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护理措施。方法对120例肺部肿块患者进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组织病理学阳性率、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护理进行分析。结果有109例病理获阳性结果,准确率91%;并发症发生率23%,其中气胸12例,血痰16例。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在肺部肿块的诊断中具有安全、准确、简便等优点,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可提高经皮穿刺活检的正确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CT 肺穿刺 活检 肺部肿块 护理
  • 简介:目的:总结CT导引经皮穿刺术的准确性、并发症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国产9号腰穿针及日本QUICKCUT18G穿刺针对32例内结节或肿块进行穿刺,所有病例均进行细胞学和组织学检查.结果:32例穿刺成功率占100%(32/32);其中恶性肿瘤24例,穿刺确诊20例,占83.3%(20/24);结核球2例,占6.2%(2/32);脓疡3例,占9.3%(3/32);共有2例发生气胸占6.2%(2/32).结论:CT导引下穿刺活检准确性高,并发症少,特别对周围性小结节灶的诊断价值较大.

  • 标签: CT导引 活组织检查 肺穿刺
  • 简介:CT引导下的经皮穿刺活检技术开展已有10多年时间,国内外有多家报道.该技术应用成熟,成功率高,对孤立性内结节病灶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但是,该技术由于多次、反复穿刺,具有一定的并发症,如气胸、出血等.1999年至2003年之间,作者应用同轴套管针技术,一次穿刺成功,多次取材,减少了穿刺的次数,减少了损伤.

  • 标签: 经皮肺穿刺活检 套管针 并发症 结节病 穿刺成功 病灶
  • 简介:目的比较在CT与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的特点并分析二者临床价值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3年5月~2006年10月内占位性病变患者93例,分为2组。超声能探及异常回声且病灶距壁〈2cm为B超组,41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11例,年龄21~77岁;超声不能探及异常回声或病灶距壁〉2cm为CT组,52例,其中男性34例,女性18例,年龄42~75岁。比较两组穿刺活检的确诊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CT及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的确诊率分别为98%及100%,CT及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3.5%及4.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的确诊率高,并发症低,操作迅速。但B超不能穿过空气,对距壁〉2cm的病灶不宜选用,宜选用CT引导。

  • 标签: 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术 B超 经皮肺活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目的:探讨对肺部占位患者采用CT引导下活检术进行干预后获得临床效果。方法:对来自我院罹患肺部占位的180例患者进行抽取,时间介于2014年1月~2021年12月范围。临床针对所有患者均展开CT引导下活检术操作,就获得结果展开观察分析。结果:对180例患者完成穿刺后,178例成功完成。获得明确诊断结果的患者175例,达到97.22%准确率。其中属于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133例,共包括小细胞癌患者17例,腺癌患者58例,腺鳞癌患者5例以及鳞癌患者53例;属于转移性肺癌患者14例;属于平滑肌瘤患者5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3例,炎性假瘤患者9例,结核患者6例以及肺脓肿患者5例。对于180例患者在穿刺期间,2例因为表现出心慌症状,对于进针无法配合,并且穿刺期间呈现出大量气胸症状,表现出呼吸困难现象,需要将穿刺终止。对于剩余患者,均成功完成穿刺。对穿刺后并发症类型进行观察,8例表现出气胸症状,发生率为4.44%;其中属于大量气胸患者3例,对其实施胸片检查,压缩达到60%。对患者实施对症治疗以及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气胸全部吸收。剩余5例均属于少量气胸。压缩达到20%,未对其实施抽气操作,对其给予吸氧干预后,实施3~5d观察,气胸均显示吸收。3例表现出肺出血情况,达到1.67%发生率。均为病灶附近呈现出少量出血情况,合理展开止血药物治疗。在1月后对其实施复查,均显示吸收。结论:CT引导下活检术有效应用,呈现出经济、安全以及准确率高的特点,不会对肺部占位患者造成严重创伤,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肺部占位 CT引导下肺活检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与常规食管癌切除术对比,探讨经左小切口配合管状胃食管癌切除术临床价值。方法收取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8例段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左小切口术组)36和对照组(常规手术组)32,将其分别采用经左小切口配合管状胃食管癌切除术和常规食管癌切除术进行治疗。结果对两组患者手术情况进行比较发现,观察组切口长度、失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心肺并发症、切缘残留情况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及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经左小切口配合管状胃对食管癌进行治疗,具有切口小、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患者生活质量提高,达到了食管癌手术治疗的目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切口 管状胃 食管癌 临床疗效
  • 简介:CT引导下经皮活检由于其创伤性比较小、操作简单、准确率高,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弥漫性实质性疾病(diffuseparenchymallungdiseases,DPLD)的诊断[1]。本次研究探讨CT引导下经皮活检在诊断肺部弥漫性病变方面的价值以及并发症的预防。现报道如下。

  • 标签: 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 临床应用 弥漫性 肺疾病 DISEASES LUNG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周围型肿物在B超引导之下进行经皮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2013年收治的84例周围型肿物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回顾性的方法进行分析,总结该类型患者在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体会。结果所有患者的一次性穿刺成功概率以及穿刺取材的满意概率都是100%,并发症发生概率为7.14%。结论对周围型肿物患者使用B超引导,进行经皮穿刺有着创伤小、并发症发生概率低以及成功率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周围型肺肿物 B超 经皮肺穿刺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弥漫性间质性疾病采用经支气管镜冷冻活检诊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7年9月-2020年9月收治的弥漫性间质性疾病患者60例,患者均采用经支气管镜冷冻活检进行疾病诊断,收集分析患者临床诊断结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率情况。结果:60例患者活检后疾病诊出58例,占比96.67%,活检后出现气胸2例、出血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1.67%。结论:弥漫性间质性疾病采用经支气管镜冷冻活检诊断方法具有较高的诊出率,有利于临床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同时临床需提高活检操作质量,以提高活检安全性。

  • 标签: 经支气管镜冷冻肺活检 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 诊出率 并发症
  • 简介:摘要探讨彩超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在周围型肺病变的价值及影响因素。回顾分析55例彩超引导下经皮穿刺周围型肺病变患者的病理结果,发现活检作出病理诊断患者51例,穿刺活检有效率为92.72%(51/55),穿刺并发症发病率为3.62%(2/55)。实时彩超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在周围型病变诊断中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超声 经皮肺穿刺活检 周围型肺占位
  • 简介:【摘要】目的:对周围型占位性病变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采用超声方式比较具体效果。方法:选取时间在2020年1月到12月的60例患肺癌患者,在使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时,首先确定活检枪型号,并进行超声仪器的设置。比较疾病类型以及超声穿刺活检敏感、特异度。结果:鳞癌患者占所有病症的比例为35.0%。腺癌患者占所有病症的比例为15.0%。转移癌患者占所有病症的比例为13.3%。小细胞肺癌患者占所有病症的比例为8.33%。混合型肺癌患者人数为10例,所占比例为16.7%。良性病变患者人数为7例,所占比例为11.7%。通过对超声穿刺活检敏感、特异度等分析,其中超声穿刺的特异度为100.0%。对于其敏感度来说,其为96.7%。结论:对周围型占位性病变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方式,特异性高,敏感性强。

  • 标签: 超声经皮肺穿刺活检 肺周围型占位性病变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外伤患者预防不张的护理要点。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80例外伤患者,随机方法分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加强系统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不张发生率、护理满意率的差异性。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不张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外伤患者的临床处理过程中加强系统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不张,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胸外伤 预防 肺不张 护理要点
  • 简介:近年来低剂量螺旋CT在我国健康体检中逐渐普及,肺部结节病灶检出率明显增高,而这些结节病灶良恶性判断及处理方法经常成为困扰临床医师及影像科医师的难题。2013年美国科医师学会(AmericanCollegeofChestPhysicians,ACCP)发布了第3版单发或多发结节(pulmonarynodule)的临床处理路径指南。

  • 标签: 肺癌 早期诊断 肺结节 胸部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术后传统闭式引流同负压吸引引流引流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选择我院术后患者103例,传统闭式引流组51例,负压吸引引流组52例,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住院天数及拔管时间。结果负压吸引组较传统闭式引流组住院天数减少,拔管时间较短,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负压吸引引流相对传统闭式引流能减少缩短引流管留置时间、减少住院天数,可以对不能完全膨胀及应用传统闭式引流效果不佳患者及时应用,但没有必要将其作为常规引流方式。

  • 标签: 开胸术后 引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探讨胸外科术后心律失常的相关因素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从2015年5月-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术治疗55例患者,判断术后是否发生了心律失常,并分析术后心律失常与相关因素的关系。结果男性、高龄、全切除及食管切除、术前心功能异常是术后心律失常的高危因素。结论术后心律失常的护理应根据相关的诱发因素开展,通过规避诱发因素和康复活动,减少和控制心律失常危害。

  • 标签: 开胸术 心律失常 相关因素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