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米索前列应用于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及药理作用。方法:从我院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收治产后出血产妇中抽取1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90例,缩宫素治疗)与观察组(90例,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此外,根据观察组米索前列不同给药方式,将其分成三个亚组(舌下含服、直肠给药、阴道给药),各30例,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第三产程短于对照组,产后2h、24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舒张压、收缩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三个亚组第三产程、产后出血量、血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应用于产后出血治疗中可缩短第三产程时间,减少产后出血量,让治疗更具安全性与有效性。

  • 标签: 米索前列醇 产后出血 临床治疗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米索前列用于宫腔操作手术前软化宫颈护理体会。方法:入组本院2019年10月—2020年12月收治的宫腔操作手术患者共8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用药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米索前列软化宫颈。比较两组宫颈软化总有效率、并发症、视觉模拟评分、手术时间。结果:用药组宫颈软化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欣母沛与米索前列治疗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我院接受治疗的产后出血患者中,抽选出7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米索前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欣母沛治疗,对比两组优良率、止血时间、血红蛋白下降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1.43%,对照组优良率为74.29%,经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欣母沛 米索前列醇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紫杉脂质体注射剂和紫杉注射液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无法手术切除宫颈癌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PubMed、MEDLINE、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ClinicalTrials.gov数据库,收集有关紫杉脂质体注射剂和紫杉注射液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无法手术切除宫颈癌的文献,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21年1月15日,检索语言为中文和英文。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4和R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9篇文献共666例无法手术切除的宫颈癌患者。紫杉脂质体注射剂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无法手术切除宫颈癌的近期疗效(完全缓解+部分缓解)优于紫杉注射液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分别为81.4%(272/334)和68.7%(228/332),RR为1.19,95% CI为1.09~1.29, P=0.000 1]。紫杉脂质体注射剂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降低了血液系统不良反应[骨髓抑制分别为50.3%(168/334)和65.1%(216/332)]、胃肠道不良反应[分别为34.4%(115/334)和55.1%(183/332)]、脱发[分别为42.2%(94/223)和63.3%(140/221)]、过敏反应[分别为11.6%(23/198)和27.6%(54/196)]的发生率(均P≤0.000 1),降低了外周神经炎[分别为43.0%(52/121)和54.9%(67/122)]、肌肉关节酸痛[分别为20.3%(16/79)和34.6%(28/81)]的发生率(均P<0.050 0)。结论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无法手术切除的宫颈癌,紫杉脂质体注射剂总体有效率优于紫杉注射液,且安全性更高。

  • 标签: 子宫颈恶性肿瘤 紫杉醇脂质体注射剂 紫杉醇注射液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紫杉脂质体注射剂和紫杉注射液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无法手术切除宫颈癌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PubMed、MEDLINE、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ClinicalTrials.gov数据库,收集有关紫杉脂质体注射剂和紫杉注射液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无法手术切除宫颈癌的文献,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21年1月15日,检索语言为中文和英文。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4和R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9篇文献共666例无法手术切除的宫颈癌患者。紫杉脂质体注射剂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无法手术切除宫颈癌的近期疗效(完全缓解+部分缓解)优于紫杉注射液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分别为81.4%(272/334)和68.7%(228/332),RR为1.19,95% CI为1.09~1.29, P=0.000 1]。紫杉脂质体注射剂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降低了血液系统不良反应[骨髓抑制分别为50.3%(168/334)和65.1%(216/332)]、胃肠道不良反应[分别为34.4%(115/334)和55.1%(183/332)]、脱发[分别为42.2%(94/223)和63.3%(140/221)]、过敏反应[分别为11.6%(23/198)和27.6%(54/196)]的发生率(均P≤0.000 1),降低了外周神经炎[分别为43.0%(52/121)和54.9%(67/122)]、肌肉关节酸痛[分别为20.3%(16/79)和34.6%(28/81)]的发生率(均P<0.050 0)。结论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无法手术切除的宫颈癌,紫杉脂质体注射剂总体有效率优于紫杉注射液,且安全性更高。

  • 标签: 子宫颈恶性肿瘤 紫杉醇脂质体注射剂 紫杉醇注射液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期高血糖孕妇胎盘葡萄转运蛋白(glucose transport protein,GLUT)1及4的表达变化以及孕妇血糖控制水平对其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行择期剖宫产的足月、单胎妊娠孕妇,其中孕前糖尿病(pre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PGDM)孕妇16例为PGDM组,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孕妇16例为GDM组,无血糖异常的孕妇16例为正常糖耐量(normal glucose tolerance,NGT)组。PGDM组和GDM组进一步根据孕期血糖控制水平是否良好分为PGDM-控制良好亚组(n=10)、PGDM-控制不良亚组(n=6)、GDM-控制良好亚组(n=10)和GDM-控制不良亚组(n=6)。采用蛋白质印迹技术检测各组孕妇胎盘中GLUT1和GLUT4的表达水平。比较组间GLUT1和GLUT4的表达水平,分析GLUT1和GLUT4表达水平与孕前体重指数、分娩前体重、孕期增重、新生儿出生体重的相关性。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χ2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PGDM组孕妇孕前体重指数和胰岛素治疗比例高于GDM组及NGT组[27.0 kg/m2(22.1~29.9 kg/m2)与22.9 kg/m2(20.5~25.7 kg/m2)和21.7 kg/m2(20.5~24.3 kg/m2);13/16与1/16和0/16],PGDM组孕妇中孕期空腹血糖、中孕期和晚孕期平均糖化血红蛋白高于GDM组[(6.1±1.2)与(5.0±0.4)mmol/L;(5.9±0.5)%与(5.2±0.3)%],P值均<0.05。(2)GLUT1水平在PGDM组及GDM组高于NGT组(1.251±0.354、1.004±0.368与0.733±0.216),在PGDM组高于GDM组;在PGDM-控制良好亚组(1.270±0.417)及PGDM-控制不良亚组(1.218±0.245)、GDM-控制良好亚组(0.900±0.424)及GDM-控制不良亚组(1.177±0.158)也均高于NGT组(LSD检验,P值均<0.05)。GLUT4水平变化趋势与GLUT1一致。PGDM-控制不良亚组与PGDM-控制良好亚组比较,GDM-控制不良亚组与GDM-控制良好亚组比较,GLUT1和GLUT4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PGDM-控制良好亚组GLUT1、GLUT4及GDM-控制不良亚组的GLUT1与孕期增重正相关(r值分別为0.635、0.810和0.833,P值均<0.05)。结论不同类型孕期高血糖及孕期增重与胎盘GLUT1和GLUT4表达水平有关,但血糖控制水平对胎盘GLUT的表达水平影响较小。

  • 标签: 糖尿病,妊娠 孕期增重 血糖 胎盘 葡萄糖转运体1型 葡萄糖转运体4型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经腹膜透析液吸收葡萄量(GA)的几种估算方法与实测值之间的差异,为腹膜透析护理团队寻找方便、准确的估算方法。方法选择2019年1—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肾内科腹膜透析门诊定期复查行连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44例,腹膜透析护理团队将常用的几种经腹膜透析液GA的估算公式获得的值与实测值进行比较,判定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结果应用Grodstein公式、Bodnar公式、K/DOQI公式、经验法一(按60%葡萄吸收率估算)及经验法二(白天按50%,夜间按80%葡萄吸收率估算)获得的GA值分别为81.3 (64.2,118.0)、(97.8 ± 19.7)、(94.1 ± 25.8)、87.1(76.2,109.0)、(89.5 ± 16.0)g;实测值为94.2(77.5,111.6)g。经配对样本的Wilcoxon符号秩检验分析,仅Bodnar公式及K/K/DOQI公式的估算值与实测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膜透析患者可以考虑应用Bodnar公式及K/DOQI公式对吸收的葡萄量进行粗略估算,但要精确值时仍需进行实测。

  • 标签: 连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 葡萄糖吸收 估算公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江西省成人脂质蓄积指数(LAP)与代谢异常的关系。方法于2018年3至7月在江西省14个城镇社区居委会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入选18岁及以上受试者4 790名,对所有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包括人口统计学、受试者特征、疾病药物史、生活方式及心理情况等)、体格检查[测量计算身高、体重、腰围、血压、体质指数(BMI)、腰高比(WHtR)、LAP和内脏脂肪指数(VAI)值]和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诊断标准,诊断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和多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LAP水平(四分位数分组)与糖尿病前期、糖尿病的关系。结果糖耐量正常组2 996名,糖尿病前期组1 097例,糖尿病组697例。3组研究对象中,年龄、收缩压、舒张压、BMI、腰围、LAP、VAI、FPG、2hPG、TC、TG、LDL-C随代谢严重程度增加而增加,而HDL-C降低(P均<0.05)。根据LAP四分位数分为Q1组(LAP<16.52)1 196例,Q2组(16.52≤LAP<29.52)1 198例,Q3组(29.52≤LAP<50.22)1 195例及Q4组(LAP≥50.22)组1 201例。随着LAP水平的增高,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的患病率呈递增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校正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糖尿病家族史、家庭收入、吸烟史、饮酒史、运动情况、血压及BMI后,以低LAP水平组(Q1)为参照,最高LAP水平组(Q4)的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患病风险优势比(95%可信区间)分别为2.94(2.26~3.83)和5.00(3.58~6.97)。结论LAP与血糖代谢异常密切相关,LAP值越大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患病风险越高,对代谢异常的预警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糖尿病 脂质蓄积指数 糖代谢异常 糖尿病前期
  • 简介:摘要钠-葡萄共转运蛋白-2(sodium-dependent glucose cotransporter-2,SGLT-2)抑制剂通过抑制近曲小管对葡萄的重吸收,增加尿糖排泄,发挥降糖作用。近年来多项大型随机化临床试验证明此类药物可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风险。SGLT-2抑制剂的心血管保护作用成为人们关注和研究的热点。本文总结SGLT-2抑制剂对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利尿排钠、心室重构和心功能、钠氢交换体、心肌能量代谢、动脉粥样硬化及神经激素调节等降糖作用之外可能的心血管保护作用。

  • 标签: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 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2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刺激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MC)A类清道夫受体(SR-A)表达的影响,并初步探讨SR-A介导HMC在高环境下发生炎症损伤的相关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MC按照其培养基中D-葡萄浓度分为正常组和高组(葡萄浓度分别为5.5 mmol/L和30 mmol/L),并以甘露组作为高渗对照,在高组瞬时转染SR-A小干扰RNA(siSR-A)并设置转染对照组(siNC)。运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SR-A、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白细胞介素(IL)1β蛋白含量,免疫荧光技术检测SR-A,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NLRP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水解酶-1(Caspase-1)、IL-1β、纤连蛋白(FN)、Ⅳ型胶原(ColⅣ)、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内质网应激标志物葡萄调节蛋白(GRP)78 基因mRNA,酶法检测Caspase-1相对活性,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细胞培养基中IL-1β浓度,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 SNK q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组HMC中SR-A蛋白水平高于正常组和甘露组(1.23±0.21比0.68±0.10,1.23±0.21比0.78±0.13,均P<0.05),高组SR-A蛋白平均荧光强度,NLRP3和IL-1β的蛋白水平,NLRP3、Caspase-1、IL-1β的 mRNA水平,Caspase-1相对活性和IL-1β浓度均高于正常组和甘露组(均P<0.05)。沉默SR-A基因后,高siNC组SR-A蛋白水平高于高siSR-A组和正常siNC组(1.23±0.10比0.20±0.01,1.23±0.10比0.87±0.01,均P<0.01)。高siNC组NLRP3、IL-1β蛋白水平和NLRP3、Caspase-1、IL-1β、FN、ColⅣ、α-SMA、GRP78 mRNA水平和HMC细胞周期中DNA合成期占比也均明显高于高siSR-A组和正常siNC组(均P<0.05)。结论高可以通过上调SR-A表达促进HMC异常增殖、系膜基质产生增加和发生氧化应激,加重细胞炎症损伤,这一过程可能与SR-A调节NLRP3-Caspase-1-IL-1β通路相关。

  • 标签: 清道夫受体,A类 糖尿病肾病 肾小球系膜细胞 炎症
  • 简介:摘要:目的 讨论于糖尿病患者的医治中,实行二甲双胍及阿卡波治疗的效果,将此作为参考依据。方法 把在2020年1月到2020年10月之间,60例进院诊疗的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患者。将其所有人员,划分成对照组、研究组(依照随机单盲法)。此次研究中,对照组医疗人员,对其实行二甲双胍治疗方案,研究组医疗人员,对其实行二甲双胍及阿卡波治疗方案,其试验数据,进行比对与统计、分析。结果 研究组在实行治疗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其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如上数据,可以总结出,在糖尿病患者的医治中,实行二甲双胍及阿卡波治疗方案,其临床疗效更好。

  • 标签: 二甲双胍 阿卡波糖 治疗 糖尿病
  • 简介:摘要卵巢甲状腺肿(struma ovarii,SO)发病率较低,占卵巢畸胎瘤的5%~15%,巨大SO、胸腹腔积液伴抗原125升高者罕见,其诊断和治疗尚无完善的临床治疗指南。SO患者的MRI呈"黑珍珠"样表现,手术方式可选择附件切除术,术后病理可确诊,预后大多良好。

  • 标签: 卵巢甲状腺肿 假Meigs综合征 糖抗原125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睾酮水平与超重、代谢状况的关联。方法:本研究收集40例男性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除外严重肝肾疾病、严重感染及其他存在睾酮水平异常的内分泌疾病),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睾酮水平,并检测空腹血糖(FPG)、空腹C肽(FCP)、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指标,根据稳态模型评估法(HOMA)计算HOMA-IR评价胰岛素抵抗程度,测量患者身高、体重,并计算体重指数。计算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应用Pearson相关及偏相关分析法对血清睾酮与年龄、FPG、HbA1c、BMI、HOMA-IR自然对数(InHOMA-IR)等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40例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中血清总睾酮低下者占15%,体重指数≥24kg/m2者占75%,胰岛素抵抗占60%。(2)血清总睾酮水平与BMI、FINS成显著负相关(r=-0.1345,-0.107,p

  • 标签: 睾酮,2型糖尿病, 超重
  • 作者: 李德东 杨陈祎 孙健 李波 卢悦淳 王海云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6-25
  • 出处:《中华麻醉学杂志》 2021年第02期
  • 机构: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麻醉科 300211 天津医科大学三中心临床学院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麻醉科 天津市肝胆疾病研究所 天津市重症疾病体外生命支持重点实验室 300170,天津医科大学三中心临床学院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麻醉科 天津市肝胆疾病研究所 天津市重症疾病体外生命支持重点实验室 300170,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麻醉科 30021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诱发施万细胞损伤时自噬与核因子E2相关受体2(Nrf2)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将原代细胞株RSC96体外培养制成单细胞原液,分别接种于96孔板(1×104个/ml,200 μl/孔)或6孔板(1×106个/ml,2 ml/孔),培养48 h。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25):对照组(C组)、高组(H组)和高+自噬激动剂雷帕霉素组(H+RAP组)。C组在正常培养基中培养;H组培养基中加入50 mmol/L葡萄;H+RAP组培养基中加入50 mmol/L葡萄和5 μmol/L雷帕霉素。孵育48 h时,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采用MTT法测定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MDA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SOD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Nrf2、P62和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LC3Ⅱ)的表达水平。结果与C组比较,H组和H+RAP组细胞活力和SOD活性降低,细胞凋亡率和MDA含量升高,Nrf2、P62和LC3Ⅱ表达上调(P<0.05);与H组比较,H+RAP组细胞活力和SOD活性升高,细胞凋亡率和MDA含量降低,Nrf2和LC3Ⅱ表达上调,P62表达下调(P<0.05)。结论自噬水平增强可激活Nrf2信号通路,是高诱发施万细胞损伤的内源性保护机制。

  • 标签: 施万细胞 糖尿病神经病变 自噬 NF-E2相关因子2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经腹膜透析液吸收葡萄量(GA)的几种估算方法与实测值之间的差异,为腹膜透析护理团队寻找方便、准确的估算方法。方法选择2019年1—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肾内科腹膜透析门诊定期复查行连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44例,腹膜透析护理团队将常用的几种经腹膜透析液GA的估算公式获得的值与实测值进行比较,判定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结果应用Grodstein公式、Bodnar公式、K/DOQI公式、经验法一(按60%葡萄吸收率估算)及经验法二(白天按50%,夜间按80%葡萄吸收率估算)获得的GA值分别为81.3 (64.2,118.0)、(97.8 ± 19.7)、(94.1 ± 25.8)、87.1(76.2,109.0)、(89.5 ± 16.0)g;实测值为94.2(77.5,111.6)g。经配对样本的Wilcoxon符号秩检验分析,仅Bodnar公式及K/K/DOQI公式的估算值与实测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膜透析患者可以考虑应用Bodnar公式及K/DOQI公式对吸收的葡萄量进行粗略估算,但要精确值时仍需进行实测。

  • 标签: 连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 葡萄糖吸收 估算公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治疗老年糖尿病的临床效用。方法:选取本社区2019年1月-2020年10月收治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用药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采取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治疗,共计50例)和对照组(采取普通胰岛素联合阿卡波治疗,共计50例)。比较两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以及胰岛素日均使用量的差异,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以及胰岛素日均使用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血糖指标改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有助于缩短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时间,降低胰岛素用量,显著改善患者的血糖指标,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甘精胰岛素 阿卡波糖 老年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硫铝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急性胃炎的效果。方法:在2021年3月到2021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北京石景山区某社区中老年居民糖尿病前期人群和新发糖尿病人群的临床特征。方法 2019年9月至12月对北京市石景山区金顶街社区常驻中老年居民进行筛查,空腹8小时以上后行葡萄糖耐量(OGTT)试验评估代谢状态,测量身高、体重、血压、腰围、臀围等,检测空腹血糖(FBG)、负荷后2 h血糖(2hBG)、血脂、尿酸(UA)等,并计算体质指数(BMI)。根据1999年WHO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诊断标准将人群分为糖耐量正常组(NGT),糖耐量异常组(IGT),空腹血糖受损组(IFG)和新发糖尿病组(DM)。比较不同代谢状态人群的临床指标差异,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²检验。结果 共有效入选508名受试者,IFG组男性占比最高(56%),年龄、BMI、腰围、臀围、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均为四组人群之最,其中收缩压、腰围、臀围均较IGT组明显升高(P0.05),左颈总动脉内膜增厚检出率IFG和DM组较IGT组和NGT组稍高,左颈总动脉内膜斑块检出率DM组最高。结论 在不同代谢状态社区中老年人群中,各组人群临床特点、生化指标和颈部血管动脉硬化情况不尽相同,临床工作中做干预时更有针对性的进行个体化指导。

  • 标签: 糖尿病前期 新发糖尿病 空腹血糖 中老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前期患者实施社区慢性病管理对改善代谢指标的作用。方法:研究时间为2019.5月-2021.3月,研究样本78例为本社区被诊断为糖尿病前期的患者,通过整群随机化分组法随机分成两组,包括实施常规管理的常规组(n=39)和实施社区慢性病管理的分析组(n=39)。对比两组患者依从性及代谢指标。结果:分析组依从性明显高于常规组,且代谢指标均低于常规组,组间比较P<0.05。结论:社区慢性病管理能有效提高糖尿病前期患者的依从性,改善患者代谢指标,适合在社区中加以推广应用。

  • 标签: 糖尿病前期 社区慢性病管理 糖代谢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氨基葡萄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共70例,数字表随机分2组每组35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玻璃酸钠,观察组在该基础上增加氨基葡萄治疗。比较两组疼痛消失时间、关节活动障碍消失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和炎症因子监测的指标如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疼痛消失时间、关节活动障碍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患者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炎症因子监测的指标如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氨基葡萄联合玻璃酸钠对于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控制炎症,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状况,缩短治疗的时间,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氨基葡萄糖 玻璃酸钠 膝骨性关节炎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