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急诊儿科输液室的个体化护理效果。方法:将2020年5月-2020年10月300例门诊急诊儿科输液室患儿,数字表分组,对照组进行常规输液护理,实验组实施个体化护理。比较效果。结果:实验组面部痛苦表情评分、家长满意度、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门诊急诊儿科输液室患儿实施个体化护理可减轻儿童痛苦,提高家长满意度和降低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门诊急诊 儿科输液室 个体化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抗幽门螺杆菌个体化治疗的价值。方法将2016年9月—2017年10月就诊于我院消化内科门诊,并愿意接受研究的HP感染3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240例(根据HP感染量,采用动态四联疗法治疗)和对照组120例(采用固定四联疗法,严格执行国际HP感染共识一律采用四联疗法治疗两周),对两组HP根除率、副作用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根治率(95.8%)高于对照组(76.7%)(P<0.05)。研究组药物副作用发生率(10.0%)低于对照组(35.8%)(P<0.05)。结论根据幽门螺杆菌感染量不同采用不同的治疗周期,其根治率增高,且副作用发生率明显降低。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四联疗法 根治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个体化产后盆底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8年12月到2020年12月期间,收集84例产妇,在其同意参与研究的前提下,设为研究对象,动态随机分组为研究组42例,参照组42例。研究组给予个体化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参照组给予产后常规护理。观察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参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低于研究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产妇 个体化产后盆底康复护理 产后常规护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个体化护理在辅助生殖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于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给于个体化护理措施,包括个体化需求的识别,个体化治疗方案对护理的要求,执行力和实施能力的培养及实施的措施和方法。结果实验组护理差错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投诉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辅助生殖护理中实施个体化护理措施有利于提高患者依从性,提高护理安全和治疗效果,增加护理满意度,降低投诉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个体化护理措施 辅助生殖护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目的调查了解个体诊所医务人员手卫生现实状况中对于手卫生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辖区内140名个体诊所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知识、态度和行为的调查分析,通过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对手卫生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筛选。结果问卷中知识、态度、行为分量表的d系数均在0.74~0.86之间,表明信度较好。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变量中岗位为“护士”、对六步洗手法态度中的“非常重视”以及是否认为太麻烦中的“认为太麻烦”具有统计学意义,其Wald值分别为3.346、14.015和2.870,P〈0.05。结论变量岗位为“护士”、对六步洗手法态度中的“非常重视”及是否认为太麻烦中的“认为太麻烦”等变量为个体医生手卫生行为的影响因素。

  • 标签: 手卫生 影响因素 问卷调查 信度 个体医生
  • 简介:目的探讨妇幼保健机构保健人力测算方法,对各级妇幼保健机构所需保健人力进行测算,为制定妇幼保健机构保健人员设置标准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及专家咨询,确定各级妇幼保健机构保健服务项目、社会对妇幼保健服务的需要、妇幼保健机构提供保健服务所占市场份额,以及每项服务每人次所需工时,对各级妇幼保健机构所需人力进行测算。结果确定妇幼保健机构提供的保健服务项目17大项,详细描述每项服务内容,分别对每项保健服务所需人力进行测算,根据提供服务项目的种类和数量测算不同级别机构所需保健人力。结论通过开展妇幼保健服务人力测算,为妇幼保健机构人员合理设置及争取政策支持提供依据。

  • 标签: 妇幼保健 保健服务 人力测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血液透析患者应用个体化心理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3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84例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以传统常规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研究组患者以个体化心理护理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抑郁评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而言,研究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显著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而言,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而言,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个体化心理护理对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进行护理,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同时也能够大幅度提升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评价,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血液透析,个体化心理护理,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对血透患者应用个体化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收集血液透析患者共103例,根据患者入院日期的单双号数分为50例对照组和53例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个体化健康教育,将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健康知识掌握度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血透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个体化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对治疗的认识程度,从而提升患者的依从性,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血液透析 个体化健康教育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个体化护理在胆结石手术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9年8月-2020年7月收治的500例胆结石手术患者,按照抽签的方式进行分组,观察组(250例,实施个体化护理),对照组(250例,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要分别短于对照组患者的术后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进行胆结石手术的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的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可以大范围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角膜缘干细胞自体结膜、羊膜移植术护理方法。方法整理收集我院2013.01-2013.12期间实施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角膜缘干细胞自体结膜、羊膜移植术215例,共318眼。其中男98例,女127例;年龄40—76岁。双眼发病121例,单眼发病197例。针对该手术的护理重点.制定并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215例318只眼胬肉组织切除完整,植片全部成活。大多数患者掌握正确滴眼药方法。结论针对性护理措施能有效防止感染,合理有效的护理是保证该手术成功不可缺乏的重要环节。

  • 标签: 翼状胬肉 角膜缘干细胞 结膜 羊膜移植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急症创伤术后患者疼痛的个体化护理效果。方法从我科收治的急症创伤术后患者中抽取80例创伤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疼痛的病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的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个体化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实施个体化护理后疼痛明显得到缓解,且缓解程度远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创伤患者术后的疼痛在经过个体化护理有能够得到明显的缓解,且身心状态良好,对医护人员工作能够积极配合,对护理服务更为满意。因此个体化护理具有在临床术后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的意义和价值。

  • 标签: 急症创伤术后 术后疼痛 个体化护理 疼痛缓解
  • 简介:【摘要】分析目前子宫肌瘤疾病治疗干预的基本情况,可知多利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以此使得女性患者可早日摆脱病痛的折磨,尽快康复出院,同时由于该疾病发生后会导致女性身体出现较多的不适症状,进而使得诸多子宫肌瘤患者出现了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所以需要临床医护人员对于子宫肌瘤患者进行疾病治疗过程中,多关心患者,积极利用个体化心理护理手段,对于患者心理问题进行及时发现与妥善处理解决, 最终使得患者疾病取得非常好的治疗结果。基于此本文对个体化心理护理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概述,并对子宫肌瘤患者治疗期间的个体化心理护理工作开展情况做以了深入的研究分析,希望可以为更多子宫肌瘤患者良好的治疗疾病提供心理护理方面的帮助。

  • 标签: 子宫肌瘤 个体化 心理 护理
  • 简介:目的在肿瘤内科中加入个体化护理的方法,观察个体化护理的质量对于患者的疗效所带来的影响,并分析其在常规护理模式中的效果提升。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录的32例肿瘤内科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n=16)以及对照组(n=16)两个组,经过治疗后,对照组的病人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病人则接受个体化护理,观察结果并对比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SAS及满意度评分等指标。结果经统计分析显示,实验组患者的上述指标结果均要比对照组病人要好(P<0.05)。结论肿瘤内科患者接受治疗后施加的护理工作中采用个体化护理对策,可以有效提升护理总体水平,提升患者的依从性及疗效,也有利于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个体化护理 护理水平 肿瘤内科
  • 简介:目的探讨江苏地区无偿献血中血清学Rh(D)阴性表型汉族人群的分子背景。方法37份常规血清学试验检测出的Rh(D)阴性江苏汉族人,采用PCR-SSP检测RHCE基因和RH(D)基因;并对存在RH(D)基因的个体进行10个外显子及邻近内含子的测序。结果37例血清学Rh(D)阴性献血中,分子生物学方法确认26例无RH(D)基因。存在RH(D)基因的11例中,3例为RH(D)和RHCE基因发生互换,6例为RHD(K409k)(第9外显子1227G〉A),1例为弱D15型(第6外显子845G〉A),1例为RH(D)*711delC(第5外显子711位碱基缺失)。结论一定比例的血清学阴性Rh(D)人群并非真正的Rh(D)阴性,即表达弱D抗原。提示对血清学Rh(D)阴性个体进行分子生物学分析,有利于安全输血。

  • 标签: RH血型 RH(D)阴性 RH(D)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心衰护理采用个体化健康教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治疗的70例慢性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对照组不做特殊干预。观察两组对慢性心衰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对慢性心衰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更高,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更高,差异在统计学上均有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衰护理采用个体化健康教育的临床疗效显著,它使患者对自身疾病有了更充分的认识,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个体化健康教育 慢性心衰 应用效果
  • 简介: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使胶质瘤的疗效有了明显提高,但由于胶质瘤具有侵袭性生长特性或位于脑重要功能区,即使神经导航显微手术也难以真正彻底切除肿瘤;又由于胶质瘤存在放疗抗拒和/或对化疗药物耐药,术后放/化疗尚不能全部杀灭残余的肿瘤细胞。近来胶质瘤的生物治疗发展迅速,已进入临床试验,可望对胶质瘤的治疗有巨大推动和突破。临床上,即使是相同病理类型和级别的胶质瘤,治疗效果存在很大差异。如低级别的胶质瘤(WHOI-Ⅱ级),多数病人治疗效果良好,但有部分患者易于恶变、复发;此外,同样是胶母细胞瘤,有部分患者可以达到5年以上生存。因此,在胶质瘤的临床治疗实践中,如何根据肿瘤的特征和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地选择和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疗效,是神经肿瘤医师必须考虑的现实问题。目

  • 标签: 胶质瘤 治疗决策 个体化 综合治疗 显微手术 神经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