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对耳鼻喉手术中护理安全隐患的分析,提出耳鼻喉手术护理中预防安全隐患的有效措施。方法收集2010年4月-2011年4月期间的268例耳鼻喉手术患者资料,对于手术中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采取有效预防措施。结果全部手术患者都没有产生手术护理并发症,对于耳鼻喉手术患者具有的重要安全保障作用。结论制定有效预防措施,对于耳鼻喉手术护理安全隐患的降低,利于患者康复,使患者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耳鼻喉护理 安全隐患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从绵竹市农村饮水现状来看,目前所面临的饮水安全问题主要有水质不达标、水资源缺乏等等,这些问题的长期存在,不仅对农村人民群从的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也严重地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笔者就以我国四川省绵竹市农村为例,具体分析该村的饮水安全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几点切实、可行的加强对策,以供参考。

  • 标签: 农村饮水 安全问题 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专科医院患者安全事件发生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发生的54例患者安全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4例患者安全事件发生次数由高到低依次为跌倒、烫伤、坠床、走失、自杀。主要原因是护士缺乏安全意识、沟通不良、安全告知不到位、责任心不强、无陪医或陪医照顾不周、患者及家属安全意识薄弱等。结论护士重视安全教育及培训,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及对患者安全事件的预见性,护理管理者改进工作制度及流程,根据老年患者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防范措施,保证医疗护理的安全

  • 标签: 老年患者 安全事件 原因 对策
  • 简介:医院血库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门,其规范化管理非常重要。不仅能够提高相关人员的工作效率,而且能够确保血库及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在临床治疗中,输血是抢救伤病患者的一项重要工作。规范合理的输血不仅可以确保降低患者的生命危险,甚至可以使一个人起死回生。同样,如果输血出现问题,也可能危机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基于此,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对加强医院血库规范化管理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 标签: 医院血库 规范化管理 输血安全
  • 简介:摘要通过对我院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因素进行分析,提出防范措施以强化护理人员依法执业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进行法律知识教育、安全教育教育等,规范工作流程、加强三基培训、抓好护理工作的细节管理,确保护安全管理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将安全隐患最大程度地消除在萌芽状态。

  • 标签: 医院 护理安全 隐患 防范
  • 简介:摘要目前妇科腹腔镜手术发展迅速,本文从CO2气腹、CO光电、麻醉及药物的使用、手术损伤4个方面腹腔镜在妇科手术的安全性进行了综述分析。

  • 标签: 腹腔镜在妇科手术 安全性 综述文献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实习护士临床带教期中的安全管理。方法分析临床带教期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解决办法。结果实习护士初次进入陌生工作环境,缺乏实践经验,再加上临床带教人员可能素质不过硬,造成带教期安全隐患。因此,需要发现隐患并及早解决,帮助实习护士顺利渡过临床带教期。结论实习护士临床带教期是重要阶段,需要认真对待,发现并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加强安全管理,使实习护士顺利渡过带教期投入工作。

  • 标签: 安全管理 实习护士 临床带教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内科临床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探讨应采取的防范对策。方法对我院神经内科2012年1月~2013年12月所收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和总结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而提出有效的防范对策。结果神经内科临床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主要来自于医院管理、护理人员以及疾病和患者自身等方面,应采取的防范对策主要有建立健全护理规章制度、加强安全及法制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等。结论神经内科临床护理中存在着很多安全隐患,应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提高护理安全水平和临床护理质量。

  • 标签: 安全隐患 神经内科 护理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医院门诊老年患者静脉输液的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方法根据基层医院门诊老年患者在静脉输液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差错的根本原因,以及潜在的安全隐患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提出并实施相应的防范措施1)合理配置人力资源;2)加强制度化管理,3)强化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4)坚持贯彻查对制度;5)避免人为的输液污染;6)加强巡视,严密观察7)强化沟通与健康宣教。结果经过分析与改进之后,门诊老年患者在静脉输液的过程中出现差错与纠纷的情况得到了显著改善护理不良事件由改进前的每年3例降为每年1例;护理投诉由改进前的每年6例降为每年2例。结论加强基层医院门诊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护理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减少护理投诉,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门诊 老年患者 静脉输液 安全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标识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与具体效果。方法以医院护理现状为出发点,设计简单、易识别的护理标识。同时,还在护理日常工作中实现护理标识的规范性,并有目的性的应用护理标识。结果把护理标识引入至护理安全管理工作,能够有效的增强护理人员的护理风险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甚至避免护理不良问题的出现,最终赢得患者的满意。结论护理标识能够有效减少护理安全管理工作护理不良事件的出现频率,从而为广大患者的安全提供重要保障。

  • 标签: 护理标识 安全 效果
  • 简介:人工气道是经口/鼻或气管切开处将导管插入气管建立的气体通道,能改善通气功能,纠正患者缺氧状态,但同时也破坏了上呼吸道非特异性防御屏障的作用。患者会失去对吸入空气的加热和加湿,以及对灰尘和微生物的过滤功能,从而导致气道分泌物黏稠,呼吸道纤毛运动能力下降,分泌物排出减慢等,造成细菌的繁殖引起肺部感染。

  • 标签: 人工气道 安全吸痰 气管切开处 气道分泌物 上呼吸道 导管插入
  • 简介:摘要医疗质量与服务水平是衡量社会和谐的重要指标。当前我国正处在医疗卫生改革期,如何在医患矛盾相对突出情形下努力构建一个和谐的医患环境,为医院安全平稳发展提供一个助推器,值得卫生管理者探讨。

  • 标签: 医患和谐卫生安全
  • 简介:摘要手术室的安全管理是整个护理质量的核心部分,加强手术室内的护理管理,保证护理质量,最大限度控制不安全因素的发生,防止在执行护理操作过程中出现缺陷、差错、事故等问题,应建立健全手术室管理制度,提高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改善手术环境,加强手术器械与药品管理,从而确保手术患者的安全

  • 标签: 手术室 护理安全 防范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ICC置管患者的安全管理。方法成立PICC治疗小组,严格准入制度,对PICC置管患者从置管前、中、后进行全面的评估,健康教育,并建立健康档案,发放维护手册,延伸服务于社区,实施人文关怀,使患者及家属共同参与管理,按时维护,定期随访,延长了导管的使用时间,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实施PICC置管患者的规范化化管理,安全的使用导管,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得以提高。

  • 标签: PICC 护理安全管理 患者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硬膜外腔阻滞麻醉对老年人安全的应用。目前,我国正在进入老龄社会,老年人逐渐增多,并以每年2.8%的速度递增,当然需要手术治疗的老年病例也随之增加,这样对我们麻醉医生也是一种挑战老年人在生理和疾病上有自身的特点,如身体组织和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的退行性改变、各疾病的产生等,都会对手术麻醉造成影响,需引起麻醉医师的高度重视,老年人手术麻醉是临床比较棘手的问题,选用何麻醉方法均对其生理功能有明显的影响

  • 标签: 硬膜外腔阻滞麻醉 硬膜外 老年人 安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165,VEGF165)对过氧化氢(hydrogenperoxide,H2O2)诱导的人外周血来源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progenitorcells,EPCs)增殖损伤及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和贴壁培养法从人外周血中分离培养内皮祖细胞.在经MTT实验筛选出过氧化氢处理浓度后,对EPCs进行实验分组:正常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处理因素;VEGF165处理组,以终浓度为25ng/mL的VEGF165孵育24h;过氧化氢处理,以终浓度200μmol/L过氧化氢处理内皮祖细胞24h;VEGF165预处理组,经浓度为25ng/mL的VEGF165预孵育30min后,再与终浓度为200μmol/L的H2O2共孵育24h.CCK-8法检测各组内皮祖细胞增殖活性的差异;Westernblot分析各组内皮祖细胞中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D1和PCNA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VEGF165处理组内皮祖细胞增殖活性增高(P<0.05);过氧化氢处理组内皮祖细胞增殖活性较对照组降低(P<0.05),且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Dl和PCNA下调(P<0.05);VEGF165预处理组中,EPCs增殖活性较过氧化氢处理组增高(P<0.05),且cyclinD1和PCNA蛋白表达上调(P<0.05).结论VEGF165可促进人外周血来源的内皮祖细胞的增殖,对过氧化氢诱导的内皮祖细胞增殖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D1和PCNA表达升高有关.

  • 标签: 内皮祖细胞 过氧化氢 细胞增殖
  • 简介:有证据表明,缺血预适应(IPC)可使脑组织对随后缺血性损伤的耐受力增加,但其机制尚不清楚。有研究者通过动物实验,认为依赖于磷酸腺苷(AMP)诱导蛋白激酶(AMPK)的细胞自噬在IPC脑保护效应中起重要作用。将实验所用的SD大鼠先用空载体、复合物C(一种AMPK抑制物)或3-甲基腺嘌呤(3-MA,一种细胞自噬抑制物)处理后,进行IPC建模(闭塞大脑中动脉10min),然后检测脑组织AMPK和细胞自噬标记物的活性。IPC后24h,所有大鼠均诱导出永久性脑缺血,再过24h后检测脑组织梗死体积、神经功能缺损和细胞凋亡程度。实验证实IPC激活AMPK并在卒中中诱导了细胞自噬,这与脑缺血后梗死体积减小、神经功能缺损减轻、细胞凋亡减少有关。同时,IPC诱导的细胞自噬可被复合物C抑制,而IPC的脑保护作用可被复合物C或3-MA抵消。研究者认为,AMPK激活的细胞自噬与IPC的神经保护作用有关,提示AMPK可能作为卒中预防和治疗的靶点。

  • 标签: 脑保护作用 细胞自噬 缺血预适应 缺血性损伤 卒中模型 SD大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