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电能是清洁、优质的二次能源。从能源转化效率来看,节约1度电能相当于节约3倍左右数量的一次能源。节电对节能降耗的意义重大。”陆延吕委员对我国日前电能消费现状表示忧虑。

  • 标签: 一次能源 电能 二次能源 转化效率 节能降耗 消费现状
  • 简介:很多人可能觉得1度电微不足道,节约1度电没有任何意义,可就是这区区1度电却有相当大的用处,能为生活带来不少便利。有了这1度电,25瓦的灯泡能连续点亮40小时,家用冰箱能运行一天,普通电风扇能连续运行15小时,电视机能开10小时,能将8千克的水烧开,能用吸尘器把房间打扫5遍,能使电动自行车跑上80公里,可用电炒锅烧两个美味的菜,可借助电热淋浴器洗一个非常舒服的澡……

  • 标签: 建设节约型 电意义 社会电
  • 简介:第一条为了推进全社会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保护环境,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满足人民生活需要,制定本法。

  • 标签: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 节约能源法
  • 简介:11月18日,一位工作人员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举办的江苏新能源博览会上向参观者展示生物质燃料-“秸秆煤”。这种生物质成型燃料块。是由苏州一家生物能源开发企业首次在国内进行产业化生产。它采用农村废弃的秸秆等做原料,粉碎干燥后,通过成型机压缩,再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后形成一种新的再生环保燃料。其热值与优质煤相当,每吨还比优质煤节省230元。

  • 标签: 环保燃料 秸秆 煤相 南京国际展览中心 生物质燃料 产业化生产
  • 简介:日常生活中,一分五是谁都不会放在眼里的。但四月下旬,国家发改委在明确京津唐电网新投产机组的上网电价机制时,给这0.015元赋予了新的含义。即已安装脱硫环保设施的新投产燃煤机组含税上网电价比未安装脱硫环保设施的新投产燃煤机组含税上网电价高出0.015元。

  • 标签: 中国 能源管理 电力环保 二氧化硫排放量 脱硫技术
  • 简介:从我国能源资源与能利用率的现状,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的需求,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近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成为能源生产与消费大国,资源与环境的承载压力,越来越大。最近几年全国性缺电拉闸限电,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的提高。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能源供应只能一半靠开发,一半靠节约

  • 标签: 人民生活 能源工作 缺电 能源生产 社会经济 发展
  • 简介:8月初,北京新南站盛大开通。针对北京新南站采用的大量环保节能技术,铁道部副总工程师兼工程设计鉴定中心主任、经济规划研究院院长郑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新南站采用了太阳能的光伏发电技术,在站房的中央采光带的屋面,铺设了3264块太阳能板,每年可发电18万度。从表面上来看,站房全年运营需要的用电量是2580万度电,太阳能发电非常有限,投资是肯定收不回的。

  • 标签: 太阳能板 节能技术 北京 环保 光伏发电技术 太阳能发电
  • 简介:本文着重讲述控制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方面的一点经验。首先简要介绍采取措施降低成本投入的背景、理论根据及创新点,之后分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控制生产成本的一些主要做法。最后,以翔实的数据证明了取得的成效。

  • 标签: 措施 挖潜 成本 经济效益 建账 管理
  • 简介:该文从热力学原理阐明热电联产,热电燃料(热量)分摊三种方法,并以实例计算表明,采用yong法分摊是科学合理的,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建议我国原计划经济时定的热量法分摊改为yong法分摊,供讨论。

  • 标签: 热电联产 集中供热 成本分摊 热电燃料 热力学原理
  • 简介:近日,由宁夏发电集团建设的太阳能光伏并网试验电站项目通过自治区环保局审批。电站利用宁夏发电集团自己生产的太阳能级多晶硅材料,生产制造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建设太阳能光伏并网试验站。项目建设规模为330kWp,总投资1584.57万元,是宁夏第一座太阳能光伏电站。项目投产后,全年发电量约70万千瓦,与同等发电量火电厂相比,每年约减排温室气体CO2671吨,减排SO2、氮氧化物、烟尘分别为4.3吨、109吨、496吨。同时,可从设计、制造、运行等方面为大规模发展太阳能电站积累经验。

  • 标签: 太阳能光伏电站 年发电量 试验电站 光伏并网 环保局 宁夏
  • 简介:总投资3.6亿元的陕西首个环保型秸秆发电厂近日落户三原县。该电厂建成后,年消耗秸秆22万吨,发电量约1.3亿千瓦时,不仅可以大大缓解三原地区电力紧张状况,而且还可以达到保护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的双重目的。

  • 标签: 总投资 增加农民收入 电力 陕西 建设 三原县
  • 简介:随着全球化石能源的日渐枯竭和人类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光伏为核心的太阳能发电事业近年来有了飞速的发展,但光伏电力比火电高10倍的过高成本,在国内仍然难以为普通百姓广泛接受。我国领导人曾多次做出努力降低光伏成本的指示,这的确是我国十三亿人口的大市场能否接受这种优质太阳能电力的基本前提,也是摆在我国科技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之一。

  • 标签: 光伏系统 发电成本 太阳能发电 聚光 幅度 科技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