治疗效果,并探索其对内膜增生及内皮化的影响。方法27只雄性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可降解镁支架组(BMAS组)、316L不锈钢支架组(316L组)、对照组(NC组),每组9只。3组实验动物均行颈静脉-腹主动脉移植术,术后1个月,BMAS组与316L组经颈动脉入路于静脉桥处分别置入BMAS与316L不锈钢支架,NC组无支架置入。支架置入1、2、3、4个月后观察吻合口管腔直径变化,评价吻合口再狭窄情况;4个月时获取3组移植静脉标本,行EVG染色评价管腔形态及新生内膜面积;Evansblue染色,分光光度仪中测量620nm波长的OD值,评价血管再内皮化情况。结果两种支架均可有效支撑吻合口,改善吻合口管腔直径丢失,BMAS力学支撑效果可媲美不锈钢支架,且4个月时BMAS导致的血管新生内膜面积与对照组类似[(4.80±0.58)mm2,vs.(4.17±0.56)mm2,P=0.112],明显少于不锈钢支架[(6.97±0.78)mm2,P<0.001];EvansBlue染色结果显示,4个月时316L组OD值明显高于其他2组[316Lvs.NC:(0.19±0.03)vs.(0.09±0.01),P=0.001;316Lvs.BMAS:(0.19±0.03)vs.(0.08±0.01),P=0.001],而BMAS组与对照组无差别[(0.08±0.01)vs.(0.09±0.01),P=0.940]。结论BMAS可以有效支撑狭窄的移植静脉吻合口,力学支撑效果不弱于316L不锈钢支架,同时在减少新生内膜增殖及促进内皮化方面明显优于316L不锈钢支架,可作为未来防治移植静脉再狭窄的潜在性方法。

  • 标签: 可降解镁支架 移植静脉 再狭窄 内膜增生 内皮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颅外段颈内动脉粥样硬化后狭窄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2013年1月-2016年1月我院颅外段颈内动脉粥样硬化后狭窄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其中研究组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照组患者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分析两组检查结果。结果研究组Ⅰ级、Ⅳ级诊断符合率均为100%,Ⅱ级、Ⅲ级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0.0%,94.1%,各分级诊断符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Ⅰ级、Ⅱ级诊断符合率比对照组高,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整体诊断符合率为95.6%,对照组整体诊断符合率为80.0%,研究组整体诊断符合率比对照组高,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颅外段颈内动脉粥样硬化后狭窄诊断中诊断符合率较高,能够评估血管狭窄程度,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颅外段颈内动脉粥样硬化 狭窄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再狭窄(ISR)发生的关联性.方法筛选并入组234例行冠状动脉药物支架(DES)植入术的患者,并根据术后随访结果分为再狭窄组(ISR组,22例)和非再狭窄组(非ISR组,212例),分别收集其在PCI前,术后半个月、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患者术后1个月胆红素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18.0±4.9)μmol/L比(13.8±4.3)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再狭窄组患者术前胆红素水平较非再狭窄组患者低[(11.4±2.7)μmol/L比(14.0±4.4)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支架术后所升高的血清胆红素(TBIL)水平与直接胆红素(DBIL)和间接胆红素(IBIL)两者相关(r分别为0.825和0.672,P〈0.05),而且与直接胆红素的相关性更大.结论基础血清胆红素水平与支架术后ISR的发生呈负相关,可能是ISR的保护性因素.支架术后血清胆红素水平升高主要以直接胆红素为主.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冠脉介入治疗 支架内再狭窄 血清胆红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架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后高灌注综合症的原因及防治。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神经外科病房收治的支架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100例,其中发生高灌注综合症8例,将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以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attack,TIA)为主要症状,一过性意识障碍,发生在术后3~4d,2例以头痛为主要症状,发生在术后1~2d,1例视物不清,术后2的发生,均发生在血压升高期。经颅多普勒显示4例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增高术后明显增高,3例大脑后动脉血流速度较术前增快,经治疗血流速度降至正常水平。8例患者预后1例患者发生大面积脑出血,经抢救无效死亡。其余7例预后良好。NIHSS评分2±3.5,mRS评分1±2.1。结论高灌注综合症是支架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严重并发症,在术前评估、术中、术后积极治疗、控制血压等方面是有效防治的关键。

  • 标签: 缩窄 病理性 脑动脉 支架 高灌注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非手术治疗与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2年6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65例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随机的方式分为研究组33例和参照组32例。研究组33例患者使用手术进行治疗,参照组32例患者使用非手术方法治疗。对两组的JOA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疼痛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JOA改善结果高于参照组,对比差异结果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稍高于参照组,对比组间差异结果没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改善结果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采用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较好、对疼痛改善率高,此外,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获得良好的成效。

  • 标签: 老年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非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胸腹腔镜联合下食管癌微创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0年6月-2016年10月收治的62例患者食管癌患者进行分组研究;采用双盲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分别实施腔镜联合下食管癌微创手术和开放性手术。结果观察组术中失血量、胸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腔镜联合下食管癌微创术的整体效果优于开放性手术,方法经验证效果确切,可在临床中借鉴。

  • 标签: 食管癌 胸腹腔镜 微创术 开放性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替加氟联合洛铂化疗患者的护理方法及疗效。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替加氟联合洛铂化疗,患者药物输注前给予预防呕吐药物,患者化疗治疗中给予心理护理、静脉穿刺护理、药物不良反应护理、饮食指导及出院指导,患者化疗六个疗程后,按照实体瘤疗效判定标准对疗效进行判定。结果168例患者中病情完全缓解70例,部分缓解60例,稳定20例,疾病总控制率95.24%,化疗总有效率77.38%;无严重呕吐不良反应出现,有11例出现便秘,2例出现腹泻,有7例出现轻度骨髓抑制,及时停止化疗后症状消失,无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替加氟联合洛铂化疗的疗效较好,患者化疗中不良反应少,精心的护理方案能够有效地提高化疗的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替加氟 洛铂 化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在探索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心理分析与心理护理方式。方法在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选取70例健康体检者和7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受检者均进行GQOL-74量表、SAS量表、SDS量表评价后,再实施心理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社会功能评分、躯体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分、物质生活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由此说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更严重,生活质量更差,而影响患者出现负面情绪的原因为患者缺乏对疾病的了解、对长期的症状苦恼、对病情预后的担心。结论通过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进行心理分析后,实施相应的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负面情绪。

  • 标签: 反流性食管炎 心理分析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胃食管反流病( GERD)是一种高发消化系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药在治疗本病方面疗效显著。谢晶日教授认为郁为本病发生的根本,与肝脾关系密切,治疗该病的过程中运用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提出了从肝脾解郁之法,力求标本同治,最大程度降低本病复发率。

  • 标签: 胃食管反流病 名医经验 谢晶日 从郁论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膈疝的护理方法。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1月~2016年7月我院发生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膈疝3例,其中食管中段癌2例,贲门癌1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膈疝最早出现在术后14d,最晚术后1年。结果有3例经胸片和CT明确诊断膈疝,行膈疝修补术,术后恢复顺利,均痊愈出院。结论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膈疝是一种少见的并发症,手术前后呼吸道及消化道的管理、加强营养支持、有效地心理护理有利于预防术后膈疝的发生,细致的临床观察有助于术后膈疝的发现和及时治疗。

  • 标签: 食管癌 贲门癌 手术治疗 膈疝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呼吸功能锻炼改善食管癌患者术后康复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10月~2016年12月我科收治的食管癌手术患者9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呼吸功能锻炼。观察组予以综合呼吸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术前、术后7d肺活量、最大通气量和1s用力呼气量、胸管留置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后7d肺活量、最大通气量和1s用力呼气量均低于术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胸管留置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食管癌患者提供综合呼吸功能锻炼,能够促进患者恢复,改善肺功能状况,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 标签: 食管肿瘤/外科学 呼吸锻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文关怀护理在食管癌患者中的开展效果。方法2014年1月—2016年1月,对我院收治的82例食管癌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对照组41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观察组开展人文关怀护理,对比两组研究病例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变化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HAMA(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HAM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HAMA评分、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7.56%,高于对照组的82.93%,差异显著(P<0.05)。结论人文关怀护理在食管癌患者中的开展效果显著,建议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人文关怀护理 食管癌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介入法动脉灌注化疗结合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间接收的80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进行治疗,按照随机序号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单纯放疗治疗,观察组采用介入法动脉灌注化疗结合放疗治疗,观察两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5%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0.0%,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5.0%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7.5%,但两组比较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介入法动脉灌注化疗和放疗联合治疗中晚期食管癌,临床效果良好,因而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 标签: 介入法动脉灌注化疗 放疗 晚期食管癌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