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我”和“我们”的奥妙上次我谈了“你”和“您”的奥妙,这次再谈谈“我”和“我们”。在语法,第一人称单数称“我”,复数称“我们”,这是极其简单的。但在语用修辞却是奥妙无穷。不仅外国人感到复杂,中国人有时也难以准确把握。在很多情况下,单数第一人称不用“我”,而用“我们”。它有时表示谦逊、礼貌,好像与别人共同商量、讨论;有时表示热情、信任,使人感到亲切、自然;有时表示含蓄、委婉,不直露自己的心怀;有时表示团结、共勉,使人感到是知己,是伙伴。总之,强调集体,强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和谐气氛。还不仅如此,戴厚英在她的《人啊,人!》这部小说中,对第一人称复数代词“我们”有一段议论。她说:“一个简简单单的复数名词,可以表示出多种不同的意思。可以表示自己人多势众,也可以表示自己谦虚谨慎。可以代表组织和群众,又可以掩藏自己”。小说中描写孙悦到医院探望何荆夫时,对何荆夫说;“一个人生活有很多不便罢?出了事也没人知道,也怪我们对你关心不够。”她本来应该说:“也怪我对你关心不够。”说出来时“我”变成了“我们”,从而掩盖了自己的真实感情。原来他们两人是大学时的同学,孙悦爱过何荆夫。但后来何被错划为右派,开除出校;孙嫁了他人,又在文革时被丈夫抛弃?

  • 标签: 对外汉语教学 漫议 “知识分子” 以表示 孙悦 词语
  • 简介:在某些条件下,第格定语(Genitivatribut)和介词定语(prpositionalesAtribut)可以传达同一信息,如:GuteBücherfehlen:dasFehlenguterBücher_dasFehlenvongutenBüc...

  • 标签: 定语 介词 形容词 数词 特殊用法 替换为
  • 简介:《左传·隐公元年》地名考释则荆贵生一、释“郑武公娶于申”之“申”关于申,晋人杜预《注》:“申国,今南阳宛(yun)县。”①所谓“今”,为晋代;所谓“南阳”,为南阳郡,《汉书·地理志》记载:“宛,申伯国,有屈申城。”②宛县在什么地方?《辞海·地理分册...

  • 标签: 地名考释 公元年 《左传》 历史地理 孔颖达 河南师范大学
  • 简介:关于《三国演义》对待历史事实的问题,明清以来,多有论及。其论述的焦点大多集中于具体人物事件的虚实考辨,而未能立足于创作方法论角度,从宏观审视《三国演义》艺术地利用历史文献进行创作的方式方法,本文试图在这一方面作些探讨。

  • 标签: 《三国演义》 人物 创作方法 审视 考辨 虚实
  • 简介:英汉文化差异一直是制约中国人与讲英语国家的人进行交流的重要因素.对英汉文化差异知之甚少或缺乏必要了解,在交际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造成误解或陷入尴尬境地.本文就文化与语言的关系、汉英文化差异在语言符号和语义方面的反映作简单的论述和比较.

  • 标签: 英语 汉语 语言符号 语义 文化差异
  • 简介:著名的阿尔巴特大街是莫斯科文化气息最为浓郁的街区之一。除了鳞次栉比的剧院、博物馆、古董店、特色餐厅和成群的街头画家,这条精彩的老街最近又多了一个新看点——一家专门经营中国主题图书的书店。这家书店的开业为中俄人文交流又打开了一扇窗。

  • 标签: 海外 华文教育 文化交流 汉语教学
  • 简介:本文从共时平面考察“V++数量”的语义功能和句法特征,并从认知角度分析“”的用法及其与动词本义之间的逻辑语义关系,最后从历时角度考察其演成过程。

  • 标签: “V+上+数量” 语义功能 语法化
  • 简介:历史小说作家的历史观和创作手法是作品形成的重要基础,也是学界热议的话题。近年,司马辽太郎的代表作《坂云》(『坂のの雲』)在日本国内引起较大反响,其中很多文字涉及中国的人文环境、地理环境以及历史人物,其内容的客观性值得商榷。本文通过举例、分析的方式,说明司马辽太郎笔下的"中国"在该部小说中仅起到衬托作用,同时,对其历史观和创作手法提出批评,以修正日本学界及社会中存在的某些文学观和历史观,体现中国学者的研究主体性。

  • 标签: 《坂上云》 司马辽太郎 中国形象 历史小说 历史叙述
  • 简介:在描述一个事件时,说话人可以用多种方式表达他对事件参与者的态度(或曰拍摄角度)。譬如有这样一个情境,一位名叫John(约翰)的大学生打了他的室友Bil(l比尔),说话人可以用以下方式进行描述:(1a)JohnhitBil(l约翰打了比尔);(1b)Johnhithisroommate(约翰打了他的室友);(1c)Bill'sroommatehithim(比尔的室友打了他);(2a)BillwashitbyJohn(比尔被约翰打了);(2b)Billwashitbyhisroommate(比尔被他的室友打了);(2c)??John'sroommatewashitbyhim(??约翰的室友被他打了)。这些句子的逻辑内容完全相同,但在拍摄角度上各有差异。尤其需要注意的是(2c)为边缘句,或者说只有在特殊条件下才成立。本文首先构建一套制约句子生成的拍摄角度原则,然后考察不同的英语句式,这些句式如果不使用这些原则就无法解释它们成立或不成立的原因。我们还将说明(i)日语能够使用各种语法手段明确指定说话人在生成句子时所采用的拍摄角度,而且(ii)日语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必须使用这样的手段。本文最后将讨论拍摄角度原则的跨语言特征,尽管这些原则在句法中起作用的场合会因语言而异。

  • 标签: 视角 视点 移情 话语原则 长距离反身代词 语序原则
  • 简介:民族语言规范化是历史的必然和现代社会的需要。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民族往往方言分歧,甚至不同方言之间互相通话都有困难,互相根本听不懂,汉语的情况就是如此。北京人到了广东、福建根本听不懂当地人的话,生活、工作都有困难,

  • 标签: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 李行健 词条收录 质量意识
  • 简介:摘要京剧是对我国艺术文化的真实写照,而旦角中的青衣艺术是我国京剧艺术的关键性组成元素。京剧青衣艺术文化的长远发展离不开对派系唱法的继承以及创新,是新时期呈现京剧青衣价值的关键点。因此,本文从不同方面入手,客观分析了京剧青衣“张派”对“梅派”唱法的继承与创新。

  • 标签: 京剧青衣 &ldquo 张派&rdquo &ldquo 梅派&rdquo 唱法 继承 创新 分析
  • 简介:现代英语分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美国英语源于英国英语,但英美两国由于地理位置,历史、文化、风俗习惯不同,从而导致了美国英语在语音、语法、词汇的习惯表达法等方面都有不少差别。下面笔者就英国英

  • 标签: 美国英语 英语词义 现代英语 习惯表达 词形变化 BEGIN
  • 简介:翟墨——'中国单人无动力帆船环球航行第一人',2009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从个人的航海事迹变成一个国家的文明纪实活动再到一个民族对领土不可侵犯的宣告和对世界文明的呼唤。翟墨作为中国航海家完美的展现了中华传统精神的'积极入世的刚健精神''中庸和谐精神''克己修身精神'和'崇高的民族精神'。通过对翟墨航行事迹故事的讲述,找到可资借鉴的航海教育启示,推崇传统精神在航海教育的重要性。

  • 标签: 翟墨 环球航海 传统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