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胰岛素抵抗(IR)贯穿2型糖尿病发病始终,其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来研究发现,血清脂联素在胰岛素抵抗及糖尿病的形成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笔者对近年的相关文献进行阅读,归纳总结了目前血清脂联素与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相关关系研究进展,为临床诊疗提供新思路和理论依据。

  • 标签: 脂联素 胰岛素抵抗(IR)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EGF基因多态性与HBV相关原发性肝癌对化疗药物顺铂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院内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20例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应用顺铂药物化疗,化疗2周后进行效果评估。观察治疗有效与无效患者的肿瘤大小及分化程度;观察不同基因分型患者化疗有效率。结果:肿瘤大小以5cm进行区分,两组患者的化疗有效率并无差异性;分化程度方面,中高分化患者的化疗有效率为41.54%,与低分化患者的52.73%对比无差异性(P>0.05)。rs3756261基因型患者的化疗有效率之间并无差异性,但化疗后复发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rs11568835基因型中患者化疗有效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化疗后复发率之间无差异性。结论:EGF经活化NF-κB信号通路可影响原发性肝癌发生与发展。同时在EGF基因多态性对于患者化疗敏感性也可形成一定影响。

  • 标签: EGF 基因多态性 HBV 原发性肝癌 化疗药物 顺铂 敏感性 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病例的回顾性研究,对某地区非血液系统肿瘤相关性贫血的整体发病状况及治疗现状进行总结;探讨影响非血液系统肿瘤相关性贫血发生及预后的相关因素,为判定预后以及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01月-2013年12月收治经病理组织学确诊后,并有完整的病历资料的非血液系统肿瘤患者345例为研究对象,首先总结非血液系统肿瘤患者初诊时治疗相关性贫血的发病情况以及贫血整体治疗情况以及贫血的发病状况、临床特点;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统计学方法分组统计分析性别、年龄、民族、体重变化、血清白蛋白水平、病程、出血情况、并发症、肿瘤部位、组织分化程度、临床病理分期、治疗方法与肿瘤相关性贫血的关系;采用合理的分析法分析贫血程度、纠正贫血与否对患者生存的影响。结果345例非血液系统肿瘤患者排除放化疗因素后345例患者的贫血发生率为21.7%,其中消化系统肿瘤贫血发生率最高(34.22%),1级贫血发生率14.36%,贫血发生率5.18%,多发生于消化道肿瘤,病种与低蛋白血症为肿瘤相关性贫血的相关因素。结论非血液系统肿瘤贫血的发生与肿瘤患者肿瘤分期、肿瘤功能评分、乳酸脱氢酶以及性别年龄等并没有呈现出相关性,说明其与这些因素无关,与病种和低蛋白血症相关

  • 标签: 肿瘤相关性贫血 低蛋白血症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随着互联网行业的飞速发展,数据量正以指数级爆炸式的方式增长着,因此如何有效地存储和管理数据变得十分重要,数据库技术由此需求应运而生。本文从数据库领域数据的基本概念出发,详细介绍了关系型数据库与非关系型数据库的区别,并重点分析了关系型数据库中的三种实体映射关系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一,以及常用的SQL语句的使用方法,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

  • 标签: 关系型数据库 实体映射关系 SQL语句
  • 简介: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relatedphospholipaseA2,Lp-PLA2)及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C-reactiveprotein,hs-CRP)水平与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3月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诊断为脑梗死的患者243例,另外选择同期体检的无脑梗死患者120例作为对照组。2组研究对象均检测血清Lp-PLA2、hs-CRP水平。依据颈部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将脑梗死患者进一步分为无斑块组、稳定斑块组和易损斑块组。结果①脑梗死患者的血清Lp-PLA2([180.04±35.02)ng/mLvs(152.13±39.67)ng/mL,P=0.014]、hs-CRP[(10.02±0.47)mg/Lvs(2.64±0.33)mg/L,P=0.017]水平高于对照组。②稳定斑块组([162.96±11.34)ng/mL,P=0.013]和易损斑块组([197.79±32.56)ng/mL,P=0.004]Lp-PLA2水平高于无斑块组([143.67±12.35)ng/mL];易损斑块组Lp-PLA2水平高于稳定斑块组(P=0.0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③易损斑块组血清hs-CRP水平[(12.86±1.67)mg/L]高于稳定斑块组[(10.82±0.53)mg/L,P=0.029]及无斑块组([9.54±0.47)mg/L,P=0.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脑梗死患者中,血清Lp-PLA2与hs-CRP可能与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及其不稳定性有关。

  • 标签: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超敏C反应蛋白 脑梗死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人类肝脂肪酶(LIPC)基因rs10468017多态性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易感性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英文数据库(PubMed、Embase、EBSCO、Web of Knowledge、Cochrane图书馆)及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自建库起至2019年12月31日关于LIPC基因rs10468017多态性位点与AMD研究的文献。采用Stata 12.0软件计算等位基因模型(T和C)、杂合子模型(TC和CC)及纯合子模型(TT和CC)3种遗传模型下该多点性位点和AMD相关性的比值比(OR值)及95%置信区间(CI),并进一步按AMD类型和种族进行亚组分析,分别计算OR值及95% CI,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1篇文献,包括AMD患者25 649例和正常对照人群26 29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rs10468017多态性的T等位基因与AMD发生风险显著相关(T vs. C:OR=0.83,95% CI:0.80~0.87;TC vs. CC:OR=0.82,95% CI:0.75~0.90;TT vs. CC:OR=0.65,95% CI:0.56~0.76)。亚组分析结果显示,rs10468017多态性与早期AMD(OR=0.87,95% CI:0.78~0.96)、晚期AMD(OR=0.83,95% CI:0.77~0.88)、地图样萎缩(OR=0.79,95% CI:0.72~0.87)及脉络膜新生血管(OR=0.83,95% CI:0.78~0.89)均相关。进一步对种族进行分层分析显示,高加索人群中T等位基因与AMD相关(早期AMD:OR=0.77,95% CI:0.67~0.89;晚期AMD:OR=0.80,95% CI:0.75~0.87),亚洲人群中T等位基因与AMD无显著相关性(早期AMD:OR=0.98,95% CI:0.85~1.13;晚期AMD:OR=0.93,95% CI:0.81~1.06)。结论rs10468017多态性的T等位基因与AMD显著相关,可降低AMD的发生风险,虽然这种相关性存在于AMD的各个表型中,但是存在一定的种族差异。

  • 标签: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人类肝脂肪酶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CDK5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00例结肠癌组织中CDK5的表达,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检测患者外周血炎症相关细胞数,探讨其与CDK5表达的关系。结果CDK5表达在细胞膜或细胞质中,100例(50.0%)呈低表达,100例(50.0%)呈高表达。CDK5高表达患者的肿瘤进展时间更长(P=0.026),总生存时间也更长(P=0.035)。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CDK5表达是结肠癌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HR=0.45,95% CI:0.21~0.99,P=0.049)。CDK5表达与患者外周血炎症相关细胞数均无关(均P>0.05)。低阳性淋巴结比例患者总生存时间长于高阳性淋巴结比例患者(P<0.001)。结论CDK5是预测结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其表达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均无关。

  • 标签: 结肠肿瘤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5 白细胞计数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在单细胞水平上探究与银屑病致病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和细胞间的异质性水平。方法对银屑病皮肤活检组织的单细胞测序数据进行质控、降维聚类及细胞亚群注释,以及对细胞类群进行差异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细胞通讯及拟时序分析,并构建TFs-miRNA-hub基因调控网络。结果基于多算法共鉴定出6个共同交集的hub基因,分别为SPRR2A、SPRR2D、IL7R、IL1RN、IER3、LCN2。KEGG显示其主要涉及NF-κB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在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以及免疫细胞如朗格汉斯细胞、CD8+ T细胞、M1巨噬细胞、静息T细胞里SPRRs基因表达量均显著上调,IL7R则主要在多种免疫细胞中过表达。成纤维细胞、树突状细胞、Treg细胞和CD8+ T细胞在银屑病皮损的含量显著增多(P=0.023、P=0.007、P=0.046、P=0.028)。皮损组内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数量、强度和通路富集程度的活跃性均高于对照组,Treg细胞、CD8+ T细胞以及静息T细胞仅在银屑病组内与其他细胞有交互作用。拟时序分析显示免疫细胞主要分布在轨迹早期,单核细胞全程参与并在轨迹后期表达增加。除IL7R的表达量随着拟时序变化而减少外,其余hub基因的表达量均一直增加。预测转录因子NFKB1同时参与hub基因SPRR2A、IL1RN、IL7R和IER3的调控。结论SPRRs基因和IL7R的过度表达以及多种免疫细胞如Treg细胞、CD8+ T细胞、静息T细胞以及单核细胞的交互作用可能通过MAPK和NF-κB途径参与银屑病的关键致病过程。本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银屑病的致病机制奠定理论依据。

  • 标签: 银屑病皮损 单细胞测序 富含脯氨酸小蛋白 免疫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淋巴上皮瘤样癌(LELC)肿瘤免疫相关的形态学特点与外周血淋巴细胞分型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6—2018年就诊于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117例LELC患者病理及临床资料。按形态学分型方法对组织学进行分组。分析LELC中淋巴滤泡形成及间质纤维组织增生等肿瘤免疫相关的形态学特点,结合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分型以及预后信息,分析诸因素之间相互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117例患者,男性56例,女性61例,男女比例0.9∶1.0,发病年龄24~89岁,中位年龄52岁。原发部位:位于头颈部68例、肺部26例、胃部15例、其他少见部位8例。形态学Ⅰ型54例,Ⅱ型62例,1例无法分组。LELC肿瘤免疫相关形态学表现呈现连续的谱系性变化,间质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从局灶可见到弥漫分布,间质纤维组织从不可见到硬化明显;42例患者间质内见明显的淋巴滤泡形成,31例间质有明显的纤维化。73例进行了外周血淋巴细胞分型流式细胞学检测,包括CD3+总T细胞、CD3+CD4+辅助T细胞、CD3+CD8+细胞毒性T细胞、CD3-CD56+NK细胞、CD3-CD19+B细胞、CD4+CD45RA- T辅助诱导亚群、CD4+CD45RA+ T抑制诱导亚群、CD4+CD45RO+记忆T细胞亚群、CD45RA+CD45RO+活化T细胞亚群、CD8+CD38+活化细胞毒性T细胞,另有CD25+淋巴细胞及CD44+淋巴细胞的检测结果。各亚型淋巴细胞在大部分患者中比例正常,但有61例(83.6%)患者CD44+淋巴细胞比例上升,有53例(72.6%)T细胞抑制诱导亚群比例下降。相关性分析发现,临床分期和NK细胞之间呈显著相关性(P=0.023);肿瘤组织学分型和细胞毒性T细胞呈显著正相关(P=0.012);而肿瘤细胞形态分化与总T细胞(P=0.003)及NK细胞(P=0.026)显著相关;间质淋巴滤泡形成与记忆T细胞亚群呈正相关(P=0.025);肿瘤间质纤维化与T抑制诱导亚群显著正相关(P=0.004),与总T细胞(P=0.023)及与CD44黏附分子表达显著负相关(P=0.003)。生存分析发现,淋巴滤泡形成是LELC良性预后因素(P=0.001)。结论LELC肿瘤免疫相关形态学表现呈现连续的谱系性变化;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肿瘤免疫相关特征与外周血T淋巴亚型关系密切,间质淋巴滤泡形成是LELC的良性预后因素。

  • 标签: 免疫学 病理学 淋巴细胞亚群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Hp(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中PGI(胃蛋白酶原)及GS(胃泌素)水平的表达和发病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2018年7月-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51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组,同时期来院进行病理及胃镜检查的健康检查者51例为参照组,对比其血清中胃蛋白酶原Ⅰ及胃泌素水平的检查结果。结果 研究组血清中胃蛋白酶原Ⅰ及胃泌素含量均高于参照组,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 血清中胃蛋白酶原Ⅰ及胃泌素含量水平和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有密切关系,含量水平越高,发病的几率越大。因此,可以将血清中胃蛋白酶原Ⅰ及胃泌素的含量水平作为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重要依据。

  • 标签: 幽门螺杆菌感染 消化性溃疡 胃蛋白酶原 胃泌素 水平表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与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78例,通过24 h动态血压监测计算AASI,根据AASI中位数将患者分为<中位数组(低AASI组)和≥中位数组(高AASI组)各89例,采用t检验比较2组间年龄、体质量指数、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尿酸和AASI的差异,采用χ2检验比较2组间性别、吸烟史、糖尿病病史的差异,采用秩和检验比较2组间Lp-PLA2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所有患者Lp-PLA2与AASI的相关性,并采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分析患者AASI的影响因素。结果高AASI组与低AASI组患者年龄[(67.87±14.23)岁vs(55.65±14.59)岁]、收缩压[(136.96±16.23)mmHg vs(128.35±14.23)mmHg,1 mmHg=0.133 kPa]、空腹血糖[(5.95±2.26)mmol/L vs(5.36±0.82)mmol/L]、Lp-PLA2[127(100,169)ng/ml vs 103(86,150)ng/ml]比较均高于低AASI组,高AASI组与低AASI组患者舒张压[(72.26±12.87)mmHg vs (77.30±10.49)mmHg]、eGFR[(92.49±18.66)ml/(min•1.73 m2)vs(106.90±15.83)ml/(min•1.73 m2)]比较均低于低AASI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5.654,P<0.001;t=-3.762,P<0.001;t=-2.296,P=0.024;Z=-2.470,P=0.014;t=2.867,P=0.005;t=5.553,P<0.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患者Lp-PLA2与AASI呈正相关(r=0.237,P=0.001)。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表明患者收缩压(β=0.431,P<0.001)、舒张压(β=-0.371,P<0.001)、空腹血糖(β=0.160,P=0.013)、Lp-PLA2(β=0.152,P=0.022)水平是AAS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Lp-PLA2与AASI存在正相关关系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动态动脉硬化指数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患者脑血流变化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的关系。方法采用64层螺旋CT对40例CCCI患者(CCCI组)和20例正常对照者(对照组)进行脑血流灌注成像检查,分别在额叶、颞叶、顶叶、枕叶、豆状核、丘脑及深部白质手绘感兴趣区,测量脑血流量、脑血容量、平均通过时间和达峰时间,比较2组CIMT值差异及与上述参数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CCI组CIMT值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83±0.28)mmvs(1.35±0.61)mm,P〈0.05];CCCI组额叶、深部白质的脑血流量与CIMT呈负相关(r=-0.38,r=-0.56,P=0.04),达峰时间与CIMT呈正相关(r=0.81,r=0.85,P=0.01),其余部位、参数与cIMT值无相关性。结论CCCI患者cIMT值增加,其脑CT灌注变化能较好地反映动脉粥样硬化程度。

  • 标签: 椎底动脉供血不足 脑血管障碍 血流动力学 颈动脉狭窄 动脉粥样硬化 体层摄影术
  • 简介:目的探讨p53蛋白表达在HPV16型感染相关的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半巢式PCR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79例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组织中HPV16DNA和p53蛋白表达情况,探讨其与宫颈癌发生的相关性。结果在宫颈癌组织中,HPV16检出率为81.0%(64/79),高于对照组7.5%(3/40),二者存在显著性差异(x^2=58.328,P=0.000)。宫颈癌组中p53蛋白阳性率为68.4%(54/79),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12.5%(5/40),二者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x^2=33.140,P=0.000)。结论高危型HPVE6介导的p53蛋白降解失活是宫颈癌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但在部分HPV感染的宫颈癌组织中p53蛋白表达蓄积的现象提示宫颈癌的发生还涉及到其它多基因和多步骤的致癌机制。

  • 标签: 宫颈癌 维吾尔族 人类乳头瘤病毒 p53
  • 简介: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水平与维吾尔族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cognitiveimpairment,MCI)的关系,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将2009~2015年收住我院的2型糖尿病维吾尔族患者412例,根据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分4组,HbA1c≤6.5%A组105例,HbA1c6.6%~7.4%B组106例,HbA1c7.5%~8.4%C组109例,HbA1c≥8.5%D组92例,另选同民族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相匹配的非2型糖尿病健康老年人89例为对照组,收集相关病史、检测生化指标、糖尿病并发症筛查、评价认知功能,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探讨HbA1c水平与MCI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B、C和D组MCI和痴呆发生率明显升高(9.5%、8.5%、15.6%和21.7%vs2.2%,3.8%、2.8%、4.6%和8.7%vs0,P〈0.05)。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显示,HbA1c≥8.5%、颈动脉不稳定斑块、脑白质病变、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MCI的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患者HbA1c水平以及糖尿病血管并发症与维族老年人MCI的发生率密切相关

  • 标签: 糖尿病 2型 认知障碍 脑梗死 痴呆 维吾尔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lymphocyte ratio,PLR)与腹膜透析患者发生频发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eritoneal dialysis-associated peritonitis,PDAP)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于贵州省人民医院住院诊断为PDAP的患者资料。根据腹膜炎发生频率分为单发组(1年内仅发生1次PDAP)和频发组(1年内发生2次或2次以上PDAP)。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人口学资料,初次发生腹膜炎时患者的血压、透析龄、腹膜炎发生诱因等临床资料及实验室资料,以及治疗后患者的转归情况。利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PLR与频发性PDAP的关系,同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PLR对频发性PDAP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PDAP患者78例,男53例,女25例,平均年龄为45.2岁。中位随访时间16个月,总人年数为765.1人年,总腹膜炎发生率为0.10例次/人年。其中单发组53例,频发组25例。与单发组患者相比,频发组患者的透析龄更长,收缩压和PLR水平更高,体重指数和血尿酸水平更低,腹膜透出液耐药菌生长比例更高(均P<0.05)。频发组患者最终因腹膜炎无效拔管率高达44.0%(11/25),明显高于单发组[15.1%(8/53)](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高PLR水平是频发性PDAP发生的独立相关因素(OR=1.006,95%CI 1.002~1.010,P=0.003),且ROC分析PLR预测频发性PDAP的曲线下面积为0.783(95%CI 0.663~0.904,P<0.001)。结论高PLR为腹膜透析患者发生频发性PDAP的独立相关因素,可作为腹膜透析患者发生频发性PDAP的潜在预测标志物。

  • 标签: 腹膜透析 腹膜炎 血小板 淋巴细胞 频发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人去势抵抗前列腺癌(CRPC)中YES相关蛋白1(YAP1)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关系,探究YAP1对PSA的调控机制。方法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LNCaP和C4-2细胞过表达YAP1后PSA基因启动子区活性变化;用免疫蛋白印迹实验检测过表达YAP1基因对不同前列腺癌细胞系内PSA蛋白的影响,并观察沉默YAP1对C4-2细胞内PSA蛋白的影响;使用Q-PCR进一步验证在C4-2细胞内过表达YAP1基因对其PSA mRNA表达量的改变;使用免疫蛋白印迹实验探究YAP1对C4-2细胞内雄激素受体(AR)的作用。结果发现在CRPC中过表达YAP1后,luciferase实验发现C4-2细胞实验组和对照组比值平均值为3.17815892>2,P<0.001,Q-PCR检测所有过表达YAP1各基因片段后,发现实验组PSA mRNA测定值为2.306667,1.553333333,2.613333333,2.673333333均高于对照组1,且P<0.001,提示PSA表达量显著增高;western blot实验发现C4-2细胞过表达Yap1后,AR条带相比于对照组明显增强,提示YAP1过表达组细胞核内AR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结论YAP1可能在CRPC中正向调控PSA的表达,且有促进AR入核发挥作用的能力。

  • 标签: 原癌基因蛋白质c-yes 前列腺肿瘤 受体,雄激素
  • 简介:【摘要】 目的 腹腔镜结肠癌切除术患者行快速康复与临床及生理稳态关系相关研究。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在我院进行腹腔镜结肠癌切除术的患者共80例,按照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各40例。参照组(围术期常规治疗),观察组(围术期快速康复治疗)。对比两组围术期临床指标、白细胞、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水平。结果 两组在围术期临床指标的对比上有差异,观察组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两组在白细胞、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水平对比上有差异,观察组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快速康复治疗可改善患者围术期临床指标并减轻炎症水平,且能减少机体蛋白质丢失,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腔镜结肠癌切除术 快速康复 稳态
  • 简介:摘要:目的:对2例颈髓损伤伤病关系法医学鉴定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为相关案例的法医学鉴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例颈髓损伤伤病关系法医学鉴定案例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其伤病关系及参与度。结果:案列1中,被鉴定人认为外伤与自身退变共同作用致目前不良后果,所起作用基本相当,建议外伤为同等作用;案例2中,本次外伤系轻微作用,疾病占主要作用。结论:在颈髓损伤涉及伤病关系法医学鉴定过程中,应充分了解被鉴定人受伤过程及受伤机制后,根据被鉴定人伤后临床表现特点及与其伤前比较有无加重、影像学资料及电生理检查,明确脊髓损伤及自身颈椎疾病(包括颈椎退行性变、颈椎病及颈椎先天性椎管狭窄等情形)的严重程度,综合评定伤病关系及参与度。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