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的主要原因以及改进策略。方法 统计分析我院于 2018年 1月 -2019年 12月间我院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 72例。通过分类统计分析,找出处方调剂差错的原因,并根据差错因素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结果 门诊药房药师因素有 50例,占 69.44%;门诊医师因素有 14例,占 19.44%;患者自身因素有 8例,占 11.11%。其中门诊药房药师因素占主要因素,显著高于门诊医师因素及患者自身因素,且 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门诊的各个部门及工作环节中要加强监管工作,不断提升门诊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进一步降低门诊药房处方调剂的差错率,有利于提升医院服务质量的整体形象、和谐医患关系、提升患者的用药安全和治疗效果。

  • 标签: 门诊药房 处方药调剂 差错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患者服用地高辛后血药浓度高的原因。方法:通过分析患者病情与用药情况,并查阅文献和相关资料。结果:患者血清地高辛血药浓度升高是药物因素、生理因素、病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结论:患者患有多种疾病,同时使用多种药物,需个体化给药。

  • 标签: 地高辛 血药浓度 影响因素 个体化给药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与探究正常分娩产后出血诱发因素,并制定护理方案。方法:于2020.1-2020.12期间在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共计83例进行调研,均为正常分娩者,总结产后出血发生例数,探讨诱发因素并制定护理对策。结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儿童肥胖症原因和预防干预措施。方法:于我院肥胖症儿童中随机抽取33例,统计分析病因,并采取预防干预措施,对比干预前后BMI和血脂指标改变。结果: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品检验结果偏离的原因及其对策。方法:对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期间进行药品检验的样本中,抽取800份药品样品,记录检验结果偏离情况,并进行原因分析。结果:800份药品样品中,12份出现结果偏离。原因包括人为因素、物料因素、设备因素。结论:针对药品检验中结果偏离的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才能将误差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提高药品质量。

  • 标签: 药品检验 结果偏离 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对儿科护理过程中导致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解决措施。方法:研究中共选取124例患者进行对比实验,以时间为分隔线,将其分为对照与观察两个组别,每组随机抽取62例患者,前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后者总结分析导致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对应预防措施,对比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经研究表明,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若想有效提高儿科整体护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患儿住院期间的安全,还应当结合以往经验对各不良事件进行分析,找出问题所在后制定对应解决措施。

  • 标签: 儿科护理 不良事件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临床肿瘤患者在接受临床治疗和护理过程中癌痛护理存在的主要障碍、障碍的成因以及患者的护理对策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 筛选我院在2018.9-2021.9期间收治的到院接受肿瘤治疗的患者共计50例,同时筛选同样时间段内我院肿瘤科负责肿瘤患者护理干预的护理人员50例,对应的组别分别是患者组、护理组。对两组成员分别进行问卷以及访谈调研,分析两组成员中对当前临床癌症患者护理过程中癌痛及其成因、相应护理对策的了解情况。进行研究结果的梳理。结果 在肿瘤癌痛患者的护理干预上,当前无论是从医院肿瘤科还是从患者角度来说,对肿瘤癌痛的认知存在缺失。而且患者对当前肿瘤癌痛的护理干预以及用药等方面依然还存在较多顾虑。结论 在为肿瘤哀痛患者提供相应的癌痛护理干预上,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具备突出的专业认知和知识,能够对肿瘤癌痛有正确的理解和认知,并在为患者提供肿瘤癌痛护理上,采取科学护理方案,提升临床护理效果。

  • 标签: 肿瘤癌痛 护理障碍 原因和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儿科患儿在接受护理时选择强化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分析其临床可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进行研究时段,选择54名儿科收入的患儿开展本次前瞻性对照试验,将患儿随机均分为对照组(n=27)与实验组(n=27)。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应用强化风险护理管理,对护理结果中两组患儿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估。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儿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进行儿科患儿的护理时,将强化风险护理应用于其中,有助于控制患儿的不良心理状态,临床可应用价值良好,值得进行推广。

  • 标签: 强化护理风险管理 儿科 护理方式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骨折患者放射诊断误诊原因与管理对策。方法 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本院94例骨折患者开展研究,94例患者均实施放射诊断,观察其误诊情况,分析原因,提出管理对策。结果 94例患者的误诊率为8.51%,有2例为骨盆骨折,3例为胸部骨折,3例为四肢骨折;误诊原因为临床医生因素1例,放射科因素2例,患者因素2例,设备因素3例。 结论 骨折患者接受放射诊断时可能出现误诊,具有多种原因,提出管理对策,能有效预防误诊。

  • 标签: 骨折 放射诊断 误诊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患者服用地高辛后血药浓度高的原因。方法:通过分析患者病情与用药情况,并查阅文献和相关资料。结果:患者血清地高辛血药浓度升高是药物因素、生理因素、病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结论:患者患有多种疾病,同时使用多种药物,需个体化给药。

  • 标签: 地高辛 血药浓度 影响因素 个体化给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检验体液标本送检不合格的原因。方法:2022年1月-2022年2月我院检验科共检测3500份体液标本,以此作为样本,探讨并分析样本不合格情况及不合格原因。结果:本次研究中,我院共收集的送检标本3500份,其中不合格标本数为87份,对送检不合格情况进行分析后,发现导致体液标本送检不合格前三个因素分别为标本污染、送检不及时、标本量少,分别占比32.18%、28.74%、12.64%。结论:临床检验体液送检不合格问题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因此医务人员需在检验过程中强化自身责任和质量意识,降低不合格概率,提升检验准确性和质量。

  • 标签: 体液检验 标本 不合格 原因
  • 简介:目的:了解全密闭软袋输液系统在静脉输液过程中避免空气微生物污染的效果。方法:在上海、浙江、山东3所医院的诊疗环境模拟静脉输液过程,将含5%葡萄糖注射液500ml的Baxter全密闭软袋输液(BT)、

  • 标签: 医院感染 细菌 污染 输液 空气
  • 简介:随着医药科技的发展和对传统医药的研发.静脉用中药注射剂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静脉用中药注射剂中不溶性微粒对人体的危害已引起医药界的高度重视。由于在临床治疗中.药物要加入各自的溶媒溶解或稀释后才能静脉注射.药液通过一次性输液器后的微粒数才是进入人体内的不溶性微粒数,因此药物与溶媒的合理配伍.是减少不溶性微粒数的重要环节。本文选择常用的40种静脉用中药注射剂及临床常用溶媒.通过查阅近年来的文献报道.汇总其在临床的配伍使用情况.分析在相互配伍中的应用要点.为临床安全使用静脉用中药注射剂提供依据。

  • 标签: 中药注射剂 输液配伍 静脉用 不溶性微粒数 稳定性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化疗患者采取 PICC和静脉输液港护理质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 2018年 11月 -2019年 11月收治的 68例接受化疗的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并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 68例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有 34例,对实验组患者采取静脉输液港护理,而给予对照组患者 PICC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 34例患者中,有 32例患者对护理表示满意,满意度为 94.12%,而对照组 34例患者中,有 25例患者对护理表示满意,满意度仅为 73.53%,由此看来,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存在较大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化疗患者无论是采取 PICC 护理还是采取静脉输液港护理,都能够显著提高护理质量,但是静脉输液港护理质量要远高于 PICC 护理,更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化疗 PICC 静脉输液港 护理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临床输液药物配伍问题是近些年来医疗单位安全用药的重要环节,越来越多的引起医患各方面的普遍关注。本文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我院近几年来临床用药的经验,例举了几类常见的主要的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如青霉素与地塞米松不易配伍、多种药物合用应注意配伍禁忌、中药注射剂与西药注射剂应分步输注、输液管中的药物配伍应使用相溶输液冲洗输液导管、合理选择稀释剂、输液速度的选择等常见问题。从国家标准要求和实际应用的物理化学变化等方面加以阐述,同时也对某些临床输液药物配伍的安全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 标签: 输液 药物配伍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急诊儿科输液室的个体化护理效果。方法:将2020年5月-2020年10月300例门诊急诊儿科输液室患儿,数字表分组,对照组进行常规输液护理,实验组实施个体化护理。比较效果。结果:实验组面部痛苦表情评分、家长满意度、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门诊急诊儿科输液室患儿实施个体化护理可减轻儿童痛苦,提高家长满意度和降低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门诊急诊 儿科输液室 个体化护理效果
  • 简介:考察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两种难溶性药物输液中不溶性微粒与溶媒、振荡时间及调配方法之间的关系,建立其调配规范。通过光阻法测定环磷酰胺和表柔比星输液中不溶性微粒,探讨这两种药物的合理调配方法。通过实验得出最合理的调配方法,使输液中不溶微粒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并兼顾调配效率。研究两种难溶性药物的合理调配方法,控制输液中的不溶微粒数,对保证输液的安全性和提高药师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不溶性微粒 难溶性药物 溶媒 振荡时间 光阻法
  • 简介:目的探讨静脉输液中存在的常见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方法对护理常用操作技术——静脉输液中的某些给药现象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抗生素稀释后久置、溶媒选择不当、药物剂量不足、忽视药物配伍禁忌、违规操作、解释不足、用药间隔时间不规范是静脉输液中存在的常见现象。结论只有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静脉用药才能发挥最大效能。

  • 标签: 静脉给药 药效
  • 简介:5-HMF是葡萄糖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分解产生的一种有毒的有色物质,该物质进入人体后50%随尿排出,剩余部分与蛋白质结合贮留于体内,有碍健康。因此,控制或减少5-HMF的产生是有意义的。通过6种不同的配制方法比较,发现配料温度、加热时间以及配料方法均对5-HMF产生有一定影响,现报道如下。

  • 标签: 配制方法 5-HMF 葡萄糖溶液 5%葡萄糖注射液 氯化钠注射液 反应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