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输液已广泛应用临床,由于具有痛苦轻,对血管刺激性小,并且可随血管形状弯曲,不易脱出血管,便于肢体活动,减轻患儿痛苦、恐惧,减轻患儿家长心理压力,可随时进行输液治疗等优点,被广大患儿患儿家长所接受,但在临床实践中仍存在问题,仍需不断改进。

  • 标签: 小儿 头皮 静脉 留置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烧伤小儿外周静脉留置输液优缺点及护理技术。方法2009年12月—2011年5月治疗了92例烧伤患儿,实行了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术进行输液。结果留置管最短3天,最长10天;输液时间最短5天,最长20天;留置管脱出5例,无静脉炎发生,有效保障了小儿烧伤抢救休克、补液实施。结论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术具有操作简易、方便、穿刺次数少、留置时间长、补液效果好等优点,非常适用于小儿烧伤输液治疗应用。

  • 标签: 外周静脉留置针 小儿烧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接受静脉输液治疗小儿通过运用心理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结果:穿刺成功率组间平行对比中,观察组98.75%,对照组90.00%,P<0.05;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组间横向对比中,观察组观察组100.00%、对照组87.50%,P<0.05,P<0.05。结论:对于静脉输液治疗小儿运用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提升穿刺成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

  • 标签: 静脉输液 小儿 心理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外固定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输液幼儿随机分为试验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试验组采用固定固定;对照组采用传统固定。结果试验组留置针脱落数量低于对照组,局部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患儿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外固定带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固定效果好,有利于顺利完成输液任务,保护患儿血管,整体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头皮静脉留置针 外固定带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静脉输液穿刺成功率及输液依从性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1月我院进行静脉输液治疗患儿11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输液常规护理,观察给予输液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成功穿刺率及输液依从性。结果对照组穿刺成功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参与配合率比对照组高,抗拒、强烈抗拒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小儿静脉输液穿刺成功率,改善输液依从性。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小儿 静脉输液 穿刺成功率 输液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弹力松紧带对小儿静脉输液固定作用。方法采用色彩鲜艳约0.5—1.5公分宽,柔软、弹力适中松紧带,根据头围大小、手指宽度,选择适合长度,做成不同大小头圈及手圈,为小儿头皮静脉输液及四肢静脉输液进行固定。结果采用彩色松紧带,小儿静脉输液中能起到很好固定作用,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结论彩色弹力彩色松紧带在小儿静脉输液固定作用效果好,容易操作,对于延长静脉使用寿命,减轻患儿痛苦,防止医患纠纷,节约医疗资源起着重要意义。

  • 标签: 小儿静脉输液 彩色松紧带 固定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婴幼儿头皮静脉采血法静脉采血法临床采血过程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我科住院小儿共100例,年龄平均在:3月—2,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头皮静脉采血法(n=50例)和对照组股静脉采血法(n=50例),比较这两种采血法临床使用效果及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操作成功率:观察组:96%显著高于对照组:86%,疼痛程度比较:观察组:2例,对照组:10例,家属总体满意度:观察组90.0%,对照组 :78.0% 结论:小儿头皮静脉采血法静脉采血法对比下差异显著,实验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结果:小儿头皮静脉采血效果优于传统股静脉采血法,不仅能提高成功采血标本合格率,降低并发症机率,还能满足临床检验需求,从而提高儿科护理质量,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

  • 标签: 股静脉采血法 一次性成功率 头皮静脉采血法 FLACC疼痛评估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对门诊输液患儿静脉输液效果及静脉穿刺成功影响。方法收取本次研究门诊输液患儿80例,时间为2016年4月9至2017年11月16,后对收取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即观察组——采取心理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2组合作情况及静脉穿刺成功率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观察组门诊输液患儿合作率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65.00%,P值<0.05。观察组门诊输液患儿穿刺成功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间相比较,P<0.05。结论心理护理对门诊输液患儿静脉输液效果及静脉穿刺成功率具有重要价值,值得研究。

  • 标签: 心理护理 门诊输液 静脉输液效果 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门诊小儿静脉输液中存在风险。方法采取相应措施,加强护士责任心,合理搭配人员,强调细节护理。结果提高了护士静脉穿刺技术,做好健康宣教工作,减少护患矛盾。结论通过这些措施落实,提高穿刺成功率,大大降低了护理差错及纠纷发生。

  • 标签: 门诊患儿 静脉输液 风险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儿静脉输液临床护理要点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3月我院采用静脉输液进行治疗患儿23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118例。进行常规护理患儿为对照组,进行相关护理干预患儿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儿疼痛情况、配合程度、穿刺成功率及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儿静脉输液WongBaker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配合有效率、穿刺成功率及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轻患儿疼痛,提高患儿静脉输液配合程度、穿刺成功率及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静脉输液 护理要点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将小儿静脉输液临床护理措施作为论述中心,就综合护理临床效果进行揭示。方法将2017年4月~2019年2月作为研究样本录入时间,共计纳选66例需静脉输液患儿,以护理措施差异为分组依据,即将患儿分成A组(n=33,常规化护理),B组(n=33,综合护理),对比观察患儿对护理工作评价(满意度)、输液依从性及穿刺成功率。结果B组患儿患儿对护理工作评价(满意度)、输液依从性及穿刺成功率中取得结果均明显优于A组,数据经统计学检验(P<0.05)。结论小儿静脉输液过程中,为患儿施以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提升患儿对护理工作评价,同时提高输液依从性及穿刺成功率,值得将其广泛应用于临床中并大力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 小儿 静脉输液 依从性 穿刺成功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小儿静脉输液影响研究。方法:本研究以2019.05~2020.05100例患儿,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按照1:1方式将其分为不同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其中观察组(n=50),对照组(n=50),给予对照组小儿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小儿心理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穿刺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理想,(P<0.05)。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穿刺依从率明显较高,差异显著(P<0.05)。

  • 标签: 心理护理 小儿静脉输液 影响研究
  • 简介:针对小儿头皮静脉纤细,穿刺时回血不明显、继续进针易穿破血管壁,小号头皮针易阻塞等特点,使用双重水止,回血快,提高了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具体操作方法如下:按常规静脉输液准备用物,另备把止血钳或个水止,无菌头皮针(4号-5号)排气安上头皮针,再排尽空气,输液管水止墨菲氏滴管之间夹把止血管钳,常规消毒,进行穿刺,当针头斜面进入皮下时松开下面水止,管内压力随之减小,缓慢进针,当针头进入血管时,即见回血,松开止血钳固定,穿刺成功。临床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中,由于用了以上方法.提高了穿刺成功率,既节省了时间,又减少了反复穿刺患儿造成痛苦,因此,值得推广。

  • 标签: 头皮静脉穿刺 墨菲氏滴管 针头斜面 进入血管 小儿头皮静脉 操作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小儿静脉输液应用价值及对穿刺成功影响。方法 选取来我院进行静脉输液治疗 88例患儿进行干预研究,将其按照随机数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和研究组(心理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患儿穿刺成功率、依从性及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儿穿刺成功率、依从性及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静脉输液中可以提高对患儿穿刺成功率,对患儿治疗依从性及患儿家属满意度提升有良好促进作用,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小儿静脉输液 一次穿刺成功率 依从性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对控制门诊输液大厅小儿静脉输液风险效用。方法:选择2020年2月到2021年2我院门诊大厅静脉输液患儿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优质护理。通过资料分析,比较两组静脉输液风险发生率及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发生针头掉落、多次穿刺、液体渗漏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研究充分说明优质护理,能够有效降低门诊输液大厅小儿静脉输液风险,并提高其家属对护理满意度。

  • 标签: 静脉输液风险 护理满意度 优质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