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7 个结果
  • 简介:睡眠医学中心是进行睡眠医学研究和睡眠疾病诊断的重要医疗机构。健全、优质、高效的睡眠医学中心是临床及科研基础。目前我国只有少数医院成立有独立的临床睡眠医学中心,且存在建设不规范问题。本文将从建立专业团队、必备的仪器、场地设置,感染控制和应急措施、开展多学科协助及完整的随访系统等方面,深入思考我国睡眠医学中心的规范化建设。

  • 标签: 睡眠医学中心 规范化建设
  • 简介:青少年网络使用人群正以惊人的速度增加,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的调查报告显示,截止2009年6月30日,我国网民总人数3.38亿人,普及率达到25.5%;25岁以下网民比例达51.8%;在校学生在网民中占31.7%。此外,中小学生玩游戏的比例由2008年末的69.7%上升到目前的73.8%。有16.4%的网民表示一天不上网就感觉难受、

  • 标签: 网络使用 青少年 行为问题 精神病理
  • 简介:目的:了解全国中医护理学科发展现状,分析影响中医护理学科发展的瓶颈问题。方法:对全国137家中医医疗机构2014年1-12月护理学科发展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随着中医护理临床专科的发展,中医护理技术不断普及,专科专病护理逐步规范,护理人员中医护理服务能力及科研水平明显提升,中医护理特色优势逐步凸显,但中医护理学科理论体系有待健全,护理人员中医知识及职称结构欠合理。结论:应在明确学科定位的基础上,继续发挥专科优势,探索多途径培养中医护理队伍,不断延伸护理服务领域,全面促进中医护理学科发展。

  • 标签: 中医护理学 学科 发展
  • 简介:目的:了解护理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对护生毕业论文进行指导。方法:按文献内容分析法分析医院2006-2009年护理本科生论文开题的一般资料。结果:护生论文开题存在选题、查新、设计和报告等方面问题。结论:应加强护生论文开题指导,确保护生论文质量。

  • 标签: 护理本科生 论文开题
  • 简介:随着神经外科向广度和深度的不断发展,各个亚专业的出现成为必然,除传统的肿瘤外科、创伤外科和血管外科外,一些新的亚专业不断发展壮大,例如血管内神经外科、功能神经外科等。此外,随着我国神经外科与国际神经外科学术交流的增加,神经外科开展脊柱外科手术得到越来越多同行的认可与重视。在欧美等国家一些著名的神经外科医疗中心,脊柱外科手术〉手术总量的50%,约1/3神经外科医师主要从事脊柱亚专业。我国的神经外科住院医师培训制度正在逐渐完善和规范化,

  • 标签: 血管内神经外科 脊柱外科手术 外科住院医师 专业培训 功能神经外科 国际神经外科
  • 简介:目的实现更好的咨询效果。方法利用现代信息工具,查询相关文献和书籍。结果在心理咨询中,咨询者常常忽视受理面谈和结束阶段,从而影响咨询效果。结论受理面谈和结束阶段是心理咨询的两个重要阶段,决定着咨询的顺利进行和咨询良好效果的产生。

  • 标签: 心理咨询 结束阶段 受理面谈 心理学
  • 简介:目的探索静脉溶栓时间窗扩大到6h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影响静脉溶栓预后的相关因素、溶栓后颅内出血特别是症状性颅内出血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9月至2006年9月上海地区所有溶栓患者的数据,评价溶栓的时间、rt-PA使用剂量、溶栓后24h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溶栓后3个月的NIHSS评分、(modifiedrankinscale,mRS)改良Rankin量表及Barthel指数(barthelindex,BI)等数据,并以NINDS研究中的安慰剂对照组作为本研究的对照组,采用卡方检验的方法分析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安全性及有效性方面的差别,对影响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因素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s多因素分析的方法。结果溶栓治疗有助于改善急性脑梗死的预后,溶栓后24h治疗组NIHSS即得到改善的患者达到57.8%,高于对照组的39.1%(P=0.001)。溶栓治疗同样可改善患者溶栓后3个月的NIHSS、mRS及BI(P〈0.05)。另外溶栓可增加患者症状性颅内出血的发生率,但是不增加患者的总体死亡率。多元回归分析,发现仅TOAST分型与SICH的发生相关,其中心源性栓塞发生SICH的危险性要高于其他类别的卒中。结论本组数据表明卒中后6h内溶栓治疗是相对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法,溶栓后24h症状改善越多,溶栓后3个月预后越好,心源性栓塞发生症状性颅内出血的危险较高,在选择溶栓患者时需慎重。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溶栓治疗 有效性 安全性
  • 简介:目的:把握国内外护理学科发展及人力资源现状,分析影响护理学科发展的重要因素。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高等教育统计网站,世界卫生组织、国际护士协会、世界银行、国家卫生计生委网站,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国护理一级学科的定位与美国相比晚了将近30年,二级学科专业设置现状模糊;2012年〈35岁的护士人群比例为57.2%,护士工作年限≥20年的护士比例为29.5%,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护士比例为56%,拥有学士学位及以上学历的护士比例仅为10.6%,护士高低职称比例为1:36.1;2013年每万人口医护比例为l:1.1,法定退休年龄远低于发达国家,平均起始工资医生是临床护士的2.22倍;2014年注册护士数量为300.4万,首次反超执业医师数量。结论:中国护理教育与临床管理系统尚须深入改革,应向发达国家学习,发挥高层次人才在护理学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探索推行临床护士多点执业,稳定护理人力资源的紧张局面,满足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

  • 标签: 护理学 学科 发展现状
  • 简介:1英国的医疗体制——变革过程中护士的角色1942年,著名的英国经济学家威廉·贝弗里奇受命制定了英国的社会福利政策,称为《贝弗里奇报告一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他的理想主义的理念是:与疾病的治疗相比较,疾病的预防、健康促进及社区服务同样重要。这一理念是英国国家卫生服务体系(TheNationalHealthService,NHS)构建的依据。

  • 标签: 英国 临床护理 国家卫生服务体系 感受 社区服务 医疗体制
  • 简介:评价颅颈交界区的稳定性非常重要。现有动物模型、尸体模型在研究该部位的生物力学上均有不足之处。已有人构建枕寰枢关节(occipito—atlanto—axialjoint,OAAJ)有限元模型,但其包含的解剖结构并不一致。我们基于1例青年男性志愿者CT扫描数据,构建了完整的OAAJ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有效性验证。

  • 标签: 枕寰枢关节 有限元模型 生物力学
  • 简介:目的:了解不同教育层次实习护生对临床带教老师有效教学行为的评价。方法:采用临床护理教师有效教学行为问卷(NursingClinicalTeacherEffectiveInventory,NCTEI)对203名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不同教育层次护生对有效教学行为5个方面的评价没有统计学差异,但中专护生更注重临床教师的人际关系行为,大专和本科护生更注重临床教师的评价行为。结论:临床教师应结合护生特点,注意自身临床教学行为,以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和效果。

  • 标签: 实习护生 不同教育层次 护理教育
  • 简介:目的探讨氯丙咪嗪合并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阴性症状的作用。方法对78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用氯氮平或氯氮平合并1种以上抗精神病药治疗2个月以上症状未完全缓解者,采用口服氯丙咪嗪合并氯氮平连续治疗3个月。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阴性症状量表(SANS)、副反应量表(TESS),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2个月进行评分。结果采用口服氯丙咪嗪合并氯氮平治疗后,BPRS、SANS量表总分和TESS减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减低。结论氯丙咪嗪合并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有一定疗效。

  • 标签: 氯丙咪嗪 氯氮平 精神分裂症 阴性症状 联合用药
  • 简介:随着神经病学的发展以及多媒体信息时代的到来,多媒体教学正被更广泛地用于神经病学领域,我们所能获得的学习材料越来越多而各种电子文件的管理可能要比传统纸质文件更为复杂和困难。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面临的尴尬是:电脑里存储了无数似乎有用的文件真正想用时却往往找不到合适的资料。

  • 标签: 教学 科研 文件管理
  • 简介:在第17届欧洲卒中会议(EuropeanStrokeConference,ESC)上,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的Yusuf等介绍了有效避免复发性卒中预防方案试验(PreventionRegimenforEffectivelyAvoidingSecondStrokes,PROFESS)的结果,认为卒中后即刻给予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替米沙坦不能对复发性缺血事件提供明显的保护作用。

  • 标签: 复发性卒中 替米沙坦 试验 预防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安慰剂
  • 简介:质性研究是社会科学与教育学领域中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近年来,质性研究越来越得到护理学科研究人员的认同和广泛应用。2007年6月在韩国首尔召开了第15届质性健康研究大会。在此次会议上,本刊编辑与国内20多位护理专家一同分享了质性健康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信息。为了让更多护理同行了解这次会议的内容,本刊特邀了在此次大会上作主题发言的国际知名质性健康研究专家撰稿,还特邀参加此次会议的四川大学华西护理学院的李继平副院长撰文与大家分享参加此次会议的感受。

  • 标签: 健康研究 质性研究 国际会议 护理领域 护理专家 社会科学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神经内镜辅助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TON)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临床试验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数据库(VIP)、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等,纳人所有关于神经内镜辅助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TON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及临床对照研究。使用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版本5.0.1)评定所有纳入研究的质量,并用RevMan5.1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2个符合标准的研究,共117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对于提高患者的视力恢复程度,神经内镜组明显优于激素治疗组(OR=1.83;95%可信区间:1.09~3.06;P〈0.05);②对于提高患者视力恢复程度,神经内镜组与经颅视神经管减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OR=0.71;95%可信区间:0.47~1.06;P〉0.05)。结论神经内镜辅助经鼻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TON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激素治疗。虽然神经内镜组与开颅手术视神经管减压术组比较,对视力恢复的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但其具有创伤更小、恢复更快、手术时间更短、并发症更少等优点。

  • 标签: 外伤性视神经病变 视神经管减压术 神经内镜
  • 简介:目的探讨LVIS支架在囊状动脉瘤、夹层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术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纳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71例应用LVIS支架行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的颅内动脉瘤患者。根据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DSA)术后即刻图像及复查DSA图像,评估LVIS支架在动脉瘤支架辅助术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71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中,破裂动脉瘤20个(28.2%),未破裂51个(71.8%);前循环动脉瘤56个(78.9%),后循环动脉瘤15个(21.1%);术中血栓事件4例(5.6%)。栓塞后即刻改良Raymond分级:1级39个(54.9%),2级13个(18.3%),3a级11个(15.5%),3b级8个(11.2%);其中破裂动脉瘤改良Raymond分级1级14个(70.0%),未破裂动脉瘤改良Raymond分级1级25个(49.0%),前循环动脉瘤改良Raymond分级1级33个(58.9%),后循环动脉瘤改良Raymond分级1级6个(40.0%)。术后半年DSA复查29例(40.8%),其中改良Raymond分级较栓塞后即刻造影级别改善7个,占2级、3级动脉瘤(32个)40.6%(3b级→1级4个,3a级→1级1个,2级→1级2个),变差2个(2级→3a级1个,2级→3b级1个)。术中发生血栓事件共4例(5.6%),术后复查DSA发现载瘤动脉狭窄2例,占复查例数6.8%。结论LVIS支架在颅内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术中安全、有效,但术中血栓事件及术后载瘤动脉再狭窄亦应引起重视。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支架辅助栓塞术 LVIS支架 安全性 有效性