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诊断的肥胖高血压患者的代谢特征,为早期防治提供相关研究数据。方法观察202例新诊断高血压患者的相关生化指标及代谢异常发生状况。结果无代谢异常患者92例(45.54%)。有代谢异常者110例(54.46%),其中血脂异常110例(54.46%)、高血糖症72例(35.64%)、高尿酸血症40例(19.80%)。结论在新诊断的肥胖高血压患者中代谢紊乱十分常见。在日常医疗工作中,对于中年肥胖患者不要忽略血压、血脂、血糖、血尿酸等指标的监测,以免漏诊,延误早期治疗。

  • 标签: 中心性肥胖 原发性高血压 高血糖 血脂异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本地区新生儿骨代谢特点。方法选择2009年9~12月住院新生儿108例为检测对象,分早产儿组及足月儿组,检测血清骨形成标志物骨钙素(OC)、骨吸收标志物I型胶原交联C-端肽(CTx)及血清钙,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血清OC浓度无差异(p>0.05),说明新生儿期骨形成活跃;但早产儿骨吸收指标CTx高于足月儿(p<0.05),血清Ca2+浓度明显低于足月儿(p<0.01),说明早产儿的骨代谢,特别是骨吸收较足月儿活跃。结论足月儿及早产儿骨形成活跃,早产儿骨吸收强于足月儿,建议给予早产儿早期补钙,以利于早产儿快速的生长发育需要。

  • 标签: 婴儿 新生 骨代谢标志物 血清钙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钠的代谢与平衡失调的检测。方法对采集到的样本进行检测。结论各种原因的多尿同时都会伴高钠血症,因此要根据病史、尿量、BOP等方面的综合分析对中枢性、肾性尿崩症及精神性多饮相鉴别。低钠血症的病因是很多见的(见诊断思路),除了假性低钠血症以外,一般的表示体内的水含量比钠的含量增加。可归结为钠的丢失和机体水的潴留。

  • 标签: 钠的代谢与平衡失调 检测
  • 简介:代谢组学是以生物体新陈代谢的中间产物或终产物等一系列小分子物质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先进的方法研究机体在多种病理生理学改变下,各种内源性代谢物质的定量改变与应答规律的一门科学[1]。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密切联系而又相互独立的一系列组学共同构成了系统生物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代谢组学是对生命,

  • 标签: 代谢组学 肿瘤 诊断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对“伏痰”理论谈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医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通过长期中医临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效果我们进行分析总结回顾并得“伏痰”治疗效果。结论在中医学上可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可归属于“喘证”、“肺胀”、“咳嗽”、等范畴。传统医学认为病因病机多由于肺部长期受到内伤、外感的侵袭,导致宣降功能失常,日久肺部受损,则伤及脾脏,导致脾肾具需。在治疗上以温肺为主,肺脏正常,则津液能化,不易产生痰。经常使用小青龙汤治疗伏痰以温胃,它主要是针对心下水气,是治疗“伏痰”的基础。从它的方剂来说以温为主,内温外散,温散结合,治疗COPD能取得好的效果。所在的江苏中医学院已经取得良好效果,逐渐形成COPD专项治疗策略,不过,还要进一步深入挖掘相关理论,帮助广大患者减轻痛苦。

  • 标签: &ldquo 伏痰&rdquo 理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中医治疗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影响研究。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9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组进行比较综合的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最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的依从性以及治疗后病情的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比较,P>0.05,差异性不显著,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比较,P<0.05,有显著的差异性。说明综合性的、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依从性。结论通过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戒烟、呼吸训练、氧疗的依从性,减少患者的住院次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护理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干预作用。方法将68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综合护理,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护理,6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护理前后呼吸困难、6分钟步行距离、肺功能。结果综合护理和常规护理相比,不仅能改善呼吸困难,而且对6分钟步行距离、特别是肺功能有较好改善作用,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护理是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的,它不仅可以改善呼吸困难,还可明显改善6分钟行走距离和肺功能。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综合护理 稳定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维生素E、辅酶Q10与丹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方法对收本院63例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n=32)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维生素E、辅酶Q10与丹参针治疗;对照组(n=31)除了不用维生素E、辅酶Q10与丹参针外,其它与治疗组相同。比较两组入院时及治疗两周后患者临床症状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21例胸闷,气促症状明显改善,活动耐力明显增加,肺通气能力明显改善,喘息型慢支肺哮鸣音消失。11例以上指标均有所改善。结论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维生素E、辅酶Q10与丹参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的综合治疗。

  • 标签: 维生素E辅酶Q10丹参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调查山区基层医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类别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提供实验室参考依据。方法:病原菌培养鉴定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采用常规方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采用KB法,药敏结果按照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最新规则评价;采用WHONET5.5版本统计分析数据。结果:COPD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71.0%),所有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产生了较为严重的耐药性,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达41.9%,产ESBL细菌检出率达44.4%,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达13.3%、20.0%。结论:我院COPD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性呈上升趋势,应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与控制。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部感染 病原菌 抗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氨茶碱联合呼吸功能训练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采用氨茶碱联合呼吸功能训练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38例,随机分为两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用氨茶碱联合呼吸功能训练治疗方案,对照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用氨茶碱治疗方案。对两组患者的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肺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呼吸困难程度等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的肺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呼吸困难程度等对比均有明显改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的肺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呼吸困难程度等均比对照组改善明显,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测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体质的质量指数(BMI),从而进一步掌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及影响因素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1年3月1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作为调查研究对象,针对研究对象的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收入等一般情况进行了解分析,并对患者的身高、测量患者提质量和肺功能进行体检。结果经检查结果显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COPD)营养不良发生率为29.13%;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收入等一般情况对患者体质的质量指数(BMI)影响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体质的质量指数在性别方面不存在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U=0.1042,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着密切关系,在治疗的同时,应注意加强患者的营养支持,改善其营养状况。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营养不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长期家庭氧疗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将选取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分组,治疗组进行长期氧疗,对照组不进行长期氧疗,两组均定期监测血气分析、肺功能等指标变化。结论长期氧疗能够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生存率,减少住院次数,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长期氧疗
  • 简介:摘要发热时机体代谢变化有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水和电解质代谢及酸碱平衡的变化;功能变化有中枢神经、心血管、呼吸、消化、泌尿等系统的变化。

  • 标签: 发热时机体代谢 功能的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代谢综合征日益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现代医学已对代谢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及防治手段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中医学对于防治代谢综合征这一现代病尚缺深入的研究,本文力图结合相关文献,分析代谢综合征的中西医发病特点,阐述不同阶段的相互关系和发病机理,分析了代谢综合征的动态演变和内在的整体关联性,探讨中西医结合处理代谢综合征的理论基础及中医药防治代谢综合征病因病机,证治分型及治则治法,强调发挥中医药整体调节优势,为防治代谢综合征,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供新思路。

  • 标签: 中医药 代谢综合征 病因病机 证侯分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镁的代谢与平衡失调检测。方法对采集到的样本进行检测。结论高镁血症在临床中并不常见,因为肾脏对镁的调节能力很强,但肾功不全或大量静脉使用镁制而忽视对镁的监测,后果是严重的。当血清镁>1.25mmol/L时,诊断即可成立。当血清镁<0.75mmol/L时即可诊断低镁血症。当镁缺乏时,通过镁的重分配,细胞内液的镁转移到细胞外,以维持血清镁的稳定。如果血清镁已降低,常提示体内缺镁相当严重。

  • 标签: 镁的代谢与平衡失调 检测
  • 简介:摘要代谢综合征(MS)已经成为21世纪现代医学内分泌科和心血管科共同关注的热点。在我国发病率为14-16%。标准化患病率9-12%1。由于MS,加剧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及其他心血管病的发病危险,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经济负担,西医治疗多采用针对危险因素的药物治疗,用药复杂。而中医通过辨证论治可达个性化治疗,且选用方剂成熟,患者依从性好等特点。显现了其独特优势。

  • 标签: 代谢综合征 中医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本地区新生儿维生素D(VitD)代谢的特点。方法选择2009年9~12月儿童医院住院新生儿108例为检测对象,分早产儿组及足月儿组,检测血清甲状旁腺素(PTH)、25羟胆骨化醇(25(OH)D3)及血清钙,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血清25羟胆骨化醇(25(OH)D3)浓度无差异(p>0.05);但早产儿血清甲状旁腺素(PTH)及血清Ca2+明显低于足月儿(p<0.05,p<0.01)。结论早产儿较足月儿更易发生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