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8 个结果
  • 简介:构建和谐社会是历史和现实发展的必然要求,教育要成为和谐社会的有力支柱。由此,我们应创新办学理念,构建和谐组织,打造校园文化,实施和谐教育,构建和谐校园,不断培养和谐发展的人。

  • 标签: 创新理念 和谐组织 和谐教育 和谐发展 和谐校园
  • 作者: 吴晗睿
  • 学科: 自然科学总论 > 系统科学
  • 创建时间:2008-12-22
  • 出处:《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 2008年第12期
  • 机构:纳西族东在做仪式时,要绘画各种各样的佛神、人物、动物、植物以及妖魔鬼怪的形象,并对他们进膜拜与祭祀,这种服务于宗教活动的绘画,统称为“东巴画”。东巴画是东巴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已被列入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人教版高中英语新教材的推广和使用,催化了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促成了教学第一线教师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变化,促进了中学外语教学研究水平的提高,为中学英语素质教育开辟了道路。

  • 标签: 英语新教材 变化 素质教育
  • 简介:教育传播学是教育学的分支学科,在我国的研究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在随后的十几年间出现了研究热潮,奠定了我国教育传播学发展的基础。本文对1995年至2007年间国内发表的关于教育传播学研究主题论文进行分析,对文章发表年代、研究数量分布、作者进行考察,找出我国教育传播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理解掌握好教育传播学的理论和方法,明确教育传播学的地位与作用,对当前教学模式的改革,搞好信息技术教育,培养满足社会和时代要求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

  • 标签: 教育传播学 内容分析 缺失 Meta分析 元分析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林泽友
  • 学科: 自然科学总论 > 科学技术哲学
  • 创建时间:2009-06-16
  • 出处:《西部科教论坛》 2009年第6期
  • 机构:不管白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为了达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目标,教师要选择那些恰当的有效果的教育手段。惩罚不当会带有副作用,常常有老师因为滥用惩罚不仅没解决问题并且使学生心灵受到伤害,于是我们又走向另一个极致,那就是不敢用惩罚。可见惩罚的技巧性是很高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作为介于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中间部门,第三部门管理的作用不可忽视。第三部门在我国的发展情况不容乐观,如社会认可度低、政府把持等。而民办学校作为非盈利组织,它们的发展状况也值得我们关注。民办高校在中国的大背景下前进道路曲折而艰难。相比于公办高校来说,民办高校享受着一系列不平等的待遇,如招生难、社会不认可、政府支持力度低、资金周转困难、学校发展前景不够明朗、学校管理不够明晰、权责不够分明等。

  • 标签: 第三部门管理 非营利组织 民办教育 NGO
  • 简介:摘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事关国家发展大计的重要工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本文试从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出现的问题入手,找出制约其发展的因素,借鉴国内外理论和实践探索经验,从而提出相应的解决问题的对策。

  • 标签: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所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对高校法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两课”教学是高校大学生接受法律知识和法治理念的重要途径之一,学校应从认识定位以及教学内容等方面加强学生的法治观教育

  • 标签: 法治理念&ldquo 两课&rdquo 教育大学生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梁文政忠县教育委员会主任
  • 学科: 自然科学总论 > 科学技术哲学
  • 创建时间:2009-09-19
  • 出处:《西部科教论坛》 2009年第9期
  • 机构:十七大报告系统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强调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是发展大计、民生之本、和谐之基,事关社会发展,民族未来。当前,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时期,如何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破解阻碍教育发展的实际难题,创新教育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关系到未来一段时期教育能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加快和率先。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忠县教委坚持真学、真议、真懂、真用,做到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定位,提出了“破解四大难题,增强四种观念”的教育科学发展思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微课开始应用在高等教育教学工作中。未来互联网信息技术还将更加蓬勃发展,如何顺应互联网时代的趋势,让微课更好地为高校师生服务是我们值得思深思的问题。基于微课程的碎片式教学模式迎合了我国高等教育教学需求,对微课程的“碎片式教学”模式的可行性进行进一步分析能够有效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水平。

  • 标签: 微课程 碎片式教学模式 高等教育 可行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