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苦参等中药在皮炎湿疹类皮肤的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40例皮炎湿疹类皮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中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与实验室各项指标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0%,两组治疗效果对比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苦参等中药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的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中药药浴治 皮炎湿疹类皮肤病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妊娠期瘙痒性皮肤患者治疗的疗效效果。方法选取我院70例妊娠期瘙痒性皮肤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随机分为实验组(采用普鲁卡因配合维生素C治疗)和对照组(采用西咪替丁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中治疗痊愈22例,显效8例,有效4例,无效1例;对照组患者中治疗痊愈10例,显效9例,有效10例,无效6例,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1%)显著高于对照组(82.9%),组间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瘙痒性皮肤患者采用普鲁卡因配合维生素C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孕妇的痛苦,确保孕妇及胎儿的生命健康安全。

  • 标签: 妊娠期 瘙痒性皮肤病 治疗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异维A酸治疗6种皮肤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收治的中度痤疮、重度痤疮、掌跖角化症、脂溢性皮炎、寻常型银屑、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患者共10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中度痤疮、重度痤疮、掌跖角化症、脂溢性皮炎、寻常型银屑、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采用异维A酸治疗,总有效率为91.0%。结论异维A酸治疗中度痤疮、重度痤疮、掌跖角化症、脂溢性皮炎、寻常型银屑、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疗效确切。

  • 标签: 异维A酸 皮肤病 临床治疗 效果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谱系教学方式在皮肤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9月至2017年12月,选择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2013级和2014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100名本科生,2016级硕士研究生124名和博士研究生50名为研究对象,采用皮肤学谱系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教学后采用自制调查问卷,了解本科生和研究生(以下统称学生)在皮肤学课堂学习和临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比较传统教学方式和谱系教学方式下皮肤学的教学效果,收集学生对于实施谱系教学方式的建议。结果62.0%(170/274)的学生认为皮肤学的种繁多而授课时所讲解的种少,进入临床面对多变的皮疹时诊断困难。69.3%(190/274)的学生不了解皮肤谱系现象。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学生认为通过谱系教学方式对皮肤学知识点的记忆效率较高[(4.89±1.84)比(6.75±1.75),P<0.01]、对知识点的理解力较好[(5.19±1.99)比(6.96±1.76),P<0.01]、对临床诊疗的帮助较大[(5.21±1.99)比(6.89±1.88),P<0.01]。同时,76.3%(209/274)的学生认为谱系教学方式有助于记忆知识点,从而在有限的时间内可以掌握更多病种。结论采用谱系教学方式能够提高皮肤学的教学效果。

  • 标签: 皮肤病学 疾病谱系 教学方式 教学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套管针皮下留置及护理对瘙痒的疗效。方法选择最痛点,用套管针皮下留置6~48小时,配合护理。结果应用套管针皮下留置及护理使瘙痒性皮肤得以控制和缓解,p值小于0.05有显著性差异,并能缩短病程,明显好于对照组。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效果显著。结论套管针皮下留置治疗瘙痒性皮肤总有效率97.8%,痊愈率66.7%。均高于对照组有效37例(84.1%),痊愈11例(25.0%)。

  • 标签: 套管针 瘙痒性皮肤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灼法对多种皮肤治疗的疗效。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皮肤性疾病71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电灼法治疗,在完成治疗后进行6-12个月的随访,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电灼法对雀斑、老年斑、毛细血管扩张、黑色素痣、红痣以及皮脂腺囊肿均有良好的疗效,其优良率分别为99.08%、100%、93.86%、91.47%、100%、97.58%,两两进行秩和检验未发现统计学差异,p>0.05;雀斑、老年斑、毛细血管扩张、黑色素痣、红痣以及皮脂腺囊肿分别与黄褐斑、文刺失败的眉、眼线对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电灼法对于皮肤疾病有较好的疗效,治疗的预后关键在于电灼操作的准确以及患者对创面的良好保护。

  • 标签: 电灼法 皮肤疾病 疗效 创面
  • 简介:皮肤与性病学的临床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教学质量,采用多媒体直观形象教学、前瞻性教学、启发式教学、病例讨论式教学、以问题为中心教学等多种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改革,取得满意效果。

  • 标签: 皮肤病与性病学 教学方法
  • 简介:超声检查可以清晰显示皮肤各层结构,测量皮肤厚度,使皮肤及皮下组织疾病清晰显示。其中彩色超声多普勒技术不仅可测量病变范围,还可以观察内部血流供应及病变周围血管的数量、走行,也可应用于指导美容手术。

  • 标签: 超声检查 多普勒 皮肤病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于217例病例的研究,分析部队野外条件下的皮肤发病情况及防治策略。方法利用病例研究,将病例作为对象,分析其发病因素,再通过发病因素研究其防治策略。结果在分析217例病例后,我们可以看到大都是因为蚊虫叮咬和自身免疫问题引起,针对这些原因,我们提出了相对的解决方案。总结在实际的野外环境中,做好自身防护、卫生才是最好的防治措施,才能更好的帮助官兵防护皮肤的出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过敏性皮肤应用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我们对过敏性皮肤患者100例应用针灸、火针与中药合用进行治疗。结果100例急、慢性过敏性皮肤患者治愈了98例,慢性皮肤患者在半年内没有复发的情况,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总有效率为98%。在治疗后与治疗前进行比较,效果是显著的,P<0.05。结论对过敏性皮肤患者应用中医方法进行治疗,效果满意,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 治疗 过敏性皮肤病 疗效
  • 简介:HMGB1是一种DNA结合的非组蛋白。近年来研究发现HMGB1在寻常性银屑(PV)、白癜风等多种皮肤血清或皮损处高表达。细胞外HMGB1可通过晚期糖化终产物受体(RAGE)和Toll样受体家族成员信号传递参与常见皮肤的炎症反应和免疫刺激。在寻找有效的HMGB1抑制剂以靶向治疗皮肤方面,这一新兴的研究领域值得进行大量的探索。

  • 标签: 皮肤病 HMGB1 作用机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灯盏细辛口服液与肝素钠软膏治疗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的疗效,为临床色素性紫癜性皮肤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整理收集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色素性紫癜性皮肤患者8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甲组42例和乙组41例,甲组采用灯盏细辛口服液治疗,乙组采用肝素钠软膏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以及皮损等级评分。结果乙组痊愈23例,治愈率为56.09%,总有效率为90.24%,甲组痊愈18例,治愈率为42.85%,总有效率为64.27%,甲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甲组治疗后皮损(1.38±0.99)cm,乙组治疗后皮损(0.78±0.69)cm,乙组皮损改善优于甲组(P<0.05)。结论灯盏细辛口服液与肝素钠软膏治疗色素性紫癜性皮肤均具有良好疗效,其中肝素钠软膏治疗治疗效果更加显著,推荐应用。

  • 标签: 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 灯盏细辛口服液 肝素钠软膏
  • 简介:徐州杏林保安堂于一九九六年十一月七日,由中国中医泰斗原卫生部中医局局长吕炳奎为赞赏蒋沁霖大夫精求学术、济世救人而题名。

  • 标签: 消风散 皮肤病 临床经验
  • 简介:介绍许铣主任诊治皮肤患者时重视调理其心身状态,从而治愈一些顽固性皮肤的临床思路和体会.其中,注重调理心、肝两脏的气血阴阳,是治疗难治和顽固性皮肤的重要思路.

  • 标签: 心身医学 皮肤病 名医经验 养心调肝 许铣 @@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激素对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的疗效。方法对14例色素性紫癜性皮肤患者,给予泼尼松治疗,并随访观察1年。结果14例均治愈,8例复发。结论激素治疗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疗效满意,但复发率较高。

  • 标签: 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 激素
  • 简介:儿童真菌性皮肤占儿童皮肤的0.5%~10.0%,男性多于女性。常见的儿童浅表性真菌性皮肤有头癣、体股癣、手足癣、甲真菌及花斑糠疹。根据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即可做出诊断。头癣的治疗采用以口服药为主的综合疗法;体股癣、手足癣及花斑糠疹以局部治疗为主;不同临床类型的甲真菌其治疗方法亦有不同。常用于儿童真菌性皮肤的口服抗真菌剂有特比萘芬、伊曲康唑及氟康唑。

  • 标签: 儿童 真菌性皮肤病 头癣 体股癣 手足癣 甲真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