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对人喉癌Hep2细胞株增殖及(eNOS/iNOS)通路的影响。方法利用人参皂苷Rg1(药物浓度分别为40、60、80 μmol/L)处理喉癌Hep2细胞24、48、72 h,为人参皂苷组,并设正常培养的对照组。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反应比色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活力;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各组细胞周期处于各时相的比例;采用逆转录聚合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细胞eNOS及iNOS的表达水平。结果Rg1对Hep2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80 μmol/L为最适作用浓度。与对照组相比,经80 μmol/ L的Rg1作用24、48、72 h后,Hep2细胞的凋亡率逐渐增加(P<0.01);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逐渐下降,G0/G1期细胞比例逐渐升高(P<0.01)。与对照组相比,人参皂苷组细胞iNOS含量降低,而NO、eNOS含量上升。人参皂苷组Hep2细胞株中iNOS的mRNA表达高于对照组,eNOS的mRNA表达低于对照组,这与细胞分光光度计法测定结果相致。结论人参皂苷Rg1可以抑制人喉癌细胞Hep2细胞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为人参皂苷Rg1的抗氧化机制增加eNOS表达,抑制iNOS表达,增加NO活性。

  • 标签: 人参皂苷Rg1 人喉癌Hep2细胞 一氧化氮合酶 一氧化氮
  • 简介:【摘要】目的:呼出测定值在哮喘 - 慢阻肺重叠综合征( ACOS )与慢阻肺患者分布差异的研究。方法:选取杭州市富阳区人民医院呼吸内科门诊就诊的 ACOS20 人,慢阻肺按 FEV1% 分重度慢阻肺组 25 人和轻度慢阻肺组 21 人,测定各组 FENO 值、总 IgE 、 FEV1 和 FEV1% ,分析各组指标分布差异。结果: ACOS 组 FENO 值高于余两组慢阻肺组( P<0.05 ), FENO 值与 FEV1 , FEV1% 无相关性 (P>0.05) ,无统计学意义, FENO 值与总 IgE 无相关性( P>0.05 )。结论: FENO 值能初步判定 ACOS 、慢阻肺肺通气阻塞程度,对于早期的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呼出一氧化氮,哮喘 - 慢阻肺重叠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呼出气与血IgE和肺功能水平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再选取60例肺功能正常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呼出气和血IgE。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呼出气与血IgE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的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呼出气与血IgE和肺功能水平具有相关性,可以将呼出气与血IgE作为对支气管哮喘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判断的重要标准。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呼出气一氧化氮 血IgE
  • 简介:摘要呼出气(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FeNO)测定是反映气道炎症的无创检测技术,在临床上已广泛用于辅助诊断哮喘,但在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中预测和诊断哮喘的应用未得到普及。研究表明,AR是哮喘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未经及时或正规治疗的AR会使哮喘恶化的风险增加3倍。而高FeNO值是预测AR患者发生哮喘的独立危险变量,能够识别AR合并哮喘的患者。近年研究表明高的FeNO值暗示下气道炎症的发展,本文就FeNO在AR伴或不伴哮喘的应用现状做综述,旨在筛查或识别AR人群中哮喘的发生,及早干预、及早治疗。

  • 标签: 鼻炎,变应性,常年性 哮喘 呼出气一氧化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出气(FeNO)检测在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ABPA)诊疗中的应用,为ABPA的诊疗及管理提供新思路。方法收集2016年12月至2020年1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确诊的30例ABPA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收集就诊于河南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非ABPA哮喘患者74例作为对照组,其中完善烟曲霉特异性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及血清总IgE者41例。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2组患者年龄、性别及病程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烟曲霉特异性IgE、血清总IgE、血嗜酸粒细胞计数、FeNO均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4.049、8.077、2.051、2.894,P值均<0.05)。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结果显示FeNO与ABPA具有定相关性(r=-0.346,P<0.05)。结论FeNO与ABPA的诊断具有定的相关性,可为ABPA患者诊疗提供帮助。

  • 标签: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 临床特征 呼出气一氧化氮 哮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清(NO)、内皮素(ET)、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10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口服辛伐他汀每日40mg,加常规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倍他乐克及阿司匹林。对照组50例常规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倍他乐克及阿司匹林,服药前后记录NO、ET、CRP变化情况,4周观察两组NO、ET、CRP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NO明显升高,NO由(21.59士2.68)umol/L上升为(31.01±3.89)umol/L,ET、CRP明显降低,ET由(62.99±9.94)Pg/ml下降为(48.46±7.49)mg/L,CRP由(13.81±6.58)mg/L下降为(5.98±2.63)mg/ml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辛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能够升高血清NO,降低ET、CRP。

  • 标签: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辛伐他汀 一氧化氮 内皮素 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功能检查与呼出气(FeN0)检测在儿童支气管哮喘规范化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6~14岁的哮喘患儿45例,并选取同期入院体检健康儿童为20例作为空白对照组,并比较其FeNO与肺功能指标是否存在相关性。结果45例确诊支气管哮喘患者的FeNO和FEV1%、PEF、FEF75、FEF50、FEF25水平分别与20例正常对照者比较,确实存在显著差异(P<0.05);治疗12月的患者的FeNO较初始治疗患者显著下降,FEV1%升高,初始FeNO水平与肺功能的各项指标间不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呼出气和肺功能检测能够有效监测儿童哮喘病情进展,在治疗中起指导作用。

  • 标签: 肺功能 儿童支气管哮喘 FENO
  • 简介:目的观察大鼠肝内型门脉高压症形成中(NO)和内皮素—1(ET—1)水平的动态变化,探讨其在门脉高压症形成高动力循环中的作用。方法以四氯化碳(CCl4)注射法制备肝内型门脉高压症大鼠模型,分别用硝酸还原和放免法检测正常组、CCl4组及对照组(橄榄油注射组)不同时点的门静脉血浆NO2^-/NO3^-、ET-1水平,并同步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COl4注射8周大鼠血浆NO2^-/NO3^-水平显著升高而ET-1水平显著低于相应对照组,同时伴有血流动力学的显著变化。结论门脉高压症大鼠存在高动力循环状态(HCS)。NO和ET-1参与HCS的形成和维持。

  • 标签: 门脉高压症 一氧化氮 内皮素-1 高动力循环
  • 简介:  目的:评价氨氯地平、苯那普利单独和联合治疗对高血压患者血浆(NO)和内皮素(ET)的影响。方法:选择126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3组,氨氯地平组(A组,41例,接受氨氯地平治疗);苯那普利组(B组,45例,接受苯那普利治疗);联合治疗组(C组,40例,接受氨氯地平和苯那普利治疗)。于治疗前、后行血压及血浆NO、ET测定,并与40例正常对照组血浆NO、ET水平对照。结果:较之对照组,三组高血压患者NO水平显著降低(P〈0.01),ET水平显著升高(P〈0.01)。三组治疗后血压、ET水平均有显著下降(P均〈0.01),A组及B组下降幅度无显著差异,C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A组和B组的(P〈0.05);三组血浆NO水平均有显著升高(P均〈0.01);A组及B组血浆NO水平升高无显著差异(P〉0.05),C组NO升高幅度明显高于A组和B组的(P〈0.05)。结论:氨氯地平和苯那普利单独治疗均可明显降低血压和血浆ET水平,同时升高血浆NO水平,而两药联用疗效更佳。

  • 标签: 高血压 氨氯地平 苯那普利 一氧化氮 内皮素
  • 简介:目的:观察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variantasthma,eVA)患者的呼出气浓度(FFNO)变化及其与气流阻塞间的相关性。方法: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经支气管激发试验确诊的92例CVA成人患者.分别行常规肺功能、脉冲振荡肺功能和FENO检测。结果:92例CVA患者中44例的FENO〉50ppb,34例的F,NO为25~50ppb,仅14例F,N0〈25ppb。3组患者均无显著的气流阻塞,但均有轻度外周小气道障碍。脉冲振荡肺功能测试中,所有患者的呼吸总阻抗和共振频率均略有增高,同时反映外周气道阻力的外周气道阻抗及5Hz、20Hz粘性阻力差值(R5-R20)也出现显著增高。结论:FENO与气道高反应性密切相关,CVA患者的F-ENO水平普遍增高,且同时合并外周气道气流阻塞。FENO检测有助于CVA的临床诊断。

  • 标签: 咳嗽变异性哮喘 呼出气一氧化氮 慢性咳嗽 气流阻塞
  • 简介:目的探讨雾化吸入(neb)(NO)供体硝普钠(SNP)(neb-SNP)对新生猪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疗效、安全性及实验依据。方法采用生理盐水(NS)肺泡灌洗法复制ARDS新生猪模型(n=30)。造模成功后将其随机分成5组(n=6×5)。对照组:仅机械通气治疗;NS组:机械通气治疗+neb-NS30min治疗;A,B和C组为实验组,分别进行机械通气治疗+neb-SNP1mg/mL,5mg/mL和10mg/mL30min治疗。对5组分别于不同时点进行动态平均股动脉压(MAP)、平均肺动脉压(MPAP)、全血高铁血红蛋白(MetHb)含量监测及动脉血气分析和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与白细胞介素(IL)-10,-12]水平测定。结果造模成功时,NS组及A,B,C组MPA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eb结束时,B及C组MPAP较NS组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相同时点,5组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eb结束时,5组全血MetHb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及C组neb结束后30min,未发现反跳性肺动脉高压。neb结束后不同时点,A,B及C组与对照组及NS组IL-10,-12,TNF-α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eb-SNP可选择性降低ARDS模型肺动脉高压,同时具有调节炎症介质和抗炎因子等作用,可抑制炎症因子表达,从而减轻ARDS症状。

  • 标签: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一氧化氮供体 雾化吸入硝普钠 肺动脉高压 细胞因子 新生猪
  • 简介:目的 研究前胡丙素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及肾型高血压大鼠RHR的血管肥厚、细胞内钙、胶原、(NO)及血管反应性影响。方法用显微测微仪测定血管中膜层厚度,细胞大小,用Fura2AM为荧光指示剂,测定单细胞内[Ca2+]i,以测定羟脯氨酸含量反映胶原含量,用Griess法测定NO含量,以血管环观察收缩反应。结果前胡丙素减轻血管中膜层增厚,维持细胞内[Ca2+]i稳态。减少胶原形成,增加SMCs释放NO。抑制血管环高反应状态。结论前胡丙素抑制高血压血管肥厚,降低胶原含量及血管异常反应。

  • 标签: 前胡丙素 血管平滑肌增厚 细胞内游离钙 一氧化氮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呼出气测定哮喘患者气道炎性反应评估中的效果。方法:从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选取了60例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法进行研究,将患者分成两组,其中组接受优质护理,另组接受常规护理。结果: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呼出气测定和气道炎性反应评估结果,发现接受优质护理的患者表现出更好的疗效。他们的呼出气浓度较低,气道炎性反应评估指标也更为正常。而未接受优质护理的患者则表现出较高的气道炎性反应,并且呼出气浓度较高。结论:优质护理在呼出气测定哮喘患者气道炎性反应评估中具有显著的效果。通过提供高质量的护理,可以有效减少气道炎性反应,降低呼出气浓度,促进哮喘患者的康复和管理。

  • 标签: 优质护理 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 哮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COPD患者呼出气检测与肺功能、病情严重程度及血气指标的关系。方法:取至2021年11月-2022年10月时间段内,本院接受治疗的78例COPD患者作为参考对象,基于病情的严重程度Ⅰ-Ⅳ级各分为16例、22例、27例、13例,均测定所有COPD患者的水平,分析水平与COPD患者肺功能、病情严重程度和血气指标相关性。结果:COP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不同,水平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从I级-Ⅳ级,水平逐渐升高(P<0.05);COPD患者水平与肺功能、血气指标有着负性关联,与病情严重程度有着正向关联(P<0.05)。结论:COPD患者检测水平与与肺功能、血气指标、疾病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临床监测COPD患者水平,可助力医师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

  • 标签: COPD 呼出气一氧化氮 肺功能 病情严重程度 血气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NO)供体和聚多巴胺复合纳米体系的制备方法以及其对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化学合成法制备聚多巴胺(PDA)负载供体S-亚硝基半胱胺衍生物(SNO)得到纳米载药复合体系SNO@PDA,通过磁共振成像和质谱分析进行化学结构鉴定,通过动态光散射技术和透射电镜检测其粒径和形貌表征,分别通过电子温度计和Griess试剂盒检测光热稳定性以及NO的释放。最后通过噻唑蓝(MTT)实验检测纳米载药复合体系对肝癌细胞株Huh7的生长抑制作用。两组间均数比较用t检验,多组间均数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磁共振成像和质谱分析确认成功合成SNO,动态光散射技术测定SNO@PDA的粒径在190 nm左右,透射电镜显示为球形颗粒,形态均,且在生理条件下可稳定存在。SNO@PDA的载药率为19.4%,包封率为71.4%。当浓度为35 mg/L时,近红外(Near-infrared,NIR)照射后温度可升高12 ℃左右。重复4个开/关循环后升温幅度没有变化。3个循环后NO的释放率达到86%。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当浓度为60 mg/L时,SNO@PDA+NIR组的细胞存活率为(37.2±2.2)%,低于SNO+NIR组(60.1±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00,P<0.01);低于空白材料PDA组(73.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00,P<0.01);低于PDA+NIR组(57.9±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00,P<0.01)。结论SNO@PDA可以发挥化疗-光热疗法的组合优势,有效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

  • 标签: 一氧化氮 聚多巴胺 肝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缺血预处理(IP)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超氧化物歧化(SOD)、(NO)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5只)。正常组(N组);缺血再灌注(I/R)组;缺血预处理(IP)组。各组均在术后3h后取组织进行检测。酶标仪检测肝脏匀浆超氧化物歧化(SOD)及(NO)的含量;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组心肌组织的超微结构,并进行线粒体评分。结果与单纯I/R相比,IP预处理明显增加SOD含量同时减少NO释放(P<0.05);电镜显示肝癌细胞N组结构正常,I/R组损伤最严重,IP组介于N组与I/R组之间。N组、IP组线粒体评分均低于I/R组(P<0.05)。结论缺血/再灌注可对肝脏细胞超微结构造成严重损伤,使线粒体评分分值增加,造成肝脏损害。缺血预处理可产生肝脏保护作用。

  • 标签: 肝脏缺血再灌注 缺血预处理 SOD NO 超微结构
  • 简介:说明胃复春片在对胃黏膜不典型增生的治疗作用中,TGFβ1在胃黏膜不典型增生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胃复春对胃黏膜不典型增生者有明显保护作用

  • 标签: 一氧化氮合 典型增生 合酶
  • 简介:目的研究罗格列酮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1型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损伤的保护作用与内源性(NOS)抑制物的关系.方法SD大鼠单次腹腔注射STZ(60mg·kg-1)诱发实验性1型糖尿病,检测血中血糖、血脂、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并观察离体主动脉环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ADMA孵育内皮细胞,检测细胞培养液中TNF-α.结果实验性1型糖尿病大鼠胸主动脉对乙酰胆碱(Ach)诱导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效应显著减弱,血中TNF-α与ADMA浓度显著升高,罗格列酮能显著改善糖尿病大鼠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降低血中TNF-α浓度,但不影响血脂、血糖与ADMA水平.在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ADMA能显著升高培养液中TNF-α水平,罗格列酮(10,30μmol·L-1)能显著抑制TNF-α水平的升高.结论罗格列酮能改善链脲佐菌素诱导的1型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其机制与抑制ADMA的致炎作用有关.

  • 标签: 罗格列酮 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 肿瘤坏死因子-Α 糖尿病 大鼠
  • 简介:目的分析呼出气(FENO)测定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患者中的应用。方法90例COPO急性发作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人90例为对照组,均采用FENO测定仪器测定FENO值,行综合治疗后,比较两组FENO值,并比较研究组不同FENO值患者治疗前后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与FEV1%。结果研究组的FENO值为(26.54±12.37)ppb,高于对照组的(11.43±10.23)ppb(P〈0.05);研究组FENO值〈25.5ppb患者治疗前后的FEV1与FEV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ENO值≥25.5ppb患者治疗前后的FEV1与FEV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D急性发作患者采用简便、无创、可重复的呼出气测定方法,有效预测了患者综合治疗的反应,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呼出气一氧化氮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综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呼出气(FeNO)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气道慢性炎症和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9月在日照市妇幼保健院和日照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120例COPD患者,其中包括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60例(急性加重期组),稳定期COPD患者60例(稳定期组),并选择同期在日照市妇幼保健院体检的健康者60名作为对照组,比较不同组别的FeNO浓度、肺功能及痰嗜酸粒细胞计数指标;给予COPD患者短期糖皮质激素治疗后,比较急性加重期组及稳定期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变化情况,并分析FeNO与患者肺功能变化的相关性。结果急性加重期组及稳定期组患者的FeNO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治疗后,急性加重期组及稳定期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值均<0.05);FeNO及痰嗜酸粒细胞计数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值均<0.05);急性加重期组及稳定期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FeNO水平与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无相关性(P值均>0.05),但急性加重期组及稳定期组治疗前的FeNO水平与治疗后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的改善值均呈正相关(P值均<0.05)。结论FeNO能有效反映COPD患者气道炎症程度,动态监测患者FeNO水平可作为评估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对患者临床治疗方案的制订具有参考价值。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糖皮质激素类 呼出气一氧化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