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对 3种清洁手术围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持续干预的效果。方法 2018年 5月 -2020年 2月本院 3种清洁手术的 60例患者作为研究 对象,以2019年 1月临床药师参与围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作为时间节点,分为干预前(对照组)和干预后(观察组)各 30例。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抗菌药物费用、住院总费用和围术期感染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与干预前的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组患者干预后的抗菌药物费用、住院总费用和围术期感染率均显著下降,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临床药师对 3种清洁手术围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持续干预能够有效提高药品的使用效果,降低治疗费用以及感染发生率。

  • 标签: [ ] 临床药师 3种清洁手术围术期 预防使用 抗菌药物持续干预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在抗菌药物专题教学中,应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结合案例教学(case-based learning,CBL)的教学效果。方法将2018至2019年至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的100名药学专业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学生毕业后的职业规划分为实验组(拟从事临床药学工作)和对照组(拟从事药品调剂工作)。实验组50人,在按传统模式进行教学(基础理论知识教学)的基础上同时给予PBL与C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照组50人,仅按传统模式进行教学。实习结束后通过考试和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教学质量评估。结果两组学员客观题考试总成绩及各单项成绩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员案例分析题考试总成绩及单项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员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临床思维能力、创新实践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BL结合CBL的教学模式优于传统理论教学模式,可显著提高实习生在抗菌药物专题中的教学质量,值得在教学中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 案例教学 药学专业实习生 抗菌药物 教学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估在消化性溃疡治疗期间联合应用抗菌药物以及抑制胃酸分泌药物对降低病情复发率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确诊为消化性溃疡的患者展开对照研究,纳选对象为66例,将患者选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匀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则联合应用抗菌药物与抑制胃酸分泌药物,对比评估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幽门杆菌清除率均高于对照组,对比疾病复发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采取治疗措施后观察组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抗菌药物 抑制胃酸分泌药物 消化性溃疡 复发率
  • 作者: 王芊霖 陈文倩 李朋梅 詹庆元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20年第02期
  • 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730;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中心,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国家呼吸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北京 100029 ,中日友好医院药学部,北京 100029 ,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中心,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国家呼吸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北京 100029
  • 简介:摘要体外膜肺氧合(ECMO)是治疗严重心肺功能衰竭患者的一种有效的终极支持方法。使用ECMO的危重症患者常常会需要抗菌药物治疗。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ECMO回路会显著改变药物的药代动力学(PK),如增加分布容积和降低清除率。危重病的病理生理也会影响抗菌药物的PK,如全身炎症、液体复苏、低蛋白血症、肝肾功能恶化等。这些PK改变可能增加治疗失败或毒性的可能性。因此,本研究回顾了ECMO对成人抗菌药物PK影响的研究,并对可能的给药方案提出初步建议。

  • 标签: 体外膜肺氧合 抗菌药物 药代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蚕食法联合银离子抗菌敷料护理3级糖尿病足伤口的护理优势。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6月该院收治的3级糖尿病足患者12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银离子抗菌敷料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蚕食法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7 d时细菌培养转阴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7 d,实验组患者伤口PUSH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7 d,实验组患者创缘反应、渗出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实验组痊愈例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蚕食法联合银离子抗菌敷料护理治疗3级糖尿病足患者的效果显著,大大缩短了创面愈合时间。

  • 标签: 蚕食法 银离子抗菌敷料 3级糖尿病足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与支气管哮喘(哮喘)患者血浆中LL-37水平的异同,以期对COPD的鉴别诊断有所帮助。方法研究对象为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于北京医院就诊的COPD、哮喘患者和同期健康体检者。根据2014年COPD全球策略的病情严重程度评估标准,将纳入的COPD患者分为(A+B)组和(C+D)组2个亚组。检测各组血浆中LL-37水平,比较各组间LL-37水平的差异,并探讨LL-37水平与肺功能等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共纳入COPD组患者129例,其中(A+B)组69例,(C+D)组60例;哮喘组患者60例;健康体检者60例(对照组)。对照组、哮喘组、COPD组的血浆LL-37水平分别为(19.7±4.8) μg/L、(18.7±4.5) μg/L、(17.8±4.2) μg/L,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D)组血浆LL-37水平[(15.2±2.6) μg/L]明显低于哮喘组[(18.7±4.5) μg/L]、对照组[(19.7±4.8) μg/L]和(A+B)组[(20.1±4.0) μg/L](F=6.422,P<0.001)。COPD患者血浆LL-37水平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pred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r=0.488、0.554,P=0.005、0.001),与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呼吸困难指数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397,P=0.022)。结论急性加重风险较高的COPD患者血浆中的LL-37水平明显低于哮喘患者和健康人。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哮喘 抗菌肽 LL-37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复合万古霉素3D打印聚己内酯支架(载万古霉素水凝胶聚己内酯复合支架,简称载药复合支架)制备方法及体外抗菌作用。方法采用3D打印技术制备的聚己内酯(PCL)支架作为骨修复的力学支撑。将负载万古霉素的醛基化透明质酸和羧甲基壳聚糖形成的复合水凝胶(Van@Gel)灌注在3D打印PCL支架的孔隙内,制备兼具抗感染性和促成骨修复的双功能骨再生复合支架。通过拉压力试验机对PCL支架进行抗压强度测试;应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量载万古霉素水凝胶不同时间体外药物释放量;通过定性和定量检测载药复合支架体外抗菌性能。结果力学检测发现PCL支架的弹性模量约为(14.89±0.24)MPa,抗压强度约为2 MPa。载万古霉素水凝胶能在30 d内持续释放抗生素,总释放量约为75.5%。在第4天,万古霉素的释放出现明显的突释现象,释放量约为46.6%。体外抗菌实验证实载药复合支架能有效抑制细菌的生长,孵育12 h后即能形成明显的抑菌圈,20 mg/L时抑菌率为52.89%,80 mg/L时抑菌率达到80.49%。结论3D打印支架具有较强的力学性能,载万古霉素复合支架具有良好的体外抑菌作用。

  • 标签: 打印,三维 支架 万古霉素 聚己内酯 水凝胶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感染性骨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治疗血瘀型产后发热患者中使用生化汤加减联合抗菌药物等两种方式治疗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在在 2019.2-2020.2一年时间内选出产后发热 (血瘀型 )准妈妈 82例, 其中41例患者单独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另外 41例患者除了用抗菌药物治疗外,还给予生活汤加减治疗,作为联合组。 对比各组通过各自方式治疗后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 比较2组疗效和治疗安全性,显示联合组治疗方式要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医治产后发热(血瘀型 )准妈妈时使用生化汤加减联合抗菌药物等两种方式治疗安全性较高,疗效也比较显著。

  • 标签: 抗菌药物 生化汤加减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菌药物干预对糖尿病Ⅰ类切口患者围手术期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1月在医院骨科进行手术治疗的 82例糖尿病Ⅰ类切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 4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干预,研究组进行抗菌药物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前后血糖控制时间及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分变化,同时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药物干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药物干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时间明显缩短, SAS、 SDS评分均明显下降,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糖尿病Ⅰ类切口患者围手术期采用抗菌药物干预干预有助于患者血糖的控制,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药物干预服务质量。

  • 标签: Ⅰ类切口 糖尿病 围手术期 抗菌药物干预
  • 简介:【摘要 】 目的 分析医院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药学干预前后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临床价值。 方法 回顾性选取我院 2018 年 9 月- 2019 年 9 月所收治的 I类手术切口患者 80 例进行相关研究,借助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 2 组,各 40 例。期间,参照组采取常规用药管理的方法,实验组则采取药学干预的方式,分析比较药学干预对 I类手术切口预防性使用 抗菌 药物的临床价值 。 结果 实验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上,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该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在 I 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应用抗菌药物的过程中,引入药学干预,可以在保证预防性应用效果的同时,降低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故而,该种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药学干预 I 类切口手术 抗生素药物 预防性应用
  • 简介:摘要:针对于 ZB45\型包装机商标纵向输送涂胶装置,胶缸轴向位置,定位偏离,造成的设备故障及包装不良等现象,对该装置结构及输送原理,输送中涂胶过程与调整方法,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后发现造成胶缸轴向位置偏离原因为涂在商标纸上胶液与底部输送辊接触,从而引起商标堵塞等故障。并且胶缸轴向位置存在缺少定位基准和调整不便的缺点,大大影响维修效率。本论文重点阐述该工具的制作过程,调整专用工具缩短了商标纵向输送涂胶装置的维修时间,降低了材料消耗,确保了产品质量,对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ZB45\型硬盒包装机 商标纸纵向输送 胶缸定位工装 专用工具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雌三醇乳膏联合纳米银抗菌水凝胶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1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 92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视为调查对象,以任意编号的方式纳入参照组与实验组( n=46)。参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实验组应用雌三醇乳膏联合纳米银抗菌水凝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控制率及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参照组患者症状控制率为 82.61%,实验组患者症状控制率为 97.83%,组间差距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 p<0.05)。参照组发生 7例不良反应,实验组患者发生 1例不良反应,两组间数据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雌三醇乳膏联合纳米银抗菌水凝胶治疗老年性阴道炎,能够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且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适合于临床应用。    【关键词】雌三醇乳膏 ;纳米银抗菌水凝胶 ;老年性阴道炎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Estriol Cream combined with nano silver antibacterial hydrogel in the treatment of senile vaginitis.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8 to January 2019, 92 patients with senile vaginitis who were diagnos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were regarded as the objects of investigation and included into the reference group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by any number (n = 46). The reference group received routine treatment, whil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Estriol Cream combined with nano silver antibacterial hydrogel. The symptom control rate and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symptom control rate of the reference group was 82.61%, and that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97.83%.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re were 7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reference group and 1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dat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Estriol Cream combined with nano silver antibacterial hydrogel in the treatment of senile vaginitis can improve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of patients,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s high, which is suitable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对 老年性Ⅲ期压疮治疗及护理中采用 纳米银医用抗菌敷料配合舒适护理后的整体效果进行探析。 方法 研究资料为 2018 年 8 月至 2020 年 7 月本院收治的 80例老年性Ⅲ期压疮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纱布敷料及常规护理 40 例 )和实验组(纳米银抗菌敷料及舒适护理 40 例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 结果 实施不同 敷料配合护理干预后实验组的感染控制时间、换药次数相比常规组较少,且治疗依从性较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0.05)。结论 相比纱布敷料及常规护理,纳米银抗菌敷料及舒适护理的配合可以有效提高 老年性Ⅲ期压疮治疗及护理的整体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纳米银医用抗菌敷料 舒适护理 老年性Ⅲ期压疮 治疗 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施精细化临床路径管理对二级医院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效果和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4月1日至2019年10月31日北京市第六医院呼吸科住院的老年CAP患者12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同等数量的两组,试验组61例(给予精细化临床路径管理)及对照组61例(抗菌药物选择及应用时间以临床经验决定),观察两组患者的痰病原菌送检率及检出率,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疗程、费用、联合用药情况及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试验组痰病原学送检率及病原菌检出率95.1%(58/61)、27.6%(16/5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73.8%(45/61)、13.3%(6/45)(χ2=10.536、5.545,P=0.001、0.019)。试验组单一种抗菌药物的DDD数、用药时间及应用人次均少于对照组,试验组所有抗菌药物的累计DDD数41.8(46.5)、累计用药时间41(61)d及累计应用人次6(7)人次,与对照组78.3(111.0)、50(131)d、9(15)人次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526、-0.559、-0.429,均P>0.05),试验组抗菌药物联合用药率16.4%(10/61),低于对照组65.5%(40/61)(χ2=30.500,P=0.000);试验组患者抗菌药物疗程(8.98±2.05)d、抗菌药物费用(1 928.03±1 156.47)元、住院时间(11.00±3.16)d及住院费用(12 172.94±3 934.52)元,均低于对照组(11.75±3.16)d、(2 335.92±1 038.56)元、(13.90±3.72)d、(14 036.85±5 591.11)元(t=5.748、2.050、4.643、2.129,均P<0.05)。试验组患者治愈率及30 d内病死率95.1%(58/61)、4.9%(3/61),与对照组88.5%(54/61)、8.2%(5/6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743、0.535,均P>0.05)。结论老年CAP患者实施精细化临床路径管理后可有效提高痰病原菌送检率及检出率,降低抗菌药的使用强度、疗程、费用及联合用药率,降低患者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对临床抗菌药的合理应用提供了依据,对临床医疗费用控制起到一定的作用。

  • 标签: 临床路径 社区获得性感染 抗菌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药剂科对医院不合理用药的干预及对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影响。方法:选择我院 2016年 1月至 2019年 5月收治的 280例细菌感染 性 疾病住院患者,对照组由医生根据经验以及病人情况用药,观察组在药剂科干预下用药。比较两组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处方不合格率;观察抗菌药物使用费用及时间。结果:观察组抗菌药使用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处方不合格率均低于对照组(p值< 0.05),观察组抗菌药使用费用及使用时间均低于对照组( p值< 0.05)。结论:经药剂科干预,有效促进了医院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显著降低了抗菌药物的使用率。

  • 标签: 药剂科 不合理用药 抗菌药 使用率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青霉素与氯霉素、四环素类抗菌药物联合使用的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我院 2016年 10月 -2019年 10月收治的 90例青霉素与氯霉素、四环素类抗菌药物联合使用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并分析用药不合理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本次研究的 90例患者中,有 52例属联合用药导致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 23例为用法用量不合理的情况、 7例为溶媒不合理的情况、 3例属联合用药导致毒性增加的情况以及 5例为重复用药情况,可见,联合用药导致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名高于其他几种用药不合理的情况。差异显著,( p<0.05);本研究的 90例患者中,有 35例为全身性的不良反应、有 20例低血压者、 17名为肝肾受损者、 14名为尿潴留者以及 4名为精神相关症状者,可见,全身性的不良反应要高于其他不良反应,差异性显著,( p<0.05)。结论青霉素与氯霉素、四环素类抗菌药物联合使用,容易导致患者的治疗效果减低,不良反应主要为全身性反应。

  • 标签: 青霉素 氯霉素 四环素 抗菌药物 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