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在儿童腺样体肥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0例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腺样体肥大患儿的16排螺旋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测量腺样体厚度(A)和鼻咽腔宽度(N)。结果所有80例患者CT均可见咽后壁软组织肿块,咽间隙及咽旁间隙变窄,A/N比值增大。结论64排螺旋CT扫描安全准确,可以直观发现儿童腺样体肥大,并可了解肥大程度,了解气道阻塞程度,有助于临床诊断。

  • 标签: 腺样体肥大 x线计算机 多平面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建技术对腹部巨大肿物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腹部巨大肿物的常规CT轴扫+增强及三维后处理图像,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多层螺旋CT平扫+增强判断肿物来源准确9例,其余11例,无法准确判断肿物来源,准确率45%。而多层螺旋CT增强及三维后处理判断肿物来源准确16例子,错误4例,准确率80%。恶性肿瘤中阑尾来源的1例肿物,误判为肠管来源的,肠系膜来源的2例肿物,误判为肠管来源的,肠系膜来源的肿物1例误判为左附件区来源的。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腹部巨大肿物的定位诊断有重要价值。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三位重建 腹部巨大肿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容积扫描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胸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8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胸骨骨折患者28例(A组),经64层螺旋CT容积扫描,分别进行横断面、矢状面及容积再现(VRT)成像。与2008年5月—2010年7月我院收治的胸骨骨折患者30例(B组),行16层螺旋CT容积扫描及图像后处理技术,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A组患者确诊胸骨骨折,横断面图像显示胸骨骨折24例,检出率为85.7%,矢状面显示胸骨骨折27例,检出率为96.4%;容积再现图像显示骨折20例,检出率为71.4%。与B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64层螺旋CT容积扫描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诊断胸骨骨折中具有较高价值,是诊断胸骨骨折的首选检查方法。

  • 标签: 64层螺旋CT 图像后处理技术 胸骨骨折诊断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典型胸痛患者的诊断意义。方法对72例典型胸痛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再进行选择性冠脉造影(CAG),以CAG的结果为标准对64层螺旋CT的准确性进行评价。结果64层螺旋CT冠脉成像的准确度、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90%、79%和96%;64层螺旋CT对轻度狭窄和中度以上狭窄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58%、89%(P<O.01);64层螺旋CT对右冠状动脉和左回旋支病变的判断能力相对较差。结论64层螺旋CT对典型胸痛的冠心病患者筛查具有诊断意义。

  • 标签: 冠心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胸痛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肝癌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影像学特征及CT假阳性病灶的病理特征,提高肝癌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的104例行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影像学特征及CT假阳性病灶的病理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的104例患者,总共病灶118个,其中表现为癌灶的患者98例,假阳性患者10例,而4例为胆管细胞与肝细胞混合癌细胞。所有肝癌患者的病灶存在着明显的不均匀强化,肝癌癌灶呈现不同程度的坏死,门脉期呈现不均匀低密度化。结论采用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可以对肝癌患者的病症作出正确的诊断,因此,肝癌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影像学特征及CT假阳性病灶的病理分析有重要临床价值。

  • 标签: 肝癌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 影像学特征 CT假阳性病灶 病理探析
  • 简介:目的对比研究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与DR平片对外伤性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72例外伤性肋骨骨折分别行DR摄片及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统计骨折部位,比较两种检查方法肋骨骨折确诊率及骨折合并症检出情况.结果72例经临床及影像学证实共157处肋骨骨折,肋骨骨折多发(63.1%)多于单发(36.9%),大多发生于4~10肋(82.2%)及腋段(52.9%).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肋骨骨折的确诊率(96.2%)显著高于DR平片(80.3%,P〈0.01);螺旋CT三维重建对肋骨骨折的漏诊率(3.8%)显著低于DR平片(19.7%,P〈0.01).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尚发现其他部位骨折19处及肺部合并症16例.结论应用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极大提高了肋骨骨折的诊断准确率,在诊断隐匿性肋骨骨折及并发症方面其临床价值明显优于DR平片.

  • 标签: 肋骨骨折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成像 三维 DR平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上消化道肿瘤病人,术后通过螺旋形鼻肠管或空肠造口管进行肠内营养(EN)与肠外营养(PN)临床效果的比较。方法对210例胃远端恶性肿瘤患者分为术前留置螺旋形鼻空肠营养管组(73例),术中行空肠造口管组(73例),肠外营养组(64例)。观察营养指标,排气排便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结果EN组术后排气时间和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PN组,各项指标恢复速度均优于PN组。结论肠内营养使其肠道功能恢复快,改善营养状态,保护肠道功能。预防静脉营养带来的导管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减轻了患者的负担。

  • 标签: 上消化道肿瘤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张水灌肠多层螺旋CT(MSCT)多期增强扫描对大肠癌诊断及分期中的应用。方法对45例内镜诊断或超声怀疑大肠癌的患者行MSCT三期增强扫描,以横断面图像为基础,将剪薄图像数据传至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组(MPR),进行TNM分期,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45例大肠癌经CT检查后准确性高,有临床诊断、分期的应用价值。应用MSCT检查了全部45例大肠癌,敏感度为100%,对大肠癌TNM分期准确度为86.6%.其中T分期准确度为95.6%(43/45),N分期准确度为89%(40/45),M分期为98%(44/45)。结论MSCT可以有效的现实大肠癌的发病部位,病灶大小,形态与周围脏器的结构关系,能够比较准确的确定中晚期大肠癌的侵犯范围,和脾脏等远隔脏器的转移关系,TNM分期准确度较普通平扫CT诊断准确性有明显提高,增强的静脉期及平衡期对大肠癌分期帮助不大。

  • 标签: 大肠癌 螺旋CT 肿瘤分期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应用64排128层螺旋CT进行骨密度测量,探讨椎体骨质疏松与骨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50岁以上中、老年病例200例,进行骨密度(BMD)测定,分析其定量CT(QCT)脊柱检查资料,将骨折病例作为研究组、无骨折病例作为对照组,然后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骨折组的椎骨BMD明显低于无骨折组,BMD与椎体骨折呈负相关性,BMD越低,骨质疏松的程度越严重,发生骨折的几率就越高。结论:64排128层螺旋CT骨密度测定是一种非常准确的骨密度测量方法,利用此种检查方法可早期发现骨质疏松,并积极进行干预,从而预防椎体骨折的发生。[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骨密度;骨质疏松;压缩骨折

  • 标签: 骨质疏松性骨折 骨密度测量 椎体骨折 螺旋CT 负相关性 密度测定
  • 简介:摘要报告1例肺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合并窦性心动过缓患者的治疗与护理,护理要点为肺出血和窦性心动过缓的护理,以及解决水肿、疼痛方面的问题。经给予针对性的护理,经过12d治疗与护理,患者病情好转出院。

  • 标签: 钩端螺旋体病 肺出血 窦性心动过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64层螺旋CT扫描后进行肺动脉成像在诊断肺动脉栓塞(PE)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抽取42例临床怀疑为肺动脉栓塞的患者,采用德国西门子64层螺旋CT进行平扫及强化扫描,经西门子工作站进行肺动脉成像处理,对其临床及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例患者的肺动脉内均有不同程度的充盈缺损征象,其中栓塞部位在左右肺动脉者19例,肺叶动脉者14例,肺段或亚段者9例。结论在诊断肺动脉栓塞中64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具有速度快、敏感、无创、安全、准确的优势,值得作为临床首选方法推广应用。

  • 标签: 64层螺旋CT 肺动脉成像 肺动脉栓塞
  • 简介:目的比较多层螺旋CT(MDCT)动态增强不同时相廓清参数在孤立性肺结节(SPN)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用MDCT扫描机对SPN行平扫和增强后20s、30s、45s、60s、75s、90s、2min、3min、5min、9min、12min、15min、20min共13个序列扫描,计算结节5min、9min、12min、15min、20min等不同时相廓清参数,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ROC)分析比较廓清参数在肺结节诊断中的效能,用曲线下面积(AUC)表示。结果共59例患者(男性42例、女性17例;年龄32~80岁)59个结节[平均最长径(1.8±0.8)cm]纳入本研究。所有各时相廓清参数的AUC为0.636~0.780,最高效能出现在增强后9min时相的廓清率指标,其AUC为0.780。各时相廓清参数诊断效能差异不显著。结论CT动态增强廓清参数是诊断SPN的有效方法,合理缩短延迟时间能明显提高工作效率,而廓清参数的诊断效能无明显下降。

  • 标签: 肺肿瘤 孤立性肺结节 计算机断层扫描 X线 廓清 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
  • 简介:为了探讨淋巴细胞胞内IFN-γ水平在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anemia,AA)患者治疗方案选择及预后判断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动态监测免疫抑制治疗前后淋巴细胞胞内IFN-γ水平变化,同时记录患者血常规指标的变化及用药情况等.结果发现:在50例患者中有28例T淋巴细胞内IFN-γ水平高于正常值,占56%,24例IFN-γ水平增高患者的免疫抑制治疗有效率达85.7%,其IFN-γ水平下降与血象恢复基本呈正相关,并且明显早于血液学缓解.结论:IFN-γ水平升高的AA患者用免疫抑制剂治疗效果好,IFN-γ水平变化明显早于血常规指标的变化,这对于提示疗效及复发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流式细胞技术 再生障碍性贫血 免疫抑制治疗 IFN-Γ T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SCT)三维重建在支气管阻塞性肺不张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本院86例阻塞性肺不张患者,应用MSCT进行检查,采用容积重建(VR)、多平面重建(MPR)等多种方法进行支气管树成像,初步判定梗阻原因并与病理结果比较。结果86例患者中,中央型肺癌MSCT诊断准确率达85.2%(46/54),结核MSCT诊断准确率达63.7%(7/11),炎症MSCT诊断准确率达70.6%(12/17),支气管异物MSCT诊断准确率达100%(4/4)。结论MSCT三维重建对支气管阻塞性肺不张病因诊断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多排螺旋CT 肺不张 三维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心脏64-排螺旋CT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对心肌桥的诊断价值。方法入选同时行心脏64-排螺旋CT和选择性冠脉造影的疑诊冠心病患者78例,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法对心肌桥诊断的阳性率。结果心脏64-排螺旋CT对心肌桥的诊断阳性率是17.9%,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对心肌桥的诊断阳性率是3.8%。结论心脏64-排螺旋CT可以作为一个诊断心肌桥可靠方法并有其局限性。

  • 标签: 心肌桥 壁冠状动脉 64-排螺旋CT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雷贝拉唑联合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根除幽门螺旋杆菌(Hp)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集的Hp阳性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雷贝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三联疗法;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疗法,疗程均为14d,所有患者停药4周后复查Hp,判断Hp根除率。结果治疗组Hp根除率为90.6%,高于对照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贝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是安全有效的Hp根除方案。

  • 标签: 雷贝拉唑 左氧氟沙星 幽门螺旋杆菌
  • 简介:目的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及三维重建技术(3D-CTA)在脑深部肿瘤显微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经3D-CTA辅助的脑深部肿瘤显微手术病例,评估术前肿瘤的3D重建效果及术后疗效。结果所有肿瘤的术前3D重建图像均能清楚显示病灶部位、大小、轮廓以及邻近血管、骨质,并与术中实际观察一致。27例病例全切除23例,次全切除3例,大部切除1例;术后症状改善或不变25例,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症状2例,无死亡病例;术后1个月随访优良22例。结论3D-CTA能够准确提供肿瘤与邻近血管和颅骨的三维影像,并能够任意调整、测量及模拟手术入路,对于脑深部肿瘤选择最佳手术入路、规避术中风险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了可视化依据。

  • 标签: 3D-CTA 脑深部肿瘤 显微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低剂量对比剂在标准体重患者256层螺旋CT行肺动脉CT血管成像(CTA)检查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60例标准体重(体质指数18.5—24.0kg/m^2)患者应用256层螺旋CT行肺动脉CTA检查,按照对比剂使用剂量分为常规剂量组(70mL)和低剂量组(30mL),每组30例,根据原始图像和重组图像测定血管内对比剂浓度,测定图像噪声,并评估图像质量。结果肺动脉在所有病例中均显示良好,两组肺动脉平均CT值、图像噪声、信噪比、对比噪声比及主观图像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56层螺旋CT行肺动脉CTA时使用低剂量对比剂可以满足诊断及临床需要。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造影剂
  • 简介:冠心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也是常见突发死亡原因之一。预测冠状动脉的病变.早期及时地诊断和治疗,对预防心脏事件,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冠状动脉硬化是冠心病的病理基础。冠状动脉钙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密切的相关性,其钙化程度是反映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的的一个重要标记,同时能预测急性冠心病事件。

  • 标签: 冠状动脉钙化积分 急性冠心病事件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老年人 螺旋CT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80例临床无症状,但放射性心肌核素扫描(ECT)检查显示有心肌缺血改变的无症状型冠心病患者,行经皮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及64层双源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分别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以经皮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64层双源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灵敏性73.5%,特异性92.3%,阳性预测值71.7%,阴性预测值93.0%,准确性88.4%。结论64层双源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病变具有无创、经济、灵敏、特异、安全等优点,可以作为无症状心肌缺血冠心病的首选筛查方法。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无症状心肌缺血冠心病 冠状血管造影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