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距清镇市城区东偏北约十里远的清镇市青龙办事处所辖石关村(原红枫湖东门桥片区石关村),原名“中六堡”,该村寨现有六个村民组,有1600多人,400多户农家,方圆仅一华里(500米),这个位于贵阳至安顺的驿道旁的村寨,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

  • 标签: 古碑 历史文化 清镇市 村民组 古驿道 村寨
  • 简介:古代文化人著书立说从不谈钱,因为孔圣人早就教导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但是也有离经判道的。在有些文化人眼里,钱不但可以入文,而且可以入诗。在此不妨试举三例。

  • 标签: 酒令 中国 古代 民族文化 齐刀 钱币
  • 简介:<正>一、楚方城提起楚方城,人们往往会想到《水经·(氵无)水注》(卷31)所引刘宋时人盛弘之的一段话:叶东界有故诚,始(?)县,东至(氵亲)水,达比阳界。南北联联数百里,号为方城,一谓之长城云。在汉魏六朝有关记载中,这是最为系统、具体的一条,因而受到后人的重视。然而,与汉魏六朝的其他有关记载相比,盛弘之所述却有明显的不同。《左传》僖公四年屈完说“楚国方城以为城”,《杜

  • 标签: 方城 南阳盆地 左传 史记正义 淮阳 十三年
  • 简介:“钟馗币”属降魔、避毒、符咒类花钱。它仅供佩带玩赏,不作流通,尺寸大小不等。笔者藏有一枚直径50mm,厚2.5mm,重31.8g,黄铜质,正面铸有“驱邪降福”四字,背穿左图为钟馗手握宝剑,穿右是一个鬼精图案,穿上铸有一只蝙蝠。传说,佩带此花钱有辟邪驱魔之功效。

  • 标签: 钟馗古币 中国 外形 民俗文化
  • 简介:四川不仅以雄、奇、幽、秀之风景闻名世界,还以其悠久的历史为世人所重。1986年在沱江流域的广汉三星堆,出土文物震惊了当今世界。正如川籍老将军张爱萍题曰:“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笔者今仅就沱江流域先民的活动作一个蜀寻根的阐述。

  • 标签: 将军 张爱萍 三星堆 出土文物 沱江 江流
  • 简介:<正>19世纪末,蒙古的手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当时土谢图汗部的彭楚克和沙拉布、达赖王旗的勒哈木苏伦、扎萨克图汗部的根登等匠人制作的装饰品闻名全国。蒙古妇女的装饰品可分头饰、胸饰和手饰。头饰有头巾、耳环、卡子和梳子等;女朝服上的金牌、腰垂饰、五种卫生用品是胸饰;手饰有戒指和手镯,是常用的装饰品。喀尔喀妇女的礼服是蒙古袍、用锦缎和彩带装饰的坎肩和腰垂饰。头上还要包凤凰翅形

  • 标签: 装饰品 蒙古 妇女 扎萨克图汗部 卫生用品 喀尔喀
  • 简介:蒙古民歌研究概述[蒙古]乌·扎格达苏荣()蒙古民歌的产生与发展有其悠久的历史,并且和劳动节拍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生产力极其落后的原始时代,众人举起或推动沉重物体时齐声发出“一、二、三啊”的号子声,在这样的劳动节拍的基础上就具备了产生劳动之歌的条件。这说...

  • 标签: 蒙古民歌 民歌研究 研究概述 民间文学 符拉基米尔佐夫 布里亚特
  • 简介:本文作者涅克柳多夫博士于今年元月来访内蒙社会科学院,座谈中我方学者提出了许多有关苏联蒙古学研究情况的问题。博士回国后即撰写此文,简要概述了本世纪20年代之前俄国蒙古学形成之过程,惠寄社科院文学所荣·苏赫所长。现将此文译出,以飨读者。——译者

  • 标签: 蒙古学 蒙古民族 布里亚特 地理学 俄国 蒙古语
  • 简介:<正>作为划分时间和计算时间的一种方法的历法是极其古老的文化标志之一。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历法只是高度发达的文明的产物,是古希腊文明、古代中国文明、古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以及其他一些古代文明的产物。历法经过古代和中世纪科学家们的一些修订,从古代文明社会传到现代人手中。然而,几十年以前几乎同时发现人们在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铜石并用时代以及青铜器时代,在世界不同地区使用的历书。人们并不是一

  • 标签: 中国历法 古历法 蒙古人 年周期 蒙古社会 季节
  • 简介:<正>瑞典蒙古学会于1985年11月14日正式成立。象其他国家同类组织一样,瑞典蒙古学会是一个非营利、非政治性的民间学术团体,其宗旨是推动和促进对蒙古的历史、语言、文化的研究。学会组织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如讲演,放映有关蒙古情况的幻灯和电影等。学会会员应邀参加这类活动。学会现有会员30人。斯德哥尔摩大学S.罗森教授任学会主席,斯德哥尔摩民族学博物

  • 标签: 蒙古学 斯德哥尔摩 多种形式 瑞典 非政治性 学会组织
  • 简介:这篇包含《蒙古朝贡使团系年表》的文章,本想作为《明蒙关系:朝贡体制和外交使团》一书的一章。在此,我把《系年表》单独发表并附简要说明,并未对朝贡体制概况及蒙古朝贡的某些独特方面做更多说明,读者可参考我的其他论著。

  • 标签: 朝贡体制 蒙古 明代 外交使团 年表
  • 简介:<正>苏联蒙古学是东方学最古老和最有成就的一个分支。早在彼得一世时代就出现了蒙古学。1716年俄国在北京设立了教士团,1724年成立的俄国科学院组织了第一批考察团,对同蒙古接壤的西伯利亚和卡尔梅克进行考察。结果,西伯利亚历史学家米勒院士和菲舍尔院士的著作,巴库宁和帕拉斯的著作,就为对蒙古,首先是对它的悠久的历史和人种进行科学研究打下了基础。

  • 标签: 蒙古学 苏联 东方学 蒙古语 蒙古民族 西伯利亚
  • 简介:印度─蒙古学会(TheIndo-MonsolianSociety)1990年成立于美国纽约市。该学会以向公众介绍蒙古、中亚、蒙古人的丰富的历史及相关文化为目的。由于成吉思汗与蒙古人的名字已发展为现实与幻想相结合的传奇故事,因而对非专业人士而言,了解现代学者在蒙古及中亚学领域的研究与发现的机会微乎其微。而学者们自己的工作亦相对湮默无闻,且与公众少有联系。许多学者均为造诣颇深的专家,其著作对普通公众来说又太深奥,因而对学会所举办系列讲座来说,找到中间的领域则意味着一种挑战。该学会以邀请包括历史学家、旅行家、考古学家等在内的专家阐明蒙古人与其他定居文化间的相互影响的方式来迎接这种挑战。该学会近期举行

  • 标签: 蒙古学 印度 蒙古人 现实与幻想 中亚 蒙藏关系
  • 简介:孟允升先生原名孟克布音,系清康熙年间定边左付将军喀尔喀三音诺颜汗部扎萨克超勇亲王策凌之裔。外蒙古那彦图亲王之孙,熟悉清末民初内外蒙驻京王公府邸掌故,因见《满族研究》各期多载清末民初蒙王公事迹,持为本刊撰写特约稿《北京的蒙古王府》。由于清朝的满蒙联姻政策,蒙古王公和满洲皇族之间的婚姻关系错综交义,连绵不断,使满蒙二族统治者之间关系十分亲密,同难同荣,休戚与共,直与有清一代相始终。清代内外蒙部长,各王、扎萨克等多在北京赐与府第。与其旗下藩邸相同,甚至规模逾之。无事时留居京邸,一旦国家有事可遣一介之使调动本部之蒙古兵,同驰赴援。清代北疆较之元、明两代均为安定,蒙古诸王实有力召。审诸历史,魏晋时代之左贤王,鲜卑大人乘永嘉之乱,合集马牧,判据一方,卒成十六国混乱局面,人民涂炭,九州鼎沸,历数百年,直到隋朝统一而后定。而本文所记清代内外蒙诸藩王,始终倾以内向,清灭亡斥复为民国屏藩,此固因清二百余年羁縻有方,然亦不应忽略蒙古诸王之作用也。其中那王以外蒙古三音诺颜扎萨克,不随“共戴”,不生二心,尤堪嘉尚。故治清代史及蒙古史者,应予以恰当评价,不直以为封建统治者,一概抹杀。今驻京诸藩王后裔,均成为北京市蒙族人民。蒙乒藩邸,咸易新主。掌故事迹,知者渐稀。孟先生?

  • 标签: 福晋 王府 蒙古王公 贡王 外蒙古 格格
  • 简介:<正>1989年6月22日,我和宫胁淳了在剑桥大学蒙古内陆亚细亚研究机构进行了访问和演讲。现以我们的见闻为基础,对该研究机构和英国蒙古协会的情况作一介绍。毋须多言,剑桥大学是英国排名第二的古老大学,究其起源,应追溯到1284年最初设立书院之时,1318年经罗马教皇认可成为大学。剑桥大学的蒙古内陆亚细亚研究机构(MongoliaandInnerAsiaStudiesUnit)成立于1986年5月。在英国,蒙古学研究主要是在伦敦大学的东方、非洲学部(ScboolofOr-ientalandAfricanStudiesUniversityofLondon)和利兹大学进行的。领导伦敦蒙古学研究的是C.鲍登教授,他在1984年退休。此前,O.拉铁摩尔教授已于1970年退休,其继

  • 标签: 研究机构 剑桥大学 蒙古学 蒙古语 亚细亚 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