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1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自2012年,我院开始进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通过整治,药物使用情况有所改变,本文对药物使用情况做出统计及分析。方法以我院2012年以来的患者处方作为研究对象,对专项整治前后的门诊病人、急诊病人、住院病人做出统计分析,比较其使用抗菌药物的频率以及计量,研究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比率等数据。结果通过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率降低,大部分指标已达卫生部规定标准。结论通过专项整治,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更加合理,但是今后对于临床应用抗菌药物管理需增强。

  • 标签: 抗菌药物专项整治 用药分析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前后门诊内科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前(2011年1~9月)及整治后(2012年1~9月)的门诊内科处方各6000张作比较,对抗菌药物在干预前后的使用、联用、不合理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干预前的门诊内科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8.40%,干预后下降到16.60%,下降了31.80%;不合理用药由干预前的23.03%下降到干预后的12.95%,下降了10.08%。结论我院抗菌药物在干预前使用率偏高,干预后大大降低;体现了干预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 标签: 抗菌药物 门诊 合理用药 分析 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比较我院2011-2014年(专项整治前后)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情况,结果表明,整治前存在用药时机不合理、用药疗程过长、用药品种选用起点高、无指征联合用药等问题;整治后各种问题逐步改善,对我院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具有重大促进作用。

  • 标签: 剖宫产 专项整治 抗菌药物 预防用药
  • 简介:摘要农田水利工程是一项基础的建设工程,在我国的现代农业建设过程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本文围绕新时期农田水利工程在土地整治中的相关议题进行了探讨,概述了农田水利工程的含义,分析了农田水利工程在土地整治中的作用,论述了将农田水利工程和土地整治有效结合的应用策略和相关建议,供业内人士参考。

  • 标签: 土地整治 新时期 农田水利工程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风险意识管理在住院药房发药差错安全隐患整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院于2021年7月起住院药房开始实施风险意识管理,选择2021年1-6月(实施前)和 2021年7-12月(实施后)的住院药房质量安全资料分别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发药差错率、近似错误发生率以及临床科室满意度情况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发药差错率和近似错误发生率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

  • 标签: 风险意识管理 住院药房 发药差错 满意度
  • 简介:目的:分析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对武汉地区2011年各季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的影响。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限定日剂量为指标的分析方法,对武汉地区32家医院2011年抗菌药物应用数据按季度进行统计分析,外用抗菌药物只统计用药金额。结合卫生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要求,分析抗菌药物品种和应用的改变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结果:2011年各季度武汉地区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平均降低6.76%;二、三、四季度品种分别减少40种、25种、5种,总用药频度同比降低5.19%、4.02%、3.21%;销售金额排序前20位的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品种一、二季度均为9种,三、四季度减至6种和5种;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率三、四季度显著降低。结论: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措施对武汉地区2011年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起到了一定的规范作用。

  • 标签: 抗菌药物 限定日剂量 用药频度 日均费用
  • 简介:氯氮平为二苯氧氮平类抗精神病药物,具有较好地抗精神病作用,对幻觉、妄想、思维障碍、行为紊乱、青春型兴奋等阳性症状均有良好的效果;对躁狂兴奋、激越也有良好效果。但其不良反应也较多,如镇静、低血压、思睡、流涎、便秘、白细胞降低或粒细胞缺乏等,特别是白细胞降低或粒细胞缺乏,如不及时处理,可引起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作者对长期服用氯氮平治疗的致白细胞减少更换其他药物后出现病情波动的精神病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了总结,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精神病 氯氮平 白细胞减少 病情波动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内河涌污染现象日趋严重,河涌水环境综合整治迫在眉睫。本文就目前城市内河涌整治存在问题及落实河长制,推进河涌水环境综合整治进行了浅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 标签: 战略环境 对策研究 生态文明建设
  • 简介:采用回顾性调查法,通过对2011-2013年扬州市二、三级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情况进行考察,对全市23所二级以上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情况进行检查并总结分析.结果表明,经过3年的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各医院抗菌药物应用各项指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但对不合理用药的干预措施及力度不一,效果差异较大.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高,清洁手术预防用药比例高,品种选择不恰当、疗程长及联合用药不妥等不合理现象仍然存在.对此,各医院还应通过技术、行政等有效手段,进一步加大干预力度,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持续改进,力求各项指标达标.

  • 标签: 抗菌药物 专项整治 指标控制 效果评价
  • 简介:目的:了解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其合理性,为继续深入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从医院信息系统中提取2011—2014年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数据,对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ntibioticsusedensity,AUD)、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人数)和用药频度(defineddailydosesystem,DDDs)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专项整治活动期间,抗菌药物从2011年的127个品规降为2014年的68个品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从2011年的57.06%降为2013年的47.15%,AUD从2011年的46.97DDDs/(100人·d)降为2013年的32.60DDDs/(100人·d);但是,2014年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3.51%、AUD为35.68DDDs/(100人·d),又有上升趋势。结论:3年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工作效果显著,但还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因此,医院应重视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制定可持续、循环的改进制度和措施。

  • 标签: 抗菌药物 专项整治 AUD DDDS 用药趋势
  • 简介:目的:分析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后南京市二、三级医疗机构采购、使用抗菌药物的变化情况。方法:调取2011~2015年南京市28家二、三级医疗机构药品数据,利用Excel2010和SPSS20统计软件,分析各年度抗菌药物采购金额、使用频度、品种数量、给药途径等指标。结果:二、三级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使用存在一定差异。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以后,多项指标得到改善。医疗机构抗菌药物采购金额比例均值从25.03%下降到16.89%,平均使用品种数量从58.14种下降到42.07种,使用品种趋于集中。抗菌药物使用品种数合格的医疗机构数量从4家增加到12家。抗菌药物注射剂使用比例,各级别、各类别抗菌药物使用比例均保持稳定。2014年起部分指标有反弹趋向。结论: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有效地促进了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但医疗机构需进一步补弱固强,发展整治成果。

  • 标签: 抗菌药物 二、三级医疗机构 采购金额 用药频度 品种数量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某县级基层医院多学科联合干预下抗菌药物全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数量,Ⅰ类切口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和使用率的前后变化情况,为促进医院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某县级基层医院HIS系统导出医院 2020年9月—2021年8月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各指标(使用数量、使用率、使用强度及 I 类切口预防用抗菌药物)和临床药师参与抗菌药物会诊量发生的数据为干预前组;另选取导出2021年9月—2022年8月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各指标数据和临床药师抗菌药物会诊量为干预后组;比较两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数量、使用率、使用强度差异以及 I 类切口预防用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和临床药师抗菌药物会诊量。结果:多学科联合干预后抗菌药物使用率由46.09%降至37.72%,使用强度由干预前的 49.59 DDD/(100人·d) 降至34.11 DDD(100人·d),I 类切口预防用抗菌药物比例由16.70%降至11.55%,临床药师抗菌药物干预会诊量由干预前的282例上升至459例。结论:通过临床药师干预后全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各项评价指标得到显著改善,抗菌药物使用量明显减少,提高临床药师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参与度和参与水平,增强了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意识,同时也提高了医院合理用药水平,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和合理性。

  • 标签: 多学科联合加强干预 临床药师 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 合理用药
  • 简介:目的评价一次性全口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full—mouthscalingandrootplanning。FM—SRP)与传统的分区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quadrantscalingandrootplanning,Q—SRP)相比较是否更有利于慢性牙周炎临床指数的改善。方法将2008年9月至2009年6月沈阳市口腔医院牙周黏膜科收治的3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15例。FM—SRP组在24h内完成全口所有象限的刮治和根面平整,而Q—SRP组每周进行1个象限的刮治,连续4周完成全口治疗。分别在基线和3个月时,检测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探诊深度(PD)及附着丧失(AL)的变化,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基线时相比,两种治疗方式在3个月时的所有临床牙周指数均有显著改善(P〈0.01),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M—SRP和Q—SRP两种方法可达到相同的临床效果.临床医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任何一种治疗方法。

  • 标签: 慢性牙周炎 全口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 分区刮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赖氨肌醇维B_(12)口服溶液结合饮食习惯调整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小儿厌食症患儿共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2年继续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对我院清洁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影响。方法2012年1月我院全部符合条件的清洁手术病例为活动前组,以继续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后的2012年5月我院全部符合条件的清洁手术病例为活动后组,汇总、分析后评价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及降低清洁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率对术后切口甲级愈合率的影响。结果继续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后清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的使用率明显降低,从活动前的63.30%降至40.84%;用药时机、用药疗程等较活动前更为合理,活动前后清洁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之间无显著性差别。结论我院继续开展抗菌专项整治活动后,清洁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更加合理,未对医疗安全造成不良影响。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