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4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本工程位于合肥包河区与滨湖新区交界地带,是华东地区最大的三级综合性民营医院,建成后将有效促进周边区域医疗卫生的发展,是合肥市重点民生工程,工程建设备受瞩目。同时本工程体量大工期紧,受江淮地区梅雨季节影响、紧邻地铁无环形道路、周边交通仅1条道路可通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等多项不利因素影响,工程模块工期履约风险极高。项目管理团队通过精细化计划管控,创新思维、无缝管控,有针对性的逐一破解难题,圆满地实现了策划目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标签: 计划管控 履约 精细化 管理
  • 简介:摘 要:混凝土是现在道路建设活动当中最重要的建设材料,对于道路的工程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在修复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过程中,虽然传统的混凝土施工工艺已经进行了技术方面的改革,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技术性问题,需要不断进行突破。本文所探讨的主要内容就是水泥混凝土路面快速应急抢维保技术在施工中的具体运用,对该技术的特点、原理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及施工方法,以此来促进我国道路路面的可持续发展,推动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

  • 标签: 混凝土路面 应急抢维保 修复
  • 简介:摘要 : 城市快速路是提高城市运输能力和效率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市政道路工程中快速路方案的设计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快速路的功能、设计原则、设计要点开展一系列的讨论和研究,结合笔者多年市政道路规划设计经验,为从事市政道路设计的从业人员,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支持。仅供参考。

  • 标签: 市政工程 快速路设计 规划路径
  • 简介:摘要: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排水系统的通畅直接关系着电客车的运行安全,其中隧道区间排水通畅更是重中之重。对于较为封闭的隧道区间,排水系统的通畅直接关系到电客车安全运行和乘客人身安全。为了确保隧道区间内排水通畅,在隧道区间最低点处安装了水泵将积水抽排至市政管网内,以此达到排水效果。轨道交通内的排水主要是以“防”为主,在区间隧道联络通道内加装快速排水装置,能够及时解决在现有水泵无法满足抽排流量、水泵同时损坏的情况下,无法实现排水功能及放置临时水泵时需搭接长距离排水管网的问题。此装置采用常用的消火栓栓头作为连接载体,能够实现快速连接临时排水泵,利用现有管网进行排水,更加安全、省时、高效排出区间积水,保障电客车安全运行,进而保障乘客的人身财产安全。

  • 标签: 快速排水装置 消火栓栓头 安全 省时 高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文章从“工作方法”和“具体内容”两个方面分别阐述了在建筑拆除施工过程中如何提升安全管理工作的效率与效果。

  • 标签: 事前预控 事中过程控制 事后控制
  • 简介:摘要:建筑拆除工程作为众多施工类型中的一种,既有安全管理工作的普遍性要求,又有针对其施工特点的特殊性要求,因此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以便满足此类工程在安全管控方面的实际需求。建筑工程拆除安全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安全管理关系到施工人员、技术人员及现场管理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同时也是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单位体现其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在现代工程安全管理要求越来越高,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机制逐步形成的背景下,对安全管理方法及技术的构建策略进行分析很有必要。

  • 标签: 建筑拆除工程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饮用水水体的营养化程度的加剧导致藻类产生“水华”,其产生的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MCs)对人类造成极大威胁。本文简述了影响水体中 MC产生的内因和外因,重点综述了国内外在分析与检测 MC方面各种不同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对其优缺点和适用情况进行了比较,并提出MC检测的发展方向。

  • 标签: 环境水 饮用水 水华 微囊藻毒素 快速检测方法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我国的城中村最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和各地城市建成区的不断扩张,城中村逐渐成为普遍现象,呈现总量大、分布广、占地多和居住人口密集等特点,本文对快速城市化地区城中村与城市的协同发展机制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 标签: 城中村 协同发展 因地制宜
  • 简介:摘要:电力变电站作为能源供应的关键环节之一,其安全稳定运行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然而,传统的故障预防与快速恢复方法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困难。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大数据技术被引入到电力变电站的故障预防与快速恢复领域。本文旨在深入研究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来提高电力变电站的故障预防与快速恢复能力。

  • 标签: 大数据技术 电力变电站 故障预防 快速恢复
  • 简介:摘要:伴随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面临着不断增长的道路交通需求,因而面临着愈发严峻的交通拥堵问题。在这一背景下,城市快速路系统作为道路交通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其规划与设计显得尤为重要。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急速推进引发了道路车流量的持续增长,导致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加剧。城市快速路系统的优化设计成为当前解决交通挑战的核心问题,是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缓解拥堵的有效途径。

  • 标签: 城市快速路 立交桥 结构设计 优化策略
  • 简介:摘要:本研究的优化工业废水中重金属元素快速检测技术是针对现有检测方法中存在的一些缺陷和挑战进行改进的。我们充分利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和高效的分析方法,不仅大大提高了检测速度,还有效提高了检测准确性。这一优化技术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可靠性,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出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元素,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优化后的技术还具有较低的成本和更便捷的操作流程,可以在工业废水处理及环境保护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 标签: 工业废水 重金属 快速检测 优化研究 环境保护。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有力推动,乡村空间治理已经成为乡村建设发展的必经之路,通过挖掘乡村土地应用价值、促进乡村空间重组等方式来推动乡村空间治理工作稳定有序的进行,可进一步提高乡村空间的利用率,从而在国土空间规划的引导下通过乡村空间治理来推动乡村整体经济更加快速的发展。

  • 标签: 城镇化 新乡村的空间分化 治理转向
  • 简介:摘要:在全球化与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城市化已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城市发展规划是对城市未来发展方向和目标的总体规划,它涵盖了城市的土地利用、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方面。而城市更新则是对老旧城区进行改造和更新,以适应城市发展和满足居民需求。城市发展规划与城市更新紧密相连,相辅相成,共同推动城市的发展。基于此,本文章对对快速城市化后的城市发展规划与更新的探索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 标签: 快速城市化 城市发展规划 更新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城市交通的发展和快速路网络的扩张,城市快速路交通安全设施的施工质量成为确保道路安全的关键因素。本研究通过探索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提出了合理设计施工方案、加强人员培训和监管执法、优化材料选择等关键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技术手段能够有效提升城市快速路交通安全设施的施工质量,从而提高道路交通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 标签: 城市快速路 交通安全设施 施工质量 关键技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2003年春节后一次全市性的消防工作会议,标志着青岛市消防工作社会化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经过四年的不断努力,青岛市消防社会化程度得到明显提高,呈现出健康有序、快速发展的良奸局面,今年被公安部消防局确定为全国消防社会化示范单位。

  • 标签: 消防社会化 青岛市 消防工作社会化 创新 公安部消防局
  • 简介:摘要:全国普速铁路桥梁长期运营,陆续出现钢支架锈蚀劣化、步行板风化露筋等病害,为了提高设备质量,确保铁路运输安全,连续几年安排桥梁钢支架及步行板更换大修项目。针对这项近几年出现的大修项目,本文结合实际经历,从人员组织、工艺流程、改进措施、取得效果等方面,介绍了快速、安全更换钢支架及步行板的新型工艺。 关键词:铁路桥梁 钢支架 步行板 更换 新工艺 全国普速铁路桥梁长期运营,陆续出现钢支架锈蚀劣化 [1]、步行板风化露筋等病害。近几年,新增了桥梁钢支架及步行板更换大修项目 [2],如何快速、安全更换,成为铁路工务部门关注焦点。经过几年的尝试探索,我们总结了桥梁钢支架及步行板快速更换的新工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结合沪昆线 428号桥大修,将新工艺的人员组织、工艺流程、改进措施及效果等介绍如下: 1.人员组织 沪昆线 428桥钢支架及步行板更换大修共 33孔,每孔 32m,计划每天更换 1孔 24副钢支架及 1个避车台。根据这个进度,每天施工负责人 1人,防护人员 3人,作业人员为 12人,分 2组,每组 6人。每组安排桥下 2人,负责桥下材料二次搬运、吊装、氧气乙炔更换;桥面 4人, 1人吊篮内更换、 1人气割和拆除步行板、 2人吊装、铺设步行板及配合钢支架安装。其中 1组更换 15副钢支架、另 1组更换 9副钢支架及 1个避车台。 2.工艺流程 人行道钢支架及步行板更换工艺流程包括作业准备、设置防护设施和警示标志、气割、安设吊篮、更换钢支架、安装栏杆、整理等。 2.1作业准备 将新的钢支架及步行板运输到桥下,便于堆放和吊装的位置。 购买热浸锌螺丝螺帽等零配件。 准备吊机、电动扳手、氧气乙炔、防护用品等工机具及材料。 2.2设置防护设施 ( 1)桥下设置封道围护,禁止车辆、行人进入,道路两端设置禁行牌子,车辆行人绕道同行。 ( 2)设置防护人员,上桥确认后,作业人员有序上桥。 ( 3)桥面作业区段设置隔离标志,两端设置警示牌,作业人员不得超过隔离区域。 2.3气割 ( 1)使用氧气乙炔,先气割并拆除连续 3根栏杆立柱、圆杆、扶手,剩下 3个独自的钢支架。 ( 2)栏杆空缺部位用绳子进行前后连接,代替临时栏杆扶手。 2.4安设吊篮 ( 1)拆除钢支架两侧旧的步行板,露出整个钢支架。 ( 2)铺设长度 6m长的木条脚手板。 ( 3)放置两根长 6m、直径 60mm的镀锌钢管。 ( 4)将活动吊篮挂在钢管上,吊篮能够沿着钢管滑动,方便移动。经作业负责人检查确认后,更换钢支架的作业人员系好安全带,进入吊篮内,将随手使用的电动扳手、榔头、长效油脂、螺栓等放在吊篮里。 2.5更换钢支架 吊篮内作业人员,用电动扳手拆除一副旧支架的螺帽,用榔头敲击、松动旧支架,移除旧支架,吊装至桥下。 前移吊篮,转身后,用钢丝刷、毛刷将螺杆处理干净后,涂刷长效油脂防腐,再进行喷锌。 ( 3)将新的长支架先套入螺杆,旋入 4个螺帽,然后将一副钢支架配套的短支架,背靠背套入螺杆,旋入 4个螺帽。 ( 4)用 3套 16螺栓将一副钢支架之间进行连接后,用电动扳手拧紧一副钢支架的 8个螺帽。 2.6安装栏杆 每更换 3副钢支架,安装长 6m的 75角钢栏杆扶手。 整孔更换后,将 5根 6m栏杆扶手,及避车台位置剩余部位 0.8m的扶手,用 60角钢连接片进行互相连接,全面回检,确保整孔栏杆顺直、牢固。 栏杆立柱上下孔内,穿入长 9m、直径 20mm的圆杆,进行焊接,确保整孔圆杆顺直、牢固。 栏杆扶手、圆钢在梁缝处断开。 2.7整理 整孔钢支架及步行板更换后,进行赛缝处理。 对圆钢进行焊接,避免窜动。 避车台爬梯底脚,埋设螺栓进行固定。 全面回检、复核、整改。 恢复损坏的墩台围栏。 收拾整理桥面工机具、材料,打扫干净,做到工完料清。 更换前后对比照片如下: 改进措施 今年钢支架及步行板更换大修的新工艺,跟传统工艺相比,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改进。 3.1明确进度。确定每天更换 1孔的任务,明确整孔的材料、配料数量,避免搞乱、搞错。每天更换一孔,避免步行板重复拆装的工作量。 3.2合理分组。将作业人员分为 2组,明确 1组更换 15副钢支架,另 1组更换 9副钢支架及 1个避车台,每组往一个方向更换,吊机从后面提供新钢支架和步行板,各自往两端避车,避免互相交叉打架。 3.3分工落实。每组 6人,每人明确各自职责,有序推进。 3.4机具到位。每组分别配备吊机、氧气乙炔、电动扳手、吊篮、钢管等,每组各自负责,避免互相干扰和扯皮。 3.5减少吊篮。每组采用 1个吊篮,取代以往 2个吊篮的方式,避免了每更换一副钢支架,将吊篮上下转移带来的浪费时间和安全风险。 3.6吊装改进。将新钢支架及步行板,按照两组分工,分开堆放至桥下安全位置。两人配合,采用遥控吊装。提高了吊装效率、减少了吊装安全风险。 改进效果 桥梁钢支架及步行板更换工艺改进,取得以下效果: 4.1提升了作业效率 工艺改进后,减少了工序之间等候和干扰时间,每天更换钢支架数量,从 15副增加至 24副,提高了将近 40%。 4.2降低了安全风险 降低作业安全风险。工艺改进后,减少了上桥高空作业时间,减少了吊篮转移和吊装安全风险,有利于人身和行车安全。 4.3减少了作业人员 采用新工艺,每天作业人员从 15人,减少至 12人,减少了将近 20%。 4.4节约了经济成本 工艺改进后,人员减少、工期缩短,节约了人工费,相应节约了运输、安全措施、管理等费用。 4.5提高了作业次序 采用新工艺,避免了分工不明、互相干扰、施工混乱的情况,现场作业文明、有序开展。 总结 桥梁钢支架及步行板更换新工艺的采用,达到高效、安全、经济、有序的效果。提升了作业效率、降低了安全风险、减少了作业人员、节约了经济成本、提高了作业次序。

  • 标签:
  • 简介:摘要:下台阶及仰拱一次开挖成型,相当于减少了一道工序,将下台阶和仰拱行车形成整体成为一道工序,合并后增加的工序时间相对于减少一道工序所减少的时间来说微乎其微,从整体上来看大大缩短了工序时间。其次,增加了开挖的作业面,可以较好的控制打钻时的角度控制,充分的发挥炸药的爆炸力,有利于开挖进尺和爆破效果的控制。减少爆破次数的同时,也就减少了爆破对围岩造成的干扰次数此外可以消除下台阶拱脚悬空的安全隐患。

  • 标签: 仰拱初支 荷载传递 沉降收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