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延续护理在永久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10月诊断并接收的永久肠造口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给予延续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的自我护理能力。结果:延续护理干预组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为80.57%,明显优于对照组54.84%;结论:对永久肠造口患者实施延续护理干预措施,可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值得临床借鉴。【关键词】延续护理;永久肠造口;自我护理能力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nyder希望理论对直肠癌永久肠造口患者希望水平及自我效能的影响,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6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直肠癌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8年7—12月住院的患者设为对照组,2019年1—6月住院的患者设为试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基于Synder希望理论的干预。采用永久肠造口患者自我效能量表、Herth希望量表比较干预的效果。结果最终对照组获得完整资料36份,试验组获得完整资料38份。干预后试验组患者自我效能量表中造口照护效能、社交自我效能维度得分分别为(36.31±4.39)、(25.11±3.90)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希望量表中3个维度得分分别为(9.96±1.77)、(11.38±2.14)、(10.66±1.89)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nyder希望理论能够提高直肠癌造口患者的自我效能和希望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直肠肿瘤 造口 Snyder希望理论 希望 自我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永久房颤患者血小板活化的影响。方法将确诊为永久房颤患者49例,随机分为实验组25例和对照组24例,分别接受8周的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和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心室率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心率控制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结论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在控制心室率上较常规治疗无优势,抑制血小板活化,改善房颤患者的血栓前状态,这可能对预防血栓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

  • 标签: 厄贝沙坦 阿托伐他汀 持续性房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通讯工具例如带文字的图片,手机里的视频影像等对肠造口患者延续护理的效果。因为肠造口患者比例老年患者居多所以很多时候单纯的宣教方法c所以用一些工具让老年患者在接受护理和宣教时更容易接受其要表达的内容。

  • 标签: 视频图文 延续护理 永久性造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永久人工起搏器植入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筛选我院接受永久人工起搏器植入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其中对照组术后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护理组则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程度以及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组干预后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护理组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永久人工起搏器植入术后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并可显著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永久性人工起搏器植入术 术后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安装永久心脏起搏器伤口难愈合的护理措施。方法对5例安装永久心脏起搏器伤口难以愈合的患者采用自制负压吸引器引流的方法引流出心脏内积血,积液,并采取控制感染。结果5例患者伤口均愈合出院。讨论自制负压引流是治疗安装永久心脏起搏器伤口难以愈合的重要措施。

  • 标签: 心脏起搏器 并发症 伤口难愈合 护理 负压吸引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给予大肠癌术后进行永久肠造口的患者实施希望疗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2月-2018年10月,在我院进行大肠癌手术,并进行永久肠造口的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参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希望疗法),每组各30例,观察其应用效果。结果经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大肠癌术后行永久造口的患者中实施希望疗法,可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达到全面提高治疗效果和保障患者生活质量,该方法值得被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希望疗法 大肠癌 永久性肠造口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给予大肠癌术后进行永久肠造口的患者实施希望疗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 2017年 12月 -2018年 10月,在我院进行大肠癌手术,并进行永久肠造口的患者 6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参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希望疗法),每组各 30例,观察其应用效果。 结果:经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大肠癌术后行永久造口的患者中实施希望疗法,可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达到 全面提高治疗效果和 保障患者生活质量,该方法值得被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希望疗法 大肠癌 永久性肠造口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给予大肠癌术后进行永久肠造口的患者实施希望疗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2月-2018年10月,在我院进行大肠癌手术,并进行永久肠造口的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参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希望疗法),每组各30例,观察其应用效果。结果经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大肠癌术后行永久造口的患者中实施希望疗法,可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达到全面提高治疗效果和保障患者生活质量,该方法值得被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希望疗法 大肠癌 永久性肠造口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基于时机理论构建永久肠造口患者照护需求内容及应用。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0年10月我院的80例构建永久肠造口患者,随机分为各4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随访)及干预组(TIR院内护理+TIR院外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干预后ESCA评分升高明显、CBI评分下降明显,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时机理论护理能提高永久肠造口患者护理能力,减轻护理负担。

  • 标签: 基于时机理论 永久性肠造口 照护需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永久肠造口低位直肠癌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肠造口手术的低位直肠癌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并将同期前往我院行肠造口手术的5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设为对照组,予以对照组围手术期常规护理,予以观察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率98%显著大于对照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够加快患者的康复,确保手术及康复效果,减轻患者创伤,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围手术期 护理干预 低位直肠癌 永久性肠造口 临床影响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干预降低直肠癌术后永久造口病人病耻感的效果。[方法]选取行永久结肠造口病人98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试验组48例和对照组50例,给予对照组病人常规出院指导,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鼓励病人参与造口之家活动,并接受造口随访,出院时及出院3个月后对病人的病耻感进行测评。[结果]试验组出院时病耻感得分为3.04分±0.88分,出院3个月后为2.35分±0.71分;对照组出院时病耻感得分为2.91分±0.89分,出院3个月后为2.87分±0.55分,出院3个月后试验组病人病耻感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直肠癌术后永久造口病人积极的护理干预有助于减轻病人的病耻感。

  • 标签: 直肠癌 造口护理 病耻感 造口之家 出院指导 延续护理
  • 简介:研究了江苏省沿江高速公路永久路面试验段的路面使用性能和经济适用.对试验段路面性能进行连续监测,对比了通车以后8年内含有富油抗疲劳层(RBL)的永久路面、不合富油抗疲劳层的永久路面与普通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弯沉、裂缝和车辙状况及发展规律,并通过全寿命周期费用分析法(LCCA)对各路段进行经济评价.通过性能对比和LCCA分析发现:含富油抗疲劳层的沥青结构具有良好的抗裂缝性能,但是抗永久变形能力不足;传统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因在服务寿命内需要更频繁的养护而经济不足.研究结果表明:不合富油抗疲劳层的永久路面结构是本地较为适用的一种永久路面结构.

  • 标签: 永久性路面 富油抗疲劳层 路面使用性能 全寿命周期费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连续护理干预对永久肠造口病人护理知识和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7月收治的71例永久肠造口患者进行统计分析,根据随机综合序贯法分组,对照组(n=35)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36)患者在此基础上予以连续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护理知识掌握程度评分、疾病自我护理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连续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永久肠造口病人护理知识掌握程度与自我护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连续护理干预 永久性肠造口 护理知识 自我护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直结肠癌永久肠造口患者出院后运用延续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18例在2016年2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直结肠癌永久肠造口患者,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延续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59人。比较两组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相比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存在较高的生活质量指标评分(P<0.05);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47%)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直结肠癌永久肠造口患者出院后运用延续护理干预后,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使得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效降低。

  • 标签: 延续护理 直结肠癌 永久性肠造口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对永久肠造口低位直肠癌患者的影响。方法:以2019年9月-2021年9月来医院救治28例永久肠造口低位直肠癌患者为例,以不同护理手段分为研究组以及对照组,各14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研究组使用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围手术期 综合护理 永久性肠造口 低位直肠癌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激励式护理在直肠癌永久结肠造口病人中的应用效果展开分析。方法:研究期:2019年1月-2021年6月,纳入60名观察对象展开研究,观察对象均为直肠癌永久结肠造口患者,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并实施不同护理方案:激励式护理(观察组,n=30),常规护理(对照组,n=30),对不同护理方案的临床效果差异展开对比、分析。结果:经护理干预,患者心理情绪(焦虑、抑郁)指标值(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在随访的3个月内,观察组患者出现3例并发症病例(10.00%),对照组出现10例(33.33%),(p<0.05)。结论:针对直肠癌永久结肠造口患者的护理,激励式护理模式的实施,有助于帮助患者消除负面情绪干扰,预防造口相关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身心健康的提升,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激励式护理 直肠癌 永久性结肠造口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护理对策。方法:将2019年4月至2020年6月作为研究时段,在该时段内将我院中收入的94例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出现感染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实验对象,将所有患者基本资料进行分析后,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组内各设置47名患者。由医务人员首先对所有患者的感染因素进行分析,而在分析完成后,由医务人员选择不同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工作,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内患者则选择优质抗感染护理,在护理完成后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结果:导致感染的主要因素包括手术操作不当、囊袋选择大小不恰当以及血管慢性渗血等因素。而在对患者进行护理后,实验组内患者在接受护理后的恢复状况相较于对照组来说明显更优,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