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新形势下,在信息化的今天,信息化技术为各个领域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地震信息通信网络系统 的构建也不例外,也在信息化的基础上,提升了地震监测预报当中的科学应用。地震属于一种突发性的自然灾害,一旦发生,很可能就会带来严重性的破坏。这个时候,就需要借助地震监测预报力量,加以预警,提升防灾意识,最大限度的降低地震多带来的伤害。地震信息通信网络系统的使用,就可以从本质上提升监测预报的准确性和快速性,满足现代化的发展路径,展现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

  • 标签: 地震 信息通信 监测预报
  • 简介:在对《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和《建筑工程抗震性态设计通则(试用,CECS160:2004)》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广东地区的场地和地震作用特点,确定出了广东省甲、乙、丙类建筑不同设防水准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以及广东省91个城镇的特征周期分区值,为广东省建筑物抗震设计提供了更加可靠的地震动参数。

  • 标签: 广东省 抗震设计规范 场地 地震作用
  • 简介:没有地震当然好,尤其是没有发生破坏性地震,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人民的生活不断改善,国家繁荣昌盛,这是地球上的居民向往的共同目标。但是地震的发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只有认识、防备、应对地震的发生,尽最大能力减少损失,而不能抑制地震的发生。

  • 标签: 地震工作 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破坏性地震 生活 荣昌 居民
  • 简介:“设定地震”概念的提出已有一段时间,但鲜见在我国地震安全性评价中应用。同时,概率方法在地震危险性评价中,由于时程包线函数的确定源于震级一距离组合的不确定性而带有较大的任意性.本文建议在考虑潜源概率贡献的基础上,引入设定地震的期望震级和期望距离组合,用以控制包线函数。通过修改危险性分析椭圆模型的软件,可以进行计算并给出了算例。

  • 标签: 设定地震 时程包线 地震危险性分析
  • 简介:基于新疆数字遥测地震台网目前使用的地震数据分析软件EDAS—ISA挂接的GENETIC(遗传法)定位程序,选取新疆数字遥测台网记录的45次地震事件,就遗传法定位程序的定位结果与新疆日常地震目录结果作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台站分布合理并且最近的台站到达地震事件的震中矩≤3度,遗传法定位结果与新疆日常地震目录比较吻合,定位效果较好。对于边界地震和台站稀少区,定位结果偏差较大,定位效果不理想。

  • 标签: 新疆 地震台网 定位程序
  • 简介:2008年10月6日16时30分在西藏拉萨市当雄县(北纬29°48′,东经90°21′)发生了Ms6.6级地震,而在1992年7月30日16时24分在拉萨市尼木县(北纬29°35′,东经90°15′)曾发生过Ms6.5级地震。上述2次地震发生在同一活动构造带上,地震类型相同,震级、震源深度也相差不大,但2次地震造成的灾害损失却相差很大。作者在地震现场调查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这2次地震的人员伤亡和震害情况,探讨了造成地震灾害损失轻重的主要因素。

  • 标签: 当雄 尼木 地震 震害分析
  • 简介:摘要: 随着GNSS的不断发展,精密单点定位(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PPP技术已成为研究地震的重要手段。本文以2011年3月11日日本本州东北部海岸附近发生的Mw9.0级地震为例,利用RTKLIB软件对震中附近的IGS站数进行解算,通过处理分析,结果表明:利用震中附近IGS站点数据采用PPP技术可以快速对地震造成的形变及地震波传播速度进行高精度表达。震中附近的5个站点分别在地震前后产生的形变量与距离震中的距离有着较好的对应关系。

  • 标签: 精密单点定位技术 RTKLIB 日本研究
  • 作者: 渠继鑫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0-17
  • 机构: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700 
  • 简介:摘要:地震是自然界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对于岩土工程勘察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岩土工程中,地震地质和地震灾害评估是必不可少的研究内容。地震地质研究旨在了解区域地震活动特征、构造背景状况及地震历史背景,以评估地震可能对勘察区域的影响。地震灾害评估则是针对勘察区域地震风险进行综合分析,从而为岩土工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然而,当前对于地震地质与地震灾害评估的研究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

  • 标签: 岩土工程勘察 地震地质 地震灾害 评估
  • 作者: 夏晓新 姜植盛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0-10
  • 机构: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 250104
  • 简介:摘要:随着地震勘探在地质调查和灾害预警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对地震波产生和传播机制的解析与解释变得尤为重要。本论文旨在探讨地震波的形成原理、传播路径和影响因素,结合研究成果和实例分析,提出相关理论模型和解释框架。通过系统性的数据分析和数值模拟,揭示地震波与地壳构造、介质性质以及震源特征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地震勘探技术的优化和应用提供理论支持。研究成果有助于加深对地震灾害机制的认识,提高地震预测与防范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为相关工程项目的规划与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地震勘探 地震波产生 传播机制
  • 作者: 夏晓新 姜植盛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0-14
  • 机构: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 250104
  • 简介:摘要:随着地震勘探在地质调查和灾害预警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对地震波产生和传播机制的解析与解释变得尤为重要。本论文旨在探讨地震波的形成原理、传播路径和影响因素,结合研究成果和实例分析,提出相关理论模型和解释框架。通过系统性的数据分析和数值模拟,揭示地震波与地壳构造、介质性质以及震源特征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地震勘探技术的优化和应用提供理论支持。研究成果有助于加深对地震灾害机制的认识,提高地震预测与防范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为相关工程项目的规划与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地震勘探 地震波产生 传播机制
  • 简介: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后中国大陆地震活动一度出现了少有的平静态势,2003年中强地震出现了明显的增强过程,尤其是6级以上强震活跃.从8.1级巨震的孕育背景、历史巨震震例及现今地震活动分布格局对中国大陆的强震形势及青海的地震趋势进行了分析讨论,认为未来数年中国大陆西部存在发生7级地震的背景,青海地区强震危险区可能仍以东昆仑断裂带及邻近的唐古拉地震带为主.

  • 标签: 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 地震活动格局 强震危险区
  • 简介:推进区域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新世纪中国政府的重大方略。但是,与其他国家相比,作为一个地区间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大国,尤其是处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的转型阶段,中国的区域协调发展问题显得更为复杂和重要,也一直是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难题,同时还是一个国家管理体制的演化问题。只有通过国家管理制度改革,形成区域合作机制,促使资源要素的流动和合理配置,克服行政区划对资源配置效率的负面影响,推动政府职能的转变,才能有效推追区域间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 标签: 产权分割 控制权交易 区域协调发展
  • 简介:本文认为区域创新体系最本质的含义在于一个区域是否形成了一种有利于知识流动和创造的制度体系,形成了一种与技术进步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并从区域的角度将技术创新划分为企业内部完成的和企业在区域网络中完成的两种类型,进一步提出和分析了区域创新体系所必备的产业集群、优质的生产要素、良性竞争环境、丰富的社会资本和高效的制度体系等5种要素。最后,本文还从内生型产业集聚和外生型产业集聚两种类型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区域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途径。

  • 标签: 区域创新体系 技术进步 技术创新 区域经济 企业 内生型产业集聚
  • 简介:【题目】读图,我国东部某区域年降水量和等高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描述750mm年等降水量线在山东半岛的走向,并分析其主要原因。(2)比较图示范围中的黄河与海河水文特征的差异。(3)简述阴影所示区域的地形特征。(4)图中c区域生态问题日益突出,试列举三个并说明产生的主要原因。

  • 标签: 生态问题 区域特征 山东半岛 水文特征 等高线 降水量
  • 简介:一种曾对1997年新疆伽师的2次6级强震及2001年四川雅江6.0级地震作了较成功预报的思路为:“两显著地震的地方平太阴时夹角小于45°,且震级呈上升趋势是判断后续强震的有效指标”,利用该方法对1960年以来宁夏及邻区的中强地震进行了预测检验。在宁夏的吴忠,灵武地区和内蒙古的巴音木仁发生的中强地震前得出了较为满意的结果。认为该方法可以作为一种地震前兆指标。用于中强地震的时间预测。

  • 标签: 地方平太阴时 中强地震 显著地震 固体潮 地方平太阴时 宁夏
  • 简介:应用CDSN台网兰州数字台的记录和中法合作建立的朗索数字台的记录,研究了1995年7月22日甘肃永登5.8级地震和1996年6月1日天祝-古浪5.4级地震前台剪切波分裂的特征。结果表明,在永登地震前大约1年的时间延迟和偏振方向很快恢复。因此,可以认为,此次地震前NW向,地震后剪切波分裂时间延迟和偏振方向很快恢复。因此,可以认为,此次地震前S波分裂方向的前兆特征是明显的。对于天祝-古浪5.4级地震

  • 标签: 永登地震 天祝-古浪地震 S波分裂 异常特征
  • 简介: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可为政府进行应急能力评价、应急能力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在前期众多学者对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基础上,以地震应急救援案例为依据,以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为基础,选取全面、客观、可量化、易操作的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以层次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为模型,初步建立了山西地震应急能力指标体系.

  • 标签: 地震应急能力 评价指标体系 地震应急基础数据
  • 简介:本文介绍1994年美国北岭地震和1995年日本限神地震引起的钢框架梁柱节点破坏情况,这种由翼缘焊缝抗弯和腹板螺栓连接抗剪的节点,规定了节点翼缘焊缝的冲击韧性指标

  • 标签: 北岭地震 地震贩 地震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