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31 个结果
  • 简介:以“速度”为视点把道路景观分成快速路景观、慢速路景观、节点景观和步行路景观,阐述了这几种类型的景观设计的不同思路。

  • 标签: 城市道路 速度 景观设计
  • 简介:快速城市化造成大量耕地的流失,未来都市农业的发展方向之一是"垂直农场"。当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传统的养老院模式由于在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等方面提供的服务相对欠缺,容易使老人的身心健康受到负面影响。而"都市托老所"将"垂直农场"的理念引入到养老院的建设中,观赏结合劳作,为老年人带来身心上的愉悦,改变了人们对传统养老院单调、灰色的印象。笔者结合南京南湖社区的实践,本着"都市托老"的理念,引入全民参与的养老服务体系,运用绿色生态的景观手法,积极探索老龄化背景下以"垂直农场"景观为依托的新型的社区养老模式的营建途径。

  • 标签: 风景园林 垂直农场 老龄化 养老模式
  • 简介:数字时代的到来,必将使园林景观设计发生革命性的变化。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新兴的计算机辅助技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其优势主要体现在辅助设计和概念的表达。在概念设计过程中应用虚拟现实技术,人与情景之间能够充分互动,有利于全面了解设计师的意图和理念。文章在阐述虚拟现实技术概念及组成的基础上,探讨虚拟现实技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用的意义及瓶颈问题,以期为园林景观设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标签: 虚拟现实技术 园林 景观设计 关键技术
  • 简介:为了解喀斯特地区景观变化过程及相应的生态效应,利用遥感影像数据对黔中地区1995-2000年的景观格局与动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以灌木林地、坡耕地、中覆盖度荒草地占据着景观中的优势地位。旱地、林地和荒草坡的转换关系复杂,退耕还林还草与毁林毁草开荒同时并存,植被恢复与退化并存,整体景观尚处于一种波动状态,区域土地利用生态价值并未有明显提高,而呈下降趋势。研究区景观格局特征是岩性、地貌和人为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景观斑块的转化主要受人文因素的影响,耕地的变化主要是被建设用地占用。在1995-200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中,研究区的生态既有恢复,又存在继续恶化的趋势。

  • 标签: 景观格局 生态效应 中山丘原区 喀斯特地貌
  • 简介:动物是中国园林的重要景观要素。动物景观艺术是伴随着中国悠久的园林艺术一起发展和变迁的。动物在物质和精神领域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深受广大人民喜爱;了解中国园林中的动物景观艺术.对现代园林的建设具有良好的启示性作用。

  • 标签: 动物 造景 中国园林
  • 简介:该设计在充分利用西南交通大学郫县新校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基础上,注重地方历史文脉,充分挖掘文化内涵,在设计中结合新校区的地形地貌,使设计的主题与历史和地域紧密联系,以象征一种新生命的孕育.同时,该设计以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为指导,将大学园林的构想充分运用于整体规划设计中,营造了一种建筑与景观之间的互动与平衡,从而达到了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在整个环境规划设计的基础上,文章总结了校园环境景观的营造对大学教育的影响和重要性.

  • 标签: 景观环境 校园环境 大学园林 规划设计
  • 简介:以北京园林中的竹石景观为研究对象,对竹石景观的类型进行了分类,论述了各种竹石景观的配置手法和应用地点;总结了北京园林竹石景观的特点:竹与"秀"石的配置较少,而与"拙"石配置较多;竹石景观配置中的竹种以箬竹属(Indocalamussp.)、早园竹(Phyllostachyspropinqua)、黄槽竹(Phyllostachysaureosulcata)、紫竹(Phyllostachysnigra)为主。

  • 标签: 北京 园林 竹石景观 配置方式 景观特点
  • 简介:红茶沟低山陡坡地貌与朝南开口的暖湿气候,为高度聚集的自然景观和特质资源造就极好环境。蕴含地质、生物、生态等多类旅游资源要素,既是森林旅游的理想去处,也是科学考察、科普教育不可多得的基地。

  • 标签: 红茶沟 景观 旅游资源 赏析 利用
  • 简介:在介绍蔡伦竹海竹林景观的基础上,着重阐述在对其进行景观规划中,如何通过景观营造的形式将深厚的竹文化底蕴展示出来。

  • 标签: 蔡伦竹海 竹文化 景观规划
  • 简介:基于西湖文化景观遗产保护,对净慈寺植物景观进行了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净慈寺植物景观总体优良,植物种类丰富,立面层次结构合理,植物配置与周边环境关系协调,是东南佛国寺庙植物景观的优良代表。

  • 标签: 净慈寺 植物景观 评价
  • 简介:运河名城山东台儿庄有望重现300余年前的繁荣景观。“十一五”期间,台儿庄将投八亿元巨资开发“运河古银旅游区”,这是记者日前从台儿庄旅游部门获得的消息。

  • 标签: 台儿庄 古运河 景观 开发 山东 旅游区
  • 简介:居住区景观环境设计是居住区整体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创造鲜明个性的居住区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居住区设计应“以人为本”并结合居住区自身的环境优势进行布局,营造出一个具有独特个性风格,适宜人们休憩、观景、交往的环境。

  • 标签: 海润滨江花园 居住区 景观环境设计 种植设计
  • 简介:绿野·春天家园是余杭区一个用地面积为117337m^2的规划居住小区,住区景观环境设计依据小区所处地理位置,贯彻以人为本、注重生态、融入环境的设计原则,营造出了一个山水交融、物景相衬、自然和谐的现代时尚的住宅小区.

  • 标签: 居住小区 景观设计 自然 和谐
  • 简介:研究合肥市区不同功能区景观林组成与结构,共记录102个样方。结果表明:景观林主要组成种有111种,分属45科、81属;主要优势种是香樟、枫杨、水杉、杨树、桂花、石楠等;不同功能区景观林树种相似性系数分别为0.4(公园与居住区)、0.24(高校与居住区)、0.22(公园与高校);林分平均密度560林/hm2,平均基盖度18.83m2/hm2,平均胸径16.99cm,平均树高10.13m,均为正态分布。群落类型可归纳为5个植被型、16个群系及69个群丛,以落叶阔叶型与常绿落叶阔叶混交型为主。建群树种主要有香樟、广玉兰、女贞、雪松、水杉;群落外貌较整齐,树木整体较为健康,景观效果较佳;但层次结构、树种多样性不高,应丰富树种,增加群落的垂直层次,采用近自然经营。

  • 标签: 类型 结构 群落 城市景观林 合肥
  • 简介:在城市森林景观树种里选择出具有较强杀菌能力的优良树种,采用现场取样、实验室培养与数理统计,在可比条件下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火力楠、荷木、红桂木、短序润楠、芒果、灰木莲具有较强杀菌能力.根据结果探讨了在城市中应用杀菌树种的优化配置模式.

  • 标签: 城市森林 效应应用 景观树种
  • 简介:以枣文化为主题的郎枣园,在设计规划上以现代园林为形式,以介绍枣知识,开发枣产品,发掘枣功用,树立、推广枣文化为目的。着眼于枣树的优异品质及枣树所承载的文化底蕴,将该园的设计沿着"回归"的思路展开。在景点设计上处处映衬对华夏文化的观照和反思。该园的建成必将取得经济、文化、生态、景观等综合效益的丰收。

  • 标签: 文化 生态 景观规划
  • 简介:通过对杨桥花园环境的园林设计施工的实践分析,探讨城市住宅小区新型园林的特殊定位、场地布局、功能演绎和景观构成等方面的问题,寻求人居环境设计的新思路。

  • 标签: 杨桥花园 人居环境 绿化美化
  • 简介:进入21世纪,东莞市委市政府把打造城市品牌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提出了建设“生态绿城、文化新城,现代制造业名城”的口号,在雄厚经济基础的支撑下,2000年开始全面改造城市景观形象。据初步统计,2000年东莞大道投资景观工程4000多万元。

  • 标签: 东莞市 景观投入 苗木资源 产品品牌 花卉业
  • 简介:本文针对古田县果园的水土流失情况,提出生态景观休闲型果园防治水土流失的综合措施,旨在推进生态景观休闲型果园的水土保持建设,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 标签: 生态景观 果园建设 综合防治
  • 简介: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在环境治理中能够发挥出巨大的生态建设效果,将其应用在园林建设之中已成为当下园林设计中最关键的一种手段,这样能够让园林景观本身的观赏功能更加强大,发挥出更大的生态效果。文章重点分析了目前该理念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原则以及发挥出来的具体作用,并提出了相应的应用手段,以此推动园林景观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海绵城市 园林景观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