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对酸碱滴定法测试环氧树脂咪唑类固化剂纯度的可行性与原理进行分析探讨,并对试验结果与气相色谱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对比。

  • 标签: 咪唑类固化剂 纯度 酸碱滴定
  • 简介:运用循环伏安法、线性电位扫描法研究木糖醇在碱性溶液(含锑)中的电化学稳定性及锑在木糖醇碱性溶液中的沉积动力学参数;采用计时电流法研究锑在不锈钢阴极上的电化学成核机理。循环伏安测试结果表明,木糖醇在碱性溶液中的稳定性较好,在-1.20V~+0.60V(vsHg/HgO)范围内无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在电位负于-1.70V(vs.Hg/HgO)时木糖醇在锑电极上可能发生分解。在该体系中,锑在阴极上的沉积经历了不可逆电结晶过程。根据线性电势扫描结果,锑沉积的活化能、表观传递系数、交换电流密度等动力学参数分别为46.33kJ/mol、0.64和4.40×10-6A/m2。计时电流法实验结果表明,锑在碱性木糖醇溶液中的成核机理符合扩散控制下的三维连续成核模型,外加电位对晶体生长速率和恒定电位下的饱和晶核密度有显著影响。通过分析恒电位阶跃曲线,求出锑离子在该体系中的扩散系数为1.53×10-6cm2/s。

  • 标签: 锑电沉积 木糖醇 电结晶 循环伏安 计时电流
  • 简介:探讨了生物浸出法处理湘江河床多种重金属污染的碱性底泥。底泥中的多种重金属对水生生物与人类有较大的毒性以及显著抑制细菌的浸出,利用自养细菌与异养细菌协作的浸出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结果表明,底泥中锌、锰、铜和镉的生物浸出率分别达95.2%、94.2%、90.1%和84.4%。利用连续提取法分析了浸出前、后底泥中不同形态重金属的含量变化,发现浸出后底泥中残余重金属主要以铁锰氧化态、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的形式存在,这些存在形态的生物毒性较低。本研究说明自养菌结合异养菌的浸出法可有效提高碱性底泥重金属的浸出率和降低生物毒性。

  • 标签: 生物浸出 碱性底泥 重金属 连续提取 自养与异养细菌
  • 简介:研究氯化铵处理对赤泥碱性阴离子及钠离子浸出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氯化铵添加量为0.75%、液固比为3、温度为30°C、浸出时间为18h的条件下,赤泥pH从10.49降至8.93,碱性阴离子(HCO3^-,CO3^2-,OH^-,AlO2^-)浓度从38.89降至25.50mmol/L,可溶性钠浸出率为80.86%;液固比是影响碱性阴离子和钠离子浸出的主要因素。氯化铵促进了赤泥中一水铝石的溶解及团粒结构的形成,有助于实现赤泥的土壤化。

  • 标签: 赤泥 氯化铵 浸出行为 碱性调控 土壤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