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7 个结果
  • 简介:以宁夏流体台网井水位、水温为例,分析了汶川8.0级地震引起的水位、水温震变化特征,对比了震响应波形特征。

  • 标签: 汶川8.0级地震 同震效应 水位 水温
  • 简介:摘要:潜江凹陷受上部井壁坍塌、中浅层防碰绕障井多、目的层易喷易漏等技术难题影响,导致钻井周期过长、综合效益偏低。为攻克以上技术难题,从选用PDC钻头定向、做好防碰绕障工作、“一趟钻”技术及防漏固井工艺等进行详细研究,建立一套适用于潜江凹陷的钻完井关键配套技术,缩短钻井周期,为提速增效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借鉴。

  • 标签: 潜江凹陷 钻完井 关键技术 应用
  • 简介:研究了输入—输出系统理论用于扰动元推估的一般形式,以重力异常推估大地水准面为例,推导了双输入—单输出系统用于重力场推估的具体形式。通过实际算例表明:输入—输出系统在推估效果上等效于最小二乘配置,利用局部重力异常推估大地水准面的精度在0.4m左右。

  • 标签: 大地水准面 重力扬 输入—输出系统理论 推估
  • 简介:摘要本论文结合郑机城际铁路Ⅱ标段制梁大临施工实际情况,对预制箱梁梁的大临施工方案设计优化经验进行总结,与广大技术人员进行经验分享与交流。

  • 标签: 箱梁梁场 方案优化 工程造价 工艺改进
  • 简介:地震波正演模拟是地震资料处理、解释中最为重要的技术之一。地震波正演模拟在大时间步长、长时程的波延拓中,存在计算不稳定的问题。本文基于声波方程的Hamilton表述,在波动方程求解中用辛差分格式进行时间网格离散,用傅里叶有限差分进行空间网格离散,提出一种新的保结构地震波正演模拟方法一辛格式傅里叶有限差分法,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同时提高计算的稳定性。利用声学近似处理空间-波数混合域的积分算子,将该方法推广至各向异性介质。给出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条件下的地震正演模拟的计算流程,并将本文方法用于BP盐丘、BPTTI等模型的波正演模拟。数值算例表明本文开发的方法适用于速度变化剧烈的复杂介质地震波正演模拟,计算精度高,数值频散小,在各向异性介质正演中能够有效避免qSV波残余,在大时间步长的迭代计算中稳定性好。本文为在辛算法的框架下实现高精度地震正演模拟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 标签: 辛算法 傅里叶有限差分 HAMILTON系统 地震正演 各向异性
  • 简介:以高精度再分析风为驱动,利用SWAN模式模拟了台风“达维”Damrey(2005)经过北部湾海域时的波浪。通过与实测的风和波浪实测对比发现,波浪后报结果与实测结果符合较好。文章给出了台风浪期间波高、周期、波长和波向等要素的分布特征,讨论了以台风眼为中心不同海域的波浪方向谱特征。本文最后分析了台风期间实测波浪能谱的变化特征。

  • 标签: 能谱 方向谱 台风 SWAN模式 北部湾
  • 简介:以常规测井与电成像测井信息为主,结合地质及录井资料,对川西地区新气田须二段沉积微相类型及特征、沉积微相平面展布进行了系统研究,认为须二段沉积相以三角洲沉积相为主,沉积亚相为三角洲前缘,沉积微相主要包括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远砂坝及分流间湾等。最终确定水下分流河道为川西地区新须二段有利的储集相带。

  • 标签: 沙北地区 中央走滑带 断裂特征 构造演化 北西向左旋
  • 简介:摘要:天然气站承压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是安全运行的基础,其检验方法需要保持设备损伤最小或不损伤。通过对设备损伤模式的归纳,表明设备可能的损伤模式主要包括:腐蚀和介质侵蚀引起的壁厚减薄和机械损伤引起的新裂纹缺陷;通过讨论有无涂层和不同涂层厚度对测试结果的影响,表明在测试表面涂覆厚度不超过0.5mm的防腐涂层进行磁粉检测和超声波检测,可以更高效、更安全地实现无损检测,满足定期检验和设备质量保证的要求;用电流衰减法检测埋地钢质管道腐蚀损伤点时,将信号加载方式改为“回路法”,对于短管道和有信号干扰的检测环境非常有效。提出有针对性的检查建议,供同行参考。

  • 标签: 天然气站场 承压类特种设备 定期检验 防腐涂料层 电流衰减法 “回路法”
  • 简介:摘 要:近年来,随着放顶煤技术的大力推广和应用,煤炭产量大幅度提高,虽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但这种采煤工艺冒落高度大、采空区留煤多,留煤会释放出瓦斯,当采空区积存大量瓦斯后,往往被工作面风流带出,造成回风隅角和回风顺槽内瓦斯超限或瓦斯积聚,严重时会造成瓦斯爆炸和火灾事故发生,因此,高位钻对矿井的瓦斯综合治理与顶板安全支护管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通过对综采工作面在通过高位钻段相应的瓦斯与顶板管理技术研究,提出技术指导方法以确保工作面回采过程中能够安全、顺利通过钻,为矿井的安全生产提供指导作用。

  • 标签: 工作面 高位钻场 瓦斯 顶板 管理技术
  • 简介:摘要 井下采环境复杂、条件差,基于目前对井下采以传统森林罗盘仪测量来获取三维真实数据,其测量结果有很大的误差。而通过S910掌上全站仪在井下采测绘中的分析与研究,将他的自身优点应用到井下采测绘中,大大提高了安全性、测量精度和工作效率,为矿山开采工作提供新的技术支持。

  • 标签: S910 井下采场 应用
  • 简介:摘要:随着高速公路养护事业的不断发展,绿色养护理念的不断深入,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应运而生。与传统的耙松重铺工艺相比,就地热再生技术具有旧料利用率高、施工速度快、对交通干扰小的优势,目前是一种发展迅速的旧沥青混合料再生利用技术。

  • 标签:  就地热再生 沥青路面 控制研究
  • 简介:摘要:梁在进行箱梁预制的时候,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以及生产过程高效控制,可以采用管理信息系统为基础要素,以物联网技术为支撑要素,强化对高铁梁设备的管理,同时也要以箱梁预应力自动张拉系统的支撑效力为基础。在充分发挥太阳能源智能照明信息系统的优势和有效性的基础上,实现节能环保的目的,将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在高铁预制梁阶段的创新应用效果充分展现出来,从而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 标签: 信息化 智能化 高铁预制梁场 创新应用
  • 简介:摘要面临新形势,建筑施工企业为适应市场经济的不断变化,普遍存在着跨地域、多交叉、流动性、分散化施工作业等现状,且建筑工程项目特征主要表现在施工期限紧张、任务量大、环境多变及不稳定因素多等方面。随之而来,基层党组织建设也存在着不少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党组织发挥作用不足、党员教育管理监督不够、个别党员干部作风懒散等问题突出,导致基层党组织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同时也不利于从严治党的贯彻落实。本人认为,只有坚持加大基层党组织建设力度,强基固本,增强品质,才能使得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得以全面发挥出来,以更好促进发展、服务群众、团结人心及推动和谐进步,同时也能推动建筑企业实现更加稳健长久的发展。

  • 标签: 新形势 建筑施工 基层党组织建设
  • 简介:摘要:目前,输电走廊紧缺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新建线路的关键因素,而塔多回、塔交直流混架线路以及旧线路的升级改造皆为提高线路走廊输送容量和利用率的技术手段。塔多回输电在增加线路输送容量的同时,由于交直流线路间电磁耦合与静电耦合作用,随着线路电压等级和输送容量的增加,带电运行回路在停运检修线路上产生感应电压与环路电流会明显增加,不仅会超过人体可通过电流的安全值,而且还会烧蚀导线和便携式短路接地线,给带电检修工作带来新的挑战与难度。

  • 标签: 500kV交直流同塔 输电线路 感应电压和电流
  • 简介:摘要:含硫天然气集输站在运行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天然气的火灾、爆炸危险性,还应对高含硫天然气的扩散进行分析。采用挪威船级社的PHAST软件对根据硫化氢的扩散后果,确定井口、设备周边的无人居住区域,制定安全防护要求、人员疏散撤离线路,确保含硫天然气集输站的安全生产。

  • 标签: 含硫天然气集输站场 PHAST软件 定量计算
  • 简介:基于北京市海坨山赛区4个自动气象站2014、2015年冬半年地面风资料,分析第24届冬奥会海坨山赛区冬季地面风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各站冬季地面风具有明显的风向取向以及风速值分布区间特征,其中海拔较高的A1492站风向呈明显的西西南至西北4个方位取向,10.0m·s~(-1)以上风速的发生频率约为49.1%,月平均风速均〉10.0m·s~(-1);(2)各站月平均风速最大值均出现在1月,A1489、A1490和A1491站风速最小值均出现在11月,A1492站最小值出现在3月;(3)各站日逐小时平均风速呈典型的日变化特征,08:00—16:00风速逐渐增大、16:00—18:00缓慢减小。

  • 标签: 地面风场 变化特征 海坨山 冬奥会
  • 简介:利用1964-1993年NCEP/NCAR再分析风应力资料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发展的14层热带太平洋环流模式(OGCM),对热带太平洋与E1Nin^~o有关的年际变化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西太平洋暖池次表层海温异常(SOTA)与Nin^~o3区海表温度异常(SSTA)的年际变化关系,发现在E1Nin^~o事件之前,暖池的次表层海温都有明显正异常出现,它的东传导致了E1Nin^~o的发生,并且SOTA的传播随纬度变化,沿赤道东传,在赤道外西传。然后,选取了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两次最强的E1Nin^~o事件讨论了引起这种机制的可能原因——西风异常的作用。最后,对1964-1993所有的E1Nin^~o年的风、次表层海温和海表温度的异常进行了综合分析。

  • 标签: 海表温度异常 次表层海温异常 E1 Nin^~o 风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