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干预对肿瘤患者放化疗期间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以2017年1月-2018年1月作为研究阶段,共纳入研究对象158例,均为入院接受放化疗的肿瘤患者,根据住院尾号的奇偶数分为两组,对照组(n=79)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n=79)采取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护理前DT评分、SPB评分、SDS评分、SA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经过护理后,对照组DT评分(4.45±2.12)分、SPB评分(1.53±0.23)、SDS评分(40.14±3.44)、SAS评分(42.04±4.19)与观察组DT评分(1.53±0.23)分、SPB评分(29.44±3.21)、SDS评分(24.67±4.04)、SAS评分(28.46±5.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77例97.47%明显高于对照组52例(65.82%),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肿瘤患者在放化疗期间开展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促进患者心理健康,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心理干预 肿瘤患者 放化疗 心理健康状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心理健康关系到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军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更是关乎到人才强国的战略。军校学生的心理健康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自强与自信,认识自我”、“乐于交往、对他人的认知”“积极向上、认知世界”。关于心理健康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缺乏意志力、情绪不稳定、人际交往障碍、适应能力较差、抑郁、偏执、敌对等等。这一问亟待解决,分析其原因较为复杂,因此要全方位的开展心理健康相关的工作。包括心理健康师的配备,心理健康课程的设置,老师与同学等互助模式的推广等等,各方结合,共同解决军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 标签: 军校学生 心理健康 方式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急性应激障碍的发生因素、症状、治疗、预后。方法通过对一病案的咨询治疗过程结果的分析。结论突发或创伤事件,个性特征都是起病的原因,常见症状是麻木;情感分离,缄默,现实感丧失,对经历事件的的重新体验,做梦和闪回,对事件的回避。症状一般不超过四周,预后良好。

  • 标签: 急性应激障碍 原因 症状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伤残军人心理护理干预对于改善其生活情况价值。方法将2013年1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伤残军人给予综合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心理状态,采取WHO生活质量测定表评价其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护理后患者焦虑及抑郁改善,生活质量改善。结论给予伤残军人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伤残军人 心理护理 生活状态
  • 简介:摘要MECT是多参数监测下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简称,是精神科常用的物理治疗的方法。无抽搐电休克,是患者在麻醉状态下给予肌肉松弛剂,再通过适量的脉冲电流刺激,使大脑皮层广泛放电,促使脑细胞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从而达到控制精神症状的一种治疗方法。目的了解精神病患者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前中后出现不同的心理问题,对160例住院精神病患者经MECT治疗出现的不同心理问题采取心理疏导和护理。结果采用心理疏导,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改变,积极配合治疗确保顺利完成治疗计划,治疗后精神症状明显改善,尽快控制病情。

  • 标签: 无抽搐电休克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通过外科手术能够将病变组织去除,减轻病人痛苦,促进身体机能恢复。但是无论手术的大小还是手术时间的长短,都会让病人既忍受创面痛苦还会让病人体验各种不同的心理活动。因此在进行外科手术前,病人出现各种不同负面情绪也是人之常情。通过进行术前心理护理,消除病人负面情绪积极配合治疗,促进手术顺利进行。

  • 标签: 外科手术 负面心理活动 心理护理 病人家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美国新课纲强调跨科统整的学习,将系统性思维的养成作为持久的实践目标。千禧年之后为培养创新科技技术人才,STEAM教育在2009年“为创新而教育”专案以及自2010年起的核心课纲改革的双管推动之下,席卷美国各级教育。

  • 标签: 教育 心理论 透析 创新科技 2010年 2009年
  • 简介:因果,是佛教中一个常见而又很容易被误解的重要概念。因果,其实是因缘果报的简称。在佛教中,因果与业力密不可分。佛教的因果观包含了五大基本规律:因果不虚、因果不乱、因微果著、自作自受、众缘和合。也就是说,因果具有真实不虚性、善恶不乱性、增长增值性、自作自受性、错综复杂性五大基本特性。正确认识佛教的因果观,对于心理健康意义重大。明了并深信佛教的因果观,能真正改变错误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态度,调整负性的认知与行为模式,有效对治和化解指责、抱怨、嫉妒、嗔恨等负面心理与消极情绪,并能激发和培养接纳、敬畏、感恩、慈悲等正向心态与优良品质。当然,佛教的因果观在心理治疗的应用中,有一些可能出现的问题是需要引起重视与注意的。

  • 标签: 佛教 因果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消化内科患者抑郁心理的影响。方法我科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60例患者为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加强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抑郁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心理护理其抑郁率为11.7%,对照组患者抑郁率为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在常规护理时加强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缓解抑郁发生率。

  • 标签: 心理调适 消化患者
  • 简介:摘要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心理健康老师不管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不能满足需要。这就要求我们普通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必须具备心理学相关知识,懂得一些心理沟通技巧,才能更好的搭建师生和谐交流的桥梁。

  • 标签: 心理效应 学校教育
  • 简介:荣格的宗教学说不仅对心理治疗界,而且对神学界、教牧界以及与人的精神层面有关的一切文化领域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他认为,宗教在总体上不仅对因信仰原因患病的精神病患者有治疗作用,而且对正常人,对所有人的心理发展和人格成长都有一种治疗作用。

  • 标签: 荣格 心理治疗 宗教
  • 简介:摘要心理健康是学生走向成功的奠基石,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消除嫉妒心理,把嫉妒心理转化成一种竞争的动力,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 标签: 嫉妒心理表现形成原因消除与矫正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琳琳是一名中学生,她长相一般且满脸痘痘.而且个子也较矮,口才不好,体育不好。除了学习成绩还说得过去外,琳琳没发现自己有什么长处。她自觉不会讨人喜欢.为此她常常在同学老师面前感到自卑。特别是在学校住宿以后,舍友都是很漂亮的女生.她们常常坐在一起谈论谁不漂亮.每每这时琳琳都躲得远远的.自卑之心犹然而生。虽然有时她也会想现在丑点儿没关系.等上大学了再打扮打扮。但是。每一次跟别人交流说话时琳琳都不敢抬起头直视对方。这常常被人说成傲慢,对别人爱理不理。琳琳觉得好冤枉呀!其实都是自卑惹的祸。她不知道今后该怎么办才好。

  • 标签: 自卑心理 学习成绩 中学生
  • 简介:双休日的一天.妹妹风风火火跑来向我说.最近亲眼看见了小霞(妹妹的女儿,刚满14岁)在家里与男同学亲热的场面。当时.妹妹心都要碎了,气得没头没脑把小霞打了一顿。过后静下心来,又苦口婆心地劝小霞不要早恋.决不能再与那个男同学继续来往。她不知小霞为什么会过早恋爱?更不知如何去处理这些问题?

  • 标签: “早恋” 心理 干预 双休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