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对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择我院呼吸道传染患者100例为对象,按防控方法将全部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0例,分别采取不同防控手段。结果:观察组防控效果较对照组更显著,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60.00%;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0.00%,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呼吸道传染病患者中,采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手段,可降低疾病的发生,提升患者的防控效果。

  • 标签: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呼吸道传染病 发病率影响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促进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塞发病降低的护理方法展开研究。方法 将我院在2021年2月到2022年4月期间收治的80例老年重症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后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结合影响心梗发病的因素对患者展开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干预效果,总结护理方法。结果 对比发现观察组心肌梗塞的发病次数更少,梗塞涉及面积更小。(P<0.05)结论 加强饮食、运动、情绪控制同时加强病情监测可有效降低老年重症冠心病患者心肌梗塞发病

  • 标签: 临床护理方法 老年重症冠心病 心肌梗塞发病率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ICU采取体位护理对控制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发病的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期间我院ICU行机械通气治疗的80例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差异分为两组各40例,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予以观察组体位护理。记录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结果:对比两组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发病,观察组相比对照组显著更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ICU中采取体位护理对降低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发病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ICU 体位护理 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对降低老年重症冠心病患者心肌梗死发病的护理方法展开探讨。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本院接收的老年重症冠心病患者400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两组,对不容组患者心绞痛发生、梗塞面积及心功能护理进行比较。结果:存活组患者梗塞和心绞痛发生明显低于死亡组,而急性心力衰竭是诱发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重症冠心病老年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是降低患者病死的重要措施,值得推广。

  • 标签: 老年 重症冠心病 心肌梗塞发病率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描述青岛市2014-2020年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死亡变化趋势以及疾病负担。方法数据来源于青岛市慢性病监测系统,采用Joinpoint对数线性回归模型估算标化发病、死亡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并计算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评估疾病负担。结果2014-2020年青岛市共报告AMI发病70 491例,标化发病为54.71/10万;死亡50 832例,标化死亡为36.55/10万。标化发病的AAPC(95%CI)为2.86%(95%CI:0.42%~5.35%),其中男女性标化发病AAPC(95%CI)分别为4.30%(95%CI:1.24%~7.45%)和0.78%(95%CI:-0.89%~2.47%)。Joinpoint对数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30~、40~岁年龄组标化发病增长速度较快,AAPC(95%CI)分别为8.92%(95%CI:2.23%~16.06%)和6.32%(95%CI:3.30%~9.44%);其中男性各年龄组增长趋势更为明显,30~、40~、50~岁年龄组的AAPC(95%CI)分别为11.25%(95%CI:3.54%~19.54%)、6.73%(95%CI:2.63%~10.99%)和6.72%(95%CI:2.98%~10.60%)。标化死亡的AAPC无显著变化。DALY率由2014年的7.49/1 000上升至2020年的8.61/1 000,AAPC为1.97%(95%CI:0.36%~3.60%)。结论青岛市男性2014-2020年AMI标化发病呈上升趋势,其中30~49岁年龄组标化发病增长显著。AMI标化死亡变化相对稳定。男女性疾病负担呈上升趋势。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发病率 死亡率 疾病负担 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疆地区儿童腹股沟斜疝发病、手术及自然治愈情况。方法调查对象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5个市、3个县24所幼儿园、18所小学和9所初中4~14岁儿童。基线流行病学调查时间为2013年5月至2014年6月。采用回顾性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对儿童父母进行问卷调查和对儿童进行现场体格检查。观察指标:(1)问卷调查结果。(2)参与调查儿童患病与治疗情况。(3)随访情况。采用电话方式进行随访,随访对象为问卷调查时已确诊未手术治疗患儿,随访内容为5年疾病进展及治疗情况。如随访时症状已消失,嘱家长陪同患儿至医院行体格检查和B超检查,明确诊断后再次电话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20年1月。计数资料以绝对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²检验。计算比值比及95%可信区间(95%CI)。结果(1)问卷调查结果。共发放19 132份问卷,收回完整有效问卷19 132份。参与调查的儿童19 132例,其中男9 670例,女9 462例。(2)参与调查儿童患病与治疗情况。①患儿不同性别发病情况:19 132例儿童中,确诊腹股沟斜疝498例,男童腹股沟斜疝368例,患病为3.806%(368/9 670);女童腹股沟斜疝130例,患病为1.374%(130/9 462);男女童患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111.54,P<0.05)。腹股沟斜疝发病情况男童占比73.896%(368/498);女童占比26.104%(130/498),男女童发病之比为2.8∶1。男童患病高于女童(比值比=2.84,95%CI为2.32~3.48)。②患儿首次发病年龄情况:498例腹股沟斜疝患儿首次发病年龄为1~4岁59例(男54例、女5例),5~8岁264例(男196例、女68例),9~12岁148例(男104例、女44例),13~14岁27例(男14例、女13例),男童和女童发病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17.33,P<0.05)。③患儿腹股沟斜疝诱发因素情况。498例腹股沟斜疝患儿中,家族史和啼哭史完整457例,41例缺失。家族史:457例腹股沟斜疝家族史完整患儿中,有家族史175例,无家族史282例;同期调查健康儿童478例中,有家族史25例,无家族史453例;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515.89,P<0.05)。啼哭史:457例腹股沟斜疝啼哭史完整患儿中,有明显啼哭史194例,无明显哭啼史263例;同期调查健康儿童496例中,有明显啼哭史99例,无明显哭啼史397例;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56.51,P<0.05)。④手术治疗情况:498例腹股沟斜疝患儿中,233例施行手术治疗(男童217例、女童16例);265例未行手术治疗(男童151例、女童114例),行随访观察。男童和女童腹股沟斜疝手术分别为58.967%(217/368)和12.308%(16/13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84.01,P<0.05);男女童手术之比为13.6∶1。男童手术高于女童(比值比=10.24,95%CI为5.83~17.98)。(3)随访情况。265例未行手术治疗的腹股沟斜疝患儿,均获得5年随访。随访期间,151例男性患儿中,施行手术治疗142例,未行手术治疗9例,无自然治愈患儿;114例女性患儿中,施行手术治疗27例,未行手术治疗87例(自然治愈55例、腹股沟斜疝仍存在32例);两者自然治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143.79,P<0.05)。结论新疆地区女童腹股沟斜疝发病和手术均低于男童,自然治愈高于男童。

  • 标签: 腹股沟斜疝 手术率 自然治愈率 流行病学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1972—2015年广州市城区居民结直肠癌死亡发病趋势并预测2016—2025年结直肠癌死亡。方法广州市城区居民结直肠癌死亡资料分别来自广州市卫生统计局恶性肿瘤死亡登记(1972—1979年)、广州市卫生统计数据(1980—2001年)、《广州市肿瘤登记年报》(2002—2009年)和《中国肿瘤登记年报》(2010—2015年);结直肠癌发病资料来自《广州市肿瘤登记年报》(2002—2009年)和《中国肿瘤登记年报》(2010—2015年)。在上述资料中分别获取结直肠癌[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编码为C18~C21]发病和死亡数据,人口学资料来自广州市统计局。采用Joinpoint模型计算广州市城区居民1972—2015年结直肠癌死亡和2002—2015年结直肠癌发病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并分析其变化趋势。采用ARIMA模型预测2016—2025年结直肠癌死亡。结果1972—2015年广州市城区居民结直肠癌死亡共19 309例,结直肠癌粗死亡率由4.33/10万上升至24.89/10万,AAPC=4.2% (P<0.001)。2002—2015年广州市城区共报告结直肠癌新发病例24 033例,结直肠癌粗发病由22.95/10万上升至52.81/10万,AAPC=6.6% (P<0.001)。预测2016—2025年广州市城区居民结直肠癌死亡逐年升高,2025年将达到29.53/10万。结论1972—2015年广州市城区居民结直肠癌死亡和2002—2015年结直肠癌发病均呈上升趋势,2016—2025年死亡仍将升高。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发病率 死亡率 人群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干预对妊高症产妇的护理效果及其血压变化情况、产后出血、子痫发病。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62例妊高症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分层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31例,常规护理)与观察组(31例,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及其血压变化情况、产后出血、子痫发病。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血压情况优于对照组,且产后出血、子痫发病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妊高症产妇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护理效果,改善患者血压水平,降低产后出血、子痫发病,值得推广实施。

  • 标签: 优质护理 妊高症 血压变化 产后出血率 子痫发病率
  • 简介:【摘 要】目的:评价优质护理对于妊高症产妇的护理作用。方法:选入近3年院内收入的78例妊高症产妇,随机法分组,一组予以优质护理,二组予以常规护理,较比护理效果。结果:一组的护理优良高于二组(P<0.05)。护理前,组间的血压水平对比无差异(P>0.05)。护理后,一组的血压值均低于二组(P<0.05)。一组的产后出血与子痫发病均低于二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提升妊高症产妇的护理效果,有效控制血压值,且能预防产后出血以及子痫等并发症。

  • 标签: 优质护理 妊高症 血压变化 产后出血 子痫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宫颈环扎术在治疗宫颈机能不全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6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科30例宫颈机能不全患者,所有患者均收住院给予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对所有患者的妊娠结局进行分析。结果30例患者中7例患者在实施环扎术后出现晚期流产,6例早产,17例新生儿足月分娩。结论宫颈环扎术在治疗宫颈机能不全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需根据具体的病情做出判断,针对性治疗后对改善妊娠结局具有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宫颈环扎术 宫颈机能不全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原作业电网施工人员急性高原病(AMS)发病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将10 956名2019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阿里联网工程高原施工人员纳入研究。由阿里联网工程职工医疗站医疗记录数据库获取对象的基线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质指数、发育及营养状态、相关临床指标等)和AMS发病情况的随访资料,生命早期居住地所在地和工作环境海拔高度由网站(https://zh-cn.topographic-map.com/legal/)获取。计算不同特征对象AMS发病,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探索AMS发病危险因素。结果研究对象年龄为(36.1±10.5)岁,其中男性占95.27%(10 438名),随访时间为(17.46±4.23)个月,生命周期居住地和工作环境海拔分别为(1 959±937)和(4 533±233)m。随访期AMS发病为15.58%(1 707例),其中急性高原反应和高原肺水肿(HAPE)发病分别为15.53%(1 702例)和0.05%(5例),未发现高原脑水肿(HACE)患者。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工作环境海拔高度每上升100 m,AMS发病风险升高45%[HR(95%CI):1.45(1.41~1.51)];生命早期居住地海拔高度越高,发病风险越低[HR(95%CI):0.84(0.80~0.88)];以基线时氧饱和度90%~94%作为对照组,氧饱和度<75%会增加AMS的发病风险(HR=1.67,95%CI:1.24~2.23)。结论高原作业电网施工人员AMS发病较低,发病危险因素包括高工作环境海拔、低生命早期居住地海拔和基线时氧饱和度低于75%。

  • 标签: 高原病 发病率 危险因素 队列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估计浙江省海岛农村社区成年人代谢综合征发病情况,探索该地区代谢综合征发病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2018年6-12月在浙江省玉环市对2012年开展的代谢综合征基线调查人群中无代谢综合征调查对象进行随访调查,获取相关调查表信息以及实验室数据,描述代谢综合征发病情况,使用logistic回归探索发病危险因素及调整风险比(aRR)和95%CI。结果3 162名随访对象中新发代谢综合征522例,6年累积发病为16.5%,男女性累积发病分别为12.3%、20.6%,女性高于男性(P<0.001)。无业、吸烟、饮酒调查对象中代谢综合征发病较高。女性(aRR=1.96,95%CI:1.50~2.58)和高血压家族史(aRR=1.31,95%CI:1.04~1.63)为代谢综合征发病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海岛农村社区成年人代谢综合征发病相对较高,其中女性以及有高血压家族史者发病风险更高。

  • 标签: 代谢综合征 前瞻性研究 发病 农村社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重症医学科(intensive care unit,ICU)中单侧肺水肿(pulmonary edema,PE)发病、临床特征以及病死。方法回顾性收集ICU中PE患者(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临床资料,根据影像学表现分为单侧PE组和双侧PE组,比较两组间病因、临床基本信息、心脏超声参数、并发症、治疗情况、及预后等。以患者预后作为因变量,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患者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纳入314例PE患者,其中单侧PE患者14例(4.5%),右侧肺水肿为主11例(78.5%)。两组间性别、年龄、心率、呼吸频率、左心室射血分数等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比双侧PE组,单侧PE组血压更低,其中收缩压128(102.7~138)mmHg vs. 135(116~166)mmHg,舒张压72(54~88.2)mmHg vs. 82(69~97.7)mmHg,心脏骤停发生及住院病死分别为28.6% vs. 8.0%,42.9%% vs. 10.0%,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单侧PE表现、使用升压药物、年龄与患者预后不佳相关;其中单侧PE、使用升压药物优势比分别为17.78、11.67。结论单侧PE并不少见,是患者住院病死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需早期识别避免治疗延误。

  • 标签: 单侧肺水肿 重症医学科 二尖瓣反流
  • 简介:摘要:随着科技不断进步,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当我们需要出门时,有着私家车,公共汽车,地铁,电动车,自行车等等各种各样的城市交通方式供我们选择。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逐渐显现,而许多城市交通所造成的空气污染,却会对居民的上呼吸道疾病产生一定影响,本文旨在通过对不同城市交通工具的优劣和影响上呼吸道疾病发病的原因进行分析,探究交通工具对于上呼吸道疾病发病的影响。

  • 标签: 城市交通 上呼吸道疾病 空气污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预防性护理干预效果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的影响。方法对我院新生儿科新生儿200例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100例常规护理,观察组100例预防性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高胆红素血症发生2%低于对照组高胆红素血症发生9%,观察组经皮胆红素指数、血清胆红素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胎便排尽时间、黄疸持续时间较对照组缩短,每日奶量较对照组高,观察组新生儿护理后每日哭闹时间短于对照组,每日睡眠时间较对照组延长,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干预能减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促进新生儿排便。

  • 标签: 预防性护理干预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新疆巴州地区不同年龄阶段汉族及维吾尔族人群的骨密度值(BMD)和骨质疏松(OP)检出的变化。分析本地区不同种族骨密度变化的规律及骨质疏松发生。方法采用美国OsteometerMedi’Fech公司生产的DTX-200型骨密度仪,测量785例20-89岁受试者腰椎的骨密度值(BMD)。结果汉族、维吾尔族男性与女性骨峰值均发生在30~39岁年龄段,随受试者年龄增加,BMD测定值开始逐渐下降。同年龄组,同部位女性0P发病明显高于男性(P<O.01)。但是无论男性、女性0P的检出与年龄呈正相关;通过汉族与维吾尔族各年龄阶段、同性别间骨密度的比较,发现汉族骨密度值整体水平较维吾尔族略偏高,女性50-59岁年龄段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O.01),其余各年龄段不同民族、同性之间比较,BMD测定值无显著差异。

  • 标签: 骨密度 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发生率 年龄
  • 简介:摘要目的对持续性超重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发病的相关性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3月至2018年11月间在我中心开展体检的480例胆囊结石或者是胆囊息肉患者,其中380例为胆囊息肉,另外100例为胆囊结石,对其年龄、性别、身高、体重、BMI等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BMI≥24kg/m2的胆囊息肉或胆囊结石患者发病明显高于BMI<24kg/m2的患者,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可知,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的发病和持续性超重存在紧密联系(OR=24.457,95%CI11.080~53.983,P<0.05)。

  • 标签: 持续性超重 胆囊结石 胆囊息肉 发病 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