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抗结核药物治疗老年肺结核中应用护理干预降低肝损害程度的方法和效果。方法:试验病例数共100例,疾病名称均为肺结核,均在2021.01~2022.10内完成治疗,试验前按排号均分为2组(50例/组),分别对应甲组(单号)和乙组(双号)。甲组应用常规护理,乙组应用保肝护理。对比满意率及肝功能指标等情况,以评定效果。结果:试验后对满意率及肝功能指标等予以对照处理,结论中乙组均优于甲组(P<0.05)。结论:在抗结核药物治疗老年肺结核中应用药物、运动、饮食、心理等护理措施,不仅能降低肝损害程度,改善肝功能,还能提高患者总满意率。

  • 标签: 抗结核药物 老年肺结核 护理干预 肝损害程度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胆结石护理中实施全面护理模式对患者护理质量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9月到2022年7月诊治的胆结石患者85例,通过信封法进行分组,将其分为分析组(42例)、比较组(43例)。给予比较组常规护理模式,对分析组实施全面护理模式,对比组间满意程度、临床指标和并发症。结果:比较组满意程度低于分析组;在临床指标方面,比较组差于分析组;分析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比较组(P<0.05)。结论:给予胆结石患者全面护理,不但能够提高满意程度,还能够改善临床指标,促进并发症发生率的降低。

  • 标签: 胆结石护理 满意程度 全面护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22年1—12月收治的301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计算Gensini评分,再根据Gensini评分评估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将患者分入中重度狭窄组(Gensini评分≥31分,n=60)和轻度狭窄组(Gensini评分<31分,n=241)。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检查指标,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血小板压积、纤维蛋白原、收缩压、心率及糖尿病史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冠心病患者糖尿病史、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血小板压积、收缩压、心率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左室射血分数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呈负相关(P<0.05);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冠心病患者纤维蛋白原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左室射血分数是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血清钙、FIB、hs-cTnT是MHD合并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影响因素。临床医生可动态监测上述指标水平变化,以评估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进而尽早施行必要的检查及干预措施,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 冠心病 冠状动脉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个性化疼痛护理在风湿免疫性疾病病人护理中的临床价值及对病人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的调查时间始于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截止,所选病例均为我院收治的风湿免疫性疾病病人,共计88例,采用抽签法将所有调查对象分为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对比组和采用个性化疼痛护理的研究组,每组各纳入44例病例,对比两组病人护理前后的疼痛评分及睡眠质量评分。结果:两组病人护理前的疼痛评分、睡眠质量评分与对比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异,不具有可比性(P>0.05);护理后,研究组病人的疼痛评分低于对比组,研究组病人的睡眠质量评分高于对比组,数据对比结果显示P<0.05,说明数据对比有意义。结论:在风湿免疫性疾病病人的护理中应用个性化疼痛护理可以显著降低病人的疼痛感,对于改善病人睡眠治疗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护理效果值得肯定。

  • 标签: 风湿免疫性疾病 疼痛 个性化疼痛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个性化疼痛护理在风湿免疫性疾病病人护理中的临床价值及对病人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的调查时间始于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截止,所选病例均为我院收治的风湿免疫性疾病病人,共计88例,采用抽签法将所有调查对象分为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对比组和采用个性化疼痛护理的研究组,每组各纳入44例病例,对比两组病人护理前后的疼痛评分及睡眠质量评分。结果:两组病人护理前的疼痛评分、睡眠质量评分与对比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异,不具有可比性(P>0.05);护理后,研究组病人的疼痛评分低于对比组,研究组病人的睡眠质量评分高于对比组,数据对比结果显示P<0.05,说明数据对比有意义。结论:在风湿免疫性疾病病人的护理中应用个性化疼痛护理可以显著降低病人的疼痛感,对于改善病人睡眠治疗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护理效果值得肯定。

  • 标签: 风湿免疫性疾病 疼痛 个性化疼痛护理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麻醉苏醒护理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调查时间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在此期间随机选取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分组法将50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25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麻醉苏醒护理,比较两组术后6h以及12h的疼痛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6h以及12h的疼痛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的术后护理中,增加麻醉苏醒护理,效果显著,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 标签: 麻醉苏醒护理 胸腔镜 肺癌根治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程度根管填充治疗牙体牙髓病的疼痛发生率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7月收治的10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分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超充治疗,观察组采用适充治疗,比较两组实施效果。结果:较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P<0.05;较对照组,观察组疼痛轻,发生率低,P<0.05。结论:在牙体牙髓病治疗中,相较超充治疗,适充治疗效果更显著,能有效缓解疼痛,降低疼痛发生率。

  • 标签: 不同程度根管填充 牙体牙髓病 疼痛发生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皮椎间孔镜手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于2021年9月-2022年9月期间内,选取78例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进行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施行常规开放性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变化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观察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皮椎间孔镜手术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疼痛程度,具备一定的推广价值。

  • 标签: 经皮椎间孔镜手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疼痛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脊柱骨折患者围术期的效果及对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脊柱骨折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分别选择常规护理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比两组疼痛情况、临床指标及脊柱状态。结果:治疗前,两组VAS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持续时间、完全负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观察组运动评分、伤椎高度、Cobb's角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可以显著减轻脊柱骨折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脊柱状态,缩短患者的疼痛持续时间和完全负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脊柱骨折 围术期 疼痛程度 脊柱状态
  • 简介:【摘要】 目的 讨论放松训练+手术室护理对老年硬核性白内障患者术中配合程度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22年4月~2023年4月在我院接收的100例老年硬核性白内障患者进行分析,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组患者采用放松训练+手术室护理模式,将两组患者配合程度以及两组患者术中躁动发生率进行对比。 结果 干预组患者术中配合度为96.00%高于对照组患者术中配合度为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术中躁动发生率为16.00%小于对照组患者术中躁动发生率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硬核性白内障患者采用放松训练+手术室护理效果较好,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术中的配合程度,减少患者躁动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 标签: 放松训练 手术室护理 老年硬核性白内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骨科护理人员糖尿病知识掌握程度对糖尿病骨折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选择90位骨科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的方式探究骨科护理人员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对病人进行优质护理,探究糖尿病骨折病人术后感染发生率以及伤口愈合情况。结果:72.22%的护理人员关于糖尿病知识的掌握程度为基本掌握,27.78%的护理人员为未掌握;掌握组护理人员开展护理干预后患者创口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掌握组病人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科护理人员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程度越好,糖尿病骨折病人在手术之后的创口愈合情况以及满意度就会越好。

  • 标签: 骨科护理人员 糖尿病知识掌握程度 糖尿病骨折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标准化程序联合常规护理模式用于重症心衰患者对心衰程度转归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11月本院接收的78例重症心衰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作两组,对照组39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39例于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标准化程度护理。对比两组的血清学指标、心功能指标、生存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的血乳酸(Lac)水平、血浆N末端B型尿钠肽(NT-proBNP)水平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射血分数(LVEF)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MLHFQ)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是94.87%,比对照组的79.49%高(P<0.05)。结论  标准化程序联合常规护理模式用于重症心衰患者可有效改善其血清学指标及心功能,促进疾病转归,提升其生存质量,并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标准化程序 常规护理 重症心衰 心衰程度 转归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颈椎病护理中实施热敏灸所取得的应用效果。方法:颈椎病患者有60例,病例选自于2021年1月份-2022年1月份,随机分组为对照组(30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30例,常规护理联合热敏灸)。结果:疼痛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改善颈椎病患者中实施热敏灸护理方法,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提升生活质量。

  • 标签: 颈椎病 热敏灸 疼痛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程度与人体血胆碱酯酶之间的关联,分析临床诊断意义。方法:本次研究将实验时间段设置在2019年6月至2021年5月,研究人员在该时段内,将我院中收入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共计499名,作为本次研究实验对象。同时在该时段内录入我院中收入的进行健康体检的患者共计500名作为对照对象,研究人员针对所有实验对象的血胆碱酯酶指标进行记录、分析患者的指标差异。结果:在本次研究结果中发现,相较于健康体检的普通人来说,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各个血胆碱酯酶指标明显更高,而血胆碱酯酶降低程度与患者的中毒程度呈正相关,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研究结果中显示有机磷农药的严重程度与患者的血胆碱酯酶指标呈正相关,说明患者中毒越严重,则患者体内的血胆碱酯酶水平越高,研究人员可针对这一指标进行检验,以判断患者的中毒状况。

  • 标签: 有机磷农药 中毒 严重程度 血胆碱酯酶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康复期精神分裂症(SCH)与双相情感障碍(BD)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程度。方法:研究时限2020年1月到2022年1月,从我院精神科抽选60名患者,根据病症的不同进行分组,每组各30名,评估对比SCH组与BD组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程度。结果:SCH组数字符号、倒背数字广度小于BD组,对比P<0.05,A/B连线测试、顺背/总分数字广度对比,P﹥0.05。结论:临床为进一步提高精神类疾病治疗效果,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SCH)与双相情感障碍(BD)患者进行认知功能损害测试,发现BD损害程度更轻。

  • 标签: 康复期 精神分裂症 双相情感障碍 认知功能 损害程度
  • 作者: 王发聪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03-07
  • 出处:《航空军医》2023年1期
  • 机构: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古浪镇卫生院   甘肃省   武威市  733100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颈肩腰腿痛患者应用实施针灸联合益气舒筋汤治疗对其疼痛程度和活动功能所展现的实施效果与实施价值。方法:本次研究的病例数为88例,均来自于2021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我院诊断收治的颈肩腰腿痛患者,根据随机自动抽签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并对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和活动功能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VAS评分和发作频次更低,疼痛持续时间更短,活动功能评分更高。组间数值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对颈肩腰腿痛患者应用实施针灸联合益气舒筋汤治疗其临床疗效显著,对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生活质量能够有效改善,加快患者活动功能的恢复,值得推广、建议提倡。

  • 标签: 针灸 益气舒筋汤 颈肩腰腿痛 疼痛程度 活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肛瘘手术患者护理期间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在2021年3月~2023年3月这段时间里选84例肛瘘手术患者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和综合性护理干预(研究组),比较效果。结果:研究组术后疼痛评分更低,尿潴留发生率更低,生活质量评分更高(P<0.05)。结论:在肛瘘手术患者的护理工作中,综合性护理干预的综合效果更为优异,其对于患者健康的保障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 标签: 肛瘘手术 综合性护理干预 疼痛水平 尿潴留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评价个性化护理改善老年痴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痴呆严重程度的效果。方法:选取老年痴呆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个性化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痴呆患者护理过程中,可以通过个性化护理来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保证患者的护理效果。

  • 标签: 个性化护理;老年痴呆;日常生活能力;痴呆严重程度;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