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现代生物入侵现象日益严重,一门新的生物学部门——入侵生物学运用而生。入侵生物学对生物入侵的定义是某种生物从原来分布的区域扩张到一个新的地区,在新的地区内过度繁殖、扩散并持续下去。入侵种和本地植物竞争空间和食物,破坏栖息地和食物网,降低水质,并且传播疫病和寄生虫,从而使当地经过长期进化形成的稳定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对入侵地的农、林、牧、渔业造成很大的影响,病原体致病微生物的传播则直接威胁当地居民的健康。入侵生物学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样的物种才会成为入侵种和什么样的群落才容易被入侵。因为生物入侵现象的复杂性,入侵生物学的研究进展较缓慢,尚处在积累经验和资料的初步阶段,还有待进一步的从多学科角度开展综合性的研究。

  • 标签: 生物入侵 入侵生物学 入侵主导因素
  • 简介:生物入侵即外来物种大量繁殖对本地物种及生态系统造成危害的现象。近年来,随着经济、贸易、旅游的发展,外来物种入侵现象越来越突出,崂山同样也面临着生物入侵。结合国内外典型的生物入侵实例,分析了生物入侵的途径及危害,并对崂山现存的外来物种及其危害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了崂山预防生物入侵的对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警惕有意引进;预防无意引进;控制现有外来入侵物种的扩散;加强生态保护,提高抵御生物入侵的能力。

  • 标签: 生物入侵 崂山 对策
  • 简介:芒麦草是一种外来入侵植物,在我国的分布范围随时间推移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通过对文献、网络资料的整理并结合实地调查案例,汇总了芒麦草目前的分布状况。结果表明:芒麦草已经在我国10个省(包括直辖市和自治区)22个市有自然分布。芒麦草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适应性和竞争能力,容易在入侵生境中建植、扩繁、归化,进而发展成为入侵植物。通过对芒麦草入侵地和原产地生境类型的比较发现,芒麦草容易在受到人为干扰或者人为活动频繁的生境中建植,结合芒麦草生物学和生态学方面的特征,对其进行风险评估。欧洲风险评估体系(WG-WRA)中,芒麦草的入侵风险评估分值为28分,入侵等级为高度入侵风险Ⅲ;澳大利亚风险评估体系(WRA)中,其入侵风险评估分值为21分,对农业和环境的分值分别为13分和10分,是一种具有高度入侵风险的植物,需要加强预警工作和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 标签: 芒麦草 外来入侵植物 风险评估 入侵防控
  • 简介:2016年在赣州新发现了外来入侵物种——菊方翅网蝽[Corythuchamarmorata(Uhler,1878)],首次发现菊科蔬菜紫背天葵[GynurabicolorDC.]是其寄主。菊方翅网蝽在赣州野生的紫背天葵、菊芋、苍耳、向日葵、小蓬草、女菀、鬼针草和加拿大一枝黄花上易见,并对菊芋、苍耳造成较严重危害,9—10月受害严重的叶片平均有成虫、若虫25~30头,叶片提前干枯。推测菊方翅网蝽是随菊科花卉从广州周围流入,侵入赣州时间有8~10年。鉴于菊方翅网蝽会对菊芋造成较严重危害,建议有关省和部门立即开展菊方翅网蝽的风险分析评估。

  • 标签: 菊方翅网蝽 入侵害虫 赣州
  • 简介:荆州古城墙是我国重点保护历史文物,近年来,构树在荆州古城墙入侵,对古城墙植被和古城墙保护造成了影响。为了解构树种群的基本特征,在荆州古城墙上选择大小为22m×22m的样地一个,对样地上的野生构树种群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表明:构树种群存活曲线呈Deevey-Ⅲ型,构树幼苗库量大,但幼苗死亡率高;构树种群的年龄结构呈非典型的金字塔型分布,构树种群是增长型种群;6种聚集强度参数计算表明,构树种群的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且聚集强度较高,这与样地坡度较大、构树果实被鸟传播等因素有关。构树种群良好的更新机制是其成功入侵荆州古城墙的重要原因之一。

  • 标签: 构树 分布格局 静态生命表 荆州古城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