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经济体制转轨时期,我国收入分配问题的主要矛盾是收入分配的差距不合理。构成我国收入分配矛盾的主要方面集中在社会收入初次分配环节。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税收在收入分配调控中的作用已为人们高度重视,如何发挥税收在收入分配中的调控作用就成为研究如何增强我国收入分配政府调控的热点。明确税收调控在收入分配调控中的定位是正确运用税收杠杆调控收入分配的重要前提。

  • 标签: 收入分配问题 税收调控 中国 经济体制转轨 社会收入 税收杠杆
  • 简介:央行近期发布的报告指出,去年以及今年第一季度国内水泥产业的过度投资加重了金融风险,并造成大量的投资浪费,因此被政府认定为经济稳定增长的威胁因素。该报告指出,银行贷款占水泥产业投资资金的比例为39.2%,供应过剩将在2005年给水泥产业造成打击。

  • 标签: 水泥产业 干法水泥 产业结构 城乡基础设施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燃气系统进一步扩大,由于城市燃气系统比较复杂,适应变得更加困难。另一方面,鉴于城市燃气系统对城市发展和社会追求效率的重要性,必须建立城市燃气远程监测安全系统,以便实现远程安全控制的基本功能。关于这个问题,首先对远程调节系统的基本基础设施、应用方法和安全调控策略进行了综合分析,以推进我市燃气的进一步发展。

  • 标签: 城内燃气 远程调控 系统架构 调节方式 安全调控
  • 简介:高房价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它已严重影响到民生、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国家是否应当进行调控,应当以何种方法调控,文章以经济法的视角进行分析,肯定了房价调控的必要性,并对调控方法进行了探讨。

  • 标签: 必要性调控 房价调控 方法思考
  • 简介:摘要分析结果指出,天津市2013-2016年汛期多年平均降雨量411.0mm、平均降雨小时数133.9h、平均雨强3.1mm/h,北部山区为高值中心;日降雨量与雨强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总体呈现“两峰一谷”趋势,1400-1600和200-300为高值区,900-1300为低值区。

  • 标签: 天津市 汛期降雨 降雨日变化 降雨持续性
  • 简介:摘要对地质灾害与降雨雨型的关系进行深刻研究可以更好地解决地理学科领域所遇到的难题,也可以为我国地理学研究机构提供更加具有真实性和可信性的数据,从而丰富地理学科的大数据。这样的研究是为了在日后的地理研究工作中更方便地调取地质灾害与降雨雨型的关系研究的相关资料,提高资料库数据的完备度。更加重要的是,这种研究可以帮助地理工作人员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完善自己的工作质量。另外,从更广泛的角度来说,对地质灾害与降雨雨型的关系进行深刻研究能进一步完善地质灾害的控制技术,降低地质灾害带来的损失。突出表现为降低受害人群的死亡率以及减小农作物的受灾面积,从而可以将我国地理科学的研究领域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以便于建立一个更加专业和完善的地理科学体系。

  • 标签: 地质灾害 降雨雨型 地理科学 关系研究
  • 简介:摘要近年来,各地区均出现强降雨情况,导致边坡失去稳定性,最终引发水灾,危害人们生命、财产安全。一般来讲,边坡的稳定性是由抗剪强度、地震、岩土体密度等综合因素决定的,且相应因素具备随机性。边坡在失去稳定性后的演变过程需能量、物质的不断交换,造成失稳处于突变的动态变化过程。为更好分析强降雨作用下岩质边坡失稳定的尖点突变情况,现根据岩质边坡地质力学模型,综合分析应变软化、降雨等因素,科学、合理的判断边坡的稳定性。

  • 标签: 岩质边坡 尖点突变 稳定性
  • 简介:根据龙岩1990-2006年滑坡灾害样本和地质条件资料,运用统计方法,分析研究了龙岩市滑坡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和滑坡与降雨、地质环境条件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龙岩市滑坡主要发生在3-9月,4—6月为高发期,8月滑坡数最多,频发区在连城东北部和永定南部;滑坡的季节性与降雨相吻合,与累计暴雨日相关性好,暴雨强度大,灾害的影响面广;灾害发生与当天和前10d累计降雨量关系密切,灾害强度取决于当天降雨强度和前3d累计降雨量的大小;滑坡多发生在地质环境敏感性中等偏强区域,降雨偏弱时,敏感性偏强区灾害发生概率高。

  • 标签: 滑坡灾害 降雨 地质条件 龙岩市
  • 简介:利用长武县气象局1957—2006年的日降水量资料,分析该地区降水的年内、年际变化、概率分布特征等。结果表明:该区降水量季节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7—9月;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幅度较大,多年变化呈明显的丰水、平水、枯水年交替发生现象;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大于年降水时间的年际变化。对侵蚀性降雨研究发现,其主要发生在7、8月,以降雨量小于30mm的降雨次数较多;降雨强度随降雨量增加而减小;同时,以短历时降雨为主,历时在30min以内的降雨次数较多,其他时段相对较少。

  • 标签: 降水量 侵蚀性降雨 黄土高塬沟壑区
  • 简介:摘要利用NCEP提供的1961-2006年全球海平面温度逐月温度场和云南省5月份月平均降水资料,通过分析全球1-3月海温场与云南5月雨量的相关关系,得到1-3月全球海温对云南5月雨量影响的显著相关区的时空分布特征。通过距平合成进一步分析影响云南5月雨量偏多(少)年的全球海温的显著性关键区,并对全球海温变化对云南5月雨量影响的天气学成因进行讨论。结果表明1-3月全球海温对云南5月降水在时空上有很好的相关,1-3月全球海温与云南5月降水的关键区都分布在太平洋上,从北到南存在着相同的‘-+-+’的相关分布型。

  • 标签: 云南5月雨量 海温 相关 关键区
  • 简介:近年来,泰国由降雨诱发的滑坡发生频率及势头日益增加,这与气候变化的影响一致。鉴于此,滑坡对丘陵和山岭地区公路和高速公路的影响也相应增大。在由降雨诱发滑坡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潜在威胁的地区,采取了非结构性滑坡防治措施(包括预警和灾害填图)以及结构性防治措施。对于滑坡预警而言,排荐的最好方法是采用临界前期降水指数(API)。此外,结合现代地理空间技术的确定性灾害填图技术,能够提供一种用于分析各种情况的有效平台,包括降雨和土地覆盖/土地使用的改变。最终,有关利用聚酯聚合物土工格栅设计和建造加固土壤边坡的参数研究结果表明,由于降雨可影响加固边坡结构的性能,因此,回填物的硬度对含水量或润湿是极其敏感的。

  • 标签: 气候变化 滑坡 防治措施 灾害填图 地质结构物
  • 简介:述评悬线式、针头式、管网式、喷头式4种降雨模拟器的特性及其应用现状与前景。悬线式和针头式降雨模拟器具有降雨强度下限低、均匀性好等优点,但在模拟降雨时,控制面积小,雨滴粒径偏大而且单一,所以应用渐少。管网式与喷头式降雨模拟器所产生的雨滴粒径与能量分布与天然降雨更为接近,广泛应用于土壤侵蚀试验研究中。目前,智能化、自动化、大型化的降雨模拟大厅不断涌现,同时根据雨滴发生基本原理搭建的手控、简易的降雨模拟器仍有其强大的生命力。

  • 标签: 降雨模拟器 土壤侵蚀 研究进展
  • 简介:崩积体是崩岗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土质疏松,极易被侵蚀。细沟侵蚀特征是探讨崩积体侵蚀机制的重要内容。采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多场次降雨条件(1.00、1.67、2.33mm/min分别降3次雨)对崩积体30°坡面(5m×1m)细沟侵蚀产沙过程及发育形态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1.00mm/min降雨强度条件下,3次降雨的后期产沙过程趋于一致,而1.67和2.33mm/min降雨强度条件下,前2次降雨后期产沙过程趋于一致,但第3次降雨后期产沙率急剧增大;2)各降雨强度条件下,沟头溯源作用、细沟平均宽度及深度随着降雨场次的增加而增加;3)不同降雨强度条件下的细沟特征存在差异,1.00和1.67mm/min降雨强度时,随着降雨场次的增加,坡面的细沟数及细沟密度增加,宽深比减小,但在2.33mm/min降雨强度条件下的结果恰好相反;4)各降雨强度条件下细沟侵蚀量及其增加幅度均增大,细沟侵蚀愈剧烈。

  • 标签: 崩岗 崩积体 模拟降雨 细沟侵蚀 多场次降雨
  • 简介:依照本文构建的基于降水距平百分率的气象干旱标准,借助Arclnfo、Envi等分析工具,采用TRMM卫星3842和3843降雨数据集对我国2010年年初气象干旱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2010年3月,我国西南地区云南、贵州、重庆、四川、广西旱情十分严重,甘肃、湖南等地旱情也比较严重;截止2010年3月底,西南5省除重庆外,均未出现旱情缓解趋势,旱情可能继续发展。同时说明TRMM降雨数据的气象干旱监测效果较好,可应用于我国大尺度气象干旱监测分析。

  • 标签: TRMM数据 气象干旱标准 干旱监测 西南干旱
  • 简介:多年的预报统计表明,每当中央气象台发布台风警报时,往往在2~3d锡林郭勒盟(以下简称锡盟)会出现一次明显的降雨过程,大到暴雨出现的机率也明显增大.文章对2000-2011年6-9月登陆我国的68个台风和对应的实况降水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初步探讨了锡盟降水与登陆台风的关联,从远距离台风活动中探索锡盟较大降水的预报信息,将有助于今后的暴雨预报业务.

  • 标签: 明显降水 暴雨 登陆台风 大气环流
  • 简介:摘要滑坡是我国危害程度仅次于地震的地质灾害,其中降雨型滑坡占滑坡总数的90%。降雨是滑坡的重要诱发因素,研究降雨型滑坡中水与滑坡的作用机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非饱和土抗剪强度理论,分析总结,从如下3方面论述降雨对滑坡失稳的激发作用①降雨控制滑坡发育的力学机制;②降雨对岩土体抗剪强度的影响;③径流对坡面的侵蚀。既有利于加深对降雨型滑坡机理的认识,对避免降雨渗流引起的工程性质变化及其灾害效应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最大程度减轻地质灾害损失的实践意义。

  • 标签: 滑坡工程 非饱和土理论 机理分析
  • 简介:降雨诱发的滑坡可以利用模拟滑坡和降雨的时间进行预测。本文论述了采用的降雨诱发滑坡预报(FLAIR)模型。该模型适用于预报复发性滑坡,是以确定位移函数Y(.)即边坡位移发生与前期降雨的关系的为基础的。一旦定义了该位移函数,就有可能确定它的临界值,超量部分说明可能有新的位移要发生。FLAIR模型已用于意大利北部山麓地带的阿尔单斯ljj脉西部,Lanzo山谷发生的一些情况,这些地方的边坡泥石流是主要的滑坡类型。本研究推动了MoniFLalR预警系统的实时监测和边坡灾害预报的开发研究。本文描述了该系统的详细情况及其性能。

  • 标签: 暴雨 预警 意大利西北部
  • 简介:以小兴安岭原始红松林为研究对象,通过97场的降雨测定,对原始红松林的降雨截留分配效应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原始红松林在生长季内的林冠截留量为98.68mm,占同期降雨量的19.61%,是次生白桦林的1.3倍。与全国其他森林类型的平均林冠截留率(11.4%~36.5%)相比,原始红松林的林冠截留率处于中等水平。原始红松林在生长季内的穿透雨量和树干径流量分别为395.77和8.78mm,分别占同期降雨量的78。65%和1.74%。与次生白桦林相比,其穿透雨量减少,而树干径流量增加。统计分析表明,原始红松林的林冠截留量、林内穿透雨量和树干径流量与林外降雨量之间均呈现紧密的三次多项式函数关系(P〈0.01),而次生白桦林的林内穿透雨量与林外降雨量之间却呈现良好的直线关系(P〈0.01)。最后,对影响林内穿透雨和树干径流的因子进行筛选和分析。为研究针阔混交林的降雨分配效应提供重要参考。

  • 标签: 原始红松林 次生白桦林 林冠截留 穿透雨 树干径流
  • 简介:基于1951—1998年的铁路重大洪水灾害资料,对中国铁路洪水灾害频次、致灾程度、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51—1998年,中国铁路年均发生3.1起重大洪水灾害,重大洪水灾害造成全国铁路年均行车中断63d,其中1954、1960、1981、1991和1996年是铁路洪水灾害严重的年份。铁路洪水灾害主要发生在5—8月,其中7月发生次数最多,但行车中断天数在8月最多。从铁路洪水灾害的地域分布来看,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华东及华南地区,发生洪水灾害次数最多的线路是兰新线,其次是京广线和陇海线,致灾程度最严重是淮南线。对中国不同区域铁路洪水灾害的致灾原因进行了探讨。

  • 标签: 铁路 强降雨 洪水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