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家庭成员督导下农村传染(痰涂片阳性)肺结核病人短程化疗管理效果和可行,探索适合现时农业生产和卫生体制下结核化疗管理模式。方法对西充县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发现登记的158例初治菌阳和178例复治菌阳病例分别采用家庭成员督导(简称家督)和医务人员督导(简称医督)。按照卫生部《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治疗方案和管理技术实施督导管理,观察预期防治效果以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家督组和医督组初治菌阳规则服药率分别为90.66%、90.11%,治愈率分别为97.67%、93.06%;复治菌阳规则服药率分别为88.78%、78.75%,治愈率分别为91.48%、86.25%。结论家庭督导模式化疗管理肺结核病人,方便患者,节省经费,治愈率高,可操作强,适合农村结核病人的化疗管理。

  • 标签: 结核 化疗管理 家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输血是抢救与治疗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但是目前的医学技术水平还不能完全控制血液传播性疾病的感染,输血治疗的风险依然存在,输血后患者出现乙型肝炎(乙肝),丙型肝炎(丙肝),梅毒,艾滋等抗体阳性,为了区分患者所患疾病是输血传播或院内感染,还是患者入院前已经感染,及早发现阳性患者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医疗纠纷,预防医务人员职业感染,手术及输血前对患者进行相关传染标志物检测很有必要。

  • 标签: 传染性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传染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87例传染单核细胞增多症(IM)住院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有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增高,异型淋巴细胞>10%,临床可以确诊。干扰素可作为IM治疗的有效用药。

  • 标签: 单核细胞 增多症
  • 简介:传染胃肠炎是由猪传染胃肠炎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的消化道传染病。的特征为呕吐、腹泻和脱水。不同年龄和品种的猪均能发病。2005年1月,某猪场发生本。现将本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 标签: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诊治 传染病 消化道 呕吐 腹泻
  • 简介:传染支气管炎是由传染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病,主要侵害鸡的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在肉鸡上引起严重的呼吸道症状,容易继发其他疾病,造成雏鸡的伤亡,以及影响增重和料肉比;该病在蛋鸡上除了造成直接伤亡以外,还侵害生殖系统,造成产蛋率和蛋品质的下降,给养殖行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是危害养鸡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疫病之一。

  • 标签: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防控 接触性传染病 生殖系统 呼吸道症状
  • 简介:摘要:本文就非传染猪胃肠炎的流行特点、发病原因、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要点进行了具体介绍,提出了其有效的预防及治疗措施,以期为养猪产业提供参考及借鉴。

  • 标签: 非传染性猪胃肠炎 病因 诊断 防治
  • 简介:传染胸膜肺炎是生猪养殖常见的疫病,尤其是对于大规模的猪场而言,突发性的疫病危害尤为严重,不仅仅会影响到患病猪的正常生长发育,甚至会对其他健康猪产生不良的影响。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文章以"规模猪场突发传染胸膜肺炎"为主要研究对象,展开深入、细致的探讨与分析,希望能在对其特点以及临床症状表现进行简述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案例,就如何综合防治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与对策,以供大家依据和参考。

  • 标签: 规模猪场 突发传染性胸膜肺炎 生猪
  • 简介:鸭疫巴氏杆菌又称鸭传染浆膜炎,它是由鸭疫巴氏杆菌感染所引起的主要感染幼龄鸭(它包括火鸡和多种家禽)的一种急性、接触传染病,本纤维素性心包炎、气囊炎、肝周炎和脑膜炎等为主要特征,以咳嗽、瘫痪、运动失调为主要症状,东至县2003年9—10月份大面积流行该病。在疫病流行期间,笔者亲自送料到安徽省农科院畜牧所检验,并亲临养殖户进行实地调查,现将这次疫病流行情况与防治结果报道如下:

  • 标签: 东至县 传染性浆膜炎 发病特点 临床症状 剖检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不同护理模式对降低耐药结核病患者感染力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选择耐药结核病患者,按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对结核感染相关医学知识的了解程度、交叉感染率及护理满意度[1]。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结核感染的医学知识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 耐药肺结核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本文简略对猫传染腹膜炎进行了阐述,并从渗出型以及非渗出型两方面内容入手对猫传染腹膜炎的临床症状进行了分析,对于猫来说,一旦其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便有着极高的死亡率,基于此,笔者详细阐述了其实际的预防措施以及治疗措施。

  • 标签: 猫腹膜炎 猫冠状病毒 传染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家庭成员督导下农村传染(痰涂片阳性)肺结核病人短程化疗管理效果和可行,探索适合现时农业生产和卫生体制下结核化疗管理模式。方法对西充县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发现登记的158例初治菌阳和178例复治菌阳病例分别采用家庭成员督导(简称家督)和医务人员督导(简称医督)。按照卫生部《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治疗方案和管理技术实施督导管理,观察预期防治效果以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家督组和医督组初治菌阳规则服药率分别为90.66%、90.11%,治愈率分别为97.67%、93.06%;复治菌阳规则服药率分别为88.78%、78.75%,治愈率分别为91.48%、86.25%。结论家庭督导模式化疗管理肺结核病人,方便患者,节省经费,治愈率高,可操作强,适合农村结核病人的化疗管理。

  • 标签: 结核 化疗管理 家庭
  • 简介:无数事例和研究都证明犯罪的确具有传染。这种传染源于人类的模仿本能。新闻媒体对极端暴力犯罪的过分渲染、对细节的详尽描述和是非不清的报道等具有某种暗示力量,可能就是"方法的告诉"和"犯罪方式的启迪"。其中,模仿样本的发生是犯罪传染的前提;模仿样本的传播是犯罪传染的桥梁;模仿是传染的结果。要有效防止犯罪的传染,媒体必须在报道极端暴力事件时衡量利弊得失,坚持正义立场,秉持伦理、适度和节制原则;同时国家也应当建立防控重大恶性案件传染的机制,严格新闻审查制度,积极引导媒体的传播,规制媒体的不当行为,旗帜鲜明地谴责、打击散布宣传暴力、报复主义的极端言论,为社会道德树立明确的坐标和边界,铲断犯罪传染的途径。

  • 标签: 校园血案 犯罪模仿 犯罪传染 媒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临床资料患儿男,6个月,因“头顶部丘疹3个月”于2017年3月就诊。患儿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在头顶部出现个粟粒至绿豆大小淡红色丘疹,无自觉症状。之后皮损逐渐增大至豌豆大小,表面呈红白色。病程中皮损未出现水疱。患者为明确诊断来我科门诊就诊。既往史无特殊,否认外伤史,否认家族中有类似情况。体格检查: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查体:患儿头顶部有1个豌豆大小淡红色丘疹,皮损中央无脐凹,活动度可,质地中度,无压痛见图1,其余部位未见明显类似皮损。诊断:黄色肉芽肿?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皮肤组织病理:真皮内可见数个小叶状、内生性结节,结节中有较多嗜酸性包涵体,与结节相连下方有1个囊结构,囊壁为复层鳞状上皮,并可见颗粒层,囊内容物为大量层叠状角质物质及嗜酸性软疣小体,见图2~4。最后诊断:表皮囊肿伴传染软疣。

  • 标签: 表皮囊肿 传染性软疣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对30例小儿传染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进行分析总结,旨在提高对本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回顾分析我院30例传染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资料。结果本多见于学龄前男孩,临床特点为发热、咽峡炎、淋巴结及肝脾肿大、眶周水肿、血液中出现大量异形淋巴细胞。经治疗,所有病例均获得良好的效果。结论本是全身性疾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易造成漏诊、误诊,故需提高对本的认识,争取早诊断、早治疗,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出现。

  • 标签: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小儿 EB病毒
  • 简介:自非典型肺炎发生以来,我国和世界各国科学工作者正夜以继日地加紧对其病原的研究,主要包括病原的鉴定、全基因序列的检测、诊断方法的研究和治疗药物的研制以及疫苗的研制等,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此,对目前传染非典型肺炎诊断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较为全面综述,包括传染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实验室诊断和细胞分离培养技术等,以期使人们对传染非典型肺炎诊断技术具有较为全面的了解.

  • 标签: 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 诊断 研究 进展
  • 简介:<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的发生与流行,保障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以下简称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以下简称条

  • 标签: 传染病防治法 卫生行政部门 疑似病人 控制机构 防治管理 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