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当归-越橘提取的急性毒性、遗传毒性和亚慢性毒性。方法 根据 GB 15193.3-2003、GB 15193.4-2003、GB 15193.5-2003、GB 15193.7-2003、GB 15193.13-2003,采用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三项遗传毒性试验(Ames试验、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90d喂养试验对当归-越橘提取的安全性毒理学进行研究。结果 当归-越橘提取对雌、雄昆明种小鼠的最大耐受剂量(MTD)均大于20g/kg·bw,属无毒级;Ames试验、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结果均为阴性,90d喂养试验各剂量组大鼠体重增加、食物摄入量、食物利用率、脏器/体重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均无异常,血液学指标和生化指标值在正常范围内,大鼠主要脏器组织未见有意义的病理学改变;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大于10.00g/kg·bw。结论 在本实验条件下,当归-越橘提取未见明显毒副作用。

  • 标签: 当归 越橘 急毒 遗传 亚慢性
  • 简介:目的通过对血根碱离子对化合、白屈菜红碱离子对化合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寻找具有潜在开发价值的抗菌药物。方法将血根碱、白屈菜红碱与多种有机酸制备成离子对化合,采用试管稀释法和琼脂平板扩散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合抑菌圈实验,比较制备前后化合的抗菌效果。结果血根碱与苯甲酸、乳酸、富马酸等有机酸形成离子对化合之后抗菌活性增强,白屈菜红碱与乙酸、丙酸形成离子对化合之后抗菌活性增强。结论一些结合小分子有机酸形成的离子对化合显示出良好的抗菌效果,将生物碱制备为离子对化合的方法为寻找新的抗菌药物提供了一种思路。

  • 标签: 离子对化合物 体外抗菌活性 血根碱 白屈菜红碱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前列腺肿瘤鉴别诊断应用多项肿瘤标志检测的重要意义。方法:将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入院接受前列腺肿瘤诊断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经过病理诊断发现良性肿瘤共25例、恶性肿瘤共15例,再择取同期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20例人员作为对照组,给予三组研究对象均实施多项肿瘤标志检测,比较三个小组研究对象检测指标及阳性率。结果:从检查结果上看,恶性肿瘤组PSA、PSAP、PSMA以及CEA均比良性肿瘤组、对照组各项指标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肿瘤小组肿瘤标志检测阳性率均高于良性肿瘤组和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肿瘤鉴别应用多项肿瘤标志可起到良好诊断作用,肿瘤标志检测阳性率非常高,有助于良性、恶性肿瘤区分,为医生提供可靠判断依据,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肿瘤标志物 鉴别效果 阳性率
  • 简介: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病患者分娩前后外周血中几种纤溶分子标志的变化水平及意义。方法检测60例妊娠高血压病患者(为妊娠高血压病组,又分为妊娠期高血压组12例,子痫前期轻度组18例,子痫前期重度组30例)及35例正常晚期妊娠妇女(正常妊娠组)分娩前后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1(PAI-1)活性,α2抗纤溶酶(α2-AP)及D-二聚体水平,并以35例正常非孕妇女(正常非孕组)作对照。结果与正常非孕组比较,正常妊娠组与妊娠高血压病组血浆t-PA活性显著下降(P〈0.01),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非孕组、正常妊娠组及妊娠高血压病组各组间血浆PAI-1活性、D-二聚体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并呈逐渐升高趋势,妊娠高血压病组血浆α2-A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正常妊娠组与正常非孕组(P〈0.01),而两对照组之间α2-A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高血压病患者存在明显的纤溶系统功能减低,纤溶活性受抑制,检测血浆纤溶系统分子标志有助于早发现其血栓前状态,预防血栓检塞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妊娠高血压病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α2抗纤溶酶 D-二聚体
  • 简介:应用氨基葡萄糖及衍生物和5-氟脲嘧啶-l-乙酸及5-氟脲嘧啶-l-丙酸反应制备了六个新的氨基糖复合.他们的结构被红外、核磁、元素分析证实.并用A2780和Pc-14细胞测试了它们的抗癌活性.

  • 标签: 抗癌活性 5-氟脲嘧啶 氨基葡萄糖 糖复合物 细胞 制备
  • 简介:目的研究新型化合BZ-1对模拟高原低氧环境下大鼠肺水肿的预防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平原对照组、高原低氧模型组及BZ-1低、中、高剂量组[50、100、200mg/(kg·d)]、阳性对照组[西地那非50mg/(kg·d)],每组8只。给药组灌胃BZ-1或西地那非,对照组及高原低氧模型组灌胃等体积溶媒,连续给药5d后,除平原对照组外,均放置于复合环境模拟实验舱内,模拟海拔6000m高度72h,出舱后将各组大鼠麻醉,右心导管法测定大鼠平均肺动脉压(mPAP),放血处死。取肺叶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测定肺组织湿干比值、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结果与平原对照组相比,高原低氧模型组大鼠肺组织出现明显炎性渗出、水肿,肺W/D值和mPAP明显升高(P〈0.05),组织匀浆中MDA升高(P〈0.05),SOD、T-AOC、NOS活性明显降低(P〈0.05),血清中NOS活性明显降低(P〈0.05);与高原低氧模型组相比,BZ-1连续给药5d,能改善肺水肿的病理状况,明显提高大鼠肺组织SOD、T-AOC、NOS活性及血清中NOS活性,降低mPAP、MDA、W/D值(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Z-1能明显降低肺W/D值、mPAP、MDA含量,提高SOD、T-AOC、NOS活性,减轻大鼠在模拟高原低氧环境所致的肺水肿,BZ-1降低肺动脉压的机制可能与其调节NOS活性有关,BZ-1抗氧化性可能与其自身结构有关。

  • 标签: BZ-1 高原肺水肿 一氧化氮合酶
  • 简介:两性霉素B因其强大而广谱的抗真菌效果成为抗真菌治疗的金标准。由于两性霉素B的水溶性有限,最早上市的静脉给药制剂采用去氧胆酸钠增溶(即普通两性霉素B,简称AmB)。在临床上,AmB的严重不良反应,尤其是肾毒性,限制了它在真菌感染患者中的应用。

  • 标签: 两性霉素B 临床研究 复合物 硫酸钠 胆固醇 抗真菌治疗
  • 简介:目的通过对心肌缺血实验性指标的测定,筛选出小红参不同溶剂提取中抗心肌缺血的主要活性部位,并研究其抗垂体后叶素(Pit)致心肌缺血的活性。方法通过小鼠常压耐缺氧试验、二磷酸腺苷(ADP)诱导家兔体外血小板聚集影响试验、去甲肾上腺素(NE)诱导大鼠离体主动脉环收缩试验,比较小红参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水4种溶剂提取抗心肌缺血的活性强度,以确定其抗心肌缺血活性的主要部位,再进行小红参主要活性部位抗Pit致大鼠心肌缺血的活性研究。结果小红参乙酸乙酯提取在各试验中均有明显活性,并在NE诱导大鼠离体主动脉环收缩试验中对动脉环的舒张效应明显较强;还能明显对抗Pit所致心肌缺血大鼠心电图第1期和第2期的T波抬高(P〈0.01),且能明显增强超氧化歧化酶(SOD)活性、降低丙二醛(MDA)含量。结论小红参乙酸乙酯提取为其抗心肌缺血的主要活性部位,能够对抗由Pit引起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

  • 标签: 小红参 提取部位 心肌缺血
  • 简介:目的评价遍地金提取对大鼠脑突触体单胺氧化酶的抑制作用。方法通过大鼠脑突触体单胺氧化酶的抑制实验,测定其重摄取量cmp及抑制百分率。结果遍地金提取浓度为48.66mg/ml时取得最大抑制百分率96.87%,St.John’sWort提取浓度为11.44mg/ml时取得最大抑制百分率99.74%。结论遍地金提取与抗抑郁药物St.John'sWort均能抑制大鼠脑突触体单胺氧化酶的活性,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标签: 遍地金提取物 大鼠 脑突触体 单胺氧化酶 抑制作用
  • 简介:本文利用药物化学中的拼合原理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结构全新的环磷酰胺双哌嗪季铵盐类化合。在合成该类化合的过程中,探索了新的合成路线及分离纯化方法,对已有的环磷酰胺哌嗪季铵盐类化合的合成方法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为今后合成新类别的环磷酰胺哌嗪季铵盐奠定了基础。

  • 标签: 环磷酰胺双哌嗪季铵盐 拼合原理 合成 抗肿瘤活性
  • 简介:目的验证肝得宁片对病毒性肝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应用Sureau等建立的能够体外复制表达HBV的传染细胞株-2.2.15细胞株,从体外角度,对肝得宁片的抗HBV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肝得宁片对2.2.15细胞产生50%的抑制作用浓度为9.18mg/ml,无毒性浓度为4mg/ml。肝得宁片在无细胞毒性浓度范围内,随着肝得宁药液浓度增加,对表面抗原、e抗原的抑制程度亦增加,提示肝得宁片对2.2.15细胞HBsAg、HBeAg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结论本实验从细胞水平证明肝得宁片对乙型肝炎病毒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从理论上对肝得宁片在临床应用中具有的抗病毒作用进行了验证,对肝得宁片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抑制作用 无细胞毒性 治疗作用 乙型肝炎病毒 抑制程度 表面抗原
  • 简介:目的探讨和分析B超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的围手术期疗效。方法对239例586枚乳腺良性肿采用B超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治疗,分析手术围手术期疗效。结果239例患者586枚乳腺肿均准确完整切除,手术时间15~45min,平均28min,手术切口0.3~0.5cm;术中出血2例,皮下淤血11例,血肿5例,皮肤破损2例,经术后护理和治疗均顺利痊愈。结论超声引导下的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在乳腺良性病变的治疗中具有安全、准确、有效、微创、美观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麦默通 乳腺良性肿物 微创旋切术 围手术期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将单一检测方式与联合检测的效果进行对比,找出粪便隐血加肿瘤标志联合检测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选取的实验区间为2019年8月-2020年8月,将100例疑似患者作为观察组,10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皆接受粪便隐血检测和肿瘤标志检测。结果: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如TPA、CA242、CA724、CA199、CEA都远远高于对照组的各项指标;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及特异度皆高于单一检测,且误诊率和漏诊率都低于单一检测。结论:联合检测的疗效显著高于单一检测。联合检测可以极大地提高诊断的准确率,降低误诊率和漏诊率。建议以后在临床中采用粪便隐血加肿瘤标志联合检测。

  • 标签: 粪便隐血 肿瘤标志物 结直肠癌
  • 简介:目的探讨骨瓜提取注射剂致过敏性休克的临床特点及发生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5年至2010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检索,对其中涉及骨瓜提取注射剂致过敏反应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索到骨瓜提取注射剂致过敏性反应文献13篇,14例。骨瓜提取注射剂致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以心血管系统损害、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呼吸系统损害较为多见。结论骨瓜提取注射剂导致过敏性休克发生时间短,病情危重。骨瓜提取注射剂自身因素是导致过敏性休克主要原因,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 标签: 骨瓜提取物注射剂 过敏性休克 合理用药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药师联合多部门在干预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注射液等重点监控药品合理使用中的作用与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的研究方法,对2017年7–10月我院所有应用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注射液的病历进行分析,对比联合干预前后该药在临床用量及合理性等情况。结果:连续干预后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注射液用量及使用人数较干预前有明显的减少,占重点监测用药金额比例从9.87%下降至1.78%,合理用药率从干预前41.8%提高到干预后90.5%,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干预后使用时间不合理率从干预前32.68%下降至6.52%,联合用药不合理率从干预前28.10%下降至4.76%,两者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处罚情况较干预前有明显的好转。结论:临床药师联合多部门干预后,临床合理使用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有明显的提升,为重点监控用药管理提供了更好的基础,为临床药师下一步开展医保控费及单品种控费等用药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 标签: 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 临床药师 联合干预 重点监控药品 效果
  • 简介:目的研究新型虫生菌提取(BCEF)对慢性应激抑郁大鼠神经内分泌影响.方法在慢性应激抑郁大鼠模型上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下丘脑皮质酮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含量;采用半定量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信使核糖核酸表达.结果BCEF50、100mg·kg-1可显著降低模型大鼠下丘脑升高的皮质酮含量;BCEF25、100mg·kg-1可明显抑制模型大鼠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含量的升高;BCEF50mg·kg-1可显著抑制模型大鼠下丘脑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mRNA的过度表达.结论BCEF可改善抑郁大鼠过度应激的神经内分泌表达,这可能是其抗抑郁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 标签: 慢性应激抑郁 神经内分泌 提取物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放射免疫分析法 聚合酶链反应法
  • 简介: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粘附在炎症相关的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前期研究发现的多价乳糖苷可以很好地抑制该过程而发挥抗炎活性。我们以2-氨基-1,3-丙二醇、谷氨酸为连接臂,采用收敛法合成了二价乳糖苷An-2及四价乳糖苷Gu-4,这两个化合显示了良好的抗粘附活性,对重症烧伤休克大鼠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利用An-2及Gu-4的荧光标记Yan-2和YGu-4进行的抗粘附机制研究表明,多价乳糖苷的作用靶点是白细胞上的整合素CD11b。本文将报道这两种新的多价乳糖苷及其荧光和生物素标记的合成。

  • 标签: 抗粘附 生物素 荧光素 多价乳糖 合成
  • 简介:目的研究猴头菌提取颗粒治疗慢性胃炎胃黏膜组织病理学改变。方法123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单盲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2例给予猴头菌提取颗粒,3g/次,3次/d;对照组61例给予枸橼酸铋钾颗粒3g/次,3次/d,治疗结束后对胃黏膜进行活组织检查。结果治疗组胃黏膜组织慢性炎症、活动性炎症、萎缩及肠化生程度均明显减轻(P〈0.01)。治疗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6%,对照组为16.39%,2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猴头菌提取颗粒能减轻慢性胃炎患者胃黏膜炎症反应,且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临床可推广使用。

  • 标签: 慢性胃炎 胃黏膜 猴头菌提取物颗粒
  • 简介:【摘要】枇杷叶作为蔷薇科植物枇杷的一个干燥叶,其含有有机酸类化合、三萜酸类化合以及黄酮等多种化学成分,并且其药理活性和作用机制也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因此,本文从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两个方面探讨了枇杷叶不同组分在多种疾病中的作用机制,以期为临床用药水平的提高提供一定帮助

  • 标签: 药理活性;化学成分;枇杷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