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不断发展,工艺形式也日趋多样化,且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有着要求更高,仿真造型水泥塑型施工便是其中一种技术形式。

  • 标签: 主题公园 仿真 水泥塑形 装饰
  • 简介:【摘要】课题研究是一场富有诗意的旅行,它凝聚的是幼儿园课题组教师精心、研究、筹划,努力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过程。湖里实验幼儿园的部分教师致力于《塑型促进幼儿的艺术创造活动》的课题研究。依据《3-6岁儿童发展指南》精神的深入学习,指南提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知和情绪态度的特有方式”。随着课题开展的持续探索,发展幼儿表现美、创作美是艺术活动的重要目标。那么,如何通过线塑、泥塑、纸塑来实现幼儿的审美创造、多元互动呢?为提升课题研究教学质量,强化课题研究的覆盖、全面推进,加大园本的教研力度,我园以:“联合教研,促进幼儿的塑型艺术创造技能”为突破口,有效创新教研共享共研机制。

  • 标签: 联合教研 提升幼儿审美创造 多元互动 共享共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角膜接触后观察与护理;方法给予56例角膜接触配戴患者进行医学洗手教育、注意事项、相关知识护理;结果55例无配戴后的眼科疾病,1例患者缺少依从性,出现结膜炎;结论通过眼科临床的密切观察护理,大大控制角膜接触后眼科疾病的发生率,是提高配戴软型角膜接触患者安全性、有效性治疗效果的关键。

  • 标签: 角膜接触镜 观察 护理
  • 简介:目的:通过对我国2011年上报的2666例角膜接触引起的不良事件进行分析,探讨角膜接触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对我国2011年度在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中采集的2666例角膜接触不良事件有效报告进行相关的统计分析。结果:女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于男性,不良反应的发生年龄以21~30岁年龄段为主(1563例,占58.63%),不良事件主要表现是眼有异物感。结论:加强对角膜接触的监管力度,并重点教育在校学生和20~30岁人群正确使用角膜接触和对并发进行正确处理。

  • 标签: 角膜接触镜 不良反应 健康教育
  • 简介:主讲老师简介:孙洪强,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睡眠医学科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睡眠障碍及与精神障碍共病的治疗和研究,睡眠与奖赏记忆,物质依赖心理渴求的临床干预和神经机制研究。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参与多个973和国家科技支撑计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行为测听在准确评估聋儿听力及助听器中的作用.方法对41例1.2~12岁聋儿分别进行行为测听或听性脑千诱发电位(ABR)测试,获得聋儿的听阈.助听器选配用DSL配方法,以真耳测试及声场测试判断助听效果,进行随访并定期调试助听器.结果ABR测试组仅有4例助听听阈进入LATSS(长期平均言语会话谱),而行为测听组有19例助听听阈进入LTASS.结论行为测试结果助听器的效果明显优于ABR,有显著性差异(P《0.05).

  • 标签: 行为测听 听性脑干诱发电位 助听器 长期平均言语会话谱
  • 简介:摘要王耀光教授善于治疗肾脏病以及内科疑难杂,王师运用二仙汤治疗由于精子活率低而导致的不育。二仙汤可温肾阳、补肾精、泻相火、调冲任。通过温补肾阳,填补肾精来使肾气充盛,肾精充足以达到治疗不育的效果。

  • 标签: 不育症 二仙汤 中医药
  • 简介:摘要:疼痛是妇科疾病中最常见的症状,发生率极高,病情缠绵难愈,长期困扰和折磨着妇女的身心健康。笔者近年来运用自拟温经止痛汤治疗妇科痛,疗效满意,特总结案数例。不妥之处,敬望同道老师不吝赐教。

  • 标签: 温经止痛汤  妇科痛症  中医   辨治验案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角膜共焦显微(CCM)评价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小纤维病变情况及其诊断价值。方法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57例,为2015年6月至2016年2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和住院患者,男性37例、女性20例,年龄24~80(52±11)岁。健康对照组30名,男性21名、女性9名,年龄23~76(55±13)岁。采用CCM量化分析角膜神经纤维的角膜神经纤维长度(NFL),神经分支密度(NBD),神经纤维密度(NFD),神经纤维弯曲度(NFT),并同时进行接触性热痛诱发电位(CHEP),皮肤交感反射(SSR)等检查。计量资料用x¯±s或M(Q1,Q3)表示;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者组间比较用t检验,偏态分布计量资料可用秩和检验等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分析用χ²检验。多因素计量资料相关分析用简单相关分析。所有统计分析采用SPSS 12.0软件处理。结果肌萎缩侧索硬化角膜NFL、NFD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12.2±4.4)mm/mm2比(15.1±4.5)mm/mm2,P=0.028;(50.8±24.0)个/mm2比(68.3±16.4)个/mm2,P=0.002],NFT高于对照组[(2.6±1.0)级比(1.0±0.5)级,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病程与NFT相关(r=0.25,P=0.030)。结论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存在明确小纤维病变。CCM对于小纤维神经病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肌萎缩侧索硬化 显微镜检查,共焦 热温度 诱发电位 小纤维神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进展期圆锥角膜角膜胶原交联术后早期共聚焦显微下的组织形态学改变。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应用共聚焦显微观察2017年9月至2019年3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眼科行角膜胶原交联术的进展期圆锥角膜患者23例(32只眼),其中男性15例(24只眼),女性8例(8只眼);年龄(26±10)岁。所有患者于术前和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应用共聚焦显微观察角膜组织结构改变、定量记录角膜上皮下神经纤维、基质细胞、内皮细胞密度和基质结构改变的深度并进行对比分析。不同时间的总体差异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或Friedman检验,不同时间的差异的多重比较采用LSD-t检验或Bonferroni校正。结果角膜胶原交联术后1周,角膜上皮细胞处于修复期,表现为上皮基底细胞核增大、反射增强,上皮下可见活化细胞,浅基质肿胀呈海绵状,深基质肿胀呈不均匀斑块状或条索状,反射强。术后1个月,上皮基底细胞恢复,上皮下神经开始生长,浅基质持续呈海绵状肿胀,反射进一步增强,深基质肿胀呈更粗大的斑块或条索样结构并持续至术后3个月。术前与术后3个月内,角膜上皮下神经纤维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3.30,P<0.001),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角膜上皮下神经纤维密度分别为(0.51±0.31)、(3.65±2.21)、(8.50±4.02)mm/mm2,与术前的(14.60±2.57)mm/mm2相比均明显降低(均P<0.05);不同时间点角膜前部基质细胞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48,P<0.001),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角膜前部基质细胞密度分别为2.00(1.00,5.75)、2.50(1.00,5.75)、79.00(64.25,94.00)个/mm2,与术前的347.00(345.00,395.75)个/mm2相比均明显降低(均P<0.05)。术后3个月内角膜基质结构改变的深度范围为(400.56±86.12)μm: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分别为(402.13±89.20)、(399.88±85.92)、(399.69±85.94)μ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80,P=0.455)。术前和术后不同时间角膜后部基质细胞密度[术前为(260.6±33.2)个/mm2,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分别为(264.4±44.5)、(263.9±37.6)、(266.3±40.2)个/mm2]和内皮细胞密度[术前为(2 707.1±152.6)个/mm2,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分别为(2 704.2±148.5)、(2 705.6±152.6)、(2 704.5±150.1)个/mm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38,1.01;P=0.259,0.351)。结论圆锥角膜角膜胶原交联术后早期,共聚焦显微下可见角膜上皮和上皮下神经的改变呈现损伤修复的过程;角膜浅基质呈均匀的蜂窝状肿胀,深基质呈不均匀斑块状或条索状肿胀;术后早期角膜基质结构改变的深度相对稳定。

  • 标签: 圆锥角膜 显微镜检查,共焦 胶原 交联试剂 角膜基质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翼状胬肉切除与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硬性角膜接触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5-03/2016-03经我院诊断为单侧翼胬肉老年患者90例90眼进行分组对比研究。观察组45例45眼采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跑移植术后硬性角膜接触,对照组45例45眼行单纯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两组患者观察指标包括:角膜愈合时间和术后1、3、5、7d时两组患者疼痛程度(VAS评分)、胬肉复发几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角膜刺激症状评分存在统计学差异,观察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对照组患者角膜愈合时间高于观察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显示,术后1、2d时对照组患者高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胬肉愈合复发几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术后结合硬性角膜接触对老年翼状胬肉效果明显,患者愈合较快,还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同时不会增加胬肉复发率。

  • 标签: 原发性单侧翼状胬肉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 硬性角膜接触镜 干预效果 VA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采取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和角膜塑形对患者视觉质量影响状况。 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7月到2020年7月80例近视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组,其中50%采取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治疗,作为对照组。50%采取角膜塑形治疗,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种方法对视觉质量的影响差异。结果:两组术前在明视敏感度、暗视敏感度上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术后1个月暗视敏感度也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明视敏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 角膜塑形镜 视觉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传统的眼部药物制剂多为滴眼液或眼膏剂,这些药物制剂在眼表给药时,存在给药效率低、病人依从性差等缺陷。载药角膜接触能够克服这些缺陷,因而备受重视。提高载药角膜接触的药物装载量以及增强药物的缓释性能,是载药角膜接触研究和开发的主要焦点。近年来,以分子印迹水凝胶材料制备的载药角膜接触能够显著提高药物装载量和缓释性能,因此被广泛研究。本文就分子印迹水凝胶载药角膜接触在传递眼科药物中的应用现状,以及各种因素对药物装载量和缓释性能的影响进行综述。

  • 标签: 角膜接触镜 分子印迹技术 水凝胶 药物缓释
  • 作者: 吴大海
  • 学科: 医药卫生 > 眼科
  • 创建时间:2023-06-22
  • 出处:《中国结合医学》2023年第5期
  • 机构:南京市鼓楼区挹江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南京210003
  • 简介:目的:分析角膜塑形治疗青少年近视近期疗效。方法:以2021年1月~2021年8月为限,对我院52例青少年近视患者进行研究,对其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n=26)采用佩戴框架眼镜进行治疗,实验组(n=26)采用角膜塑形治疗,对比治疗后视力及屈光度改善情况和治疗满意度。结果:实验组青少年患者的视力及屈光度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角膜塑形对青少年近视的治疗有积极影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角膜塑形镜;青少年近视;屈光度;治疗满意度
  • 简介:摘要研究目的探讨绷带在治疗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到2015年10月间接诊的40名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研究,基于这40例患者的50只存在病症的眼采用绷带进行治疗,临床治疗一段时间后检验其治疗效果和价值,分析绷带治疗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的效果。研究结果患者接受治疗3天到2个月不等的时间内,50只眼中完全缓解的有32眼(64%),部分缓解的有11眼(22%),无效的有7眼(14%),总有效率为86%;从患者角膜上皮愈合情况上来看,完全愈合为18眼(36%),部分愈合为26眼(52%),无效为6眼(12%),总有效率为88%;从视力改善提升角度来看,视力提高的患者为38眼(76%)。研究结论在临床治疗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患者时,采用绷带是比较有效的一种手段,其不仅仅能够缓解患者的疼痛感,还能够较好的促进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的愈合,并且改善患者的视力状况,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绷带镜 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 临床效果
  • 简介:角膜接触(CL)问世以来,各种CL,包括长戴型角膜接触(EWCL):普通型、勤换型与抛弃型软性接触(SCL),以及透气性硬(RGP)与硅胶CL都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并发。长戴并发包括接触相关性感染性角膜炎(CIAMK)及干眼症发病率明显高于日戴。就近年来关于长期配戴(〉5年)对泪膜、结膜微生物丛及结膜表面细胞学等方面的影响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标签: 角膜接触镜 干眼症 结膜表面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角膜塑型的配戴指导和护理。方法对角膜塑型配戴者进行详细指导和护理宣教。结果戴后患者视力提高,详细的戴指导培训使患者未发生严重并发。结论加强角膜塑型的佩戴指导护理,使患者正确有效地进行配戴,能提高塑型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 标签: 近视 夜戴型角膜塑形镜 配戴指导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角膜绷带在翼状胬肉切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接受翼状胬肉切除术的患者42例(42眼睛)作为对象,随机地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1例,研究组患者术后角膜表面绷带型角膜接触,5d后取下,对照组患者不做任何处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和术后角膜上皮荧光色素染色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的每个时间点研究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角膜上皮荧光染色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翼状胬肉术后使用角膜绷带可有效的缓解患者疼痛,减少刺激症状,促进术后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属于简单、有效、便于掌握的辅助治疗措施,可在临床范围内推广使用。

  • 标签: 翼状胬肉 角膜绷带 疼痛 角膜上皮
  • 简介:目的:探讨近视患者配戴角膜塑形(orthokeratology,Ortho-K)前后视觉质量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江苏省溧阳市中医院眼科角膜塑形55例110眼青少年近视患者,在戴前、戴后7d,1、3、6mo五个时间点利用OQASTMⅡ视觉质量分析系统和Topolyzer角膜地形图进行检测,分别获得各参数:眼散射指数(opticalscatteringindex,OSI)、MTF截止频率(MTFcutoff)、斯特列尔比(Strehlratio)、OQAS值(OV100%、OV20%、OV9%)、高度不对称性指数(indexofhighestasymmetry,IHA)、高度离心指数(indexofhighestdecentration,IHD)和不规则指数(aberrationcoefficient,ABR)。结果:角膜塑形前裸眼视力为0.21±0.13,戴后7d,1、3、6mo分别为0.48±0.15、0.72±0.14、0.93±0.13、1.02±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SI配戴前与配戴后1、3、6mo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MTFcutoff配戴前与配戴后1、3、6mo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Strehlratio配戴前与配戴后1、3、6mo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OV9%配戴前与配戴后1、3、6mo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IHA配戴前与配戴后1、3、6mo分别为4.13±3.59、19.11±15.38、17.78±17.12、34.18±23.34,与配戴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HD配戴前与配戴后7d,1、3、6mo分别为0、0.02±0.01、0.02±0.02、0.03±0.02、0.03±0.01,与配戴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R配戴前与配戴后7d,6mo分别为0.29±0.51、1.23±0.71、2.10±0.59,与配戴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夜戴型角膜塑形可引起视觉质量的下降,但下降程度轻微。角膜塑形治疗青少年初发性近视效果确切,角膜塑形能快速、有效地提高裸眼视力,在控制青少年近视发展方面是值得肯定的。

  • 标签: 角膜塑形镜 裸眼视力 视觉质量 OQASTM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