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贝祖诒与《1948年援华法》关系密切。从当时的客观情况以及贝祖诒具有的条件而言,他是主持求援工作的最佳人选。贝祖诒一方面抓住美国的政治要求,表明国民党"改革"的决心,另一方面利用国会内外的亲国民党势力向国务院施加压力,推动美国采取积极的援华政策。美国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通过《1948年援华法》间接介入中国内战。贝祖诒虽为国民党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的稻草,却依旧没能改变国民政府失败的宿命。

  • 标签: 贝祖诒 国民政府 美国援助 《1948年援华法》
  • 简介:比较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国共两党货币发行的情况,国民党法币出台,结果只流通了十年;共产党用自己的信誉作担保发行人民币,成功树立国家货币体系的权威和政府信用,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并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国民经济,国家治理深入基层。比较发现,现代国家控制能力的下降在于货币发行主权的丧失,说明货币发行主权是国家治理能力的基础。

  • 标签: 货币发行主权 国家治理能力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共产党 国民党
  • 简介: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曾采取强制手段对商会等民间社会团体进行整顿和改组,实施严格监督和控制。经过整理后,商会的力量的确有较大的削弱,但并非完全失去独立性,处于屈从政府意志的附属地位。“九·一八”事变后,上海市商会的民主抗日活动不仅超越了“在商言商”的信条,而且逾越了政府政策所许可的范围,与政府政策的导向形成鲜明的对比。上海市商会所发布的宣言通电从舆论上给政府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并迫使政府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自己的政策。尽管商会的意志和要求屡屡遭致政府的抑制和漠视,但上海市商会为维护商人利益、民族利益和国家主权采取的行动证明商会是一个具有明显独立人格的商人团体

  • 标签: “九·一八”事变 上海市商会 民主抗日 国民政府
  • 简介:西北马家军是清末、民国时期盘踞在中国西北的一支重要的军阀力量。西北马家军阀与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中央以中原大战为契机建立了关系,组成了一个松散的政治联盟。在这个松散的政治联盟下,蒋介石与马家军阀之间的关系一直是集权与分权、控制与反控制、安抚与输诚、联合与利用的关系,矛盾与斗争一直贯穿于蒋马政治联盟的始终,双方之间有武力冲突,也有互相的支持与合作。由于双方对彼此都有一定的政治、军事方面的利用价值,并且都以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红军对为其主要对手,反共是蒋马关系的纽带,所以,即使这个政治联盟充满了矛盾与斗争,有时甚至出现了危机,但是双方都希望维持这个政治联盟,并为此做了一系列的努力。

  • 标签: 南京国民政府 中国西北 中央政权 蒋介石 抗日战争前 军阀
  • 简介:抗战时期及战后初期,国民政府始终坚持纺织工业的民营原则。战后物价狂涨、通货膨胀、工潮叠起等严重威胁经济建设和政治稳定。为平抑物价、救济失业、恢复生产力,国民政府决定接收原在华日本纱厂,筹设中国纺织建设公司。本文认为成立中纺公司是为了筹措内战经费及补充国库的传统观点并不全面,战后纺织工业的起落与国民政府的棉业政策有密切关系。

  • 标签: 中国纺织建设公司 纺织事业管理委员会 国营 民营 日伪纱厂
  • 简介:众所周知,敦巴顿橡树园会议规划了联合国宪章的基本轮廓,解决了联合国建立的主要问题。美国总统罗斯福将会议提案称为“国际政治合作的奠基石”,苏联大元帅斯大林认为这次会议是“联合国家战线的鲜明标志”。敦巴顿橡树园会议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44年8月21日至9月28日,美英苏三国参加,就战后联合国的组织机构基本达成协议;第二阶段从1944年9月29日至10月7日,中美英三国参加,就联合国组织问题作了进一步讨论。本组史料为中国代表团首席代表顾维钧在会后向国民政府外交呈报的《参加国际和平安全机构会议代表团报告书》,详细描述了会议的经过、会议讨论的要点及其结果。

  • 标签: 敦巴顿 顾维钧 国际和平安全机构会议 报告书
  • 简介:9月26日,交通印发《智慧交通让出行更便捷行动方案(2017-2020年)》(以下简称《方案》).提出,提升城际交通出行智能化水平.拓展铁路客运信息市场化应用,加快推进ETC拓展应用,开展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建设,创新道路客运信息服务模式,推动水上客运信息服务发展,实施民航“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开展智慧机场建设,推进旅客联运信息服务建设,提升邮轮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推进国际道路客运信息化建设等.

  • 标签: 行动方案 交通部 出行 智慧 信息服务模式 信息化建设
  • 简介:受今年1号台凤“珍珠”的影响,数十艘越南籍渔船及数百名越南渔民遇险,越南政府紧急请求我国给予救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在各相关部门的支持帮助下,交通作为水上交通安全和应急搜救的主管部门迅速组织船舶、

  • 标签: 交通部 越南 渔民 搜救 北京 表彰
  • 简介:交通南海救助局于2003年6月28日正式成立,职责是:贯彻和执行国家和交通有关海上救助工作的方针、政策、法规;负责在我国沿海及相关水域的国内外船舶、水上设施和在我国沿海水域遇险的国内外航空器及其他方面的水上人命救助;负责以人命救助为目的的海上消防;承担以人命救助为直接目的的船舶和水上设施及其他财产的救助;承担国家指定的特殊的政治、军事、救灾等抢险救助任务;履行有关国际公约和双边海运协定等国际义务。

  • 标签: 交通部 科学发展观 南海 实践 救助工作 国际义务
  • 简介:新年伊始,交通公路司司长张剑飞和副司长李彦武带领建设处、设计处、技术处的处长来到公路科学研究所听取《高速公路早期破坏预防措施研究》汇报,并对解决高速公路早期破坏问题提出了明确指导意见。

  • 标签: 中国 交通部 公路司 高速公路 公路养护 公路维修
  • 简介:交通部长黄镇东称我国西部12省区拥有国土面积688.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71.7%,但公路总体水平很低。截至2001年底,全国52%的高速公路集中在东部地区。我国西部公路主要存在

  • 标签: 交通部部长 公路再 再修
  • 简介:摘要:城市轨道交通产生后,缓解了城市拥堵,也保障了经济的高速发展。但是,因以往的人工轨道运行存在一些问题,加上科学技术进步后,开始出现了全自动运行线路,降低了操作人员对轨道运营安全的影响,有效保障了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如果对全自动运行线路运营安全分析,其也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增大了运营事故发生概率,危及到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基于这种情况,交通要求加强全自动线路运营安全管理,结合线路运行的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运营安全管理措施,以此确保全自动运行线路的安全稳定性。

  • 标签: 交通部 全自动运行线路 运营安全 监测体系
  • 简介:根据国务院关于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的要求,为指导各级地方交通主管部门进一步做好交通建设领域的清欠工作,交通制定并印发了《关于预防和解决交通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的若干措施》(交公路发[2005]332号)的通知。主要措施如下:1.进一步提高对清欠工作的认识。2.健全组织机构,加强领导。3.明确分工,落实责任。

  • 标签: 拖欠工程款 交通建设 交通部 和解 预防 出台
  • 简介:国民政府时期的司法院虽然在名义上是“最高司法机关”,但并不直接行使审判权,而是通过法令统一解释和判例变更制度对审判机关进行监督。1936年的“五五宪草”一方面效仿美国的司法释宪模式,将宪法解释权赋予司法院,另一方面却预留了维持司法院体制的空间,并对宪法解释权的启动做了限制性规定。虽然最高法院和司法院的法令统一解释中有一些援引宪法性文件、认定行政命令违宪无效的宪法解释案例,但其宪法保障功能基本上仍处于休眠状态。

  • 标签: 国民政府 司法院 宪法解释 司法解释
  • 简介:在美国国内法学界的挫败与国民党当局外交关系危机的双向作用下,庞德满怀嫁接普通法于中国之雄心出任中国法律顾问。然将庞德改革作为孤立事件研究,无法准确把握庞德改革举措与其法学理论的内在逻辑同构性,且对改革文本的解读或与庞德本意相悖。因为,庞德在美国法卓异、普通法技术中立、法律进化理论、共济会信仰等理念引导下,试图将其认为的法律发展之最后阶段——普通法——移植到中国,实现对中国法的重塑。为实现转舵普通法的目标,庞德对中国法律体系的诸多公开评价为策略性曲解。通过对其法学理论的梳理、改革举措的剖析,可知其改革并非在欧陆法系框架内的闪转腾挪,而是通过挹注法律重述、司法制度、法学教育等美国法之要素,使法律改革后的中国成为一个普通法色彩日臻浓厚而欧陆法余韵渐稀的法域。

  • 标签: 庞德 法律改革 普通法卓异 大陆法系 司法中心主义
  • 简介:日前,交通正式印发了《公路水路交通信息化“十一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作为《公路水路交通“十一五”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确定了“十一五”期间公路水路交通信启.化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并明确了主要任务和建设内容,同时提出了规划实施的建议和保障措施,是指导交通信息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规划》的出台,将为“十一五”期间交通信息化的发展指明方向。

  • 标签: 交通信息化 综合规划 交通部 水路交通 信息化发展 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