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揭开精神分裂病因(发病机制)之谜。方法通过采用追溯病因法、反复思考法和不断认识法,对一例典型的偏执型精神分裂患者思维的全过程进行了详细、反复和长期多年的分析和研究。结果经过研究,显示本病病因(发病机制)为患者由于性格上的弱点,又由于受到一些精神刺激的诱导,滑入了一个难于自拔的精神“陷阱”。该“陷阱”分为心理病因层和生物病因层。心理病因引发生物病因。心理病因决定能否发病和预防;生物病因决定能否根治。结论本研究已明确该病具有包括心理病因和生物病因的两个病因,即是一个双层的精神“陷阱”。揭示了引发本病的关键的假暗示机制和“倒刺”效应。本研究发现该病是可以预防的。发现并提出了预防和治疗该病的精神疫苗。本研究证明该病是不遗传的。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心理病因(思维陷阱) 生物病因(大脑损伤) 可预防 不遗传
  • 简介:方法对456例精神分裂患者采用家庭负担量表和自拟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测评,结果家庭负担量表测评精神分裂患者的家庭经济负担、家庭日常活动、家庭休闲娱乐活动、家庭成员心理健康4个因子的阳性回答率较高,农村患者FBS的家庭经济负担因子分显著高于城镇患者(P<0.01)

  • 标签: 家庭负担 患者家庭 状况调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分析关于 精神分裂患者情绪认知障碍,对精神分裂患者的情绪认知功能损坏的表现以及特点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之上,分析影响精神分裂患者情绪认知功能的相关因素。 [关键词 ]精神分裂 ; 情绪认知 ; 机制 ; 症状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时代生活节奏加快,以糖尿病,精神异常,恶性肿瘤等慢性病渐多,本文选取精神分裂作为代表,从而探讨慢性病的起病原因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慢性病管理,藉此找到更有效,更直接对待慢性病改善慢性病的方式。其中截取部分文献,探讨发现,以实行慢性病管理以及自我管理进行对照实验,其中施行慢性病管理的患者不论从意识形态还是生活状态上相较后者都有较大的优势。

  • 标签: 慢性病管理 精神分裂症 自我管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将重点针对吸烟行为与精神分裂的关系进行概述。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发现吸烟通过影响抗精神类药物疗效、影响神经递质、影响感觉门控最终作用与精神分裂。结论:精神分裂和吸烟行为两者之间存在必然联系,戒烟可能会影响精神分裂阴性症状。

  • 标签: 尼古丁 精神分裂症 多巴胺 感觉门控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几种目前临床常见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的疗效对照,并观察其安全性及不良反应。方法:将100例精神分裂患者随机分成氟哌啶醇组(20例),奋乃静组(20例),利培酮组(20例),齐拉西酮组(20例),奥氮平组(10例),阿立哌唑组(10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4周及6周末应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疗效。结果:各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月经是妇女正常生理现象,但对精神分裂存在一定的影响。1由于女性精神分裂患者受经期生理变化的影响,会出现病情反复和加重或出现新的精神症状,患者的自控能力下降,出现行为紊乱,甚至冲动行为,明显影响了女性精神分裂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需要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生理以及心理的护理,这样有助于稳定患者情绪,有利于病情的控制,防止可能发生的意外。

  • 标签: 女性 精神病分裂症 经期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低血糖是糖尿病治疗过程中最常见、最重要的并发.对非糖尿病的患者来说,低血糖的标准为小于2.8mmol/L。而糖尿病患者只要血糖值≤3.9mmol/L就属低血糖范畴。低血糖发作时可出现一系列交感神经兴奋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症状,如虚弱、多汗、心悸、震颤、饥饿感、注意力不集中、视力障碍、意识模糊,甚至抽搐、昏迷等。持续性严重低血糖可导致不可逆脑损害。甚至致死。2007年9—10月我病区收治1例低血糖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现报道如下。

  • 标签: 低血糖症 精神病 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误诊 交感神经兴奋 注意力不集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儿童精神分裂的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及和疗效。方法对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儿童精神分裂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有精神病家族史40例占36.4%,其母孕期及婴幼儿期有害因素对中枢NS的损害不明显,家庭环境良好但家庭教育不当者49例占44.50%(49/110),内向性格80例占72.7%(80/110),临床表现以幻觉妄想为主,情感不稳定、易激惹,行为紊乱也较突出,近期疗效满意。结论提示在儿童期正确的家庭教育和塑造一个良好性格的重要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和描述住院精神分裂患者抑郁情绪状况和相关因素。方法在大连七院住院精神分裂患者中抽取住院精神分裂患者男女各60名,其中长期住院患者(>5年)60名,短期住院患者(<5年)60名,对他们进行自评抑郁量表(SDS)评估。结果住院精神分裂患者中存在抑郁情绪的占63.3%,长期和短期住院患者抑郁情绪严重程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男女之间抑郁情绪严重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抑郁情绪与教育程度、年龄相关性不大。结论精神分裂患者存在抑郁情绪的需要进行心理干预及药物治疗。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抑郁情绪 自评抑郁量表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