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膀胱肿瘤尿路脱落细胞的微卫星状态及其临床病理关系。方法:35例膀胱肿瘤尿液脱落细胞应用多重荧光PCR检测尿路的微卫星状态。结果:35例尿液样本:膀胱肿瘤组15例,有6例MSI-H,8例MSI-L,1例MSS,诊断阳性敏感度达93.33%;膀胱癌术后复查组6例,血尿及尿路上皮轻度异型组7例,正常体检组7例中,在血尿及轻度异型组发现1例MSI-L,其余均为MSS,阴性特异率达95%。结论:尿路脱落细胞的微卫星检测可作为膀胱肿瘤诊断和监测复发的有效非侵袭性检测方法。

  • 标签: 尿路脱落细胞 微卫星不稳定 多重荧光PCR
  • 简介:摘要目的对本院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及适合采取的措施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患者400例,统计调查对象的MDRB菌株数量、主要感染部位等信息,分析多重耐药菌的耐药现状、临床分布特点。结果调查样本中共统计出31例MDRB,MDRB感染率为7.75%;医院感染患者有24例,共发生37次感染,其中,呼吸道感染23次,占62.2%,皮肤软组织感染8次,占21.6%,泌尿道感染4次,占10.8%,血液感染3次,占8.1%,其他感染5次,占13.5%。结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率的有效降低离不开监测力度的加强和消毒隔离的及时性,并要加强对医护人员的MDRB医院感染的防控意识,从而有效地控制感染。

  • 标签: 感染控制科 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脑病科15例多重耐药感染患者的分析及护理,探讨降低医院多重耐药菌的发生率的有效防控措施。方法:通过适时监控耐药菌和药敏试验,有针对性地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采取有效控制和护理措施。结果:制定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措施,建立患者接触隔离卡,加强病房环境卫生和医护人员手卫生的管理,对实施中心静脉置管、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留着尿管等操作的患者专门护理,提高了感染控制的效果。结论: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重点在于搞好消毒隔离,预防和控制传播。(1)

  • 标签: 脑病科 多重耐药菌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多重耐药菌株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性研究。方法选取本院(在2015年3月—2018年1月)收集的各种标本中分离出来的100株耐亚胺培南菌株(80例患者)。采用微生物自动分析仪鉴定菌株以及进行药敏试验。结果100株耐亚胺培南菌株中非发酵菌比例最多(98/100,占98.00%),2株其他非发酵菌(占2.00%);98株耐亚胺培南菌株中有62株铜绿假单胞菌(占63.26%),20株鲍曼不动杆菌(占20.40%),16株肠杆菌科细菌(占16.32%),各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株耐亚胺培南菌株中有77株呼吸道标本(占77.00%)、11株无菌体液(占11.00%)、8株血液(占8.00%)、1株尿液(占1.00%)、3株其他(占3.00%),各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耐亚胺培南菌株对氨苄西林亚药物的耐药率高达100.00%,耐亚胺培南菌株舒巴坦药物和头孢哌酮药物的耐药率达到最低,各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耐亚胺培南菌株存在多重耐药性,应该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来选择合理抗菌药物加以合理治疗。

  • 标签: 多重耐药菌株 亚胺培南 耐药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外科多重耐药茵感染病人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8例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为脑出血、重型颅脑损伤术后病人。主要护理措施包括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认真执行标准预防和手卫生规范、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加强环境卫生管理、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限制探视人员等。结果本组病人通过以上护理干预,有效预防和控制了多重耐药茵在神经外科病房的传播,减少并发症发生,保障患者安全,提高了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降低神经外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率,从而大大减轻了患者家庭经济负担。结论措施有效,控制了多重耐药菌的传播,取得了较好的成果,避免院内交叉感染,保护其他住院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医疗安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总结血液病患者并发多重耐药茵感染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血液病并发多重耐药茵感染的 56例住院患者,依据抗茵药物敏感性试验和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及时给予敏感抗生素治疗,并加强消毒隔离措施,注重静脉置管护理、发热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饮食及营养宣教等。结果: 56例住院患者中, 41例治疗后感染控制好转出院, 11例治疗无效死亡,自动放弃治疗 4例。住院 8~ 143(39. 1±16. 3)d。均未发生医院感染。结论: 血液病患者因病情特殊易并发多重耐药菌感染,根据其疾病特点加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多重耐药茵的传播。早发现、早诊断、早处理,及时的前瞻性监测,以及快速准确地采取针对高危因素的综合性护理措施,能及早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以达到控制 MDROs感染的目的。

  • 标签: 血液病患者并发多重耐药菌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多重以及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导致的感染流行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绝大多数细菌基因及其表型特征均充分反映为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而此类细菌的外膜通透屏障与药物主动外排泵的协同作用使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呈现出天然的耐药性,使其发生感染后可选择的药物有限。为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常见舒巴坦复合制剂、多粘菌素E、碳青霉烯类作为首选,本文就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主要使用的抗菌药物的选择做一综述。

  • 标签: 鲍曼不动杆菌 抗生素 抗菌药物
  • 简介:目的研究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exA-MexB-OprM外排泵的外膜蛋白OprM的表达及泵调节基因mexR突变情况。方法筛选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株13株和敏感菌株5株进行外膜蛋白SDS-PAGE分析,比较OprM的表达差异。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扩增mexR基因,鉴定产物,测序。结果多重耐药菌株组OprM蛋白在相对分子量为49kD处的各电泳条带较敏感菌株和质控菌株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的灰度明显增强,其光密度值多重耐药菌株组为157.79,敏感菌株组为132.0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19.345,P〈0.01);多重耐药菌株mexR基因产物测序,除个别碱基插入外,以A-96→G,G-411→A,C-308→G,T-377→A4个核苷酸点突变为主,后二者还导致了其编码的氨基酸发生改变,分别为Ala-103→Gly,Val-126→GIu。结论OprM表达增强提示MexA-MexB-OprM外排泵耐药机制参与多重耐药形成。多重耐药菌株的mexR基因均存在点突变,提示mexR基因突变引起MexA-MexB-OprM外排泵表达增强。

  • 标签: 铜绿假单胞菌 多重耐药 外排泵 mexR基因 抗药性 微生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重耐药菌在老年科感染的相关因素,探讨相应的护理措施,总结了15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主要包括制定预防与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措施,加强培训护理人员标准预防、接触隔离及手卫生,结果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暴发流行。

  • 标签: 老年科 多重耐药菌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法在多重耐药菌(MDRO)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从2017年1-12月收治于我院并检查出MDRO的患者中选取46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管理方案分成采用常规管理的对照组(2017年1-6月收治的241例患者),与采用PDCA管理的观察组(2017年7-12月收治的226例患者),观察组经过6个月的PDCA法管理后,比较两组MDRO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采用PDCA管理的观察组院感染发生率为2.21%,常规管理的对照组院感染发生率为17.01%,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MDRO患者开展PDCA管理能够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更受患者认可,值得推广。

  • 标签: 多重耐药菌 PDCA 医院管理 应用
  • 简介:目的探究颅脑损伤合并肺部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护理体会。方法本文选取本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的80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展开了探究,在脱水降低颅压的过程中进行止血,降低颅脑的损伤,以此同时还要加强对气道的护理,及时将患者气道内的脓性分泌物进行清理,雾化气道并对内滴药进行应用,给与患者静脉营养支持,对发热患者首先进行低温治疗,定时帮助患者翻身,变换体位,增强患者的舒适性。结果肺部感染致病菌主要以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球菌以及真菌组成,其分别占七成、二成和不到一成。结论颅脑损伤过程中通常合并肺部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其主要为革兰阴性菌为主,通过本文对其展开的探究,我们找出了合理的抗生素,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过程中加强对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护理的重视程度,结合相关的药物,并且加强患者的呼吸通畅程度,增强营养支持,减少肺炎发生的可能性,降低患者的痛苦程度,更好的对患者进行治疗。

  • 标签: 颅脑损伤 肺部多重耐药菌感染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重耐药结核杆菌感染患者的综合护理方法。方法收集近几年我院多重耐药结核杆菌感染的患者例,随机分为研究组(接受综合护理)和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比(1)两组护理前后焦虑评分。(2)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两组护理前焦虑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护理后比较有差异(P<0.05)。(2)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有差异(P<0.05)。结论综合护理可以减轻多重耐药结核杆菌感染患者焦虑情绪,对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多重耐药结核杆菌 感染 综合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基于Beers标准干预老年多重用药的效果,保障老年患者合理用药。方法选取住院老年患者368例,按照Beers标准,统计药物种类、数量及每日药品费用,潜在的不适当用药情况,计算符合Beers标准的比率和药物适应性指数(MAI),比较干预前后的变化。结果干预前药物种类5~9种246例,≥10种122例;干预后药物种类〈5种212例,5-9种132例,≥10种24例。干预后Beers标准符合率由761%(28/368)上升至33.15%(122/368),干预后处方药物适应性指数(MAI)总分0分明显低于干预前的6分,干预后平均每日药费由(35.34±26.84)元降至(30.60±19.71)元,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老年患者多重用药现象普遍,通过临床药师对老年多重用药的干预,提高了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

  • 标签: Beers标准 多重用药 临床药师 药物适应性指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调查分析老年病科住院患者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制定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62例感染多重耐药菌老年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感染患者中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检出率高于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最少,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结论多重耐药菌是老年病科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对患者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可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老年病科 多重耐药菌感染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多重耐药感染是重症医学科(ICU)中常见的感染类型,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并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要加强对ICU多重耐药感染患者的临床护理,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避免交叉感染,确保患者的护理安全。本文分析了重症医学科多重耐药感染患者的感染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总结了护理体会,为医院开展多重耐药感染患者的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重症医学科 多重耐药感染 感染因素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骨科手术后的10例多重耐药菌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的10例骨科手术并发感染患者有关资料,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进行归纳总结。结果10例骨科术后多重耐药菌患者临床治疗护理后,7例患者痊愈、2例患者症状发生好转、1例患者没有明显效果,护理有效率高达90%。10例患者对护理效果都比较满意,没有产生差错和纠纷的病例,护理满意度100%。结论护理人员应加强学习,使专业护理水平不断提高,在护理工作中提高责任心,按照护理计划及操作重点严格实施无菌技术操作,对护理过程进行全面监测,以免患者发生感染后产生各类并发症,进而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 标签: 骨科术后患者 感染并发症 临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